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亚文化视域下的交互创作模式研究

2024-06-06 03:01:11陈芃宇林樱子
南方文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阈限模因亚文化

陈芃宇 林樱子

一、网络亚文化视域下的“阈限空间”

从传统的、个体的到现如今互动的、参与的、社会介入的艺术形式,可以看到一种当代审美趋势的转变,而媒介的变迁可以说在这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决定着艺术形式的转向。不同的媒介承载着不同的关系与系统,例如表象、符号、交互、情绪等系统;不同媒介对其传播方式、受众范围、影响力等也会存在较大的区别,即使对象拥有着相同的属性内容。所以,各自媒介的特性和其引发的创作、传播、接收过程中的模因都应该是考察的重点。而本文之所以关注“阈限”这一较为生僻、非具象、不确定的概念,就是想阐述“阈限”这一看似晦涩且难以应用的概念在结合了亚文化元素之后通过网络媒介所引发的模因现象,并将这一现象进行解析,探讨当下文化艺术创作模式中新的可能性。

“阈限空间”的概念不论在虚拟或是现实的世界中都影响着诸多领域的发展,而若要说到应用层面就不得不提及由此衍生出来的The backrooms(意为:后室)网络文学,其核心概念与早先在网络中快速发展的克苏鲁系列文学、SCP基金会系列网络文学、规则类恐怖系列网络文学等均有着极其相似的内核——“阈限空间”亚文化的营造与传播。“The backrooms”系列文学的现状更像是网民间的交互、交流行为过程的具象化与艺术化,其最早是源自2019年5月12日在4Chan论坛上由一位网友发布的一张图片,在这之前有另一位网友在该论坛中发起了一个关于“发些看起来特别违和的图片”的讨論,而这张后来被称为“后室”起源的图片也在其中。起初,该话题的讨论者们对这张图并没有什么看法,只是觉得这张图虽然看起来很正常,但又有一种不可名状的异样感。其后,随着观看的人越来越多,开始出现许多对这张图片进行“过分解读”的讨论者,例如有的讨论者开始给这张图添加故事背景,起初的背景设定是较为松散的,大致表述为:“这是一个由很多形状不同的小房间组成的空荡的空间。”“实际上这个空间在不同的维度。”但随着回复内容的传播网民的讨论热情不断高涨,大家开始各抒己见地将自己的解读发布上去,以这个图片为基础,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的背景、人物、风格、故事等,这便是“后室宇宙”的雏形。时至今日,随着内容的不断丰富,人们开始在各类网络平台建立讨论区,讨论和研究这个“阈限空间”。从早期的初创时的一些记录可以看到当时那群讨论者的热情可能源自他们某一代美国人所独有的体验: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工业化的大背景下形成了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于是现代主义、功能主义等思潮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这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本无可厚非,但所遗留的产物也带有着浓重的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色彩,包括文学、影视、建筑、音乐、游戏等文化产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代人,而后室则很好地还原了这一记忆中的时代场景,这也是阈限空间的模因在传播过程中所呈现的怀旧、迷失、疏远、混乱、厌世情绪的独特亚文化美学观。

作为一类新兴的互联网模因,“后室宇宙”与其受众文化群体的成长模式其实并不算新鲜,它没有官方做背书的宏大世界观设定,创作者之间也不会互通有无,其体系架构的巩固则是由无数不同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的个体完成,甚至没有特定的创作边界,换句话来说,就是比起那些情节清晰的传统文学,“后室”更像是一套以互联网为载体,符合模因传播规律,并由非特定人数完成的故事架构或故事接龙,也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性思维下的创作作品。这类模因化的网络共享创作模式并不单纯以书本为媒介进行传播,从科普到视频、设定文章、二创小说,再到微电影、游戏等媒介的输出,以群体性的姿态介入当下社会,已然逐步形成一种新型的流行文化。

