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法三结合”的初中数学小组学习的组织研究

2024-06-07 22:56万霞吴琼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万霞 吴琼

【摘要】“学法三结合”将个人、小组和全班学习整合到一起,打开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新大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学法三结合”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经历“自主思考—合作探究”过程,经历知识生成和发展过程,最终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文章立足于“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针对“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中小组学习组织形式展开探究,旨在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并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学法三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学法三结合”是由李庾南老师在研究中提出来的,强调学习过程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可以说,“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契合了当前课程标准的要求,有效改变了传统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辅助下,通过小组合作形式展开探究学习.教师应科学构建学习小组,科学设计小组探究问题,使得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内化知识、发展技能、发展高阶思维,最终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滞后情况剖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选择能引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从单一讲授式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灵活选择启发、探究、参与、交互等新型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多元化的数学课堂中,经历实践、探究、体验、反思、合作和交流等学习过程.就现阶段而言,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依然存在诸多滞后性因素:

第一,教学方式不够灵活.尽管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不多,课时也相对比较宽裕,教师拥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数学探究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难以挣脱应试教育理念的束缚,常常压缩学生的探究、互动时间,倾向于知识的传授与灌输,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知识点、讲解大量的数学练习题等,试图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巩固.

第二,教学内容比较固化.课标倡导教师从整体上把握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和来源、结构和关联、价值和意义、知识与实际生活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并在探究中建立起有意义的知识结构.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当前数学课堂教学内容仅限于教材,忽视了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视野、思维都会受到限制,致使其在学习中无法认识到数学学科的博大精深,难以从中获得综合性发展.

第三,数学课堂缺乏真正的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的统一过程,由建构主义理论得知,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师生双方均要积极主动参与其中,并积极创建深层次的互动,这样才能在互动和交流中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有的教师对其解读不够深刻,常常认为互动会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致使互动机会非常少;即便偶有互动,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缺乏实效性,仅限于“是不是、对不对”等层面,难以实现深层次的互动.可以说,在这种表层的、缺乏实效性的互动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无法实现知识的内化、思維的发展、能力的提升,难以达到课标的学习要求.

二、“学法三结合”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概述

“学法三结合”最初是由李庾南老师提出来的.就目前而言,关于“学法三结合”的概念在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界定.但是诸多学者在研究的过程中,达成了某些共识.笔者结合以往学者的研究结果,基于自身的教学经验,认为“学法三结合”就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将学生的个人学习、同学之间的小组学习,以及全班学生的集体学习结合到一起,以此促进学生探究能力、沟通和协作能力、质疑能力、学习评价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学法三结合”中,三种学习组织形式没有明确的先后顺序,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求,可结合教学的需求灵活交替.可以说,“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的束缚,并将学生和教材、学生个体、学生与学生、学生和教师等课堂元素整合到一起,使得课堂教学更加灵动而多样.

“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契合了课标中的教学理念,有效改变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并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首先,该模式契合了课标的理念.课标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和教师教的统一.这一纲领性文件不仅提出了转变师生角色的要求,还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和实验等过程,最终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将学生的个人学习、小组学习和集体学习整合到一起,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学生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之下,高效达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因此,从这一角度上来说,“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与课标的理念相契合.

其次,该模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长期以来,初中数学课堂都束缚在“单向灌输”的教学模式下,课堂上的问题基本上都是由教师进行讲解的,给予学生观察、思考、探析和作答的机会非常少,致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难以提升.而“学法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集体学习,促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完成知识建构,并从中获得综合发展.因此,学生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形成了一定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真正落实了课标的教学目标.

最后,该模式有助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在课标指导下,教师应聚焦“立德树人”这一任务,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学习中获得不同程度的进步与发展.通过“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的应用,学生不仅真正参与到数学课堂中,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和实验等学习过程,真正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三、“学法三结合”模式下的初中数学小组学习组织研究

鉴于“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点,科学构建学习小组,促进小组学习模式的开展,是确保“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顺利开展的关键.

