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气周流”理论浅谈程锦国运用“和法”治疗慢性肾脏病

2024-06-10 16:20王如琰朱丽婷吴晨浩程锦国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4期
关键词:周流中土枢机

王如琰 朱丽婷 吴晨浩 程锦国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多种原因引起肾功能异常的慢性进展性疾病的总称,国际指南中将其定义为出现肾脏损伤指标或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73 m2),并持续3 个月以上[1]。CKD 患者早期可表现为乏力、腰酸、夜尿增多及蛋白尿、血尿等,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多系统并发症[2]。目前对于CKD 进入终末期前的治疗,主要包括预防进展和防治并发症两个方面[2]。CKD 起病隐匿,病程长,进入终末期患者预后差、负担重,全球范围CKD 死亡率持续增加[3],因此延缓CKD 进展至关重要。程锦国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 余年,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病方面积累了独到的经验。程老师以“和法”组方,运用柴胡剂治疗CKD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本文从“一气周流”角度解析程锦国教授运用“和法”辨治CKD 的经验。

1 “一气周流”理论基础

“一气周流”理论源于清代名医黄元御的学术思想。“一气”源于《内经》,《灵枢·决气》中提出“精、气、津、液、血、脉”六气均为“一气”所化,而“五谷与胃为其大海”,即脾胃中土为“一气”生化之源。黄元御基于此,着重强调中土之气的重要性,提出中气居于阴阳之间,为气机运转之枢纽,《四圣心源》言“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中土枢轴推动阴阳升降而成四象,在人体则对应肝心肺肾四脏,土合四象构成脏腑五行。肝肾之气随脾气左升,心肺之气随胃气右降,一气升降周流复始,则水火既济,阴阳相合。

若中气升降失职,四象之气不行,则阴阳失衡而发病,因此黄元御善用调护中土之法治疗各脏腑疾病。然而“土之所以升降失职者,木刑之也”,黄氏认为木生于肾水,长于脾土,土气不能条达木气,气机失序,则肝气逆乱、胆气上扰。“木以发达为性,己土湿陷,抑遏乙木发达之气,生意不遂”,中土失司,抑遏肝气生发,而肝气郁阻亦克伐脾土,故黄氏言:“凡病之起,无不因于木气之郁”。

2 从“一气周流”理论阐释“和法”治疗CKD

2.1 CKD 病机特点 CKD 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可归于中医学“肾劳、肾风”等范畴。程老师认为CKD 病机以脾虚失运、肾失封藏为本,迁延不愈,致水湿、痰凝、血瘀等邪实阻遏肾络为标,因此调补脾肾为治疗CKD 的根本。然而中土升降失司,则肾水不固,木郁风生,如《四圣心源·杂病解》云:“胃逆而水不能藏,是以遗溺;脾陷而木不能泄,是以闭癃”,木郁不仅克伐脾土,肝木作为“水火之中气”,木气郁迫则水火不交,相火逆乱,肾水下寒,因此“盖木气之所以能达者,水土温而根本暖也”。基于此,程老师提出调补脾肾之时,调和气机是不可忽视的关键。

2.2 以“和法”论治CKD 程老师将CKD 的病机总括为以虚为本,以邪为犯,但临床CKD 患者大多病程较长,就诊时多为本虚与邪实交结难解的复杂证候,仅用扶正与祛邪之法,往往不得良效。根据CKD病机特点,程老师立“和法”为治疗大法,以调和气机为中心,开散木郁,通利少阳枢机,使气机流畅,阴阳相济,脾胃升降有序,肾气可复。如张介宾所言:“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亦犹土兼四气,其于补泻温凉之用无所不及,务在调平元气,不失中和之贵也。”

2.3 柴胡剂在CKD 中的运用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是柴胡剂的代表方,以和解少阳为主,亦可治疗多种杂病,是“和剂之祖”。仲景应用小柴胡汤及其化裁方调和少阳枢机,广泛应用于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乃至厥阴病及内科杂病,后世医家将其灵活运用于调畅全身各类气机,进一步扩展其治疗范围。《伤寒论》中“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等多处柴胡剂条文中均提及肾系症状,为我们启示了柴胡剂治疗肾系疾患的方向。

小柴胡汤方中柴胡气味轻,辛行苦泄,“升腾而行春令”,生发脾胃之气;黄芩性苦寒,善去诸热、利小肠,可泄降肝胆气逆;二者一升一降,可助枢机升降。半夏下气分水,消散心腹胸膈之痰结;生姜辛散温通,疏散水湿于腠理;二者均为辛温之品,和中降逆,温化中土寒湿。人参、大枣、甘草味甘,补益中气,内和脾胃之气,使正气存内,邪无可乘之机。诸药合用,使中土振奋,气机流转,邪实无处滞留,正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在此基础上可随证化裁为一系列柴胡剂,如大柴胡汤合用大黄等增强通腑之力,主少阳阳明合病,疏泄少阳之时,亦可通下里实,适用于已有邪实内积者。CKD 患者脏腑亏虚日久,脾胃升降乖戾、三焦气化失常、气血运行不畅、少阳枢机不利,表现为寒热夹杂或湿浊瘀毒内阻的复杂证候,选用柴胡剂调和脏腑,可使气机周流,邪气自去,阴阳乃和,正气乃复。