二、网络亚文化视角下的交互创作模式

在《关系美学》一书中伯瑞奥德(Nicolas Bourriaud)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艺术是人们之间和社会语境的互动,而不是在私人空间里面一种独自的断言,他所说的关系美学就是我们要在一个公共的空间里相遇,在这类公共的环境和观众的介入就有很多不可预见的可能性①。所以艺术不单单只是一件跟环境分离的、自洽的作品,同时观众也被设想成为一个社群,完成一种对话,不再是艺术作品和观众一对一的这种关系。因此,笔者在下文中则通过对“阈限空间”类亚文化产物的解析来构建一种交互创作的模式。

(一)原型的交互——起始

首先,如果直白地抛出“阈限”的概念让你进行创作,我们大多数人可能都会瞬间蒙圈,无从下手,即便你已经熟知关于“阈限”的相关知识,也很难马上整理出清晰的思路。但若是将“阈限”的概念同一个具象物(例如房屋、水池等)一起呈现出来,你的关注点是否就变成了它们之间的关系?这便是所要探讨的交互创作的第一个关键策略——并列。也就是说,与其讨论“阈限”,不如讨论“阈限”与游戏的关系,比起谈论文学语言,不如谈论文学语言与建筑的关系。于是,当你并列事物A以及事物B时,就会产生1+1>2的效果,如同在“后室”系列文学的起始之初,发帖者并非在讨论“阈限”的概念,而是让网友们“发些看起来特别违和的图片”,这就使得参与者的范围并不只局限于一个圈子或一个有着较高门槛的领域,任何一个人都可能因为这句话驻足思考,或者参与到话题的讨论之中,人们会因为好奇你构筑的“阈限”与图片的故事的关系而选择停留、互动,且这一关系还不易被围观者、参与者所察觉。

接下来,随着围观者、参与者的不断增加,人们开始不再甘于只发发图片,例如在“后室”系列的创作中,人们开始从发图转向对内容的演绎。这就是第二个关键策略——演绎。在本文中既是对内容演绎,例如在“后室”系列文学中人们将一张张图片与我们生活的日常事物相互联系,形成故事,同时产生一种接龙的现象,不断加强故事的完整性。另外,人的大脑从来就无法抽象的直接把握一个事物,我们总是通过触碰一个又一个具体的事物来建立规律,得出观点。所以在“后室”演绎的过程中往往会与生活中的日常琐事或细节相互联系,使更多的人产生共鸣,从而选择停留,产生更多的交互的可能性。

最后,就是第三个关键策略——替换。通常我们在委婉地表述一件事时,我们不会直接说出这件事,而是与其他事物进行替换,形成联想或隐喻。例如表达爱情时,可能会拿苹果、烟、衣服来作暗示;再如“后室”文学中一个个故事或设定,其阈限空间描述与我们的生活空间几乎一致,但却又呈现出不可名状的违和感。其原因就如前文所述:“讨论者的热情可能源自他们某一代美国人所独有的体验。”所以我们所看到的任何创作,不论抽象还是具象都离不开客观事实的依据,而这就需要我们在交互创作时进行多视角的替换,特别是对于群体记忆的替换。如果将“替换”走得更远,那就是建立概念,建立模型,把控命名权,就如同“阈限空间”的概念并非是在“后室”建立之前就由创作者预先设定好的,而是在交互过程中逐步呈现,不断地产生新的旁观者、参与者和模仿者,在持续的创作中将其概念、模型等逐渐明晰。

(二)模因的交互——传播

随着原型的产生,围观者或参与者便会携带上这一被认同的记忆(模因),逐渐开始传播。在类“阈限空间”的模因传播过程中可以归纳出5个关键要素,分别为原型、传播者、媒介、接受者、衍生品,这5个要素会形成一种循环周而复始,只是在这一循环之中最初的原型会逐渐变得不可考证,而衍生品则会成为新的原型继续进行传播。另外,作为载体的媒介也必须是多样的,这便使得该模因可以同时在多个领域、群体、文化和时间内进行不断的更迭与延伸,传播者和接受者也不会只是单一的群体,而是与多领域的群体进行交叠。随着媒介不断地丰富,其发展也不再是单核的,而是多核并行的向外扩展,不同的人也能够通过不同的媒介汇聚到一起,并为一个共同热爱的事物而促成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动着被称为“文明”的车轮向前行驶。

