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丹(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多校区办学不仅有利于提升高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而且还有助于提升大学的多元化发展。随着多校区办学的逐渐推广,不同校区之间的协作和合作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在多校区办学的背景下,运动代表队是高校的重要窗口和品牌形象之一,其发展现状和影响因素备受关注。因此,本文拟就多校区办学对运动代表队的影响展开深入研究。通过收集和整合四川轻化工大学各校区的运动代表队的资料和信息,并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部分学生和教练进行了访问。
背景:随着大学教育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建立多校区。多校区办学模式不仅可以缓解单校区的压力,提高办学水平,还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多校区办学模式对于运动代表队的管理和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这就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例如,四川轻化工大学为了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积极寻求外部发展空间,除了汇南校区外,先后建设了宜宾校区和李白河校区;其次,多校区办学模式与传统单校区相比,涉及到校区之间的合作、竞争以及资源分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对运动代表队的管理和发展产生影响。
意义:开展多校区办学对运动代表队的影响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多校区办学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应对多校区办学模式对于高校体育工作产生的影响,为高校营造更加健康、活跃、和谐的体育文化环境作出贡献。
系统梳理多校区办学的概念、特点和理论基础,探索其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多校区办学对于高校运动代表队发展的影响,包括比赛成绩、竞争和创新、管理和支持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和变化趋势。探讨多校区办学与运动代表队之间的关系,提出解决方案和创新策略,以保障运动代表队的正常运作和成长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支撑和实证数据,为高校决策者、运动代表队管理者和研究者提供参考依据和实践指导。
(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在相关研究活动正式开展前,选择“多校区办学”“运动代表队”“组织管理”为关键词,通过知网、维普、万方、Google 学术查阅大量有关“多校区办学对运动代表队的影响研究”的期刊论文以及学术论文等文献资料,搜集国内外相应文献35 余篇,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背景知识,收集整理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为研究的深入进行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
研究开展前,使用超新星软件制作《多校区办学对运动代表队的影响研究》问卷调查表1 份,《多校区办学对运动代表队的影响研究》问卷调查表信度与效度均高于85%。采用线上的方式进行发放,将问卷调查表发放给四川轻化工大学3 个校区中的教练和学生,采用实时数据收集分析方式。共回收问卷300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5%。
(3)理论分析法。
从多校区办学和运动代表队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基础和机制,从理论层面探讨多校区办学对于运动代表队的影响。
四川轻化工大学汇南校区、宜宾校区、李白河校区3 个校区的部分运动代表队的教练员和学生。
代表队是由一群代表某个单位或组织参加比赛或比较活动的运动员所组成的团队。运动代表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运动代表队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全面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竞赛能力,准备参加比赛,为校争光;二是贯彻普及与提高的体育方针,培养体育积极分子,在学校开展群众性课外体育活动中起带头作用。
四川轻化工大学运动代表队是在学校的推动和支持下,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的,从学校开始组建体育代表队到逐渐重视,增加投入,到成立专业的部门进行管理。高校的多校区办学,在提高办学规模和办学实力的同时,也对我校各运动代表队的发展造成了影响,在之前的单校区办学模式下,使得学校的教练员和运动员更好地集中。随着多个校区的建立,使我们学校的体育资源和师资力量分散,也使各个校区的学生难以集中,增加了学校对于运动代表队的管理难度。
在多校区办学模式下,代表队的训练管理和协作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代表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加强,教练员之间的沟通也必须加强。同时,代表队的管理和指导方式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升级,以适应多校区的办学环境,以提高整体实力。各校区代表队的教练员需要共同参与制定大纲,并根据各自的代表队特点制定训练计划。代表队在训练和备战的时候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训练基地,以便各校区代表队在该基地进行跨校区集训。
根据调查显示;认为多校区办学对于运动代表的管理和组织有影响的人数占90%。对于运动代表队比赛成绩和荣誉有影响的占80%这两者占比较大,而对于多校区办学对于运动代表队竞争和创新的影响人数占60%。规模大、分布散是多校区办学的特点。
(1)多校区办学对运动代表队比赛成绩的影响。
调查显示;多校区办学对于运动代表队的比赛成绩影响比较大。不同校区之间存在文化差异、比赛风格差异和管理方式差异等问题,可能会对多校区合作办学的运动代表队比赛成绩产生不利影响。不同校区的文化背景、教育理念、比赛氛围等存在差异,可能导致代表队之间存在沟通困难、理解偏差等问题,影响比赛成绩。
