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胜娜
(天津市津南医院急诊科,天津 300350)
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不正常的凝结,多发于下肢,为骨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1-2]。由于双下肢深静脉距离心脏最远,直立导致双下肢的静脉血要克服重力才能回到心脏,为此下肢深静脉血栓为深静脉血栓的主要类型,可占85.00%以上[3]。随着骨折患者的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也日益增加,轻者导致患者肢体肿胀与活动受限,重者导致患者出现肺栓塞,有一定的生命危险,因此加强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具有重要价值[4-5]。现代研究表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机制比较复杂,但是血小板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病理机制涉及血液高凝状态、静脉血流淤滞、静脉壁损伤[6]。而随着现代康复医学的发展,护理得到了广泛重视,且护理理念也得到了转变,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持续提高护理质量[7]。本研究探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护理研究进展,以改善患者预后。现报告如下。
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一般指的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的静脉系统包括浅静脉系统、交通支静脉系统(可连接深静脉系统与浅静脉系统)、深静脉系统等。正常情况下,浅静脉的血液通过交通支静脉到达深静脉回流到心脏。但是在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上述血液流动体系会发生异常变化。血栓发生在深静脉系统就称为深静脉血栓,也就是流动的血液“积成块”了。深静脉血栓在发病早期无太大危险性,也可逆转,但是血栓一旦脱落,会沿血液循环进入其他组织器官,或进入回流肺动脉引起肺栓塞,容易导致猝死[8-9]。下肢深静脉血栓主要发生在左下肢,其临床特征主要为患肢疼痛、肿胀、组织张力高[10-11]。从发病阶段上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在发病早期可表现为皮肤温度升高与皮肤颜色发红,可出现患肢肿胀及疼痛,然后伴随有非凹陷性水肿。在发病中期,患肢的疼痛加重,有时无法直立。在发病晚期,很多患者可出现发冷,或伴随患肢皮肤发亮、皮肤颜色青紫,疼痛更加剧烈。
因患者深静脉血栓部位不同,肿胀的部位也有所不同。髂股静脉血栓患者,多表现为整个患肢肿胀;而小腿静脉丛深静脉血栓患者,多表现为小腿肿胀;下腔静脉深静脉血栓患者,多表现为双下肢肿胀。从发生机制上分析,骨折患者术后多数合并静脉壁损伤,且基础疾病也较多,管壁损伤后释放凝血因子,引起血小板聚集,可导致血栓形成。并且很多患者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下肢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导致静脉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高,也易导致血栓发生[12-13]。另外很多患者多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机体存在血液高凝状态,更容易形成血栓,在骨折术后更加容易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14-15]。
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除了积极进行治疗外,加强护理干预也具有重要价值,可预防肺栓塞的发生,降低患者致残率、致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当前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常规护理模式如下。(1)饮食护理:骨折患者术后要合理饮食,尽量食用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食物,如各种颜色的蔬菜、水果,多吃五谷杂粮,避免吸烟与饮酒,切忌暴饮暴食,可一日多餐与一餐少食。避免过度肥胖与过度瘦小,保持大小便正常,以免增加血液黏稠度。(2)行为护理:鼓励患者多参与医院、社区、家庭的行为锻炼,并积极进行自我行为锻炼,如反复屈伸关节、活动髋关节及足指关节,逐渐上抬患肢。还需要积极提高肌张力,在行为锻炼过程中要由易到难,预防关节挛缩,可根据患者病情采用不同的行为锻炼方法,按照先轻后重、由慢而快等原则,鼓励逐日增加活动量[16-17]。(3)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要积极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患者尊重,以人为本,主动帮助患者解决困难,积极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活动,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心,根据患者不同心理状况与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护理,促使患者树立最佳的心理状态。不断以言语鼓励、安慰患者,使其消除思想压力,消除焦虑和紧张情绪,从而持续改善患者预后[18]。
Carprini量表涉及的内容较多,包括患者体重指数、基础疾病、年龄、心理状况等因素,然后以累计分数为依据,明确预警性护理方向,能够明显降低护理盲目性[19-20]。在具体实施中,积极采用Caprini量表评估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为患者制订针对性预警护理方案。以严重程度为依据,得分≥5分为极高危,3~4分为高危,2分为中危,0~1分为低危。(1)低危患者主要采取基础预防措施,比如积极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减少外界不良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尽量进行功能锻炼,以肌肉轻微运动与踝关节活动为主。(2)中危患者要在低危患者护理的基础上,积极进行药物预防,还要为患者穿戴合适的弹力袜,鼓励患者多做运动,也鼓励其下床活动。(3)高危患者与极高危患者在中危患者基础上,继续进行药物干预,邀请多学科人员参与管理,合理控制锻炼强度,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积极进行疾病知识宣教,主要为一对一宣教方式,持续提高护理质量。