3 程锦国用“和法”治疗CKD 用药经验

3.1 虚 证

3.1.1 柴芍六君子汤证 柴芍六君子汤可用于各种慢性肾炎、CKD 各期脾肾两虚证,是程老师临床最常用的方剂。肾病迁延日久,久病必虚,久病生滞,加之情志不遂,气机郁滞,中土运化失司,少阳枢机不利,进一步损伤肾气,使精微外泄,表现为腰酸乏力、畏寒肢冷、夜尿频多等。柴芍六君子汤全方宗小柴胡汤方义,达肝气、散木郁、生发脾胃清气,泄少阳、利三焦、清泄湿热邪浊,使“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方中合六君子汤,益气补中,健运脾土,加附子、大黄,取大黄附子汤之意,以大黄苦寒攻下,附子辛热散寒,辛开苦降,相反相成,有扶阳降浊之功,研究[4]证明二药合用能有效缓解尿素氮和肌酐的上升。全方扶正调气,疏利气机,临床可随证加减:湿热滞络者加黄柏、天龙等清利湿热、通络散结;脾肾虚损、失于固摄而蛋白精微下泻者加芡实、金樱子等益肾固精;CKD 晚期血肌酐持续升高者加薏苡仁、蚕砂、马鞭草等解毒泻浊;久病瘀毒阻络者加三棱、莪术等破血逐瘀、通络化积。

3.1.2 柴理汤证 柴理汤常用于CKD 患者脾胃虚寒证。CKD 患者多有脾肾虚弱之发病基础,且长期服用药物,易损伤脾胃,或加之饮食生冷、起居失节,可出现脘腹冷痛、纳少便溏等脾胃虚寒的表现。本方以小柴胡汤合理中丸为基础,去黄芩之苦寒,以干姜温中暖脾,祛散寒邪,加黄芪甘温益气,补气升阳,加陈皮,取二陈汤之意,燥化太阴脾土寒湿。

3.1.3 柴平散证 CKD 患者脾肾两虚,气虚无以推动津液流转,湿浊毒邪常留滞三焦,出现脘痞纳呆、头身困重、泛恶欲呕等脾虚湿滞之象,可选用柴平散治疗。柴平散由小柴胡汤与平胃散加减而成,调和脾胃升降同时,以苍术、厚朴辛温之品燥湿运脾,可加木香增强理气通滞之力。

3.2 实 证

3.2.1 小清汤证 CKD 患者中土不运,三焦气化不利,阴水停滞,反伤阳气,脏腑更难温化湿浊;水湿久蓄,气机不行,郁而化热,热与湿合,留滞肾络。临床IgA 肾病等慢性肾小球肾炎最常见湿热蕴结证。此外,临床可观察到应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后的“药源性湿热”也颇为常见[5-6]。程老师经验方小清汤,以小柴胡汤为基础,加茯苓、白术健运脾胃枢机,行气化湿,加用忍冬藤、泽泻、黄柏、天龙、漏芦、菝葜清热利湿、化瘀通络,多味清利之品以“小清”之力达祛邪扶正之功[7]。研究[8-9]表明,小清汤中多种药物成分可调节免疫功能、减少炎症介质分泌,从而延缓CKD进展。根据临床表现及肾脏病理,可随证加减:风邪入络、血尿明显者,加鬼箭羽、石见穿祛邪通络;血热迫血妄行者,加牡丹皮、地榆等凉血止血;浊瘀互结、闭阻肾络者,加石韦、山楂、桂枝、土鳖虫利湿通淋、行气散瘀。

3.2.2 大柴胡合泄浊汤证 本方常用于高尿酸血症、痛风性肾病患者湿热蕴结证。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患者不节饮食,嗜食膏粱厚味,致湿热内生,阻遏脾运,日久成积,外滞经络骨节,内损肾气,从而出现关节疼痛变形、小便不利等表现。大柴胡汤中柴胡、黄芩清泄少阳枢机,枳实、大黄通腑降浊、推陈出新;湿热久积,阴津必损,芍药养血补阴,亦防攻下伤阴之弊。痛风方为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经验方,以泄化浊瘀之法治疗痛风,湿热浊瘀得泄,肾气方可复生,本方取泄浊之土茯苓、半枝莲、虎杖、薏苡仁合用,以清热利湿、化浊通滞。

3.2.3 柴芍泻心汤证 柴芍泻心汤可用于CKD 患者寒热错杂证。CKD 患者用药庞杂,兼之肝气不舒、脾胃虚弱、气机不运,常可见相火燔灼于上,肾水冰寒于下,且中土失司,药力难达,出现腰酸畏寒、脘痞呕恶,兼有口干口苦等相火虚浮之证。此方以柴胡、白芍调和肝胃、调畅情志,半夏、干姜温中燥湿、和胃降逆,黄连泻中焦之热,党参、甘草等补脾和中,共同恢复中土气机升降,相火降以暖肾水,气机周流而寒热并解。

