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医学中神志病相关文献研究概述※

2024-06-10 22:14顾晓霞刘馨遥田云梦梁永瑞王川李应存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8期
关键词:神志医方五脏

顾晓霞,刘馨遥,田云梦,梁永瑞,王川,李应存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20)

自敦煌经卷面世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敦煌医学卷子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为古医籍的校勘提供了依据,也为医史文献研究中长期存在争议的若干问题找到了答案。考古发现的敦煌经卷计5万卷左右,其中医学卷子约有130多种,在这些医学卷子中不仅对“怒”“恐”“悸”“悲”“狂”“卒”“烦”“恍惚”“不眠”等神志病症状的描述较多,而且也记载了很多治疗神志病的方法与方药,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1-2]。

神志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病证,临床中由于脑神经功能失调,或恶性情志刺激而导致的神志异常,主要包括如癫痫、抑郁和狂躁病等精神类疾病,以及在疾病发作过程中,其发病与神志变化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系统疾病,均属于中医神志病的范畴[3]。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心理负荷不断增加,也导致神志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因此对神志病的研究也越来越重视。神志病不仅给患者身体上造成巨大的伤害,而且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4]。此外,现代使用的抗精神类药物对于现代医学中精神神经系统类疾病的治疗也具有局限性[5]。有关神志病的研究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关于神志病的临床报道也越来越多,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6]。

基于目前发掘的敦煌医学文献,本文从医理类、本草类、医方类、针灸类、敦煌形象医学及其他有关敦煌医学神志病的记载6个方面对敦煌医学中神志病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与总结,以期为今后敦煌医学中有关神志病的研讨提供一定的文献依据,使敦煌医学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 医理类相关内容记载

《五脏论》《明堂五脏论》《伤寒论·伤寒例》《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五脏脉候阴阳相乘法》《占五脏声色源候》中均有关于神志病相关内容的记载[7]。建立在五行学说基础上的神志是神志理论的中心。五神是指神、意、魂、魄、志,五志是指喜、怒、思、悲、恐,五神和五志均由七情转化而来。五神和五志基本涵盖了人的情感、情绪、意志和认知等方面,主要与情感活动相关,是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的整合体。借助五行学说,可以将五神、五志与五脏进行联系,进而衍生出各种心理结构和人格结构,由此构建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8]。五神外候五志(七情),五神活动不仅影响人格、意识、思维的形成,而且影响情志的表达和调节,其中魂、魄偏于对情志活动的感应与释放,意、志偏于对情志活动的调节与制约[9]。五脏-五神-五志的和谐统一是身心健康的标志。在病理上,五志过用则内伤五神、五脏,五神失调则损及脏腑形体。如在敦煌卷子《五脏论》中记载:“戏言者心病,多欠者肾邪,啼哭者损肺,呻吟者脾疾……心风者则好忘,脾虚则喜饥,肾冷则腰疼,肝实则多怒。”[10]不仅解释神志病发生的病因病机,还说明神志病的临床表现。《明堂五脏论》记载:“胆为贯也,决曹使孙,能怒能喜,能罡(刚)能属……故知胆热,昼夜多睡;胆冷,无睡多闷;胆风,口吐清水。”表明脏腑对人体神志活动有重要的影响[10]。《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记载的“肝虚则恐,实则怒”“心虚则悲不已,实则笑不休”等内容表明脏腑对神志活动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各脏腑的寒热虚实变化也会进一步引起情志意识活动的改变,导致神志疾病的发生。

2 本草类相关内容记载

中药在治疗神志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敦煌卷子《五脏论》记载:“故本草云:灵瑞之草,然则长生;钟乳饵之,令人愉悦。犀角有抵触之义,故能趁疰祛邪;牛黄怀沉香之功,是以安神定魄。蓝田玉屑,镇压精神;中台麝香,差除妖魅……泽泻、茱萸,能使耳目聪明;远志、人参,巧含开心益智。”《新修本草》记载桔梗、莨菪子、白蔹、梅实等具有治疗神志疾病的作用,其中桔梗可治疗惊恐悸气;莨菪子可治疗癫狂风痫、颠倒拘挛,多食可令人狂走,久服轻身;白蔹可散结气,治疗小儿惊痫;梅实即乌梅,可除烦安神。《食疗本草》亦记载有治疗神志疾病的药物,如胡桃可除风;软枣可镇心,久服令人轻健,悦人颜色;榆荚可治疗痫疾;葡萄可益脏气,强志;冬瓜主益气耐劳,除心胸气满;猕猴桃可祛烦热;杨梅可调脾胃,除烦溃,消恶气;藕可养神益气,除百病,常服还可生肌肉,令人喜悦;芡实可益精,使人耳目聪明。《本草经集注第一·序录》分类记载治疗心烦、惊邪、癫痫、瘿瘤、失眠、多寐等神志疾病的药物[11]。魏丹丹等[12]研究认为,敦煌香药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镇静安定、调节胃平滑肌、利胆、增加血流量、调节微循环、抗炎、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应用于热病、心脑血管、骨科、外科、妇科等疾病的治疗中,还明确提到敦煌香药可以治疗中风、昏迷等神志病证,为运用敦煌医药治疗神志疾病提供更多的依据。