延续护理是一个综合的、以开放系统为基础的护理概念性框架,可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连续护理,可确保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和连续性,对患者康复可起到积极作用,可促进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健康,使其达到最佳健康状态[21-22]。延续护理能建立护理人员和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有效互动,使患者能得到持续的专业恢复指导,维护和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延续护理不仅为患者提供长期直接的护理,更主要的是对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有效预防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延续护理对护理人员具有较大帮助,可更好地对内容及范围等进行观察,掌握观察对象的具体情况,教会护理人员制订护理措施,确保护理程序的完整性,提高护理的总体性与整体性,从而提高护理质量[23-24]。在具体护理措施中,延续护理要积极对患者进行饮食干预、行为干预、健康知识宣教、心理护理等,可邀请患者家属共同参与,合理控制患者体重,让患者了解并掌握科学合理的疾病自我管理方法。强调社区与家庭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管理的重要作用,积极营造良好的延续护理环境。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保持愉悦的心情护理,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使其按时服药,积极戒除烟酒,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提高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的团队策略与工具包(Team STEPPS)是现代护理的基础,包括团队(team)、态度(attitude)、知识(knowledge)、技能(skill)等内容,可持续提高护理团队的人员素质,而基于患者安全的护理措施,可保证护理质量。Team STEPPS模型护理不是简单的把纳入研究的护理人员聚集与培训,还需要采用护理小组团队共同协作与沟通的模式,积极进行团队协作,从而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25]。Team STEPPS模型护理还可有效发挥小组成员的个性特点与优势,持续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支持能力与学习能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共享团队目标,以确保患者得到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
随着现代护理技术的发展,当前护理专家和学者们对于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护理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提高护理质量,还要求加强个性化护理、整体性护理、针对性护理等。中医特色护理注重自然的治疗与康复过程,比如推拿与牵引的原则是祛风散寒、温经通络,可舒筋通络、舒风散寒、调和气血,从而达到解痉止痛的作用。针灸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有利于血肿的吸收[26]。中医按摩可调节全身的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患者预后。中药外敷可针对病变部位进行针对性护理,提高护理有效性。并且中医特色护理有利于发挥中西医的一体化作用,通过协同作用,可将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防治管理转化为常规化、程序化的操作模式,有效准确传递护理信息,也可使患者更加容易接受依从性的护理,更加系统化地对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提高护理质量[27]。
品管圈是指一种通过持续推进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现代护理方法,当前在各种管理活动中比较常见。品管圈活动护理要求在自愿的原则下,自发的参与活动,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找到护理中的问题,然后进行集体讨论,每个参与人员都可畅所欲言,提出解决对策,有利于调动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品管圈活动护理包括计划、实施、确认、对策拟定、对策实施与检讨、改进与标准化等对策。每个步骤在实施过程中都对课题进行动态调整,提升护理人员自发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28-29]。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是一个相对隐蔽的过程,容易被忽视,品管圈活动护理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应用能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沟通宣教能力,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使护理满意度得到提高,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可有效改善深静脉血栓的预后[30]。
综上所述,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较多,在护理中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也需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健康宣教,医院要将深静脉血栓形成纳入医院质量监管,依据循证理论,积极完善护理对策,增加出院后的延续护理服务,从而持续改善患者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