4 验案举隅

患者,金某某,男,41 岁,2021 年12 月29 日初诊,因“腰酸乏力1 年余”就诊。既往史:2 型糖尿病史2 年,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0.5 g,1 天2 次;高尿酸血症史2 年;否认高血压病史及其他重大疾病史。现病史:患者1 年余前因腰酸乏力于当地就诊,查血肌酐升高达120 μmol/L,尿常规阴性,予开同片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血肌酐110~140 μmol/L。现症见腰酸腰痛,手足冰冷,畏寒乏力,纳可,夜寐不安,无夜尿,少许泡沫尿,大便稀溏,2~3 日一行,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血压106/80 mmHg(1 mmHg=0.133 kPa)。2021 年12 月2 日尿常规:尿蛋白(-),尿隐血(-);血生化:白蛋白50.6 g/L,尿素氮7.6 mmol/L,肌酐131 μmol/L,尿酸395.9 μmol/L,空腹血糖5.3 mmol/L,糖化血红蛋白:5.5%;肾小球滤过率(eGFR)57.9 mL/(min·1.73 m2)。西医诊断:慢性肾脏病3 期、2 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中医诊断:肾劳病(脾肾两虚证)。治则:健脾益肾,化浊通滞,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方药:柴胡、姜半夏各15 g,黄芪、党参、茯苓、炒白术、忍冬藤、泽泻、漏芦、猫人参、铁树叶各30 g,菝葜、龙葵、续断、杜仲各20 g,鳖甲15 g(先煎),木香10 g,槟榔15 g。21 剂每日1 剂,早晚温服。2022 年1月19 日二诊:患者诉近期受风寒后,出现头痛隐隐,大便稀溏,日行2~3 次,腰酸缓解,腰痛偶有,畏寒稍好转,舌淡红苔白腻,脉细滑。血生化:白蛋白50.0 g/L,尿素氮10.54mmol/L,肌酐104μmol/L,尿酸272μmol/L,eGFR 76.5 mL/(min·1.73 m2)。原方去铁树叶、龙葵、漏芦、菝葜,加芡实30 g,莲须20 g,葛根15 g,荆芥12 g。21 剂煎服法同前。2022 年2 月9 日三诊:患者诉大便溏薄好转,日行1 次,稍感手足畏寒,夜寐可,舌淡红苔薄微黄,脉细滑。血生化:白蛋白49.5 g/L,尿素氮8.15 mmol/L,肌酐94 μmol/L,尿酸391 μmol/L,eGFR 86.4 mL/(min·1.73 m2)。原方去葛根、荆芥,加补骨脂15 g,附子6 g。21 剂煎服法同前。后患者一般情况平稳,血肌酐稳定于正常范围,尿蛋白阴性,嘱其守方治疗,门诊随访,注意外避风寒,内调情志,避免劳累。

按:本患者就诊时为CKD3 期,尿蛋白阴性,既往慢病史病程均较短,病理类型不明。四诊资料表现为脾肾阳气不足,兼有湿浊郁滞之象,浊邪久羁,滞而化生虚火,故虚烦不寐。治以健脾益肾,化浊通滞,方选柴芍六君子汤化裁,既扶正调气,又疏利气机。方中柴胡辛苦微寒,行少阳之气,运转枢机,开散郁结,配半夏辛温,燥化中焦湿浊,恢复脾胃气机升降;黄芪、党参大补元气,白术、茯苓健运脾胃,且能渗湿。患者夜寐不安,兼有虚火,故暂不用附子,以漏芦、菝葜清利下焦湿浊,忍冬藤、泽泻、猫人参、鳖甲入肾络,解瘀毒,铁树叶、龙葵清利湿浊,活血化瘀。患者大便溏薄,故不用大黄,防苦寒更伤脾胃中阳,以续断、杜仲补肝肾,强筋骨;槟榔理气消积,下气行水,木香理气通滞,亦防药物碍胃。二诊患者血肌酐下降,腰酸等症状好转,但外受风寒,头痛,大便稀溏,故去四味清利之品,加葛根解肌发表,升阳止泻,荆芥祛风止痛,芡实、莲须固肾涩精。三诊大便溏薄好转,纳寐安,稍感畏寒,去葛根、荆芥,加补骨脂、附子固其脾肾之本。患者素体阳虚,故嘱其守方续服补益脾肾,同时避风寒,防复发,定期随访。

猜你喜欢
周流中土枢机
“营分为枢”思想探讨
基于“开阖枢”理论浅析乌梅丸通利枢机之用
贝西•黑德《枢机》中的爵士之声
黄元御“一气周流”理论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
“一气周流”理论与针灸补泻手法思路探讨
从少阳主“枢”论小柴胡汤治疗荨麻疹的应用
佛教传入后中土冥界观演变研究
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
——一气周流新释
游走“中土世界”——皇后镇以东
游走“中土世界”——瓦纳卡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