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治理、户籍制度改革与城市劳动生产率

2024-06-07 12:32邓慧慧支晨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4年4期
关键词:劳动生产率

邓慧慧 支晨

关键词 雾霾治理;劳动生产率;量化空间模型;结构估计

中图分类号 C971;F061. 5;X2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24)04-0138-12 DOI:10. 12062/cpre. 20230602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进,其中以PM2.5(细颗粒物)为核心的大气污染治理作为生态环境保护三大攻坚战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强污染物协同控制,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展现了中央政府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决心。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的目标面临着从以经济增长为中心向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并重的转型,那么改善一个地区的环境是否能改善当地经济,实现环境与经济“双赢”的高质量发展?地方政府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回答清楚上述问题有助于理解环境在影响地区经济方面的角色和作用,也為地方政府考虑雾霾治理的成本收益提供理论支撑,进一步调动地方政府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积极性。

雾霾不仅影响居民的个人健康,也对劳动力的城市间流动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对空气污染更敏感,迁移意愿和能力更强[1-3]。国家发展改革委2022年7月12日发布《“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明确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取消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至500万的I型大城市落户条件;完善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的超大特大城市积分落户政策。可以预见,在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落户限制后,劳动力在城市之间的畅通流动将取代城乡流动成为未来较长时间内的一个重要人口特征。基于这些背景,本研究利用精确度高、覆盖范围广的PM2. 5卫星栅格数据,基于量化空间模型尝试识别雾霾治理、劳动力流动和城市生产率之间的关系,一方面为雾霾治理的经济效益评估提供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也为地方政府通过改善环境吸引劳动力流入进而提高城市生产率的政策制定提供经验依据。

1 文献综述

劳动力是经济运行过程中最活跃的生产要素,劳动力的空间流动不仅通过生产要素数量的变动影响劳动投入量,还会通过生产要素配置的变化影响生产函数的弹性,进而影响产出和效率。中国已进入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后期,人口抚养比快速提高和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同时发生使得劳动力供给侧的条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劳动力跨部门流动所带来的结构红利下降,而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带来的生产率变动的重要性上升。

劳动者跨区流动的结果体现为城市规模的分化,研究发现城市规模的扩大有助于提高城市劳动生产率[4-5]。但长期以来中国特有的户籍制度约束了城市规模的扩张,流动壁垒和迁移摩擦阻碍了劳动力流入生产效率更高的大城市,使城市规模分布偏离帕累托最优[6-7]。很多学者关注到户籍约束导致的劳动力要素错配问题,主张放开劳动力迁移限制,并对放松户籍限制产生的效率与福利增进进行了量化。陈斌开等[8]评估了由户籍制度所导致的“消费损失”,发现如果控制居民的其他特征,一个没有所在城市户籍的外来居民与当地城市居民相比,前者的消费要低大约30%。盖庆恩等[9]衡量了户籍约束导致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若消除劳动力市场扭曲,中国劳均产出将提高19. 53%。刘修岩等[10]和张文武等[11]发现降低户籍限制和房价均让城市生产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市场内生化力量的发挥和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优化。段巍等[12]在城市体系中补充了省会和副省级城市的政策性扩张视角,发现减少落户限制可以提高“产”“城”“人”的匹配度,进而带来福利增进。

