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探讨

2024-06-07 12:13陶其兵
新农民 2024年14期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乡村振兴

陶其兵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步伐,使农民收入增加,促进了乡村产业的融合发展。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模式是依靠政府自上而下推行,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为此,文章从农业产业化的概念与内涵入手,讨论了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问题,最后,分析了建立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希望给相关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者带来启发。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为了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与支撑,产业兴旺就是实现农业产业化与现代化发展,这一发展模式适合我国农村实际与农业产业特征。当前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必须做到与时俱进,找出与解决农业产业发展中的短板,进而通过农业产业化发展助力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1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内涵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是指通过整合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实现农业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市场化运作的一种发展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将农业视为产业来管理和经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是规模化经营。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等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成本;其次是专业化分工。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经验,培养专业化的农业人才,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专业化分工,提高农业产业链的竞争力;再次是品牌营销。通过建立农产品品牌,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增强产品竞争力,实现农产品的差异化竞争。最后是農业科技创新。通过引进农业科技成果,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1]。

2 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意义

首先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化可以引入现代科技、先进管理和专业化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方式,实现农产品品质提升、产量增加,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其次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通过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农民可以参与到农产品深加工、物流运输、销售等环节,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再次是增强乡村经济活力。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能够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乡村产业结构升级和多元化发展。通过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促进农村产业集中度提高,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和乡村经济的繁荣;另外就是,推动农村三产融合发展。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有利于推动农村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良性互动。通过整合资源推动农产品加工与农业生产相衔接,促进农业与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最后是促进农村社会文明进步。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可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通过提供优质农产品、改善农村环境、改善基础设施等措施,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发展[2]。

3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识较差

首先是传统观念束缚。部分农民仍然沿用传统的农耕方式和经营模式,对于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农民依然倾向于传统小农经营,不愿意转变观念,接受新的管理方法和市场导向;其次是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农业产业化需要农民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但是部分农民缺乏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不了解现代农业的要求和管理方法,所以无法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和产品品质要求的提升,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再次是风险意识不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受到市场波动、气候变化和政策调整等带来的风险,然而部分农民对于风险的认识较弱,缺乏相应的风险防范和管理措施,进而增加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确定性,阻碍其进一步推进。最后是缺乏合作机制和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需要农民之间的合作与协作,但是部分农民缺乏合适的合作机制和组织形式,无法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主要影响是导致资源浪费、市场竞争力下降,阻碍农业产业化的发展[3]。

3.2 农村地区人才支持不足

首先,缺乏专业人才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需要具备现代农业技术、市场经营、管理和创新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来支持,然而部分农村地区专业人才相对匮乏,比如高水平的农业科研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市场营销人员不足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次是人才流失问题。由于农村地区相对欠发达的经济环境和教育资源限制,一些有能力的人才倾向于离开农村地区,选择到城市发展,这导致农村地区人才流失,无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持续的人力资源支持;再次是教育与培训机会不足。农村地区的教育体系和培训机构相对薄弱,无法满足农民和农业从业者的需求,由于缺乏适宜的教育和培训机会,使得农民无法获得相关农业产业化知识和技能,限制了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能力。最后缺乏创新人才。农业产业化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人才,能够不断推动农业生产、管理和营销的创新。然而农村地区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相对不足,缺乏创新环境和机制,限制了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作用的发挥[4]。

3.3 农村产业化发展模式基础设施落后

首先是道路交通不便。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网络相对薄弱,道路质量差,交通设施不完善,都给农产品的流通和运输带来困难。农民难以及时将农产品送出农村,限制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和市场竞争力;其次是储存和加工设施欠缺。农村地区缺乏现代化的农产品储存和加工设施,冷链物流系统不完善,冷库、包装设备等基础设施不足,使得农产品容易损失、变质,降低了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也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再次是水利设施滞后。农村地区缺乏灌溉设施和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利用率低,农田排灌设施不完善,都导致农业生产受限,影响了农业的稳定性和产量提升。最后是电力供应不稳定。农村地区的电力供应存在电网负荷过重、电力不足、用电设备陈旧等问题,都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过程中所需要的电力供给造成限制,影响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效率和规模[5]。

3.4 产业化发展资金投入少

首先,资金来源不稳定。农村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着资金来源不稳定的问题。由于农业产业化需要大量的投入,但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相对有限,很难满足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其次是贷款难度较大。农村地区普遍存在信用评级不高、抵押物少、还款能力受限等问题,这导致农民和农业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较大的困难。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对农村地区的贷款审批较为谨慎,导致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投入较少;再次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偏少。在农村地区,合作社、农村信用社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相对较少,导致农业产业化的融资渠道受限。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应该在规模和能力上得到进一步提升,以满足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的资金需求。最后是技术改进投入不足。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创新,但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受到限制,影响了农产品品质和效益,影响农业产业化的可持续发展。

