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与生活元素的融合策略探究

2024-06-07 00:52马永斌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活元素教学内容融合

马永斌

【摘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过于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教师可以尝试着将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相融合,因为生活是一座丰富的宝库,其中蕴含着无数与数学相关的奥秘,如果将这些生活元素引入数学教学中,无疑会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现实世界的窗户.基于此,文章分别阐述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融合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小学数学教师要深入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并将其融入教学内容中,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生活的活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元素;教学内容;融合

引 言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将数学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相融合,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充实,更具亲和力,也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变得充满乐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探索和创新,进一步推进数学的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的融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数学教学更加贴近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學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融合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学科虽然抽象,但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相融合后,数学就不再只是冷冰冰的公式和数字,而是与生活中的事物和情境相关联,使学生更容易发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并非遥不可及.此外,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实例或学生喜欢的小游戏来辅助教学,使数学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新奇与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生活是最好的教师,将生活元素融入数学教学,就像是为学生打开了一扇通往知识宝库的大门.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各种与数学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分配家务、测量物体、买票乘船等.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这些生活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亲身实践的学习方式,还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的本质和应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生活为学生的学习和创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广阔的空间.在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相融合的过程中,学生不再只是被动的接受者和旁观者,他们需要通过不断的观察、思考和探索,主动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还需要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究.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还让学生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促进创新思维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融合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缺乏融合意识和能力

如果将数学教学比作一艘船,教师就是掌舵的船长,他们的意识和能力直接影响着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相融合的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只是简单地将生活例子生硬地嵌套进数学教学中,缺少与学生的有效互动,而且对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不充分,生活元素的呈现方式较为单调,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无法引发学生的共鸣,削弱了融合效果.此外,也有部分教师缺少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没有认识到二者融合的重要性,依旧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生活元素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不匹配

只有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才能发挥出融合的最大能量.但在现实教学中,一些教师在选择生活元素时,往往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主观意识为主,忽略了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求的考虑,导致有些生活元素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脱节或关联不大,使得学生难以将数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另外,有些教师在选择生活元素时,过于强调生活元素的趣味性,忽略了数学知识的本质与核心,或生活元素选择过于单一,无法涵盖数学知识的各个方面,导致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不匹配,让一些学生在热闹的课堂氛围中迷失了学习的方向,使融合效果大打折扣.

三、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的融合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1.利用信息技术呈现生活场景

信息技术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让学生在生活的画卷中领略数学的魅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以动画、图片等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学习数学,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教授小学数学“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通过课件为学生展示各种生活中的图形,如建筑物、家具、交通工具等,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图形的特点和规律,也让他们看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师还可以利用智能教学系统为学生搭建一个虚拟的生活舞台,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例如,在教授“100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软件,让学生模拟超市购物的生活场景,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用这种现代化、具有科技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利用生活实物构建教学情境

生活实物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宝贵的资源,它们能让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的、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数学.教师在课堂中要巧妙地运用生活实物,为学生构建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不成熟,他们对数学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往往依赖于自己的直接感知.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利用实物为学生进行教学演示,让学生亲眼看到、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或运用.比如,在教授小学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用水果、筷子、石块等实物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又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粉笔盒、文具盒、纸抽盒等生活用品,并要求学生自己总结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特点,利用生活用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

(二)引入生活游戏,营造趣味化学习氛围

1.结合学生兴趣,选择生活游戏

生活游戏为学生带来了欢乐,也激发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巧妙地引入生活游戏,营造出充满趣味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游戏中领略数学的魅力,绽放属于他们的智慧光芒.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兴趣出发,将小学生喜欢的“角色扮演”游戏引入教学中,吸引学生广泛参加游戏.比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收银员,用模拟货币进行购物结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熟练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还能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应用.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喜欢的一些传统民间游戏引入教学.比如,教师可以利用“跳格子”游戏来锻炼学生的口算能力,先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口算题,规定学生每答对一题就可以前进一格,寓学于乐,让学生在玩中得到锻炼.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入学生喜欢的“团队竞争”游戏,让学生分组协作,共同解决数学难题,完成数学挑战,在竞争中培养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2.注重游戏反馈,增强学生自信

教师有效利用游戏反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不能只关注游戏结果,还要注重学生的游戏过程,无论是正确的答案,还是进步的表现,都要及时反馈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关注和认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教师要注重语言艺术,多用鼓励和肯定的话语回应学生的表现,并且要具體指出学生在游戏中表现出色的地方,如“你的计算速度很快”“你的解题思路很清晰”等.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分析他们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优点和进步方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与能力,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游戏和学习,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游戏中设置适当的奖励机制,如积分、小奖品、荣誉称号等,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激活课堂氛围,达到理想化的教学效果.

