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建鸿 林 文 阮龙辉 廖烨明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五人民医院足踝外科,广东 佛山 528231)
目前交通事故频发,踝关节骨折的发生率也在不断提高,约为全身骨折的5.00%左右,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踝关节是人体的重要承重关节,一旦踝关节受到损伤,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产生严重影响,临床上非常重视提升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让患者早日康复。踝关节骨折患者通常在60岁以下,这与该群体体育运动和健身意识较强有一定的关联性[1-2]。踝关节骨折大多由暴力造成,患者发生局部肿胀、张力性水疱、疼痛等不适症状,临床采用踝关节全修复手术进行治疗,能有效保证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3-4]。但要促进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得以缓解,尽快消除局部软组织肿胀症状,还需于术后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基于此,选择2019年3月—2023年1月我院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对象,探讨踝关节全修复结合外敷芒硝对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择2019年3月—2023年1月我院7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20~59岁,平均年龄(39.74±6.83)岁;观察组男21例,女14例;年龄20~60岁,平均年龄(40.10±7.27)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
(1)纳入标准:一般资料齐全;经影像学诊断确诊为踝关节骨折,且符合手术指征;闭合踝关节骨折;依从性较高,患者及家属了解研究内容,愿意参加且签订协议。(2)排除标准:伴随感染无法进行手术治疗;严重糖尿病;肾、肺、心等重要器官严重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慢性病导致足踝部皮肤病变;骨质疏松;中途退出研究;不接受随访。
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踝关节全修复治疗,患者均取仰卧位,采用全麻或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使用抗生素后对患者患肢给予充气止血带,手术切口分别为患者内踝前(3 cm长弧形切口)、外踝远端(弧形切口)、后踝(屈曲盘腿,距患者内踝切口5 cm处在根尖内侧作5 cm纵行切口)、外踝骨折切口(骨折线中心作3 cm长切口)。后开展复位固定手术,胫距关节复位需充分暴露患者胫距关节,位于胫骨远端腓侧切迹部位,应用骨刀开展压迫复位压缩带方案,并置入同种异体松质骨条进行支撑。于X线透视状态下明确复位的满意程度,满意后开展克氏针临时固定方案。外踝骨折复位需要充分暴露患者的胫腓联合骨折与腓距关节面,初步复位胫腓联合,纠正旋转畸形后打入克氏针,X线下明确复位满意后开展克氏针临时固定措施。后踝固定需采用空心钉或钢板开展固定工作。患者骨折复位固定后,探查距腓前韧带、胫腓前韧带、跟腓韧带以及三角韧带,若术前评估损伤或术中发现损伤,予行韧带修复术。随后通过外踝切口探查胫距关节面是否有软骨损伤,必要时予微骨折处理。然后常规进行切口冲洗、修复关节囊、缝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抗感染治疗等。
观察组踝关节全修复治疗后,术后联合外敷芒硝:将100 g芒硝和10 g冰片混合,置入中药粉碎机加工成粉末,将医用纱布缝合成适合患者患处大小的布袋,将混合药物粉末装入3/4布袋后缝合,确保没有药物漏出;松解患者患肢处的石膏,并适当擦洗,明确皮肤无破溃、水疱等,将布袋置于患者患处,并将里面的药物均匀平铺,应用医用纱布进行固定以防止掉落,当布袋出现晶体析出变硬、表面湿润有水珠现象时及时更换,更换频率一般为3~4次/d。
(1)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5]评价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测量患者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和踝关节跖屈活动度。(2)术后1、3、6 d测量患者健肢与患肢周径差,以此评价患者患肢肿胀程度[6]。(3)术后1、6 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程度。基本方法是使用一条长约10 cm的游动标尺,一面标有10个刻度,两端分别为“0”分端和“10”分端,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最剧烈的疼痛,分值与疼痛程度成正比[7]。(4)治疗后评价组间凝血指标。包括血清D-二聚体,正常值范围是0~0.55 mg/L。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2组患者的AOFAS评分、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AOFAS评分、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及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均有显著提升(P<0.05),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指标比较(±s)