户籍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学界达成了高度共识,学者们通过扎实的研究逐步推动了政策调整,近年来中国劳动力迁移的制度障碍已经显著弱化,曾经如“铜墙铁壁”般矗立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以严格的户籍制度为基础的二元体制壁垒已经在改革的进程中逐渐瓦解。2001年3月《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户籍制度的改革步入加速期,至今20余年时间里,仅国家层面的户籍改革政策就超过了7个,以户籍制度改革牵引劳动力在区域间有序流动的新格局正在形成。2022年4月1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对外发布,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要求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当前,除了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尚存城市规模限制和人口落户藩篱,劳动力在全国大多数城市的流动不再受到户籍门槛的严格约束。劳动力获得更大的流动自由后,怎么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地方政府迫切希望解决的问题。区别于影响资本、技术、数据要素流动配置的因素,影响劳动力流动和配置的因素和环境更复杂,包括教育水平、公共服务、房价等[13-15],其中以空气质量为代表的环境因素对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空气污染一直以来被视为是对人体健康的重大威胁,雾霾不仅危害民众的生理健康,还会对心理健康、决策行为、反应能力、儿童学习能力等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16-22]。从长期来看,居民会对环境污染做出“用脚投票”的响应,比如跨区域迁移,尤其对收入水平、家庭地位和受教育程度更高的劳动力流出的影响更大[2-3,23]。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由此变成影响经济行为的内生变量,通过影响人们的居住选择进而影响城市规模以及空间结构[24],而减少污染有助于通过高低技能劳动力地区间再配置、改善劳动力健康水平等机制提高城市全要素生产率和福利[2]。既有研究从微观视角分析了空气污染对劳动者健康[16,21-22]、个体生产率[18-19]和企业生产率[17,20,25]的负面作用,为理解空气污染的经济损失提供了重要启发的同时,也留下了研究空间。事实上,考虑到空气污染具有的整体性和全局性特征,由污染引致的劳动力供给变化和个体生产率降低在造成企业和行业间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分布差异的同时,也会导致地区层面产出和效率的变化。

在既有研究基础上,本研究的边际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关注环境治理在城市经济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在中国户籍制度外源性障碍逐步消除的现实背景下,将这一机制通过结构模型进行阐释,打开环境治理-人口流动如何同频共振共同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这个新的问题空间。第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考察了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和一般城市在集聚人口、环境治理、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异质性效应,丰富对超大特大城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如何发挥标杆引领作用的认识。第三,以“双碳”和“蓝天保卫战”目标下的不同行动路线为例,在可靠识别这两种环境治理方式下城市劳动生产率和福利变化的基础上探索环境协同治理常态化的实现路径。研究发现丰富了对于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的理解,如果治理雾霾可以提高城市层面劳动生产率,进而提升城市经济发展质量和居民福利水平,那么可以认为治理污染的经济收益大于成本投入,从而坚定地方政府治理雾霾的决心,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内在动力。

表1的列(1)、列(2)和列(4)、列(5),在单独控制城市特征或时间趋势的情况下,雾霾与城市人口规模和劳动生产率均呈负相关。表中列(3)和列(6)进一步控制城市随年份变动效应,发现雾霾与城市人口规模和劳动生产率的负相关性分别在5% 和1% 的水平上通过显著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雾霾污染程度加重会引起城市人口规模收缩和城市生产率降低,这意味着空气质量与地区劳动力供给调整和生产效率变化密切相关,与前文理论模型的预期一致。

3. 2. 2 内生性分析与工具变量回归

考虑到雾霾污染与劳动力流动、城市经济发展状况之间具有相关性,模型可能面临识别偏误,因此采用工具变量两阶段最小二乘法来缓解这一内生性问题。本研究使用气象学中的逆温强度(Thermal Inversion)作为空气质量的工具变量,这一做法最早由Arceo等[34]提出。通常情况下,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下降,热气上升冷气下降,污染物可以在大气中进行垂直循环,但在某些气象条件下,出现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的反常现象,此时就发生了逆温。在逆温发生时,PM2. 5等污染物无法像通常一样向温度更低的大气层流动进行垂直循环,无法扩散的污染物加重了空气污染,所以逆温强度与空气污染程度在理论上是正相关的,且由于逆温是由气象条件导致的反常现象,尚无证据表明逆温强度会通过空气环境以外的途径影响经济活动,因此逆温强度成为研究空气污染或空气治理的一个巧妙的工具变量 [17,23]。

本研究使用的逆温强度数据来自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的Modern?Er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for Researchand Applications Version 2(MERRA?2)卫星数据。参考Chen等[23]的方法,将海拔110~36 000 m的高度分成42层,如果第二层温度高于第一层判断为逆温现象。如果地面海拔过高,超过第二层,则顺延两层进行对比。每天4个时段各形成一次观测值,若有一次出现逆温,就判定该天为逆温天,之后计算全年逆温天数,作為逆温强度的数据。将逆温数据经纬度与地级市经纬度数据进行就近匹配,得到地级市逆温数据。

