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分析

2024-06-09 20:07王婷张应雪陈思思田啟会汪延明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9期
关键词:特色农产品农民增收饮食文化

王婷 张应雪 陈思思 田啟会 汪延明

摘要 本文从饮食文化着手,将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作为研究样本,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数据,并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产生明显正向影响,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上、中、下游促进强度有所差异,其中,饮食文化对下游的促进强度最大,上游次之,中游最小。研究提出了促进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建议,为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饮食文化;农民增收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4)09-0126-04

特色农产品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性、区域性和优良性的农产品[1]。对特色农产品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研究主要聚焦农业政策实施情况、新农业科技以及销售渠道[2]。基于对特色农产品产业的重视,诸多研究不仅关注特色农产品产业,还关注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是一个由特定地区的自然环境、地理状况和人文因素构建的,涵盖了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存和销售等环节的经济增长过程。当前,对农业产业链的探讨主要是从农业产业链的定义、组织模型、运营效果及影响因素、延伸构建与利用几个方面开展[3]。王凯[4]对农业产业链经营的理论和实务问题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究。赵绪福等[5]研究了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效应与拓宽优化。赵绪福[6]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定义、路径和准则进行了深入探讨。李杰义[7]也对农业产业链的含义、种类以及其在地区经济中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综上可知,现有研究对饮食文化、特色农业和特色农产品相关内容的研究成果较多,但饮食文化带动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方面的研究较少[8-9]。因此,本文从饮食文化着手,通过研究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的影响,为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特色农业是围绕市场需求,以效益为中心,依据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及特点,突出地域特色,独具优势的农业生产体系[10-11]。以饮食文化为核心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见效快、发展好。饮食文化作为特色農产品的载体,为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而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促进了饮食文化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由此,得到本文第一个假设:

H1: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具有明显影响,两者呈正向相关关系。

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3个部分[12-13]。在产业链的上游(供应端)主要利用地域特色的资源和环境,生产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和原材料。中游(转换端)主要提供特色农产品的加工处理、储存和运输。下游(需求端)是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环节。产业链上游的延伸发展,主要是特色农产品生产的延伸。产业链中游的延伸发展,主要体现在对本土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并运用传统技术来处理特色农产品,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产业链下游的延伸发展,主要体现在开拓市场、打造乡村品牌方面。以饮食文化为核心,引入电商平台推广特色品牌,吸引消费者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由此,得到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H2: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延伸发展均具有明显正向影响。

1.2 研究设计

1.2.1 数据来源  贵州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农业人口占比大,农业产业发展较好,在地理环境因素影响下形成了较多特色农产品。因此,本文以贵州为研究区域,以研究区域部分村民为主要调查对象,根据调研目的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发放电子调研问卷形式开展调研。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17份,问卷有效率为86.8%。调研时间为2023年9—12月。

1.2.2 变量选取  (1)本研究的因变量是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通过测试语句“本地特色农产品的推广与发展情况”和“哪些方面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来测度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在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进行测量时,数字1、2、3、4和5是对测试语句的认同进行量化的值,1表示很不认同,2表示不认同,3表示基本认同,4表示认同,5表示很认同。将问卷数据规范导入SPSS 17.0软件计算出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得分(表1)。(2)本研究的自变量是饮食文化。运用李克特五级量表,通过测试语句“您认为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发展的影响”来测度饮食文化。(3)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也会受到人口统计特征和当地发展环境特征的影响,为更好地研究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引入人口统计特征及农产品产业发展环境特征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分析。人口统计特征,主要包括文化程度、年龄、性别、民族4个变量。农产品产业发展特征包括购买意愿和发展环境,均为数值型变量,可直接进行分析。

1.2.3 数据描述性统计  (1)人口统计特征。217位受访群众中,男性和女性分别占48.4%和51.6%,受访者男女比例较为均衡。受访群众中少数民族占35.3%,汉族占64.7%,可以看出受访者中汉族较多;受访者中18~22岁占比41.7%,22~26岁占比21.5%,即受访者大多数处于青年阶段;受访者的文化程度,初中文化水平占比19.2%,高中文化水平占比49.0%,本科文化水平占比14.6%,可以看出大部分受访群众的受教育程度属于中等水平;受访者在研究区域分布较为均衡。(2)农产品产业发展特征。购买意愿得分均值为3.08,其中,得分在3~5分的占比为65.4%。发展环境得分均值为3.33,其中,得分在3~5分的占比为64.7%。

1.3 模型构建

本研究变量值均通过李克特五级量表测量得出,为连续型变量,为满足二元Logistic模型基本设定,本研究将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指标根据得分情况划为两类,得分在1~3.5区间定义为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影响一般,得分在3.5~5区间定义为影响明显,将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变量转为0、1虚拟变量,分别表示影响一般和影响明显。将二元处理后的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和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上、中、下游延伸作为因变量,饮食文化作为自变量,人口统计特征和农村产业发展状况作为控制变量,进行两次二元Logistic回归,对应的模型设定如下。

式(1)中, β0为常数项;Xi表示第i个因素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的影响,包括自变量和控制变量;βi代表模型中i个影响因素的回归系数;ε为随机误差项。