根据类“阈限空间”模因的传播和发展过程的解析,笔者将其拆分为意向的、行为的、具象的3个部分来阐述这一传播中的创作过程:

意向模因指代一些无形、不可视或意识态的事物。以“后室”为例,这类意识模因就是最初人们在看到那张照片后所引发的各种讨论、想法,讨论者们开始不约而同地围绕着一张照片反复地研究和思考它的背景、人物、历史、空间态等设定,这些想法或点子既丰富多彩又异常的碎片化,但正是这一特点使得“后室”在创作中产生了许多的“空隙”,而人们则乐此不疲地在这些“空隙”中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空间。

行为模因指代经过思想碰撞而产生的创作、信仰、传播、模仿等行为。例如在“后室”中的创作行为,随着“后室宇宙”的逐步成形,人们的创作欲望已经不再止步于论坛讨论或零星的小短文,开始通过拍摄影像、建立网络社区、绘制图像等行为来实现“后室”文化的创作、信仰与传播,甚至使得一部分人开始相信它是真实存在的,这也为后续各类实物作品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具象模因指代在经过意向与行为两类模因的影响之后而形成的创作。意识引导行为,行为又一定程度的修正着意识,在这过程中便会产生实体或可视的产物,例如构成“后室系列”文学的科普向视频、设定文章、二创小说、微电影、游戏,这些衍生品既充实了“后室”的内容,同时也影响了其他领域作品的创作,其受众范围也从单一领域转变至多领域,并在多个领域中同时吸引不同文化、地域、喜好、性格的人。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书本的呈现形式无法吸引你,那么通过电影、游戏或短视频的作品形式可能就会抓住你的好恶,让你欣然接受这个模因。

(三)符号的交互——演化

可以看到在“阈限空间”类的文学创作中,围观者或参与者并非单纯维持一接一收的传递行为,而是在这一传播的过程产生由繁到简的演化。而这一“演化”,便能改变你理解世界的方式,将复杂的事物简化为一种符号或者象征,这也是人类理解世界的方式和生存的本能。

我们通过符号帮助自己迅速地认知、定义、掌握世界,这是一种生物策略,使我们能够节约时间和精力来处理更为复杂的情况。与此同时,任何一种符号的识别都给了我们观看的切入点,但人类是无法摆脱情感状态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因此任何的识别都预设了一种观看体系也进而预设了一种情感导向。例如,在网络中你观看或使用网络热梗的时候,不严肃的氛围势必会萦绕在周围;心理学家约翰·巴奇(John Bargh)和他的同事们曾验证过,如果深度的使用和老年人相关的词语,他的行动就会下意识的慢下来,不知不觉的产生老化②,所以抽象的概念和血肉之间的反应距离其实并不遥远。在金庸先生的笔下描绘过阿朱和阿紫两位同样古灵精怪的女性角色,其名字就暗含着“满朝朱紫贵”的寓意,暗示两人身上的皇室血统,但是在过去认为朱为正色,紫为偏色,《论语·阳货篇》中就有表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可见古人认为紫色不红不黑浑浊暧昧,因此“朱紫”也有正邪之寓意,金庸先生从姓名的取色中就道出了两人身份和性格的差异,正是利用了古人对色彩固有的情感和印象。但是如果将其拿给外国读者来看,这种情感修辞就会失效,可见符号在具有情绪性的同时也具有着时效性和地域性,在不同的人群中也会引起不同的反应,于是在网络中我们可以看到特定的符号体系引导着特定的符号人群,每一种符号都会锁定一类人群,例如当你在谈论“阈限”“梦境”“后室”时,我们就能圈定你会对相关作品产生兴趣,再加上当下大数据、AI等技术的加持,网络对人群的定位只会更加的精准。

但随之而来又引发出一个新的话题,如此精准的定位与引导是否如同在编织一个个“茧房”?我们在网络中构建了一个消除“外界”的绝对的“近距离空间”,在社交媒体、个性化推荐,以及个人化的搜索引擎的包围之下,在数字化的生态圈里,只有同类,只有自己,过度的讨好共识,重复的运用自我认可的符号,极有可能会形成一种“信息茧房”的危机。现在看来如果想要接触到新的思想只能不断打通每个“茧房”之间的认知壁垒,由此不断拓展创作的内容,并形成新的交融。