表2报告了工具变量的回归结果。表中列(1)展示了第一阶段的回归结果,逆温强度的估计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逆温强度与雾霾污染存在高度相关性,且逆温强度增加会加剧雾霾污染程度。此外,第一阶段F统计量大于10并在1%的水平上显著,通过了弱工具变量检验。列(2)列(3)展示了第一阶段ln AP 拟合值分别代入回归后的结果,两种情形下逆温强度的估计系数均显著为负,这进一步验证了雾霾污染会造成城市规模和劳动生产率下降这一事实,证实了基准回归结果和模型推理结果的可靠性。

3. 2. 3 户籍制度的影响机理分析

如前文理论模型分析所述,劳动者对于空气质量的偏好异质性通过劳动力要素的地区间再配置改变了地区生产效率,因此,由户籍约束变化引发的地区间迁移成本调整可能导致治理雾霾的经济效益差异。为了量化这种户籍因素产生的影响,在模型(11)中加入户籍变量HJ、雾霾污染和户籍的交互项ln AP?HJ,以检验户籍政策调整对雾霾污染与城市劳动生产率之间关系的影响,回归方程如下:

本研究根据201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国家发展改革委《2019 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对不同规模城市落户政策的调整,设定变量HJ 为识别户籍约束是否放松的虚拟变量,如果当年城市i放松了户籍约束,虚拟变量值为1,否则为0,回归结果见表3。表3列(1)、列(2)、列(3)为依次加入了城市就业、住房价格和生产技术控制变量后的回归结果。结果显示,雾霾污染程度的估计系数较为稳健且都显著为负,在考虑各控制变量后列(3)的雾霾污染和户籍的交互项与城市劳动生产率显著正相关,即放松户籍约束能够减弱雾霾污染对劳动生产率的负向影响。这表明在雾霾影响下,放松户籍对城市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提升效果,可能原因是户籍政策放宽减少了劳动者迁移摩擦,使得劳动力要素地区间再配置更具效率。

综合上述实证分析结果来看,基于285个地级市层面面板数据的计量检验结论与理论模型核心推论基本一致,即构建的结构模型对雾霾污染影响下中国城市规模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具有较好的解释力,并且考虑了户籍制度的作用后结果依然稳健。

3. 3 参数估计与模型拟合

3. 3. 1 关键参数δ 估计

从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人口规模的雾霾污染弹性βN,1 = -0. 327,劳动生产率的雾霾污染弹性βy,1=-0. 127。考虑到模型的拟合效果,选取βN,1对雾霾污染的补偿弹性δ 进行估计,代入各参数取值得到δ =0. 142。模型参数校准和估计结果汇总见表4。

3. 3. 2 模型拟合

为了检验校准后的模型能否较好地拟合现实,本研究首先将结构参数的校准结果以及关键参数δ 的估计结果代入式(7),然后利用2019年各城市特征变量的测算值求解均衡时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对数值,最后将均衡情况下的城市劳动生产率与实际数据进行比较,如图1所示。

图1的横轴为285个样本城市劳动生产率真实数据的对数值,纵轴为依据模型求得的劳动生产率均衡解的对数值,每一散点都代表相应真实值和拟合值的组合。可以看出,285个城市对应的点大致集中分布在45°线附近,且呈现高度正相关,如图1中斜线展示的线性拟合结果所示,其相关系数约为0. 86,是线性拟合结果的斜率。这表明校准后的理论模型可以较好地刻画城市劳动生产率事实,具备良好的现实适应性,为下文的量化测算奠定了基础。

4 反事实分析

接下来基于一般均衡分析进行一系列反事实模拟,通过赋予相应的变量、参数新的取值,测算不同情景下雾霾浓度变化对城市劳动生产率和福利的影响。

4. 1 放松户籍约束情景

在理论模型的分析中,户籍制度通过改变城市间劳动力的落户成本影响劳动力流动,进而影响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均衡结果。基于模型分析和现实背景,本节考察两种放松户籍约束的情形下,雾霾治理对劳动生产率和福利的影响。第一种情形是根据模型设定所有城市均面临落户限制。此时反事实分析做法为:①计算2020年全国城市PM2. 5质量浓度的算术平均值,其中浓度高于均值的取为均值;②取消所有城市的落户限制;③通过公式(7)测算反事实情况下的均衡劳动生产率和福利。由于这种情形下所有城市均面临户籍约束从限制到放松的转变,因而将相应的户籍放松程度初始状态称为完全限制。