3 医方类相关内容记载

在现存的1 200多首敦煌医方中,记载有较多治疗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病变及癫狂、昏迷、健忘、多寐等神志病证的方药[13]。如《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五脏病证文并方可治疗相应脏腑的神志疾病,救诸病误治泻方中如泻肝汤可治疗惊烦不宁,泻肺汤可治疗神志迷妄如痴症状,泻肾汤可治疗心中悸动不安,调中补心汤可治疗心老脉极、心中烦悸、神志恍惚等症,P.2565中记载的四时常服方、令人醒睡方、常服补益方,P.1467和P.1467-2中记载的安神定志方(又名丹雄鸡汤)、茯神汤、鸡心汤、治百病鳖鱼甲汤方、定志丸、九物牛黄丸方,P.2882中记载的四时常服三等丸方,P.3930中记载的昏迷方,佛教医方有P.5598中记载的毗沙门天王丰宣和尚神妙补心丸及P.3230中记载的金光明最胜王经香浴方,道教医方有P.4038中记载的补益壮身方和八公神散等方药[14]。

4 针灸类相关内容记载

在《火灸疗法》(P.T127、P.T1044)、《灸法图》(S.6168、S.6262)、《新集备急灸经》(P.2675)均记载有神志疾病的治疗方法[15-16]。如《火灸疗法》(P.T127)记载“中风部歪斜浮肿,上牙风症和虫蛀,致使神志昏迷,于腮骨如卵石处,火灸五壮,即可治愈”及“头晕昏沉,中风眼花,头脑迷乱,颈筋僵直,于耳背软骨突起处的外侧,下压有卵石状处,火灸七壮即可治愈”,描述运用火灸疗法治疗中风昏迷[16]。

《灸法图》(S.6168)记载:“灸人杂癫,当灸两玄角,灸鼻柱,灸两乳头,胃管,关元,两手小指头,足两小趾头,凡十一处,两边各灸五百壮。其鼻柱及小指头各一百壮,余五百壮。”有针灸治疗癫狂的记载[15]。《新集备急灸经》(P.2675)记载“患癫风,心狂乱,加兼卒不语良久,取鼻孔下名人中穴,灸七壮,立差”及“患头眩,暗风,兼生头疼,白屑,头心上灸百会穴二七壮”,均是关于中风、神志疾患、情绪改变的灸法治疗。

5 敦煌形象医学

丛春雨在《论敦煌石窟艺术〈经变画〉中的情志因素与形象医学》一文中提到敦煌形象医学及其包含的情志因素,通过对石窟中记载的经变画、佛像画、飞天、供养人、装饰图案的研究观察,以及当时社会各阶层、各种人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喜、忧、思、悲、恐、惊等情志因素的变化观察,了解当时人们生、老、病、残等生命运动现象[17]。如通过对治病救人(隋开皇302窟《福田经变》)、子病请医(盛唐217窟《得医图》)、讲究卫生(盛唐159窟《弥勒经变》)等图画的分析,生动地体现了中医理论中关于生理变化、心理变化与病理变化等相关内容一致的辨证统一理念。敦煌石窟艺术不仅是独具匠心的佛教艺术系列群体之佳作,还是一部珍贵的形象医学史料。

6 其他有关敦煌医学神志病的记载

此外,对于心理精神疾病的治疗,还提出运用佛家哲理、气功、运动等方法。在佛教养心方(P.3777、P.3244)中就提到“息世缘、离贪爱、制情欲、亲善友、乐正法、勤观察、广慈悲、普恭敬、深惭愧、大欢喜、常精进、顺轨仪、巧方便”的精神和心理治疗方法[18]。翟奎凤等[19]还提出静坐和坐禅,要求思想内敛、凝心守意、以静坐为主的功法,从而调身、调息、调心(调神),以求达到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健形的目的。吴新凤等[20]通过脉诊法判断和治疗疾病,运用敦煌遗书中记载的脉象特征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及其临床表现与内在特征,可提高临床疾病的诊断率。在敦煌医学脉象特征的记载中亦有关于神志病内容的记载,如《伤寒论·辨脉法》“病六七日,手足三部脉皆至,大烦,口噤不能言,其人躁扰,此为解”,表明通过观察人体脉象及外在神志活动,可以进一步了解疾病的转归。

7 敦煌医学神志病相关内容研究述评

敦煌医学是伴随敦煌莫高窟的发现而逐渐形成的一门地域性显学[21]。敦煌医学的研究与整理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在文献研究方面,不仅包括文字整理、校勘、医理医方阐述等内容,而且还正在向数字化阶段迈进;在实验药理研究方面,敦煌医方的药理作用机制正在逐步揭示,不少医家依托敦煌医方进行加减配伍,将其运用于实验药理学研究中,研究并揭示其治病机制;在临床研究方面,越来越多的敦煌医方被运用到临床诊疗中[22]。

敦煌医学包括中医药学、藏医学、印度医学、西域医学、壁画医学及佛教医学,其中对于神志病的记载也较丰富。神志病基本涵盖了现代医学中的各种独立的精神疾病,也包括各科疾病病变波及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他疾病所致的精神异常症状。神志病与当今人们的工作、生活密切相关,其他疾病的发生也与神志病有重要的关系,笔者希望通过对敦煌医学神志病相关内容的挖掘与整理,丰富敦煌医学的研究内容,为今后敦煌医学神志病的研讨提供文献依据。

猜你喜欢
神志医方五脏
微商“侵入”中老年朋友圈 老人不想“入坑”该怎么办
简单搓搓可养生
失眠与五脏
五色入五脏一年更健康
良医拒传方
养心重在养神志
《神农本草经》中与神志相关的药物归类分析——胡随瑜教授《神农本草经》讲记(四)
从几组医方谈西夏文医药文献的来源
良医拒传方
《黄帝内经》的五脏俞穴与消渴相关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