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当今炙手可热的旅德中提琴演奏家梅第扬正式成为世界顶级乐团——柏林爱乐乐团终身中提琴首席,这是中国演奏家在国际音乐舞台辉煌绽放的标志性事件之一。其实,从2022年梅第扬凭借出色的演奏技艺和超凡的艺术感召力,成功跻身柏林爱乐中提琴首席,到今天顺利通过试用期,正式成为乐团终身首席,这一切都是意料之中的结果。然而对于我来说,真正认识梅第扬和他的音乐演奏,要从2023年那场精彩的巴洛克音乐会说起。
2023年9月28日晚,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作为“第二十五/二十六届北京国际音乐节”的扛鼎好戏,梅第扬携手柏林爱乐巴洛克独奏家合奏团上演了一场名为“古乐风尚,风华少年”的音乐会。这场音乐会的曲目设计非常考究,体现了一场世界级西方古乐音乐会的样貌:既包含了梅第扬作为技巧精湛的中提琴独奏与乐队协奏的经典作品,如泰勒曼的《G大调中提琴协奏曲》、罗拉的《降E大调中提琴与弦乐团协奏曲》,又为大家呈现了柏林爱乐乐团众多演奏家们默契精妙的合作,如J.S.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第三首)、J.C.巴赫的《d小调交响曲》和加洛的《g小调第二十四奏鸣曲“弗利亚”》,同时这场音乐会最后还加演了一首由青年作曲家王典一改编自帕格尼尼的现代改编曲,展现了中提琴与弦乐队在独奏与全奏之间精妙的转换与融合。整场音乐会诠释了高超的演奏技术和对于历史风格的精确理解,是近年来少有的堪称完美的古乐演出。我全程观赏了这场精彩演出,在现场长时间的感动同时,也被梅第扬对于音乐的悟性和历史风格的敏感度所打动,因为我深知在世界范围内,一位成功的演奏家能够对于古乐抱以兴趣并且深深钻研有多么可贵,何况梅第扬当时还不到30岁!我感觉:在他的世界里,一切为了音乐。
在古乐中沉淀,再出发
在随后与梅第扬的多次交流和谈话中,再一次印证了我的想法。作为柏林爱乐新晋中提琴首席,梅第扬设计一整套巴洛克音乐曲目的初衷源于他与巴洛克独奏家乐团的音乐总监、同时也是柏林爱乐乐团资深的第二小提琴演奏家莱马尔·奥洛夫斯基(Raimar Orlovsky)录制一张巴洛克音乐的唱片。在梅第扬参加乐团考试不久后,他就收到了奥洛夫斯基的邀请,两人一拍即合,进而促成了他们在北京、长沙、上海、广州和香港五个城市的巴洛克音乐会演出。
音乐会的第一首曲目是泰勒曼的《G大调中提琴协奏曲》,作为中提琴演奏家的必修曲目,梅第扬很小就开始学习和演奏。特别有意义的是,梅第扬第一次登台演出这首作品也是在中山公园音乐堂,那是他12岁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读书的时候。但在十几年后再次登台演奏这首作品时,他才开始重新认识和理解巴洛克音乐语言的精髓。在他的观念中,巴洛克音乐就是当时的先锋派音乐,具有极高的灵活度和风格辨识度。而对于当今古乐演奏风尚中通常追求的“本真”演绎,或者国际上通行的“历史性表演”范式,① 梅第扬也同样保持了难能可贵的批判性和开放态度:“在巴洛克音乐中追求‘本真,并非是我和音乐家们的初心,因此我们在音乐会中也仅仅使用了一些巴洛克琴弓。从乐器发展的角度来看,虽然巴洛克乐器有非常细腻完美的声音,但是完全使用音量较小的巴洛克乐器演奏不太符合现代大型音乐厅的声场。归根结底,不论使用什么样的乐器演奏,只有打动人心的音乐才是好的音乐。所以,巴洛克音乐从本质上说,除了演奏法的一些区别,在传递情感上并没有和其他历史时期的音乐有太大的不同。在舞台表现上,听众满意是很重要的。”②
正是在这样年轻充满活力的演奏家身上,我们看到了演奏巴洛克音乐的另一种可能性。梅第扬努力使自己的演奏符合那个时代充满先锋自由的气质,他说:“在巴洛克音乐中,如果领悟了那种与生俱来的自然流淌的音乐语言,你就仿佛置身于一个浩瀚的大海中,一切都是如此自由和舒适。”与我的感受相似,如果真的爱上巴洛克音乐,那种纯粹的感觉是超乎寻常的自然,这是与古典、浪漫时期音乐的天然差异。
放眼世界,很多音乐大师,比如指挥家尼古拉斯·哈农库特、钢琴家安德列斯·席夫、小提琴家伊莎贝勒·福斯特等,他们都是在步入中年甚至老年以后才逐渐认识到古乐的魅力,并为之钻研和倾力演出。梅第扬在而立之年便有如此悟性,在音乐职业生涯第一个辉煌的顶点,把古乐作为中途的休息站,让自己对音乐本质的理解再次沉淀,从古乐中寻求更具有国际化的艺术发展方向,准备开启更广阔的音乐之路,向着更多的可能性再出发!