第二种情形是以现阶段大部分城市放开落户限制为背景进一步进行反事实对比。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除超大、特大城市外的其他城市正逐步取消落户限制,劳动力的落户成本不断降低。为了刻画这种城市落户的异质性,按是否放开落户要求为条件将样本城市落户限制参数的取值分为两种情况,对于已经放开落户限制的城市κ 值取0,而未放开户籍限制的城市κ 保持不变取0. 138 5,在此情形下的反事实做法与所有城市均面临落户限制的情况相同。考虑到这种情形下仅超大、特大城市反事实前后户籍约束发生变化,因而将相应的户籍放松程度初始状态称为部分限制。两种户籍约束情形下的反事实结果见表5。

由表5反事实结果可知,雾霾治理具有显著的正向经济效益,体现在劳动生产率和福利的同时增加。表5的第1、3列展示了在两种初始户籍情形下仅治理雾霾的反事实结果。当所有城市均有落户限制的条件下治理雾霾,劳动生产率较初始状态平均增加了0. 856%,均衡福利增加了0. 115%;当仅超大、特大城市有落户限制时治理雾霾,劳动生产率较初始状态平均增加了0. 775%,均衡福利增加0. 088%。表5的第2、4列展示了完全放松落户限制后,治理雾霾和放松户籍政策的叠加效果。其中,户籍从完全限制变为完全放松时,治理雾霾可以使得劳动生产率平均增加2. 530%,均衡福利增加41. 573%;户籍从特大、超大城市部分限制变为完全放松时,治理雾霾可以使得劳动生产率平均增加8. 775%,均衡福利增加0. 426%。

上述结果表明,户籍约束放松加强了治理雾霾的经济效益,支持和印证了实证内容中户籍制度的調节作用,也说明本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在户籍约束完全放松的情况下,治理雾霾的正向经济效益明显加强,尤其是户籍从完全限制转变为完全放松时治理雾霾的福利变化率最大,而户籍从部分限制到完全放松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增加值最多。这一结果反映出户籍制度改革和治理雾霾污染的共同作用对城市经济提质增效的巨大潜力,其核心机制在于治理雾霾和放松户籍限制改善了城市原有舒适程度,进而通过地区间劳动力资源再配置激发了要素活力。

进一步,在情形一反事实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情形二中落户政策调整的背景,将不同规模的城市分为超大、特大城市和大、中、小城市两组,并分别计算在户籍放松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各组城市治理雾霾的劳动生产率变化率均值,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在相同的户籍约束条件下,超大、特大城市组劳动生产率变化率的均值都高于大、中、小城市组,且户籍放松后治理雾霾引起的超大、特大城市组生产率平均变化率远大于大、中、小城市组,这也凸显出放松超大、特大城市户籍约束的必要性。

4. 2 实现“双碳”目标情景

2020 年9 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碳达峰和碳中和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中国治理大气污染指明了新的方向。张瑜等[35]和Cheng等[36]定量分析了“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其中Cheng等[36]提出到2030年碳达峰目标实现时,全国人群PM2. 5年均暴露水平可从“双碳”目标提出前的55 μg/m3下降到28 μg/m3;2060年“碳中和”目标实现时,全国人群PM2. 5年均暴露水平达到8 μg/m3左右。考虑到城市在实现“双碳”目标中居于先导地位[37],本研究利用反事实分析方法,以《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时的PM2. 5暴露水平为参照,测算户籍完全限制、部分限制以及完全放松条件下,“双碳”目标实现时PM2. 5浓度对应的城市劳动生产率和福利情况,表6和表7展示了测算结果。

表6展示了以所有城市均面临户籍限制为初始状态时,实现“双碳”目标和完全取消户籍限制的反事实结果。碳达峰目标实现时,PM2. 5暴露水平下降到28 μg/m3,此时劳动生产率增加了2. 106%,福利增加了0. 414%(表6列1、列2)。由此可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理念推动碳达峰目标实现和PM2. 5治理齐头并进,不仅推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也提高了城市居民福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取消户籍约束与实现碳达峰目标叠加作用的效应,反事实结果显示,劳动生产率将会有更大幅度改善(增加2. 979%),高于未完全放松户籍约束情况时的均衡结果。这意味着,放松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在改善劳动力要素资源错配的同时,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大气污染治理的经济效益。

