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春燕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次全国高等学校党建工作会议中强调“高校党的建设要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根本任务,为建设能够培养高质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大学提供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证”[1]。大学生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他们积极投身科研、社团、志愿者活动,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部分高校中,关于党的政治教育课程不够重视,导致大学生对党的历史、理论和实践了解不够全面。
各种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大学生容易受到来自网络、媒体等渠道的片面或者错误观点的影响,从而对党的认识产生偏差。
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学生对党建活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对党的历史、理论和实践的了解,对党的认同感不强,从而影响了他们参与党建活动的积极性。
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增加,职位的缩招,导致学生就业难度增加。没有足够的渠道获取到真实的就业信息、对就业市场了解不够全面,导致学生错过就业机会。
大学生在选择职业、确定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时缺乏对自我的清晰认知,缺乏对行业发展趋势、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全面了解,导致学生无法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部分高校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大学生实践能力、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影响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临职业选择的困惑。
高校在培养大学生党员过程中应是双方合力,大学生在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同时,高校也应该助力其更高质量的就业。
在发展和培养的过程中,大学生应积极关注国家政治时事,与党员同志一起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并探讨问题,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通过参观纪念馆、开展志愿服务等方式,深入了解党的历史和党的先进典型,增强党性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大学生在提升政治素养的同时,应当在学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以满足社会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和实践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努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锻炼自身沟通、合作和领导能力,提高自身在专业领域的竞争力[2]。
通过了解行业的创新举措和发展战略,大学生能亲身体验行业的运作和发展,时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和学习能力,能更好把握就业机会。
通过实习和实践项目,大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提升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使大学生更明确自己的职业目标。
通过与他人合作和交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和技能,为自身争取更多的职业机会。
“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是高校党建工作中党员发展的重要原则[3]。在党员发展的各个阶段,应该吸纳那些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进步学生。帮助他们发现并改正自己的不足,引导他们更快更好地发展和成长,督促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就业等方面真正成为其他同学的榜样。通过党员的模范作用促进学校的学风建设,增强各年级学生群体的学习主动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进而带动整个大学生的就业工作的发展。
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强化对毕业生党员的党性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毕业班党员要分别从就业思想上的确立、就业技能的提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就业质量。毕业生党员应成为培养积极就业、理性就业、率先就业、先就业后创业的急先锋,发挥学生党组织在就业工作中的特有优势,在就业过程中亮明党员身份。同时,学生党员需直面社会现实,了解社会需求,认清社会就业形势,并结合自身优势和特长,及时调整就业方向,积极就业。
学校党组织要积极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建立联系,为毕业生党员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实习机会、加强毕业生党员就业指导[4]。学校党组织定期组织就业指导讲座,提供就业政策、行业动态、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咨询服务,使学生党员率先明确就业目标。针对毕业生党员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学校党组织要主动与用人单位沟通,争取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实习机会。
成立以党组织为首的就业服务中心,促进大学生就业:重视班级的群体效应,发挥毕业班党员的榜样力量;委托实习单位对学生党员进行阶段性管理,及时反馈学生动态;接受多样化的就业理念,鼓励毕业生党员自主创业或积极投身国家基层就业项目担任先锋岗,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5]。以学生党员为核心,成立毕业生就业服务小组,积极引导毕业生党员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发挥学生党组织和学生党员在就业工作中的模范导向作用,从而带动周围更多的同学积极就业。总结以往学生党员帮助学业困难学生的工作经验,创造性地实行学生党员与未就业学生“一对一、一带一、一帮一”的帮扶措施[6],让每一个学生党员切身感受到学生党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毕业生党员是学生中优秀分子,具有模范表率作用,应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中坚力量和骨干群体,能对高校就业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对党建和就业工作的结合以及党员自身的经历和体会,在加强与班级同学交流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
将积极就业、落实单位作为毕业生党员发展、管理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对毕业班的党员学生,可以以积极就业,落实单位作为管理和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他们在就业实习中的表现和在班级中所起到的作用给予综合评价,做好就业的领头羊,进而带动学校就业率的整体提高。
大学生党建与就业工作是高校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和组成部分,党建是开展就业工作的政治基础,高质量就业是高校通过党建教育活动培养高质量人才的价值体现。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要以学生为本,努力将高校党建工作与就业工作融会贯通,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局。通过学生党员自身就业竞争力的提高、学校助力毕业生党员高质量就业的一系列措施,实现高校党建与就业工作的共赢,促使毕业生党员高质量就业。中国军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