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婕
(广西医科大学,广西 南宁 530021)
社会实践是一项社会化尝试。通过实践体验,可以熟悉国情、社情、民意,对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社会责任心、培育创新创业能力、提高实践水平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地方医学院校学生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增进对医学专业基本知识的了解,感受健康中国伟力,提升动手能力,增强医患交流意识,提高团体协作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淬炼医德,磨砺心灵,提升为地方和基层服务的责任心与使命感。科学把握社会实践的内涵,总结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特点,分析当前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成因,并构建地方医学院校社会实践工作新路径,是提升地方医学院校实践育人实效的必然要求。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运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过程[1]。有学者指出,大学生社会实践具有学习性、成长性和社会性[2]。笔者认为,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按照自我发展原则,通过第一课堂掌握的基本知识以及自身的社会生存实践、文化品格、素质技能等,在社会大课堂上完成拟定的任务与使命,进而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养、学习能力、专业知识应用水平以及社会交流协调能力的生动过程。社会实践的本质在于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把教育与社会有效结合,实现实践育人。
(1)德医交融。首先,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紧紧围绕“大健康”理念,紧密结合医学院校的学科优势和资源储备,组织学生开展理论政策宣讲、健康卫生知识宣教、大型义诊、送医送药、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现状调研、关爱留守儿童、服务空巢老人等社会实践活动。医学生在实践中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针对性地锻炼技能,提升动手能力,在提升技术、增强本领、积攒经验、提高素质、奉献社会中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救死扶伤的医者精神。其次,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对医学生进行卫生职业道德教育,将职业道德理论内容与实际医疗活动相结合,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使医学生牢记和践行学医初心与行医使命。最后,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就业观,培养医学生面向基层、扎根基层、服务基层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筑牢服务基层的思想根基,坚定服务基层的信念,增强服务基层的信心。
(2)服务地方。地方医学院校的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应结合地方实际和特点,主动融入地方发展,围绕地方工作中心,服务地方发展大局。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紧密衔接校内教育和校外社会现状、生产劳动,是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了解和认识地方医疗卫生现状的重要载体,也是其开展社会调查研究和科学研究的有效手段。作为地方医疗卫生人才的后备军,医学生承载着地方党委、政府和基层百姓的殷切期许,在社会实践过程中体会着地方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强烈需求,感受着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成就与辉煌。社会实践的过程,是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展现自我能力和素质的过程,是把所学知识奉献地方的过程,是用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助力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过程。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调查发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研究提出可行性建议,将自己在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转化为服务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头脑武器”,为地方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
(1)重形式,轻内容。社会实践活动通常被简单认为是组一支团队、到一个基层地方、拉一些条幅、发一些宣传资料、拍一些照片和视频、写一篇心得体会或调研报告,大部分团队的活动时间短则一二天长则四五天,虽然形式上很全面、到位,但却忽视了内容,实践内容偏简单、创新性不强,为活动而活动,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学生也极少把课堂上发现的问题答案列进实践内容,极少在跟随老师义诊时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医药卫生知识宣讲时照本宣科多、回答百姓问题少,对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很少通过请教老师、同学或集体研讨寻求结果;对团队协作和社交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较少,达不到帮助医学生掌握和应用医学相关专业知识、锻炼医学技能、提升医学综合素养、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的目的。指导教师通常为专职团干或辅导员,他们的专业大多与学生专业不同,对学生无法进行专业指导,因此通常被异化为“领队”保安全。以上种种情况导致社会实践重形式轻成果、重宣传轻实效、重体验轻收获,社会实践陷入形式主义泥潭。
(2)重暑期,轻期中。自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开展以来,较大型的社会实践项目大多聚焦在暑期,即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项目主要涵盖文化下乡、科技下乡、卫生下乡,青年学生通过走出都市生活圈子,走入农村,传播有关社会文化、科学和卫生方面的基本知识,深入调查基层现状,体验基层生活,参与乡村治理,为大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社情和提高自身的社会文化素质提供了良好机会,同时也为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生态保护、推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改善乡村社会风气、丰富农民文化生活贡献了青春智慧、青春力量,切实助力乡村振兴。每年,各地医学院校都根据上级部门下达的相关文件要求,根据各地医学院校特点和实际,开展本校的暑期“三下乡”工作,主要是卫生下乡,通过宣传医疗卫生政策法规、传播医疗卫生知识,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观念与方式,深入调查基层医疗资源现状,基层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工作环境、能力水平、生存状态和农民对卫生政策法规、科学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既能服务于广阔农村、广大农民,又能帮助医学生全面发展,从而切实促进医学生健康成长。学期中的社会实践活动却没有形成规模和体系,换主题、换地点、换形式,随机性、临时性较明显,系统性、长效性欠缺,社会实践的常态化机制尚未建立。