碳中和较碳达峰而言,将达到更低的PM2. 5暴露水平,相应的反事实结果见表6第3、4列。与初始状态相比,在实现碳中和时,劳动生产率增加9. 729%,福利增加2. 744%。表6第4列结果表明,长期执行环境保护政策的同时减少劳动力要素资源的流动摩擦,此时劳动生产率和福利较初始状态的增加值最高,分别为9. 953% 和44. 873%,表明在碳中和目标实现时,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将在更有利于身体健康的环境中发挥更大的要素潜能。此外,比较表6中第1、3列和2、4列结果可以发现,在保持户籍约束不变时,治理雾霾这一环境政策本身就有助于劳动生产率和社会福利的提升。

表7展示了以限制超大、特大城市户籍为初始状态时,实现“双碳”目标和完全取消这两类城市户籍限制的反事实结果。与表6的结果相比,仅部分城市落户受到约束的情形下,劳动力迁移有了更大的自由度,此时治理雾霾的经济效益受到劳动力迁移带来的大、中、小城市规模变化的影响,体现在表7第1、3列劳动生产率分别增加1. 853%、8. 986%,福利增加0. 304%、1. 711%,均低于表6对应的反事实结果。然而,当超大、特大城市放开落户限制后,治理雾霾具有更高的经济效益(表7第2、4列),碳达峰目标实现时劳动生产率增加10. 03%,福利增加0. 629%,碳中和目标实现时,劳动生产率增加17. 592%,福利增加2. 075%,均高于这两类城市未放松户籍限制时表7第1、3列对应的反事实结果。

4. 3 考虑城市雾霾污染差异的扩展讨论

尽管上述放松户籍约束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反事实结果表明,治理雾霾可以提高平均劳动生产率,但并没有考虑这种经济效率的提升效果是否会因为城市污染程度的异质性而有所不同。本研究对这一问题进行扩展讨论,将PM2. 5质量浓度高于算术平均值的城市依据浓度从高到低排序并划分为重度和中度两个等级,并结合户籍放松情形的反事实设定,分别计算各等级城市劳动生产率变化率的均值,结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在户籍完全限制的情形下,雾霾污染程度较高的城市治霾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变化率的均值高于污染程度低的城市,并且当户籍从完全限制变为完全放松后,污染越重的城市改善空气质量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提升效果越强。因此,治理雾霾对于污染程度较高的城市具有更显著的经济意义。

既然污染严重城市治霾的经济收益更高,那么从制定雾霾治理政策的角度而言,划定空气污染重点治理地区进行环境整治,其政策效果如何呢?本节以国务院发布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下简称“蓝天保卫战”)为切入点展开进一步分析。有别于“双碳”目标的宏观性和全局性,“蓝天保卫战”将目标细化到区域层面,划定了覆盖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的重点区域范围,目标之一是到2020年PM2. 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较《大气污染防治法》第二次修订时下降18% 以上。基于此,本部分反事实分析思路是在与“双碳”目标相同的两种户籍政策背景假设下,分别计算当重点区域内地级市PM2. 5浓度降低18%后,城市劳动生产率和福利的变化情况。

