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立春
任何一位校长都希望把学校办好。要实现这一目标,校长必须进行长期且深入的思考与实践。上一期提到了“校长思考问题的高度”,即“上下为高”。向上思考意味着校长需高瞻远瞩,明确学校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向下思考则要求校长关注细节,思考学校发展的具体战术和策略。本期我们继续探讨校长思考问题的另一个维度——宽度,以校长自身为基准点,校长思考问题的宽度包括向左和向右两个方向。
学校是一个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的组成要素非常多,在办学实践中,通常情况下,一种原因会引发多种结果,或者多种原因共同导致一个结果。从校长任命来看,通常有两种途径:一是校内提拔,二是轮岗交流。校长的专业背景往往是单一的,但学校办学需要哲学、社会学、管理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成果的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校长就要向左思考,即校长要思考上述学科的学术研究成果,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运用到自身的办学实践当中,指导自己的工作。
这要求校长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有研究意识。面对办学实践中的新形势和新问题,需要校长充分吸收多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帮助自己思考、解决问题。二是要养成阅读习惯,成为终身学习者,并引领教师终身学习。三是要注重实践反思。在多数情况下,文献只能给校长提供解决问题的启示,而不会提供现成的答案,这就需要校长灵活运用并且对实践效果进行反思。
向左思考有助于校长拓展学术视野,更新教育和管理理念,从而具备带领一线教师和中层干部做好教学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校长不是独行者,学校也不是一个孤岛。相同类型和相同层次的学校都有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何充分学习和借鉴就需要校长向右思考,即校长要带领中层干部和一线教师到优质学校参观学习、听课交流,分析同类学校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并尝试运用到自己学校的办学实践中。与文献资料相比,其他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更接地气,更具有可操作性,因而更具学习和借鉴价值。
这就对校长提出了以下要求:一是坚持开门办学。校长要尽可能创造机会,让中层干部和一线教师多出去参观学习,让他们多去亲身感受,如果他们的内心产生强烈震动,产生改变自身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的冲动,远比间接地向他们传授效果更好。二是尽量求得“真经”。在办学过程中,去名校参观学习的机会并不少,但是参观者往往只注意到校园环境、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外显的内容,而对于名校的精神、文化和风气等内隐的方面却缺乏足够的重视。殊不知,正是这些隐性因素才促成了校园环境优美、规章制度运行顺畅、课堂教学高效以及课外活动有特色。
向右思考有助于校长开拓视野,增长见识,开展合作,取长补短,从而不断提升自己所在学校的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