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曹建召 曹勃昊
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郭美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具有宝贵的育人价值。高校思政课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又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现实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发挥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作用的客观需要,也是推动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的必然要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理论上的深度耦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理论上的耦合性主要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的深度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2023 年6 月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突出的创新性、突出的统一性、突出的包容性、突出的和平性。2018 年5 月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 周年大会上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这一重要论述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色相契合。例如,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中国神话故事所体现出的斗争精神和历史主动精神同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具有一致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本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具有一致性。“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等所体现出的变革思想同发展的开放的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致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价值上的内在契合性。高校思政课是铸魂育人的课程,旨在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价值引领上内在契合。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高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重要体现,有助于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另一方面,高校思政课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中找到依据,如精忠报国、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修身慎行、怀德自重的个人美德,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等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内容上的有机融合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内容之间具有融通性。现实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高校思政课的亲和力、理论性、思想性的需要。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教材内容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文化、法治文化,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道德与当代社会道德、中华传统法治与现代法治相互融合的效果。“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作为全国高校本科生公共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使学生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事实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近现代文化之间具有共同的地域性、历史延续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概论”课等也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融合。学生通过学习这些课程,有助于其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在融入指向上坚持整体性与适应性相结合。在融入指向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既要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又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便融入的内容能够适应高校思政课教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进入新时代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后,意识形态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这就要求高校思政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有机整体,既能够向学生系统呈现中华文化的整体形象,坚持历史延续性,把准主流和精髓,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又能够坚持适应性,根据时代要求、学生需要、课程内容等,选取与之匹配的资源。
在融入内容上坚持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化相统一。在融入内容上,坚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其创造性地转化为高校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实中,创造性转化包括文化内涵的创新性阐发、话语体系的创造性转化等。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扬弃的过程,就是哲学上的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例如,“忠”文化是重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将“忠”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时,应当侧重阐释“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内涵,并将“忠”文化的内涵加以拓展,如“忠于社会主义”“忠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等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
在融入过程中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在融入过程中,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合理选取需要融入的文化资源、控制融入的时机、精准把握融入的程度。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坚决避免高校思政课内容与融入的内容出现“两张皮”的现象,以便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入脑入心,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在融入效果上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相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确保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在融入效果上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相促进。一方面,要深刻领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积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将其转化为学生易于理解的知识。另一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积极探索实践教学的有效模式,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践育人。
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一是努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课程体系中。当前,高校本科阶段已开设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时事政治等方面的课程。这些课程中有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如爱国主义教育、家国情怀等,但所涉及的内容略显单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为此,高校可以根据校情、师情和学情,积极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并将这一课程纳入校级思政理论课课程体系。
二是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丰富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内容,如“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所体现出的敬业思想;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所体现出的友善思想。
三是高校与地方政府协同联动,全力构建思政课教学共同体,共同将所在地的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有机整合,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新形态。
坚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实践课教学。一方面,高校可以创新思政实践课的形式,定期邀请京剧表演艺术家、著名画家、著名书法家等走进课堂,带领学生举办书画展、开展艺术表演等,积极引导学生亲身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便让学生能够充分汲取丰富的精神营养,进而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促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实践课教学内容相结合,通过在思政实践课上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思政实践课更加鲜活起来,以达到思政教育入脑入心的目的。
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渠道。一是贯彻落实“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要求,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为抓手,探索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有机结合。一方面,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要形成合力,积极创新教学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同时,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内涵。另一方面,注重将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积极举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如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国学知识大奖赛,以便让学生提升文化素养,坚定文化自信。
二是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创设网络育人环境,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打造空中课堂、优秀文化教育基地等。其次,积极开展线下教学活动,如主题讨论、实践参观等,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认同,以便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最后,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模式的适用性等方面对“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进行综合评估,以便持续改进这一模式,使其符合学生和教师的现实要求。
三是创设“虚拟+实景”智慧教学环境,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新路径。例如,高校思政课教师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文物的细节,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实景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的学习体验,让学生能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