(3)重规模,轻覆盖面。目前,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本上是采用校团委发文—学院或学生社团组织少部分学生组队报送材料—学校评选重点团队的模式。各学院或学生社团组织一支团队,一般由10~50 人组成,每支团队配备至少一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全程参与,包括选题、队员选拔、社会实践方案的构思设计等。医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农村开展义诊、调研等活动。重点团队人数具备一定规模,实践方案可行性强,组织有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场面比较宏大,在校内外均产生较大影响,百姓认可度高,社会反响良好。但是,重点团队人数很少,覆盖学生面小,并且能够参加重点团队的大部分是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青马”学员等。
(1)重视程度不够。一是没有统一的组织领导机构。对社会实践工作的重视一般只停留在口头和文本上,而学校通常把社会实践视为共青团的常规工作,由校团委统筹协调,各学院团委和各学生社团积极参与,却没有成立能够统一协调学校各方面力量、整合各方面资源的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机构,团委和学生社团资源不足,社会影响力也不大。二是经费不足。社会实践经费投入少或尚未设立社会实践专项经费,以至于划拨至学院或学生社团的社会实践经费往往是杯水车薪。社会实践活动所需经费涉及交通、食宿、活动开支、学生保险等方面,社会实践活动经费不足,使得各学院或学生社团在项目设计时对人数、时间、距离等因素顾虑较多,甚至不能按照项目实际需要按时按质按量充分安排。
(2)软硬件不足。一是对医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规划和实践项目培育认识不够。没有把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项目培育作为一个长远的工程来抓,实践基地总量少、内容不足、形式单调,不能为医学生社会实践创造持久、稳固的软硬件条件,社会实践可持续性发展受限。二是医学专业教师担任社会实践团队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担任指导教师与教师的绩效、考核、奖惩关联甚少,激励机制不完善,从而影响医学专业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1)统一组织社会实践。成立统一组织领导机构,建议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教务处和校友会作为成员单位,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设在校团委。建立共同的组织机制,一方面可以避免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减少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另一方面有利于集思广益、汇聚共识,调动各方、形成合力。学校各单位发挥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学工资源、校友资源、校内资源、校外资源的力量,尤其是调动直属附属医院和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等临床教学基地、其他实践教学基地资源,构建密切配合的协作关系,齐抓共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既能够丰富社会实践内容,又能够取得社会各界的理解与支持,进一步扩大社会实践基地规模及实践项目数量,从而扩大社会实践的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
(2)基础保障社会实践。首先是经费保障。各地方医学院校应增加经费投入,设立社会实践专项经费,规定经费使用范围,规范经费使用程序,使各学院和学生社团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能在经费预算和经费使用上免除后顾之忧,为医学生社会实践提供经费保障。如有校外资助,各学院、学生社团业务指导单位和校团委应严格审查其合法合规性,并由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团队负责人或财务负责人应向团队成员公布资金使用情况,主动接受团队成员的监督,保证资金来源、管理和使用安全。其次是平台保障。探索并完善与社区、社区医院、乡镇卫生院、社会公益服务机构以及中小学校等单位之间的协作机制,按照地方医学院校自身的办学定位、办学宗旨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从医学生发展需要以及服务区域建设与发展需要出发,在合作共赢的基础上,共同建设社会实践基地,为医学生社会实践提供支撑与保障。
(3)创新社会实践模式。除了较大规模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外,应更为关注期中的落实。本着社会需求与学生实践可行相结合的原则,校团委、各学院、各学生社团业务指导单位应加强与学校附近的社会实践基地交流,设定社会关注、学生需求并能长期开展的社会实践项目,如急救知识进社区、进中学、进企事业单位,口腔保健宣教进小学、进幼儿园、进福利院,阳光陪伴进特殊教育机构、敬老院等,鼓励医学生期中利用课余或周末时间在专职团干、辅导员或医学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社会实践,时间相对固定,人员相对固定,确保社会实践项目的长效性和常效性,确保医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时效性和有效性。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除重点团队外,鼓励来自同一生源地的医学生组成3~5 人的精品团队,返家乡开展调研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鼓励个人返回家乡的医疗卫生相关管理部门、医院、药企、特殊教育机构等开展实习实训、职场体验等活动。
(4)专业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由专业技能强、知识储备广的专业教师担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尤为重要。地方医学院校医学生缺乏可利用的社会资源,理论和技能水平还相对不高,自身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未知性,所以在进行社会实践前医学生自己去联系实践单位,有可能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却联系不到合适的实践单位。在实践过程中,医学生仍存在很多理论或者技能操作方面的困惑,需要医学专业教师及时答疑解惑,真正达到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思践悟的目的。各地医学院校应建立医学专业教师担任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选聘机制,充分依托各学院,根据个人申报、审核推荐、双向选择的原则选拔指导教师,并强化对教师的培养。应加强评价考核,强调医学专业教师从确立主题、规划设计、寻求外部支持、行程安排、人员分工、资料准备、物资准备到实践过程中义诊、宣教、访谈再到日总结和结项总结等全方位参与、全过程指导,保证医学生社会实践的专业指导性,提高社会实践内容与医学生所学专业的契合度。考核指标主要包含师德师风、活动指导、财务管理等方面,由实践团队成员、实践项目单位和校团委共同考核。应完善激励机制,学校可按照一定比例把社会实践的指导工作量折算成课时,并将指导社会实践的情况纳入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表现中,对考核优秀的指导教师进行表彰,以提高医学专业教师指导社会实践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