2 结果与分析

在模型回归前,对调查问卷进行了适用性检验,KMO检验所得数值是0.801,Bartlett球形度显著程度低于0.001,说明问卷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此外,所有回归模型中各个因素的方差膨胀因子均小于5,表明变量间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二元Logistic回归的霍斯默—莱梅肖显著性大于0.05,说明模型运算出的结果能真实反映出变量间的真实关系。霍斯默分类表总体百分比为77,模型预测率为77%,表明模型与观测值能够很好拟合。

2.1 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的影响

表2估计结果表明,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有明显促进作用,每提高1单位,相对于影响一般,影响明显发生的概率提高0.482倍,研究假设H1成立。购买意愿的估计系数为0.426,且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这说明购买意愿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具有明显正向影响,购买意愿影响了特色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市场表现,从而影响整个产业链的运作和发展。发展环境的估计系数为0.378,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发展环境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具有明显正向影响,发展环境中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技术水平和创新等方面的改善可以促进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文化程度的估计参数在-0.185,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可能是因为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包装以及特色农产品的销售等方面不完全依赖个体的文化程度。

2.2 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上、中、下游延伸的影响

由表3可知,饮食文化的估计系数为0.076,并且在0.05的置信水平上为正值,即饮食文化能够有效推动特色农产品的前端拓展,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生产独特的食物原料和初级产品方面,推动了特色农产品种苗技术的应用范围、农业设备的技术水准、病虫害防治能力及种植技巧等方面的进步,进一步提高了特色农产品的质量。饮食文化促进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上、中、下游延伸的强度有所差异,其中,下游最强,上游次之,中游最弱,饮食文化对下游的延伸主要是进行文化品牌打造和市场的开拓。整体上看,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下游延伸的影响最強。

为确保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更换计量模型,用OLS模型进行全样本回归。表4报告了模型回归结果,饮食文化估计系数表明,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有明显促进作用,饮食文化每提高1%,特色农产品系数提高0.121%,自变量系数与基准模型估计结果保持一致。

3 结论与讨论

本文基于饮食文化与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的内在逻辑关系,提出理论假设,设计问卷并搜集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分析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的具体影响,得到以下主要结论: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延伸产生明显正向影响,在替换估计模型的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饮食文化对特色农产品产业链上、中、下游促进强度有所差异,其中,饮食文化对下游的促进强度最大,上游次之,中游最小。

基于本文的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1)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上游遵循“自由种植,自由养殖”的原生态生产机制,降低对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依赖,逐步采用低农药化肥技术生产原材料,从原材料的品质上满足消费需求,保证原材料独特的味道,培育出健康、优质的幼苗种子。(2)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中游遵循“绿色、环保、高效”的加工、包装和仓储机制。在加工过程,采用绿色加工模式,保证各个加工过程中的干净与高效,在产品包装方面,结合当地饮食文化特色,设计出与特色文化有关的产品包装,做出符合当地顾客饮食文化需求和满足外来顾客饮食文化兴趣的产品。在仓储过程中,采用冷链物流和传统仓储方式相结合的模式,保证食材的新鲜,保留食物独特的味道,以此来满足消费需求。(3)特色农产品产业链的下游创新。一方面,创新传统的特色农产品销售模式,引导农业生产和特色农产品销售企业、合作社等组织以订单农业为纽带,打造产销联盟并结合消费者需求与上游对接,形成地方饮食文化与外来饮食文化相结合的营销模式。另一方面,结合绿色健康的饮食文化,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对外宣传工作,加快农村电商和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扩大网上宣传力度,提高特色农产品品牌知名度。

参考文献

[1] 孟凡会,丁素云. 江淮分水岭特色农产品推广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J]. 池州学院学报,2023,37(5):51-56.

[2] 朱铁辉,辛岭.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演进、现实挑战与建设内容[J]. 农村经济,2023(9):109-116.

[3] 崔春晓,邹松岐,张志新. 农业产业链国内外研究综述[J]. 世界农业,2013(1):105-108,115.

[4] 王凯. 加强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的战略思考[J]. 科技与经济,2004,17(1):52-55.

[5] 赵绪福,王雅鹏. 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效应与拓展优化[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107-109.

[6] 赵绪福. 农业产业链优化的内涵、途径和原则[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6(6):119-121.

[7] 李杰义. 农业产业链的内涵、类型及其区域经济效应[J]. 理论与改革,2009(5):143-146.

[8] 汪延明,张莲萍. 特色农产品产业链成本节约机制促进农民增收:以贵州省茶产业链为例[J]. 经营与管理,2020(10):156-160.

[9] 张秀青,程华,梁腾坚. 近年来世界各国农业政策实施情况及对我国启示[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8):34-37,75.

[10] 刘宇. 以科技自立自强引领乡村全面振兴[J]. 农村·农业·农民(A版),2022(1):37-38.

[11] 许丹丹,姚靖. 现代农业产业园助推区域农产品销售的路径研究:以揭阳市现代农业产业园为例[J]. 中国商论,2022(23):142-144.

[12] 胡雨薇. 乡村振兴战略下临湘农村特色产业发展优化研究[D]. 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0.

[13] 杜航. 美食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全产业链思考[J]. 餐饮世界,2022(6):58-59.

猜你喜欢
特色农产品农民增收饮食文化
“互联网+”特色农产品电商冷链标准化研究
制约吉林省农民增收的因素
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谈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特色农产品出口贸易如何拓展国际市场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贵州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及其优化
基于电商平台的特色农产品营销策略探究
光山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助推精准脱贫方法研究
习语中的中英两国饮食文化比较
徐州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