音乐家的养成之路
梅第扬对于艺术上的极致追求与他的恩师、中央音乐学院中提琴教授王绍武有着直接的关系。王老师对梅第扬最大的影响便是他的人格魅力。梅第扬说:“王老师是一位令人崇拜的学者型音乐家。”正是老师在艺术道路上的教诲,成为他日后一直探索的方向。“一个音乐家应该去思考如何提高自己对音乐、对艺术的审美。音乐是要用心追求的,而非单纯的技艺,要去尝试做一名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工匠。”③ 在音乐理念上,王老师对于声音的独特认知,也深深嵌入到了梅第扬之后的演奏及教学实践之中。作为一位演奏者,首先在心中要设定出声音的样子,然后才能传达到手上,这样的音乐理念无疑在今天梅第扬所有演奏中至关重要,不论是巴洛克音乐或是古典、浪漫音乐,甚至是現代音乐都建立在头脑与手指之间的精准平衡与控制之上。王老师对于梅第扬自己的想法通常不会直接干预,而是让他自己去找到解决的办法,这也让有才华的年轻音乐家具备了在音乐中独立思考的能力。
除了王绍武老师独特的艺术理念和教学观念,中央音乐学院富于远见的教育思路和国际化的学术视野也成就了这位中提琴天才少年。中央音乐学院在近几十年的弦乐教学领域,发现并培养了一批能被国际音乐界认可的优秀青年演奏家。在教学上既严格遵循国际规范,又常常可以因材施教,针对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演奏特点发掘学生的艺术表现力,保护学生自身可贵的音乐探索兴趣。最重要的是,学校尽一切可能提供最好的师资保障和教学资源,培养那些在专业上的优秀人才,并努力把他们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青年演奏家。梅第扬的成功正是中央音乐学院这样良好的教学体系下的范例。
幸运的是,在梅第扬到德国慕尼黑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他的老师哈里奥尔夫·施里克蒂格(Hariolf Schlichtig)教授同样对于他在音乐上的探索给予了充分的尊重与认可。梅第扬对于音乐的演绎也越发自信,对音乐的热爱始终饱含温度。对于这样一位富有天赋的演奏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特别重要,这也是梅第扬可以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比赛不是终点
对于梅第扬来说,多项世界级音乐比赛的冠军奠定了他音乐职业生涯的起点。当然,在这些奖项中,常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是,梅第扬在2018年第67届慕尼黑ARD国际音乐大赛第一名以及其他所有六项单项奖。凭借着超凡的演奏水准和鲜明的艺术特色,梅第扬得到了无数赞誉与荣耀,甚至有乐评还认为他将成为未来中提琴的领军人物。
然而,梅第扬对于音乐比赛有着超乎常人的冷静与客观的评价,他认为,比赛并不能实现音乐的最终价值,更重要的是要长期不断地追求,“拉琴好只是一个方面,如果仅仅是为了比赛而比赛,反而拿不到理想的名次。最终要展现给评委的是,演奏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怎样的音乐家以及在音乐表达上的潜力,这是一种超越比赛本身的心态。”梅第扬作为世界顶级比赛冠军的心得,无疑对于现在所有在音乐学院中奋斗的年轻人都是適用的。比赛本身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美好的音乐才是重要的。毫无疑问,梅第扬的见解是富有智慧的。他将比赛看作是一次让自己全面准备一套音乐会曲目的极佳机会。他的两位老师王绍武和施里克蒂格也都反复告诫他,“比赛仅仅是准备好一套曲目,去参加音乐会而已”。在他看来,比赛的目的在于表现音乐,而非毫无美感的竞技项目。比赛能给音乐家足够的时间和动力去储备庞大的曲目量,仅仅这一项就对于今后的职业生涯帮助非常大。比赛训练的是一位职业音乐家对于时间的安排和规划。比赛忌讳刻意模仿大师的演奏,选手在演奏过程中传达足够的创造力和个人理解才是取胜的关键要素。还是那句话,即使面对比赛,一切也是为了音乐。
在演奏和教学中享受音乐
