汤荣
【摘 要】 引导学生对两部作品进行比较阅读,尝试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学生通过比较情节、人物、主题,使阅读更深入,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丰富阅读经验,进而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关键词】 比较阅读 民族文学 共同话题 文化差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在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中这样表述:“尝试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尊重文化多样性,提升文化鉴别力。”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学习要求中又提出:“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对《复活》和《雷雨》进行比较阅读,尝试探讨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和文化差异,对培养学生艺术与美的鉴赏能力益处颇多。
两部作品都围绕富家少爷与女仆的爱情悲剧展开,主人公都有了孩子,都有男性对女性的始乱终弃行为。在《复活》中,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抛弃女主人公玛丝洛娃,令后者淪落风尘又不幸陷入冤狱,后来聂赫留朵夫忏悔,去探监,还为女主人公的冤情奔走,真心为她申冤。这与《雷雨》中周朴园对梅侍萍的始乱终弃,叶公好龙式的喜欢形成鲜明对比——周朴园是因为精神空虚,婚姻不如意,才对梅侍萍念念不忘。
对男女主人公再次相遇的处理,两部作品也不同。聂赫留朵夫真心悔过,想为玛丝洛娃申冤,而玛丝洛娃不要聂赫留朵夫老爷式的恩赐,把心底的仇恨都发泄了出来。但在《雷雨》中,男女主人公的相见有必然性,更有偶然性。侍萍的出现是去看望自己女儿的,她认为是“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了”,这是极度痛苦、悔恨、愤怒的宣泄。
这两种相见都存在着一方恋人“相见不相识”的情况。玛丝洛娃起初并没有认出聂赫留朵夫,当她发现站在面前的人正是改写了她的命运、让她陷入万劫不复深渊的聂赫留朵夫时,她“笑容消失了,眉头痛苦地皱起来”,一改之前的勾引姿态。而周朴园也没有认出站在面前的“鲁妈”就是自己一直惦念的侍萍。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岁月的流逝,聂赫留朵夫已然不再是当初玛丝洛娃爱过的那个纯洁、富有朝气的青年;侍萍的变化更甚,三十年贫穷而又颠沛流离的生活,让她面目憔悴。另一方面,人物的主观情感也是让昔日恋人们“不相识”的一部分原因。玛丝洛娃遗忘聂赫留朵夫是她刻意为之,是人对痛苦的本能否认与逃避,只有这样她才能继续自己毫无尊严的妓女生活,才能继续麻木地活下去。而周朴园一直认为侍萍早在三十年前就抱着孩子投水自尽了,却没想到女人和孩子都没有死。这个误会的安排也让侍萍有了控诉的机会,在艺术效果上让戏剧冲突更加扣人心弦,使得情节的发展更合理。
在再次相见给钱的情节设计上,两部作品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聂赫留朵夫给玛丝洛娃钱,是因为玛丝洛娃主动要钱,眼中只有钱,有其职业的特点。她“没有听他说话”,只关注他那只拿钱的手。她“伸”手,“抓”住钞票,“塞”在腰带里,这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她对金钱的渴求以及精神的麻木、堕落。聂赫留朵夫也因此看不起她,认为这个女人无可救药了。而周朴园给侍萍的钱是支票,是他主动给的。表面上是补偿,实际上是花钱消灾,花钱买安全。直到第四幕,他还要寄钱给侍萍,侍萍却撕碎支票,表现出对这个给她造成苦难的男人极大的仇恨。从这里看,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对金钱的表现又是不一样的。
聂赫留朵夫大学时是一个纯洁、热忱、朝气蓬勃的青年,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后,过起了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他作风随便,诱奸玛丝洛娃使其怀上孩子,又将其抛弃。多年后,再次遇到玛丝洛娃时,他意识到自己是造成她不幸的罪魁祸首,于是决心赎罪,甚至有和她结婚的念头,表明了他悔改的诚意。从此,他的思想开始升华,灵魂走向复活。玛丝洛娃原本是个善良、纯朴、天真无邪的少女,自从被聂赫留朵夫引诱和抛弃后,她沦落为妓女,又不幸被诬告为毒害他人的凶手,陷于冤狱之中。作为俄国下层群众的典型代表,她早已失去了灵魂。同时,她对决心赎罪并且帮助她觉醒的聂赫留朵夫充满了怀疑与不信任,对人生、对生活、对社会充满厌恶。在男主人公的救赎下,玛丝洛娃的灵魂才逐步复活。
