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实践探索

2024-06-08 07:59:19吕文静
中国军转民 2024年7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育人民族

吕文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大部署,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任务要求,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地区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展现我国文化的多元性与包容性,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国丰富的宝贵财富,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创造与拥有的智慧与创造力,链接我国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仅仅环抱在一起。根据中国知识产权报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 万余项,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557 项;各级代表性传承人9 万余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共计3062 名。而这些文化现如今有部分逐渐消失,因此急需得到保护和传承,更需要得到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其价值。通过传承非遗文化,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通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活动,各民族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形成文化联系与情感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青年作为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应勇担重任,推动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挥青年人在大学期间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并推动大学生积极参与宣传与践行非遗文化传承工作。因此,在高校思政育人中善用、活用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充分发挥蕴含在其中的精神力量,将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高校思政育人的实践探索,让大学生深入体验非遗文化传承,培育实践能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有助于和平年代成长的青年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从而夯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以各民族非遗文化为中心,建设非遗文化育人资源库

非遗文化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具有直观性与震撼力,可以让青年在此亲身感受,激发爱国热情,在高校思政育人中是一种沉浸式大思政课。高校作为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从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角度发挥非遗文化在育人效果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和运用非遗文化资源蕴含的精神力量,铸魂育人。梳理各民族非遗文化,以各民族非遗文化为中心,建设非遗文化育人资源库。

(一)挖掘非遗文化传承故事,“读懂”非遗文化,讲好中华故事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读懂”非遗文化。发挥各民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本民族、当地的特色非遗文化,以学生为网格化,发挥学生自身是一个非遗文化“标志”的作用,形成非遗文化传承网络,建立非遗文化育人资源库。

(二)挖掘非遗文化传承的精神,“诠释”非遗文化思想,展现背后精神力量

在传承非遗文化过程中,记录传承珍贵画面。一代又一代的非遗文化传承人,将非遗文化传承下来,过程艰辛且珍贵,展现了中华民族人民的智慧与强大的精神力量,对于青年来说,是补足精神之钙的良好教育素材。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具有较强的教育引领作用。

二、打造“非遗文化+网格”育人机制,确保思政育人全覆盖

突出非遗文化特色,深化落实非遗文化传承融入高校思政育人。打造“非遗文化”传承与网格育人相结合,以班级“姜维之班”优秀班集体创建为抓手,建立班团一体化的非遗文化育人机制,做到思政育人全覆盖,让学生直观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从而传承与发扬非遗文化。

(一)注重学生思想引领,发挥“院级团委—德育导师—团支部”育人网格化,让非遗文化传承“炫起来”

坚持思政课程发挥主要作用,落实院、班两级的非遗文化渗透,通过层层网络形成非遗文化育人的思政建设。第一,通过学院团委组织校园内各类非遗文化展览等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增强学生对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第二,通过辅导员的教育引导,起到上传下达的转接作用,组织基层团支部的班级非遗文化建设,发挥学生的专业性,从而更好的传承非遗文化。第三,通过团支部的团课主题学习、网络学习等方式宣传非遗文化知识,组织团支部广大青年参与和体验非遗文化等团日活动,如传统手工艺制作、地方文化节庆等,加深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注重教育内容供给,发挥“系/专业—专业班级—学习小组”育人网格化,让非遗文化“火起来”

发挥教师在非遗文化育人的巨大作用,所学专业联系专业班级、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围绕“非遗文化”传承工作为主线开展系列活动。充分发挥教师在多维度方面的教育途径,根据学生培养目标,建立课程体系,将非遗文化传承融合大学学业,例如非遗传承大师工坊、非遗文化创新团队、非遗文化教材等多种开展思政育人途径。通过开发和创新,将非遗文化融入到相应产品研发等环节,将课堂实施转变为可使用的社会行业需要的产出结果,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织牢“思想引领+内容供给”的网格化,优化非遗文化传承的思政育人体系,确保非遗文化思政育人全覆盖,让非遗文化“火起来”,促进更多人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的价值和重要性,增强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文化自信,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三、非遗文化融入三类课堂,做到非遗文化覆盖思政育人全过程

贴合学生生活,通过社会实践、专业设计、思政课堂,宣传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到非遗文化覆盖思政育人全过程,探索构建高校思政育人体系。

运用非遗文化资源开展思政教学,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民族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思政课教学内容,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非遗文化传承故事。例如用好“非遗文化”思政文化教育资源库,借助网络平台,以短视频、纪录片、非遗文化知识故事化解读等形式,多元展示非遗文化内涵。同时,将非遗文化传承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及互联网+有效结合,推进学生参与大创项目等多项科研,并将成果转化产出,将教学成果导出成果应用。

为提高非遗文化传承思政育人的效果,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及学以致用的实践能力,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产生积极影响,利用非遗文化传承开展现场教学、主题活动、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挖掘非遗文化传承价值。例如组建“匠心铸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队,提炼当地非遗文化,了解非遗项目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设计开发当地文旅产品和非遗文化传承旅游线路,助力乡村振兴,助力各民族团结像石榴籽一样紧紧环抱在一起。

在课程中将非遗文化巧妙地融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之中,通过专业设计,在知识传授过程中贯穿非遗文化的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如针对各民族非遗传统技艺专业的课程,引导学生紧扣时代精神,用非遗传统技艺创作作品。例如以“巧手阁”手工社团为例,在开展的中国非遗珠绣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中,将指导老师讲授及指导部分制作成短视频,通过社交平台推广。

通过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活动,各民族可以共同合作,共同发展,形成更加紧密的文化联系和情感纽带。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只有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才能使这些遗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中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发挥青年力量,增加高校非遗文化传承,助力高校思政育人手段措施实践落实,广大青年应讲好中华非遗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从而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中国军转民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育人民族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我们的民族
与文化遗产相遇
小读者(2021年6期)2021-07-22 01:49:46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艺术品鉴(2020年9期)2020-10-28 08:59:08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
——围棋
文化产业(2020年23期)2020-10-15 08:00:12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文化遗产保护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