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对“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进行研讨和分析,能促进学科知识的建构与整合、教学内容的统整与归纳、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完善,推动新课标理念的落实。立足这一背景,文章概述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重要价值以及基本特征,着眼双线结构、聚焦单元整体、立足学生需求、依据教学概况,从提炼大概念、细化小概念、统整任务群和设计评价单等方面,对基于新课标的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以明确“单元整体”教学要点,推动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策略;变革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5-0117-04
统编版语文教材以单元为组织和呈现教学资源的主要形式,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两条主线,设置课文、习作、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等多个版块,融合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名著阅读等多个语文教学项目。同时,统编版教材还根据学生特点,在一些单元中设置了相同的语文要素、提出不同的教学要求,加强了不同单元、不同册序和不同年级之间的关联,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便利。基于统编版教材的特点,教师可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寻找不同单元以及一个单元中各个教学版块之间的关联,创建“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带领学生开启综合化、探究化语文学习,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1]。
“单元整体”教学立足学生的成长规律以及语文学科的本质,展开有方向、有质量的语文教学活动,始终将学生的需求放在首位,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师与学生的共生发展。
1.有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单元整体”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改变了各项教学内容平均用力的状况。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时,教师会选取单元内最具代表性的课文進行精讲精练,以此促进学生迁移、运用知识,取得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具体来说,“单元整体”教学无论是目标的设定,还是内容的选择,都呈现出聚合式、系统化特征。“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2.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语文能力包括对字词句、文段以及语篇的积累与感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能力。而以“单元整体”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模式,可以促进语文能力训练点的有机整合,为学生搭建听说读写同步生长的平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有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单元整体”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教师明确学生的认知规律、了解他们的学情,并在此基础上重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设计教学活动,这将充分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想顺利地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教师就要不断地进行专业学习,了解语文教学的先进理念。由此可见,“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要明确“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特征,以更好地落实“单元整体”教学理念[2]。总体而言,“单元整体”教学具有递阶性、关联性以及重构性等基本特征。递阶性指的是不同单元以及同一单元中不同课时之间的层级顺序,从整体上呈现一种由浅入深、由易至难的递阶特点。关联性指的是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情境、学习任务以及学情等要素的互相关联,只有呈现出深度关联的特点,方可彰显“单元整体”教学的作用。重构性指的是按照单元主题或核心知识点,对单元内容进行合理划分和解构。只有重构单元内容,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1.着眼双线结构,提炼大概念
“单元整体”教学活动,要以大概念为引领。因此,提炼大概念是单元教学的基础。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是统编版语文教材的双线结构,它包含一个单元中所有学习内容的人文内涵、基础知识,是语文核心素养和课程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在提炼大概念时,教师应着眼双线结构,将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作为主要线索,提炼一个具有概括性、统摄性的大概念,作为“单元整体”的支点[3]。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围绕“世界风光”这一人文主题,选入了《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三篇课文。学生在通读课文时,可以游览世界风光,体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除了三篇课文外,本单元还包含“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习作: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以及“语文园地”三个版块。这些版块从不同角度展现世界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意在让学生以口语交际、书面写作等形式,论述“人与自然”“人与世界”的关系。对“四季风光”这一大主题下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进行梳理,如下所示。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读懂课文内容,体会文本的美感。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家乡美景):关联上下文语境以及真实生活经验,把握课文重点词语的含义。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自然风光):提炼关键语句,准确理解文段的意思,并掌握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方法。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自然之美):在阅读的过程中发挥想象,还原课文中描绘的画面,体会自然之美。推荐一个自然风光优美的地方,并根据自然景色的特点写清楚推荐的理由。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时景物皆成趣):把握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方法,能生动形象地描绘景物的变化;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世界风光):了解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表达效果。广泛搜集资料,重点介绍一个地方。由上所示,“四季风光”这一主题统摄多个年级、多个册序和多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根据以上内容,教师可立足统编版语文教材全貌,围绕“四季风光”这个大主题以及各个单元的教学重点,提炼“单元整体”教学大概念“情感抒发的多样形式”。可从纵向入手,围绕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双线结构,对同一单元内的课文、习作、口语交际和语文园地等版块进行梳理和整合,明确核心知识和教学要点,并从横向入手,对相同主题下的不同单元进行建构,由此建设“大单元”教学体系。