从2022年起,梅第扬的身份是作为柏林爱乐乐团的中提琴首席。这个拥有一百四十多年历史的世界职业乐团也是第一次出现了中国音乐家的身影,当这一消息传回国内后,立刻在中国古典音乐圈产生了不小的震动。中国音乐家在世界音乐的舞台上又一次创造了历史。
而对于梅第扬本人来说,近两年来与柏林爱乐乐团的合作有着更多来自音乐演奏本身的享受和体会。在这一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优秀传统的世界级乐团中,每一位演奏家都是举足轻重的,乐团成员必须学会彼此欣赏、彼此聆听和彼此合作,这样的演出才能精彩纷呈。就像乐团前任音乐总监、指挥家阿巴多所希望的,需要所有演奏家共同造就一个完美的室内乐团。
让梅第扬感受颇深的是,柏林爱乐的演奏家在舞台上总是付出超过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呈现最好的音乐,全身心地享受每一场音乐会,这种热情四射的感染力不断催生出更好的演出佳作,这也是乐团经久不衰的主要原因。就像这次合作巴洛克音乐会的小提琴家奥洛夫斯基所说:“乐团的每一位音乐家都把今天的音乐会当作人生中最后一场音乐会去投入演出。”而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出于音乐家对于音乐本身无条件的热爱。因此,当初梅第扬在柏林爱乐乐团的考场上,除了他高超的音乐才华,我想也是凭借其演奏中散发的对于音乐的真挚热爱打动了乐团的评委。
梅第扬逐渐从刚入乐团时的紧张,慢慢地开始享受现在跟随乐团的每一场音乐会。作为乐团的重要成员,也让梅第扬真切感受到了当今德国甚至是欧洲音乐界的“生态环境”。作为一支老牌的交响乐团,如何体现古典音乐的当代价值以及如何安排现代音乐作品的分量,在业界是存有争论的。在当今欧洲的古典音乐季,对于勋伯格以后的现代音乐,或者对于当代作曲家委约新作的上演层出不穷,女性作曲家和指挥家更多参与到演出市场当中,有的还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这些都是最近十年间正在欧洲音乐界发生的新现象。
在充分享受与柏林爱乐乐团音乐家们合作的同时,梅第扬刚刚开启了他全新的教职生涯,他目前担任柏林汉斯音乐学院的中提琴客座教授。对于这个新身份,他在感到兴奋的同时,也仿佛让他在学生们身上看到了作为学生时代的自己。这便又一次回到了梦想刚开始的地方,他会换一种心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在演奏中遇到的问题,同样这也丰富了自己在演奏时的思路。教学相长的过程,也让梅第扬换一种角度去思考音乐,思考人生。
一切为了音乐
以何种姿态、通过何种方式让自己在音乐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始终保持对于音乐热爱的初心,时刻在音乐表演上投入激情,并总能有灵光闪现的创造力,对于任何音乐家而言,都是个永无止境的课题。对于梅第扬来说,对待音乐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冷静和平实,这是一份难能可贵且不忘初心的底气。同时,他并不希望未来的道路是计划好的,就像他去年在国内巡演的五场巴洛克音乐会,本是一个之前完全没有计划过的领域,只是当它来了,一切也就自然发生了。在他心里,只要是美好的,都可以去尝试,一切为了音乐。我们一起期待他给我们带来音乐上的更多惊喜。
① 在当今世界范围的古乐表演和研究领域,经常提到“本真”(authenticity)和“历史性表演”(historically informed performance)的概念,指的是在音乐演绎中,遵从历史文献和历史风格的把握,使用时代性乐器和演奏法,以尽可能准确地还原早期音乐的真实面貌。相关论述见贾抒冰《当今西方早期音乐的理念与相关思考》,《音乐研究》2016年第5期,第21-36页。
② 本文关于梅第扬的引文均出自2023年11月笔者与他的交流谈话记录。
③ 徐丽梅《他的教学让中国中提琴实现态破》,《音乐周报》2022年3月。
[本文系中央音乐学院科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2YB04)科研成果]
贾抒冰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 荣英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