4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的核心是发展农业产业化,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可以促进乡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所以首先需要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明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政策措施和时间表,确定发展重点和优势产业;其次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再次是通过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形式组织农民,推动农业产业集约化经营,实现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另外就是建立健全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加强农产品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分析,提供市场预测和指导,帮助农民实现销售。最后是加强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提供税收减免、补贴资金、市场准入等方面的支持和引导,激发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活力。整体来说,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需要政府、农民、企业等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科技进步、产业组织优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综合措施,实现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4.1 积极宣传产业化发展理念

首先是加強宣传和教育。利用各种渠道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宣传,向农民普及农业现代化理念和发展路径,提高其意识水平;其次是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提供现代农业生产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术,使其能够适应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要求;再次是建立合作机制和组织形式。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引导和支持农民建立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实现资源整合和规模效益。最后是加强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建立完善的农业保险、市场预警和灾害救助等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提高农民对于农业产业化风险的应对能力和抗风险能力[6]。

4.2 实施人才引进政策

首先,加强农村地区教育体系建设各地政府需要增加投入,提升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为农民和农业从业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培训机会;其次是引进和支持专业人才。鼓励和支持高水平专业人才到农村地区从事农业产业化相关工作,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和待遇,吸引其回归农村并发挥专业技能;次是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完善的农业产业化人才培养机制,包括设立专业课程、提供实践岗位和开展科技创新项目,培养适应农业产业化需求的人才;另外就是,加强良性流动机制。为农村地区人才提供更多发展机会和良性流动机制,鼓励其在城乡接合部或县级以上农业产业聚集区发展,推动人才的合理流动与有效配置。最后是建立创新环境和平台。加强农村地区的创新环境建设,建立创新平台,吸引创新人才到农村地区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创新活动。

4.3 加强农村地区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加大投资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改善农村道路交通、农产品储存和加工设施、水利设施、电力供应等方面的基础设施条件;其次是完善交通网络。加大农村道路建设和改造力度,提高道路质量,修建桥梁和农村公路,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便利农产品的运输和流通;再次是建设现代化储存和加工设施。推动农产品储存和加工设施的现代化建设,包括冷链物流设施、农产品仓储设施、加工厂房,通过提升农产品的保鲜和加工水平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在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下,还需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农民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增加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外就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农田水利、农村道路、电力通信等方面,进而改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生产条件和环境。通过以上措施可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7]。

4.4 加强农业产业化资金支持

首先,政府支持。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补贴和奖励等方式,引导和鼓励投资者增加对农业产业化的投资;其次是多元化融资渠道。鼓励农民和农业企业利用多元化融资渠道,比如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发行提高农业产业化的融资能力;再次是发展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加强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扩大其业务范围和服务能力,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另外就是健全农业金融体系。在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下,提供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支持,解决农民在发展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的资金需求问题。最后是技术创新支持。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技术改进的资金支持,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技术创新和升级。以上措施都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资金投入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8]。

5 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化发展在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乡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的增收,实现农村的全面振兴。建立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需要政府、农民、企业等各方共同参与和努力,通过科技进步、产业组织优化、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综合措施。此外,今后需要关注与评估产业链不完整、科技创新不足以及转型发展困难等问题,分析政策支持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丹璐,周娟,王俊峰.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分析——以宣威市为例[J].热带农业工程,2023,47(5):95-98.

[2] 刘玉婕,李子怡,芮晨晶.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生态产业化发展研究[J].山西农经,2023,22(13):45-47.

[3] 谢芳,游华标,黄金洪.乡村振兴下邵武市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技术与装备,2023,11(5):88-90.

[4] 梅姣姣,李志春.陕西特色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南方农机,2023,54(4):41-43.

[5] 朱欲晓.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农村实用技术,2021,14(6):5-6.

[6] 魏超.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支持路径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1,22(4):22-23.

[7] 陈璐.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产业化内生式发展模式——基于闽南下河村杨桃产业的实证考察[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4):20-29.

[8] 杨萌.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策略探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104-106.

猜你喜欢
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邛崃市农业产业化的问题与对策初探
江西省动漫产业发展模式研究
基于山东生态农业的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分析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韩国高校校企合作模式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