(三)挖掘生活素材,优化数学习题设计

1.以日常生活为素材设计习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以生活为素材设计课堂练习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教学方式,它可以使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能增强数学学习的趣味性.由于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教师可以就地取材,从日常生活中选取各种素材,如购物、时间管理、家居布置等,将其融入课堂练习设计中.比如,在教授小学数学“10以内加减法”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习题:“妈妈去超市买了3个苹果,家里还有2个苹果,那么家里现在一共有几个苹果?”这样的题目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他们会更容易理解和计算.生活中的事物多种多样,为课堂练习提供了多样化的素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进行课堂练习设计,丰富课堂练习的形式与内容.比如,在教授“认识图形”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找出哪些是圆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等,或让学生设计自己的房间布局,画出各种图形的家居摆放位置,用这样的习题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图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教师还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背景,设计综合性的练习题.比如,在“综合与实践”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制订旅行计划的练习,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综合考虑费用、路线、时间等因素,为自己的暑假设计一个出行计划,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2.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设计习题

以社会热点为背景设计课堂练习是一种极具时代感的教学方式,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师作为课堂习题的主要设计者,要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善于从新闻、网络社交媒体、短视频中多了解当前的热点话题,开阔视野,将数学教学与环保、科技、文化等多个领域相联系,设计内容更为丰富、更有教育意义的习题.比如,环保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教师可以设计与环保相关的数学练习题,如计算垃圾分类中的数据、统计水电费的使用情况、计算家庭用水量等,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重新认识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师还可以将社会热点转化为数学问题.例如,在讨论交通拥堵这一社会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练习,让学生通过数据分析和数学模型来探讨如何优化交通流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应用价值.另外,教师还要利用与科技相关的热点,选择电子支付、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课堂练习,以科技创新带动学生学习数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四)整合生活资源,组织数学实践活动

1.利用生活材料,鼓励动手操作

“实践出真知”,数学学习不能靠死记硬背,而要靠学生的自主理解和探究.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开发和利用身边的生活材料,通过动手操作进行数学探究,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日常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成为数学操作活动的素材,如纸张、卡片、绳子、豆子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周围环境,寻找可以利用的生活材料,并将它们带到课堂.有了材料,教师就要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有趣的动手操作活动,如拼图、搭建、折叠、测量等,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与思路,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空间.另外,教师还可以布置生活化的实践作业,让学生运用家庭中的生活材料,开展数学实验或制作数学模型,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验证或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2.走进社会生活,开展生活调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生活调查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制订一些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家庭消费、交通状况、环境保护等,让学生在调查中能够有所收获.然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设计调查方案,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调查结束后,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用图片、表格等形式进行呈现或让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思考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教师还要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与交流,通过汇报、展览、讨论等形式,分享他们的调查成果和心得体会,使学生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启发,进一步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3.注重生活观察,发现数学之美

数学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生活观察类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数学之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观察主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校园里植物的种类与数量、家里物品的摆放规律、身边事物的形状等,并用表格、照片、文字等方式,让学生将自己的观察过程和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运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总结,让学生发现数学之美.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拓展活动,比如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数学建模或设计数学游戏、绘制数学小报等,让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现数学之美,陶冶学生的情操.

结 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元素相融合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合理选择生活素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生活元素更有效地服务于数学教学,打造更加生动、有趣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的世界里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李娟.小学数学中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23(36):26-28.

[2]许春惠.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运用与研究[J].考试周刊,2023(51):51-56.

[3]史风梅.生活素材融入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32):77-79.

[4]李承刚.感生活之美,悟数学之趣[J].天津教育,2023(25):69-70.

猜你喜欢
生活元素教学内容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浅谈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关于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融合生活元素,促进作文共生
生活元素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