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下小学数学趣疑教学活动开展策略

2024-06-08 02:59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郑娟娟
天津教育 2024年11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数学课堂教学

福建省莆田市实验小学 郑娟娟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落实,小学数学教学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传统的侧重点已经从纯粹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传授转变为更全面的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在这一背景下,教师面临着更复杂的挑战,需要以更高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更优化的学习效果。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学生主体地位逐渐凸显,每位教师都要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争取学生的主体参与,以更顺畅地实施教学计划。为了应对这一变革,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对未知和有趣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他们更容易通过主动探索来学习,由此,设疑激趣的方法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教师在实施设疑教学活动时难免会面临一些问题,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影响了他们在数学学科中的实际学习效果。因此,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设疑教学,不断进行反思,深入挖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策略。这样的不断调整与改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设疑激趣教学方法的作用,切实促使学生更积极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逐步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与素养水平。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疑激趣的必要性

当前阶段,随着新课标的提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要求明显提高,每个教师都要为此加强教学探索活动,尽力总结适用的指导措施,帮助学生高效学习,以达到预期学习目标。从实际来看,大多数教师都在平时的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有的教师难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学生的积极配合,无法形成较强的合力,影响了既定教学计划的实施,无法显著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的教师难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就阻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学生迅速达到理想的学习目标;有的教师无法营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自然难以对学生产生正面影响,无法顺利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欲望,无法培养学生长远学习的意识,不利于学生数学能力的持续进步,从而难以趋近理想目标。以上内容从反面证明了设疑激趣手段的必要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联合学生主体,顺利攻克一个个问题,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另外,从正面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中设疑激趣的必要性和意义是很明显的:加强趣疑教学,教师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兴趣与好奇心,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钻研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效果,有助于学生大幅提升数学能力;在设疑激趣背景下,教师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促进学生逐步积累丰富的数学知识的同时,助力学生稳步提升数学综合能力;借助疑问,教师可以化解课外作业的枯燥性,点燃学生主动完成作业的热情,促进学生持续拓展数学能力,为实现预期的学习目标而努力。基于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设疑激趣法就成了任课教师的重要选择,有助于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迅速提升到较高水平。

二、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趣疑教学策略

(一)课前简单设疑,激发学生数学预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预习是非常关键的部分,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这一环节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完成预习任务,那么学生就可以做好课堂学习准备,从而高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提高数学能力。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布置的预习任务都较为单一,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激发学生的预习热情,影响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不利于学生课堂学习实践。据此,平时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任课教师要在课前简单设疑,发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积极完成预习任务的同时奠定课堂学习基础,助力高效学习实践。

例如,在平时引导学生学习《小数乘法》这部分知识的时候,课堂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系统分析诸多知识点,形成初步认知。同时,教师可以根据新课内容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如“除了0 以外的一个数乘以一个小数,所得积是不是一定比原数小?”“已知长方形玻璃的长和宽分别是3.1 米和2 米,而每平方米玻璃的价格是8 元,请问买这块玻璃需要花多少钱?”“如果一个乘数小于1,那么积是否一定比另外一个乘数小?”“1.25 乘以一个小数,所得积是否一定比1.25 小?”“如果两个数相乘所得积不是小数,那么这两个数是否一定不是小数?”“一根绳子经过3 次对折,每段绳子的长度是2.25 米,请问这根绳子的总长是多少?”等,鼓励学生基于预习的基础知识思考解答。在这一过程中,在简单疑问的刺激下,大多数学生都将增强预习动力,从而高效完成预习任务,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顺利提升数学水平。

(二)设疑导入新知,培养学生新知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如果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配合教师教学,那么教学计划将顺利实施,最终取得较好的效果。相反,如果学生兴趣与热情不足,那么教师将难以推进课堂教学活动,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在整个小学数学课堂上,开始阶段的导入教学十分关键,如果能够从一开始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之后的教学活动将会更加顺利。同时,基于大量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疑问教学手段的价值与作用逐渐凸显,成了很多教师的选择。因此,实际以小学阶段学生为对象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任课教师可以设疑导入新知,培养学生的新知学习兴趣,奠定良好的课堂教学基础。

