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的学习任务群构建与实施

2024-06-09 15:12霍中梅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4年3期
关键词:叠词内化课标

霍中梅

2022年版课标明确提出了“语文核心素养”的概念,而作为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知识承载着独特而重要的价值。同时,2022年版课标针对不同的文体提出了不同的学习任务群,涉及不同维度的语文知识。这些知识既有独立存在的价值,又相互交融。比如“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就关涉相应的文体知识、基本的阅读知识和匹配的写作知识,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知识、内化知识、运用知识。

一、开辟立体路径,在多维探究中理解知识

2022年版课标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不同的思维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各自呈现出相应的敏捷性、深邃性、批判性和创新性。纵观2022年版课标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内涵阐释和内容定位,其指向的内在知识主要对应了直觉思维、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曾指出:“直觉是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对信息的加工活动,是在潜意识中酝酿问题然后与显意识突然沟通,于是一下子得到了问题的答案。”这种思维展现出鲜明的跳跃性和直接性特征。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品味,将全部的身心浸润于作品之中,感受内在的文化之美。但学生对这种美感的体悟,还不能立即加以展现,需要在后续的积累、浸润过程中,逐步理解、内化并付诸于表达。随着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也逐步从直觉思维向着形象思维迈进。文学作品中蕴藏着丰富而鲜明的形象,在阅读时会对学生审美和情感的体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这种思维方式的探究,教师不妨依循2022年版课标所倡导的“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组织学生在品词析句的过程中展开类比联想,在感知鲜明形象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

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在《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以春节前后的时间为轴线,展现了老北京人欢度春节时的活动、习俗。针对这一内容特点,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活动情境:假如你能够穿越到民国时期的北京和当时的人们一起欢度春节,你会参与到课文中描写的哪些习俗活动中去?还可能会做哪些其他的事情?由此情境所提出的驱动性问题,一方面与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时的直觉思维息息相关,需要学生在阅读和品味文本语言时,在脑海中浮现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画面,感受老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和繁华;另一方面,学生在直觉思维的过程中建立起了鲜明的视觉形象,将原本机械的语言文字赋予了可感的意蕴,同时学生也会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形成创造性的拓展与补充。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通过在阅读过程中探究文学作品,激活学生多维的思维状态,不仅让学生理解了文本,更让学生体会了蕴藏在文本中的意蕴和情感,推动了学生习得知识、强化和运用的过程。

二、组织多元活动,在多维检验中内化知识

基于学习任务群下的知识,需要有理解、积累和内化的过程,自然也就需要有学习之后的检验。基于2022年版课标所倡导的全新理念,教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激活学生内在的逻辑思维,强化学生对客观知识的理解、内化和审美体验,从而相机达成知识检验,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

对于学生阅读而言,文学作品有着鲜明的指向性和教育性特征,是学生生命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钱理群先生曾指出:阅读文学作品不能止步于理解的程度,而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处于“半梦”状态,形成积极的“镜像认同”,学生就会在无形之中受到感染,并在无意识状态下模仿书本中人物的言行。事实上,教材所编选的描写儿童的文学作品,涌现出了很多頑童的形象,学生在阅读品味中容易形成情感的共鸣,这就需要教师组织相应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形成知识的审美检验,让学生既感受到文学作品的丰富情感,又形成鲜明的道德认知,助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五年级下第一单元中的《古诗三首》,分别编选了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杨万里的《稚子弄冰》以及雷震的《村晚》。纵观这三首诗,都展现出了天真烂漫的孩童形象,与学生的天性不谋而合。教师在教学这三首诗时,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积累的阅读经验,借助教材中的注释,理解古诗的大意,初步感受诗中孩子的特点。随后,采用统整关联的方式,组织学生从整体视角出发,以辨析的视角不断向古诗所描绘的儿童形象迈进。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这三首诗中,你最喜欢哪一位诗人描写的儿童形象?如果可以选择,你愿意和哪一类孩子交朋友?”这不仅涉及到了学生对孩子特点的感知,更关涉到相应的评价。学生在辨析思考、交流分享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孩子所做的事情以及展现出来的具体言行进行拓展和想象,从而让学生在无形之中实现了与故事中儿童的深度对话,借助评价的方式反思自己的生活。教师不妨在这一环节拓展补充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童孙们”不懂装懂,这是一种不诚实的表现;有人认为“稚子们”不懂得珍惜,时间不长就将冰块敲碎了;还有人认为牧童“信口吹”纯属瞎胡闹……你认为这样的说法对吗?

由此展开的辩论,本质上就是学生对道德检验和审美检验的独特形式。教师可采用辨析和争鸣的方式,为开启学生思维、助力学生思维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精准确立定位,在多维呈现中运用知识

从2022年版课标“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定位来看,对于人文类学科而言,其知识的表达不仅包含了准确属性,同时也有着严谨性和隐喻性。文学作品中的知识呈现,可以作为支撑起学生展开阅读的有效抓手。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焦点的方式展开教学,统整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反复使用,在反复实践的过程中强化认知和理解。

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是教材中首次涉及动静结合的写作策略,究竟该怎样让学生感受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感受其内在的表达效果,这就需要相关的知识作为抓手和支撑。如《四季之美》一文,就是通过动态描写借助以动衬静的方式,展现了优雅而宁静的独特之美。这种动静结合的状态究竟是怎样展现出来的呢?教师在文本解读中发现,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叠词展现了每个季节的特点,同时又借助于动词展现了其变化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叠词+动词”的组合成为解读这篇课文的重要抓手和必备知识。

基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定位以及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关注描写景物的词语,并对其进行分类,继而将学生圈画的词语划分为叠词和动词等不同的类别,组织学生通过想象和朗读,感受叠词所描写的静止画面,初步感受叠词的表达效果。随后,将这些静止画面与课文中一系列的动词联系起来,继而让学生感受春天黎明时,日出颜色的变化过程以及夏天三种不同夜晚的特点,并指导学生尝试迁移运用“叠词+动词”的方式,想象翩翩飞舞的萤火虫与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细雨的夜晚交融时的画面,进一步感受这篇课文中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感,推动学生内在语言能力的提升。之后,可以组织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捕捉四个季节中最为典型的事物,尝试运用“叠词+动词”的形式,描写自己心目中独特的四季之美。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先从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的角度,紧扣语言这一载体,让学生感受“叠词+动词”的特点,感受作者笔下动静结合的表达特点,提升学生内在的语言能力。在整个过程中,学习任务群视域下的语文知识,既以抓手的形式呈现,成为了统整课堂教学的支架;又以贯穿课堂始终的线索呈现,串联了层级递进的任务群,最终作为迁移运用的载体呈现,积极推动学生内在语言素养和意识的形成,让学生在创意表达的过程中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城西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 唐 敏

猜你喜欢
叠词内化课标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德鲁大叔内化营销胜过广告
细读文本,品叠词之美
用叠词写景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的”字叠词招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