(一)科学划分学习小组

科学划分学习小组是保证“学法三结合”的关键,学习小组的划分科学与否,直接决定了“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的开展情况.具体来说,教师在划分学习小组时,应关注以下几点: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学习态度、个性、性别等因素.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和要求,对班级内学优生、学中生和学困生进行合理调配,并按照一定的人数要求,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第二,明确学习小组中不同学生的职责.为了保障小组学习模式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划分完学习小组之后,还应选择组织能力强、责任心强、具备表率作用的学生担任学习小组组长,负责整个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第三,教师可选择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记录员,选择执行能力强的学生担任检查员,选择性格活泼的学生当协调员,使得学习小组内所有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第四,落实帮扶机制,帮助数学学困生进步.在学习小组中,不仅对班级内成绩不同的学生进行了合理搭配,也为学生的共同进步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学习小组中,教师可让学习小组内的学优生和学困生结成帮助小组,通过“兵教兵”的方式,提升学困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并帮助学困生及时解决学习中面临的困惑.学困生在小组内学优生的帮扶下,学习成绩逐步提升,进而推动小组学习的顺利开展.

(二)精准预设,设置合作学习目标

鉴于“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必须确定学生的学习目标,以此保障数学合作学习的方向.教师在设置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之前,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充足的准备工作:一方面,教师要对现行的课标、数学教材进行深层次解读,明确现阶段数学课程的育人方向,了解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和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要聚焦课标的要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拓展和延伸,为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教师要认真研读学情,精准预设教学目标,教师应了解初中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等.例如,在“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在精准预设教学目标时,进行了课前分析.就本章节的内容来说,由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刻画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有效模型,根据课标中的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应立足于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内在联系,以实际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作为载体,经历理解、分析、综合、应用等过程,通过合作交流、思维碰撞等模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同时,就这一段学生的实际学情来说,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他们已经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等.教师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之前,基于上述分析,预设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①能够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结合简单的问题情境,进行列方程解答;②能够通过合作探究等模式,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强化问题分析、概括和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设置问题,引领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在“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中,为了保障小组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还应聚焦预设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设置探究问题,使得学生在数学问题的引领下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例如,在“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时,聚焦教学内容,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李大叔家中有一块长方形菜地,其长为25m,宽为3m.他打算在这块长方形菜地中种上两种植物,并且每一种植物的种植区都为小长方形,种满菜地需要400克种子.李大叔预计费用为40元.已知蔬菜A的种子为1. 5元/20克,蔬菜B的种子价格为2元/20克,两种蔬菜单位面积所需的种子数量相同,但是两者的产量为3∶2.为了使两种蔬菜产量保持一致,李大叔应该如何分配土地、购买种子?

这一问题情境聚焦本节课教学内容,指向预设的教学目标,并且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可最大限度地唤醒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欲望.接着,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合作探究中,教师又围绕这一情境,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①李大叔在分配土地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些因素之间存在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存在几种土地分配情况?②李大叔在购买蔬菜种子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有几种采购计划?③如果不考虑资金的因素,李大叔可如何分配土地、购买蔬菜种子?如此一来,在细化的问题支架的引领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合作探究中.

(四)及时融入,师生合作

在“学法三结合”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时,还应明确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坚持“有所不为”的原则,不要随意打断学生的合作探究,不要随意给出自己的观点或者评价,而是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合作探究;教师还应坚持“有所为”的原则,以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者、组织者的角色,为学生预设合作学习的目标、搭建合作学习的支架,引领学生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教师应在认真观察、倾听的基础上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或者以合作者的身份积极参与合作.例如,在“用二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的“学法三结合”教学中,教师为学生预留了15—20分钟的时间,引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交流与探究,找出题目中的关键信息和数量关系,完成既定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在问题探究中面临的问题,及时提供引导.如教师可引领学生从数形结合的角度出发,结合土地分配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进行思考;鉴于学生的合作讨论情况,教师可引领学生从问题出发,添加新的条件,结合“农作物种子的需求量=种植面积×单位面积种子需求量”的数学关系,以及题目中所给出的条件进行思考.如此,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弥补了合作探究中面临的困难,切实保障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顺利开展.

结 语

综上所述,“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契合了当前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有效弥补了传统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促进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中的主要开展形式,科学构建学习小组、精準预设合作学习目标、搭建合作学习问题支架、积极开展师生合作等,能不断提升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效果,推进“学法三结合”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左晓勇,万霞.基于“学法三结合”的初中数学小组学习的组织研究[J].数理天地(初中版),2023(19):72-74.

[2]万霞.基于“学法三结合”的初中数学小组学习的学生展学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3(14):50-51,54.

[3]解小军.智性对话:基于“学法三结合”的初中数学课堂创新实践[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5):48.

[4]肖鹏.巧用学法三结合,实现数学课堂智性对话[J].数学大世界(中旬),2021(4):82-83.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