2.聚焦单元整体,细化小概念
在大概念视域下,同一大主题下的众多单元实现了融合与统一,零散的知识统整为一个整体,并形成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而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单元,所对应的训练要素有所不同,这就要求教师围绕单元训练要素,将抽象的大概念细化为具象的小概念,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进而使学生在小概念的引领下更深层次地理解语文知识、更灵活地运用语文知识[4]。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为例,在“情感抒发的多样形式”的大概念以及“世界风光”的单元主题的引领下,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学生需求,细化三个小概念,并确立小概念所对应的学习目标,如下所示。小概念1,表现事物的方法———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对应学习目标:学会提取文本中的关键语句和段落,体会其中的静态美和动态美,掌握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表达方法;边朗读边想象,还原文本中的画面,由此感受文本的静态美和动态美;结合“阅读链接”,明确课文的表达效果。小概念2,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对应学习目标:从现实生活出發,进一步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小概念3,搜集资料,创意表达。对应学习目标:从不同的途径查阅资料,并针对性地筛选资料和整合资料,按照一定的顺序、采用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介绍一个地方。从以上小概念和其对应的学习目标来看,教师从“期望学生学会什么”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展开逆向教学设计,条理清晰地阐释了第七单元整体教学思路。在大概念的统摄和引领下,教师结合学段要求、单元训练要素以及单元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小概念,并确立与之相对应的学习目标。这一举措可以有效地完善“单元整体”教学体系,帮助学生建构梯度性和层递性的知识框架,让学生更扎实地掌握知识,实现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3.立足学生需求,统整任务群
学生是课程教学的主体,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学习内容、学习要素等多个要点,统整单元学习任务群,让单元学习活动成为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助推力,促使学生在参与单元学习活动过程中建构知识体系、完善认知结构[5]。以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立足学生需求,结合第七单元的大概念和小概念,设计多样化的学习任务,由此统整一个完整的学习任务群,将训练要素融入学习任务群中。
任务一,批注阅读,整体感知。依据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教师要引领学生感知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写作手法,让他们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习两种描写手法。基于这一需求,在“任务一”的设计中,教师可要求学生批注阅读文本,以圈画、标记为主要手段,提取文本中有关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从整体感知文本的表达效果。任务具体内容如下:仿照示例形式,圈画和标记《牧场之国》中有关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示例:“极目远眺,四周全是碧绿的丝绒般的草原和黑白两色的花牛(静态描写)”,“黑色的猪群不停地呼噜着,像是对什么表示赞许(动态描写)”。
任务二,合理想象,还原画面。在“任务一”的驱动下,学生能够全面梳理课文中有关于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语句。在学生形成概念认知后,教师可引导他们合理想象和联想,还原课文描绘的画面,体会静、动描写的表达效果。为了达成以上目标,教师要优化学习任务,加强学习任务的启发性和驱动性。在任务二的设计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从《威尼斯的小艇》《牧场之国》《金字塔》三篇课文中,任选一句或者一段内容,分析其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联想和想象,写一段100字左右的评语。示例:“成千上万的小鸡,成群结队的长毛山羊,在见不到一个人影的绿草地上,安闲地欣赏着这属于它们自己的王国”,运用动态描写的手法,借助拟人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牧场上和谐统一的场面。借此任务,学生要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段,于朗读的过程中展开合理想象,将语段内容转化为一幅动静交织的画面,并以随文写作的方式,呈现想象的成果。在此过程中,学生既能提升想象能力、文本解读能力,还能进一步提高审美素养和书面表达能力。
任务三,小组讨论,研读理论。为深化学生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师可设计小组讨论类学习任务,让学生总结和概述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相关理论知识[6]。在任务三中,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什么是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按照下列形式,将讨论的结果记录下来。静态描写的概念:(),动态描写的概念:(),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的作用是()。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和知识储备,深入探讨静态描写、动态描写的基本概念,可掌握动静交织的情感抒发方法。
任务四,关联现实,创意表达。在“单元整体”教学中统整任务群时,教师要关联现实生活,为学生设计实践探索类学习任务,引领他们进行创意表达,让他们将课内所学知识、方法和技能迁移到课外实践活动中。以第七单元为例,教师可融合学生的现实体验,设计下列任务:你曾去过哪些拥有美好的自然风光或者人文风光的地方?它或许是一座山,或许是一条河,还可能是家门口的一片绿草地,请结合自己的真实经历,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描绘你所领略的自然风光或人文风光,并将你的主观情感融入其中。学生要完成这一任务,就要将课内所学的情感抒发方法、语言组织方法应用到写作实践中,将所见、所感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任务五,筛选资料,领略风光。基于“单元整体”教学的实际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要立足整体视域,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此,教师可设计综合性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阅读、写作等学习体验,展开综合性、实践性和系统性的学习活动。以第七单元内容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搜集和筛选资料,让他们集中领略自然世界和人文社会的美好风光。具体任务如下:世界上拥有无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风光,它们是大自然的宝贵财富,见证了人类发展的历程。