计算发现,当“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治理雾霾目标实现时,劳动生产率和福利均有明显增加,结果见表8。其中,所有城市均限制落户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增加0. 466%、福利增加0. 058%,超大、特大城市限制落户情况下劳动生产率增加0. 420%、福利增加0. 046%。这一结果说明,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区域强化环境治理执行力度,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福利的重要途径。在当前中国大气污染治理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这一发现有助于坚定地方政府实现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双赢”的信心。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分析了放松户籍与治理雾霾的叠加作用。当完全放开户籍限制条件下实现“蓝天保卫战”目标时,由两种初始户籍约束情形下的反事实计算结果可知,劳动生产率分别增加1. 634%和8. 465%,福利分别增加42. 434%和0. 350%,数值均大于未放松户籍时的结果。这一发现说明,改善污染严重地区的空气质量也能够提高城市经济效率和福利水平,此时减少户籍制度阻碍造成的劳动力资源迁移摩擦,有利于雾霾治理政策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本研究的反事实结果证实了“双碳”阶段性目标和“蓝天保卫战”兼具雾霾治理和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将“蓝天保卫战”中各污染重点治理地区的雾霾污染程度降低至碳达峰、碳中和情形下的PM2. 5暴露水平,反事实分析结果发现,“蓝天保卫战”目标实现时的城市劳动生产率和福利增加值均低于“双碳”分阶段目标对应下的数值,这说明了区域协同治理的方式能够打破地理和行政的边界,比重点地区“加码式”治理更为有效。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积极探索环境保护和经济增长相辅相成的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渴望蓝天和规避健康风险的需求越来越大,对空气污染问题的关注度不断增加,追求优良环境成为劳动力要素区域间再配置的重要驱动力,而这种再配置可能通过改变劳动力供给和地区产出最终带来城市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本研究将新古典的结构变迁模型与考虑劳动力流动摩擦的新经济地理模型结合起来构建量化空间均衡模型,基于模型的结构估计得到关键参数并结合285个地市2008—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和校准分析,再通过反事实模拟量化雾霾治理和户籍政策组合对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①空气污染是造成中国城市生产率下降的原因之一,而严格的户籍约束也对劳动生产率施加了向下的压力。具体来说,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雾霾浓度的情况下,治理雾霾使两种户籍约束情形下的城市平均劳动生产率分别增加0. 86% 和0. 78%,福利分别改善0. 12% 和0. 09%。②放松户籍约束可以更大幅度提升治理雾霾的经济效益,表现为户籍约束从完全限制和部分限制转变为取消限制后,治理雾霾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将分别增加2. 53%和8. 78%。③超大、特大城市治理雾霾带来的经济效益提升更大,以完全限制户籍和完全放松户籍两种状态为例,超大、特大城市劳动生产率变化率的平均值较大、中、小城市分别高出0. 07%和5. 16%。④雾霾污染程度严重的城市治理雾霾带来的平均劳动生产率提升幅度更大,当所有城市户籍约束为严格限制或取消限制情况时,重度污染城市平均劳动生产率变化率分别超出中度污染城市3. 11% 和0. 42%。⑤实现“双碳”目标路线图为全国各城市制定了统一的污染治理总体目标,与“蓝天保卫战”侧重治理局部空气污染严重地区相比,全局目标对劳动生产率和福利的改善效用更大,但局部目标针对性更强。

该研究的发现强调了雾霾治理、地区劳动力市场和更广泛的经济影响之间正反馈机制的重要性,治理环境的经济效益可能一直都被地方政府低估了。基于研究结论,可以得到以下政策启示。

(1)坚定环境治理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信心,激活城市高质量发展动力。人们对良好空气环境的追求促使雾霾治理本身创造出新的劳动力配置效率的空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长期、深远的演变将会成为影响经济效率的强大力量。因此,地方政府作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在制定并实施经济发展政策时不应只关注成本投入,还要与环境保护战略相结合,打造宜居城市环境来激发劳动力要素的活力进而提升劳动生产率。

(2)统筹推进户籍改革和环境治理,持续发挥人口流动与环境改善对经济高质量發展的叠加效应。人口流动蕴含着活力,也创造了价值,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了人口、人才和城市的“双向奔赴”。借助以户籍政策为代表的多维政策工具,放开放宽超大城市的落户限制,加快建设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在促进包括人口在内的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的同时,也有助于释放劳动力跨区域配置的结构红利来强化雾霾治理的正向效果。

(3)瞄准重点地区精准推进多重协同治理,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雾霾污染具有很强的空间溢出效应和空间关联性,在制定更广泛区域的空气污染治理政策时,应打破地区间地理边界和行政边界的限制,在“双碳”行动路线图下建立目标协同、区域协同、领域协同、任务协同、政策协同、监管协同的环境治理机制体系。同时要针对重点地区采取更严格的环保标准,通过约束环境污染产业排污行为、鼓励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推广清洁能源、开展城市绿化、加强区域环保合作等措施促进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蒋金星)

猜你喜欢
劳动生产率
转移效应、增长效应与劳动生产率增长
——基于两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国际比较
中国劳动生产率及其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
应该重视提高我国服务业劳动生产率
我国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研究
中国劳动生产率增速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中国劳动生产率仅为美国的7.4%
制造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研究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农业资本深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劳动力老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