(2)多校区办学对运动代表队竞争和创新的影响。
根据调查,多校区办学为代表队提供了更多的合作和创新机会。在多校区下,各个学校内的运动代表队或者运动员之间可以进行交流合作、共同研究和技战术交流,进而促进代表队的创新和进步,多校区内的运动代表队也有机会创新比赛模式、规则等,拓展比赛领域,提高比赛体验和比赛水平。
(3)多校区办学对运动代表队管理和支持的影响。
调查显示,在四川轻化工大学的3 个校区中,每个校区的课程安排都有差别,这会造成训练和比赛时间与学习的时间冲突。此外,队员管理复杂,当代表队跨越多个校区时,队员管理会变得更加复杂。不同校区有不同的规定和流程,对于管理人员来说,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协调管理。也会造成教练团队分散,多校区办学使得教练团队分散在不同的校区,这使得他们难以有效地统一管理和指导队员,同时也会增加他们的工作负担。
(1)多校区办学对运动代表队的促进作用。
根据数据分析:大部分人认为多校区办学能够促进校区间的交流和合作,提供更多的比赛机会、提供更多资源支持、丰富代表队的多样性和提高代表队的知名度。所以,多校区办学对于运动代表队将有以下优势:
第一,扩大代表队的参赛范围。多校区合作可以使代表队的参赛范围得到扩大。对于四川轻化工大学而言,在宜宾校区举办的比赛,自贡校区也可以参加,提供了更多比赛机会和参赛领域;
第二,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多校区合作可以让代表队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不同校区之间可以互相分享场地设施、教练团队、运动器材等资源,让各校区的运动代表队得到更好的训练条件和更多的训练机会;
第三,丰富代表队文化。多校区代表队的成员来自不同学校和地区,代表着不同区域的文化,他们在比赛和训练中可以分享各自的观点、理念和文化,从而促进不同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拓宽代表队成员的视野,增加代表队的文化多样性;
第四,提高学校运动代表队知名度。多校区办学可以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声誉,吸引更多的优秀运动员加入代表队,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为代表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2)多校区办学对运动代表队的阻碍作用。
根据调查显示:多校区办学会导致一些缺点。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资源来协调多校区之间的关系,确保资源分配的平均和公平。所以,多校区办学模式对于运动代表队可能产生以下阻碍作用:
第一,代表队成员的不稳定性。多校区办学模式下,成员的流动性更大,就四川轻化工大学而言,大一培养的运动员,在大二又分到其他校区,使运动代表队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训练计划、比赛安排、成绩等;
第二,运营成本的增加和负担。多校区合作对于代表队会产生更多的运营成本,如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差旅费、训练场地租赁、训练装备、教练员薪资、交通费用等,这些成本可能会增加代表队的负担和压力;
第三,资源分散。多校区办学会导致资源分散,每个校区的资源都有限,包括场地、器材、教练等,导致各校区的运动代表队无法集中精力进行训练和比赛;
第四,人员调配和协调困难。在多个校区中,如果需要集中优势人力来组建顶尖代表队,则需要在各个校区之间进行人员调配,比如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分配等,这将增加组织方面的管理难度;
第五,距离和交通的不便。校区也许会分布在不同的市或区,相距较远,交通不便会影响代表队训练和比赛的安排,会使训练场地和学生住所之间的距离变远,对于高校代表队的长远发展也极为不利。
在优化多校区办学模式下运动代表队的管理方面,有以下建议:
(1)优化设备和设施。
要充分利用高校的科技和资源优势,组建专家咨询机构,制订更加科学合理的资源利用方案。多校区办学模式下,各校区都应该有足够的设备和设施,这样可以保证他们在训练和比赛中取得最佳表现。这些设备和设施包括器材、演示式场地、医疗设备等。
(2)利用网络技术。
提高运动队管理质量,建立运动员信息库,包含的信息:所在校区/二级学院、班级、学号、姓名、队别、本学期的训练计划(时间表)、本学期应参加的比赛、曾获得的比赛成绩等。
(3)组织集训和交流。
代表队可以定期到某个特定地区进行实战交流,比如利用暑假和寒假,提升运动员的交流能力、心理调整能力和优良的竞技水平。
(4)加强领导和管理支持。
校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要加强对代表队的关注和支持,提供必要的经费和资源,保障代表队的正常运作,为代表队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5)安排教练员分校区指导。
高水平运动队科学化训练水平,关键在于优秀的教练员,将教练员分布到各个校区,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进行训练和指导,方便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更加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从而提高运动代表队的整体水平。
(6)提供奖励机制。
由于跨校区训练,运动员可能会缺乏参赛的激情,不愿意进行训练和参加比赛,因此造成有比赛临时组队而毫无准备的消极参赛现象。设置奖励机制,一方面可以增加运动员的参赛激情和强烈的胜负欲望,另一方面还可以激发教练团队的训练热情,进一步加大外在的动机激励。
高校多校区办学(尤其是异地办学)是一项异常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极富挑战性的工作。多校区办学,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存在着许多有利因素,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和困难,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以新的思维、新的机制和新的模式去逐步研究和解决。通过有效地协调和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多校区办学的优势,为代表队提供更好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所以,随着高校多校区办学的规模迅速扩大,尤其是新建校区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在合理安排资源、加强管理和沟通等方面进行克服和改进来提高运动代表队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