为了进一步了解人类发展的历程,感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请你选择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如北京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敦煌莫高窟等,查阅相关资料,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整合材料。在此基础上,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的方法,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表达你的真实感悟和体会。在“任务五”的带动下,学生着眼课内外内容,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广泛查阅相关材料,按照时间、空间等顺序,将有关材料组合起来,梳理写作思路,运用不同的描写手法,写出世界文化遗产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师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导向,结合“单元整体”的教学要求,设计五项学习任务,能够为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各项学习活动提供方向。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语文素养会得到有效提升。
4.依据教学概况,设计评价单
教学评价是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一环,是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和能力发展的有效载体,教师应依据“单元整体”教学概况,巧妙地设计评价单、优化评价标准,进而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薄弱点[7]。
比如,对应“任务五”,教师可设计“筛选资料,领略风光”学习任务评价单。其中,“材料搜集”的评价标准是“能够依据主题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筛选”,“有序整理”的评价标准是“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整理材料,条理清晰地介绍某一个世界文化遗产”,“动静结合”的评价标准是“能够巧妙地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作文全貌”的评价标准是“能够生动形象地进行介绍,整篇文章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以這一评价单为载体,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还要根据学生的评价结果展开精准点评,以此评判学生的“单元整体”学习成果[8]。
为了引领学生建构与整合学科知识、优化和完善学习过程,教师应从着眼双线结构、聚焦单元整体、立足学生需求和依据教学情况等方面,利用提炼大概念、细化小概念、统整任务群和设计评价单等策略,实施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这不仅可以有效整合教学内容、提升语文教学水平,还可以推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单元整体”教学,无须局限于某一种形式,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理念、学生的真实需求,探索“单元整体”教学的多样化策略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晋欢.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2023(30):110-112.
[2]王铭哲.小学语文新教材与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新教育,2022(32):41-42.
[3]张胜杰.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策略与思考———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J].山西教育,2023(10):21-22.
[4]陈明.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以及运用策略探究[J].吉林教育, 2022(30):85-87.
[5]沈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教学策略[J].天津教育, 2023(29):140-142.
[6]陈思佳,盛新凤.从深度融合到走向开放———任务群理念下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路径探索[J].江西教育,2023(18):30-33.
[7]谭梅,范月.推进多元统整,指向深度学习———探索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的有效路径[J].四川教育,2023(10):26-27.
[8]丁敏.统编版小学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初探[J].贵州教育,2022(11):32-34.
Discuss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Chinese Language "Unit Integration"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Zhao Li
(Peoples Primary School in Houchang Town, Weining County, Guizhou Province, Weining 553103,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discussing and analyzing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unit integration" can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gration of subject knowledge, the integration and summarization of teaching content, the optimiz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process, and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concept. Based on this background, the article outlines the important value and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language "unit integration" teaching, focusing on the dual line structure, focusing on the unit as a whole, based on student needs, and based on teaching summaries,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hinese language "unit integration" teaching strategy based on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from the aspects of extracting large concepts, refining small concepts, integrating task groups, and designing evaluation forms,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key points of "unit integration" teaching, and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and innova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method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primary school Chinese language; "unit integration"; teaching strategies; change and inno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