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研究

2024-06-08 07:59李慧
中国军转民 2024年7期
关键词:认同感中华文化共同体

李慧

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阵地,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有利于深入研究和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有利于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概念论述

(一)共同体意识的内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指在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华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华文化、伟大祖国和党的一种情感和认同感[1]。这种意识不仅仅是一种文化认同,更是对共同体内成员之间互相关联、互相认同的一种集体意识形态。共同体意识内涵着对中华文化的自觉认同,是一种在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对共同价值的精神凝聚。

(二)特征与表现形式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征表现在多个层面。首先,它是一种多维度的认同,包括文化认同、历史认同和国家认同等。其次,共同体意识具有相对稳定性,不易受外界冲击而削弱。这种稳定性表现在对共同体价值观的长期认同。再者,共同体意识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受到社会、政治、经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这种动态性使其能够与时俱进。

(三)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历史、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环境等都在塑造和传递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体意识的形成机制涉及个体认同、群体认同和文化认同等多个层面,通过这些机制形成共同体的认同共鸣。

(四)共同体意识与社会凝聚力的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社会凝聚力密切相关。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集体认同,对于社会的凝聚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一个具有强烈共同体意识的社会中,成员更容易形成紧密的群体,共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而努力。共同体意识与社会凝聚力的关系相辅相成,形成了社会共同体的基石。

二、高校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状

(一)学生族群认同的多元性

在当今高校校园,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形成了一个多元而复杂的族群。这样的多元性使得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存在差异。一部分学生可能在家庭、学校教育中更为强烈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传统,而另一部分可能受到了外部文化的冲击,对共同体意识产生了一定的模糊感。

(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高校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家庭教育、地域文化、社会环境以及媒体信息等因素都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和认同感[2]。有些学生可能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形成强烈的共同体意识,而另一些可能因为社会变革、信息化带来的影响而对共同体意识产生疑虑。

(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

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程度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一些学生可能对传统文化深感自豪,积极主动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明;而另一些可能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对其产生比较冷淡的情绪。这种认同程度的差异直接影响到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

(四)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和不足

高校思政教育在塑造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文化活动以及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思政教育在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方面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课程设置未有效将其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中去,且教学手段单一等,导致一部分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同感不够牢固。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

(一)理论框架的构建

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中,构建科学的理论框架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及其他思政课中,教师可以借鉴文化认同理论,强调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深化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族群认同。同时,结合社会心理学理论,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情感共鸣和正面激励,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构建这一理论框架有助于深入挖掘共同体意识的内在动力,指导教学实践更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的情感认同。

(二)课程设置的创新

高校思政课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手段。通过创新课程设计,可以增设专门的中华文化课程,以深入探讨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引导学生深刻认知中华民族的历史与传统。同时,将现代中国的发展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渊源。通过创新的课程设置,学生能够全面、深入地接触中华文化,激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多样的教学方法是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关键[3]。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形式,使学生在互动中深入思考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观。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呈现丰富的素材,使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多样性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他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兴趣与认同。

(四)实践活动的融入

将实践活动融入思政课程是培养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途径。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变革,增强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感。这样的实践活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情感和价值观的传递。通过亲身参与,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体验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和力量。

四、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覆盖

(一)加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覆盖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加强课堂教学,需要结合“三全育人”理念,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通过设计富有创意的思政课程,教授中华文明的历史、传统与现代发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华民族的独特之处。课堂上应加强学生的互动,鼓励讨论,使其在交流中产生共鸣,形成更加牢固的共同体意识。

(二)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

实现全覆盖需要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通过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线上线下相结合使课程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通过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深刻体验中华文化,增强其对共同体的认同感。创新教育方式和方法,使学生更主动、更深入地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

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需要在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中深入实施。学校应通过文化艺术节、传统文化周等形式,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自豪感。同时,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让他们深入社区、企业等实地,感受中华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价值。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相辅相成,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共同体意识体验。

(四)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

教育全覆盖离不开教师队伍的提升。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使其更具有文化自信和共同体认同感,是践行“三全育人”理念的关键。通过持续的师德培训、学科知识的更新,教师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认知中华文化,激发他们的共同体意识。此外,鼓励教师参与学科研究、教育创新,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指导能力,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更有深度和广度。

五、结语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通过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民族意识和文化认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可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交融,推动多民族共同发展进步。因此,高校应该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创新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推动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理念的实施,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的贡献。中国军转民

猜你喜欢
认同感中华文化共同体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浅析大学实习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感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基于实证的高职教师组织认同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护士职业认同感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