而周朴园从一开始就是伪善、冷酷、自私、丑恶的。他是一个道貌岸然、极为凶狠狡诈的伪君子和暴君。他对侍萍始乱终弃,自私丑恶。在侍萍可能对他的地位、声誉、利益造成不利影响的时候,他马上撕下了伪善的面具,原形毕露。周朴园压榨工人,故意出事故,使两千两百名小工丧生于江堤。用鲁大海的话说,周朴园是发绝子绝孙的财。一直到戏剧结束,他也没有悔改的表现。而侍萍顽强不屈,没有被悲惨命运所打倒,不惧命运的不公。虽然她见过蘩漪后应离开周府,但她要看看周朴园这个人心有多黑,也多少有点幻想。她自尊心极强,不接受他人的怜悯,宁愿自己承担苦难。后来,她头脑清醒,不对周朴园等人抱有希望。她又爱护子女,不忍心看到他们受到伤害,但认识不到造成这种现象的主客观原因,却归结为命。[1]两部作品看似人物性格相似,但人物的性格变化的轨迹是不同的。
《复活》创作前期的俄国,资本迅猛发展,农村受到巨大冲击,加上农奴制度的剥削,劳动人民生活日益艰难,因此,俄国爆发了十二月党人起义,这也对托尔斯泰的思想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托尔斯泰写作生涯中期创作的《战争与和平》中,忠厚慷慨、感情强烈、富有爱国精神的理想化贵族罗斯托夫和包尔康斯基就是十二月党人的生动写照。这样的情感极有可能反映在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后来的“觉醒”与“复活”上。
托尔斯泰宣扬“博爱”“自我牺牲”。他曾说《复活》这部小说是为了让人们读它的最后一章,聂赫留朵夫读福音书,就是宗教、道德、哲学的感悟,这是一本从来没有过的强有力的道德小说。[2]
《雷雨》中,周鲁两家之间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尖锐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勾勒了现实社会的阶级矛盾,写出了旧家庭的悲剧和罪恶。作者揭露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现象和地主资产阶级的专横、冷酷与伪善,其所反映的是中国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现实。虽然周朴园这样的形象在当时有着社会基础和现实依据,但是也要看到中国革命的希望,因为那时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开始。
早在1915年,梁启超就曾撰文说道:“中国与俄国相类似之点颇多。其国土之广漠也相类,人民之坚苦也相类……”[3]《雷雨》创作之时,资本主义入侵中国,但中国的思想、文化还停留在“封建社会”中。周朴园既是一个资本家形象,也是一个独断专制的封建大家长,这个人物也是当时中国社会的一个映射。同时,底层的农民、工人等被资本家、买办层层压迫,苦不堪言,由此也出现很多类似鲁大海这样积极争取权利的底层劳動者。
两部作品中,都有对革命前夜的描写,也都有制度的反抗者,如革命者西蒙松,罢工工人代表鲁大海。鲁大海对资本家和社会的认识准确,说他妹妹四凤“你们有钱人的世界,她多看一眼,她就得多一番烦恼”。梅侍萍也是在吃过亏后提高了反抗意识,才会对四凤说“我怕你太年轻,容易一阵子犯糊涂”。玛丝洛娃也是被伤害后才认识到上层社会的残酷。《复活》中有灵魂的复活,而《雷雨》却没有。周朴园一直是自私而又冷酷的男人。
《复活》是大团圆式的结局,作者有改良主义的思想,安排男女主人公的结局都很美好:玛丝洛娃和阿蒙在一起开始新的生活,他们得到了灵魂的复活。而聂赫留朵夫改变了自己的价值观、人生观,在帮助玛丝洛娃获得新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了新生。这样有些类似中国传统小说戏剧的大团圆结局。
《雷雨》倒是一个悲剧的结局,有点像西方古典悲剧的结局,就连周萍也有类似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中的恋母情结,也像《红楼梦》的“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一个大家庭毁灭了,也预示着旧制度的崩溃。作者没有去写大团圆的结局,直面现实。《雷雨》对现实的批判比《复活》更强烈。
这两部作品中可比较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造成女主人公被抛弃的主要人物,即《复活》中的姑妈,她与《雷雨》中的“你们老太太”,也是可以大谈一番的。两部作品的写作技巧也有值得探讨的地方。比较阅读可以使阅读更深入,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对作品的主题、人物等有更深刻的了解。这里只是做初步的尝试,引导学生多做一些比较阅读,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或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王育生.曹禺谈《雷雨》[J].人民戏剧,1979(03): 40-47.
[2]莫德.托尔斯泰传(第二卷)[M].宋蜀碧,徐迟,译.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84:877.
[3]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2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370.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