例如,在平时基于《小数乘法》部分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鉴于导入环节的重要性,教师要在这一环节花费较多精力,并充分借助设疑手段。具体而言,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当前的学习能力,然后根据新知识设计一些问题,如“已知一辆地铁的平均速度是102.15 千米/小时,是公交车速度的3 倍,请问公交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一辆货车的最大载量是3.5 吨,现在有11 吨货物需要运走,请问货车至少需要运送几次?”“小明在进行数学计算的时候,将除数3.6 看成了6.3,所得结果比正确的商多了0.3,请问这道题正确的商是多少?”“0.99 除以9.9 所得商是否大于1?”等,鼓励学生基于预习进行解答。课堂教学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不要将上述问题的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并适时给予学生启发,鼓励学生自行找到各个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在疑问未知趣味性的刺激下,大多数学生都将对新课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提升新知学习兴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课堂学习活动,更好地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三)指导问题讨论,点燃学生合作探究热情

在新课标背景下,随着素质教育教学要求的提出,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任务更加艰巨,任课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丰富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还要尽力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养,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但显然,传统上很多教师所用的一些手段都欠缺一定的适用性,无法在新的教学环境中发挥较大的助力作用,甚至可能起到反作用,阻碍学生的进步。在此情况下,小组合作手段逐渐受到更多关注,并在实际教学中展现出不可忽视的价值,值得各任课教师加以应用。在实际组织小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学生是主角,占据核心地位,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否则将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平时针对小学生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有必要经常指导学生进行问题讨论活动,点燃学生的合作探究热情,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提升数学专业水平的同时显著发展数学综合素养。

例如,平时基于《多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致力于基础知识讲解的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组织学生结组进行问题讨论。具体而言,教师要综合分析学生以往的学习表现,同时考虑学生平时的性格特点,指导学生结成不同的学习小组,然后为各小组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如“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能不能拼成一个长方形?”“假如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都相等,那么它们的面积是否也相等?”“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6 平方厘米,底边长10 厘米,请问它的高是多少?”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答。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思维的碰撞,深入分析问题相关原理,为得到正确答案而共同努力。在这一过程中,几乎每个学生都将在同学交流、问题分析中体会到乐趣,进一步增强合作探究的动力,最终顺利完成问题解答任务,提升课堂学习效果。

(四)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欲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能够充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教师将得到学生的积极配合,从而更加顺利地完成授课任务,促使学生迅速理解新知识,显著提升数学能力。相反,如果学生不主动思考,那么就无法迅速理解教师所讲内容,难以高效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另外,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可知,数学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课堂上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学习目的,难以大幅提升数学能力,需要课外继续探索学习,这时自主探索欲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因此,在平时的小学数学教学中,任课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点燃学生独立思考的热情,促进学生持续学习发展数学能力。

例如,在平时引导学生学习《因数与倍数》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在加强基础教学分析活动的同时,还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留白,鼓励学生质疑,激发学生自主思考的欲望。具体而言,在基础讲解任务结束之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心中的疑问,如“已知一个数最大的因数是60,最小的倍数也是60,那么这个数是多少?”“有三个连续的偶数,设定最小的偶数是n,那么另外两个分别是什么?”“如果三个连续的奇数相加,所得和是45,那么这三个奇数分别是什么?”“两个连续自然数的积是否一定是奇数或偶数?”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索最终答案。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主体创新思想受到充分尊重,学生感受到独立探索未知的乐趣,自主思考欲望会进一步增强,有助于他们在优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同时,继续进行课外实践,持续锻炼,从而稳步提升数学综合能力与素养。

(五)布置探索任务,促进学生积极锻炼

一般而言,课外作业练习是整个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总结课堂所学内容,进一步分析课上遇到的问题,攻克学习重难点,并进行综合应用,从而大幅提升数学能力。但实际上,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缺少吸引力,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高效拓展,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持续提升。而从以往教学实践来看,引入疑问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好的练习条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之后,任课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设计一些问题,鼓励学生课后探索,促进学生强化锻炼,大幅提升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在平时基于《圆》这部分内容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按照计划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设计一些问题,如“如果一个圆的半径扩大3 倍,这个圆的面积和周长会有怎样的变化?”“一个钟表时针的长度是10 厘米,从6 时走到9 时,请问时针扫过的面积是多少?”“如果长方形、圆、正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现有一个半径为8 厘米的圆形纸片,把它剪成两个半圆,这两个半圆周长的和比整个圆的周长增加了多少?”“半径2 厘米的圆和直径3 厘米的圆哪个比较大?”等,鼓励学生课后自主探索,独立完成作业。在未知问题的刺激下,大多数学生都将更加积极地进行强化锻炼,夯实数学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数学综合能力,实现预期学习目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目标与要求都发生了变化,任课教师需要面临更大的挑战,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此,在平时的工作中,小学数学教师进行了大量的探索活动,只为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尽力改善教学实践。在这一情况下,趣疑手段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展现出独特的价值与作用,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每个环节的教学效果,顺利达到预期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与素养显著提高。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数学课堂教学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任课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