表1 2组治疗前后的功能评价指标比较(±s)
组别AOFAS评分(分)踝关节背伸活动度(°)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对照组(n=35)治疗前000治疗后97.74±2.7519.63±3.4439.76±2.44 t 210.26833.76096.403 P 0.0000.0000.000观察组(n=35)治疗前000治疗后98.25±3.8720.38±2.9640.29±2.31 t 150.19540.7330103.186 P 0.0000.00000.000 t干预后组间比较0.6360.9780.933 P干预后组间比较0.5270.3320.354
2组患者术后1 d健肢与患肢周径差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3、6 d健肢与患肢周径差均逐渐减少,并且观察组患者术后3 d、6 d健肢与患肢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术后各阶段健肢与患肢周径差比较(±s,cm)
表2 2组术后各阶段健肢与患肢周径差比较(±s,cm)
组别例数术后1 d术后3 d术后6 d对照组358.31±1.417.49±1.254.35±0.92观察组358.18±0.946.60±1.313.23±0.88 t 0.4542.9085.205 P 0.6510.0050.000
2组患者术后1 d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s,分)
表3 2组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术后1 d术后6 d对照组358.21±1.293.86±0.92观察组357.86±1.892.38±0.71 t 0.9057.534 P 0.3690.000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2组治疗后凝血指标比较(±s,mg/L)
表4 2组治疗后凝血指标比较(±s,mg/L)
组别例数D-二聚体对照组352.25±0.57观察组351.76±0.38 t 4.232 P 0.000
旋前踝关节骨折的手术难度较大,且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案具有较大的创伤性,因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8]。若采用踝关节全修复治疗,行下胫腓联合后踝骨折间接复位术,术中修补受损韧带及软骨,则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促进患者踝关节功能的恢复[9-10]。即便踝关节全修复手术治疗效果显著,但有创性操作仍会导致患者术后产生较严重的疼痛和局部肿胀[11]。中医认为,当踝关节发生骨折后,患者一般会气滞血瘀,这主要与骨断筋伤、经脉不通有一定的关联性,而疼痛症状的发生,与患者自身踝关节的血肿和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关系,这种现象会导致患者踝关节存在气滞血瘀、经脉阻塞不通的症状;而肿胀症状的发生则是由于踝关节局部气血运行不畅、水湿停滞于患处所致[6,12]。因此,对于行踝关节全修复手术患者,会于术后外敷芒硝加冰片。芒硝的主要成分为水硫酸钠,外敷具有清火消肿的作用,而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进行分析,芒硝具有良好的抗感染、消炎、利尿等效果,通过将浓度为10%~20%的硫酸钠进行外敷,能够一定程度上达到促进患者淋巴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的目的,因此于患者术后利用芒硝进行外敷,能够通过利用其高渗性来达到减轻患者肿胀程度的目的[13-14]。而冰片性寒,其具有开窍醒神、清热止痛之功效,从现代药理学角度进行分析,冰片具有良好的抗菌和抗炎效果,能够消肿止痛,且在人体对药物的吸收效果方面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骨科治疗中一般会利用冰片抗炎、消肿、止痛的效果,针对踝关节骨折全修复治疗患者术后进行外敷,来达到缓解疼痛、消除肿胀的目的。两种药物联合应用,通过外敷的方式让皮肤吸收,直达患者病灶处,能够加强抗炎、止痛、消肿的功效。
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后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关节背伸活动度及踝关节跖屈活动度均有显著提升,组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 d肿胀程度差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 d健肢与患肢周径差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 d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D-二聚体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踝关节骨折患者接受踝关节全修复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各项踝关节功能,若于术后联合外敷芒硝干预措施,对于缓解患者术后肿胀及疼痛有显著效果,也能显著促进其凝血指标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