(四)快进的交互——迭代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曾说过:“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③如今,在这个信息爆炸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悬挂其上,也参与编织,再借由算法的推动,符号的繁衍也在指数型的进行增长,如此我们看到了许多网络亚文化、创作、热梗等快速产生、传播、演化,而随着传播与演化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其作品开始出现迭代的现象,即作品不再只局限于某个文化圈内或某个人群范围内,开始向边缘之外的区域扩散,于是原本不属于这个圈层的人也会慕名而来,并开始认知、理解、学习这个文化圈内的知识,开始产生不同于以往媒介、形式、价值观等的创作内容。所以,我们也可以将迭代理解为学习。

以“后室”系列文学的创作为例,在初创之时“后室”的概念还未成型,其本身只是一个飘荡在互联网的游离的信息,和平时看书,或是介绍自己写的文章不一样,“后室”系列文学的原型缺乏前后的语境,只是一张普通的照片,话题的发起也是以一种随机的姿态闯入我们的生活之中,但我们要注意到,这期间的一切都是由4个随机所引发的,即随机时间、对象、场景和状态,也就是你所面对的旁观者、参与者和模仿者是随机的,他们所处的地域、场所、时间等是随机的,他们看到你所创作的原型时的情绪、状态也是随机的。所以,这4个随机就是交互式创作模式的基石,也是迭代的起因。

在网络的世界迭代的速度是以分秒来计算的,一旦作品形成迭代,就会有无数的模仿者在任何时间下将作品进行再创造并形成传播,人们不会再围绕最初的原型来进行创作,而是会在二创、三创甚至迭代多层之后的作品的基础上进行创作,于是交互如同被按下了快进键一般在网络中持续发酵。可能有的人会说这样的阶段就不再是你的创作了或者根本不是创作,只是一种模仿行为,这样的想法基本就还是维持着传统的创作思维。而交互的创作模式就是想要打破这一“城邦思维”的定式,引入新的要素去审视它的逻辑,推崇以一种“游牧思维”来构建作品,借助网络的媒介不断地漂移、迁徙、游走,保持一种机动性,把你创造的模因带去不同的地方,跟不同地域的思想融合之后再融合,甚至抢夺、占领,抑或者被他们所感染。当然本文也并非在强调“城邦思维”不好,而是在阐述从创作的角度如何看待这两种思维,所以笔者认为创新需要用游牧的思维去想问题,要理解什么是文学不能在文学里面理解文学,可以用建筑的、音乐的眼光看文学,甚至用盲人的眼光看文学,从各种角度来看待问题,由此得到新的理解。而交互的创作模式则可以更直观的去看,去思考,不同领域、地域、背景、身份、性别的人会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迭代,以文学、绘画、短视频、设计、电影等形式迭代作品原型,持续在网络中发酵,进而推动民族之间文化的交融。

三、结语

至此,综合前文中的分析与观点,笔者相信一切可以引起反应的表达都是可创作的内容,一定程度上的“交流、沟通、商谈,这属于精神文明的对话性质”④。其实所谓研究创作内容与交互的关系,探索创作的方法论,就是在研究人的感性路径。就像文中所阐述的对“阈限空间”概念及衍生品的解析,并非只是表达如何借助網络、“阈限”概念、模因、亚文化等来创作相关文学作品,这也是产品的介绍方法,这也是设计的思考方法,这也是知识的讲解方法,是你所有想法和观点的表达方法。“超越‘形而下层面的文学艺术,是不同族群和民族之间进行交流沟通、达成共识、增进团结的重要手段。”⑤本文也并非刻意强调创作要模仿、借助他人力量,而是希望打开新的思考路径,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创作者的时代,探讨包括文学、艺术、设计、音乐等领域在创作过程中对文化的传播与引导,以及对社会的介入方式。■

【注释】

①尼古拉斯·伯瑞奥德:《关系美学》,黄建宏译,金城出版社,2013,第6-11页。

②丹尼尔·卡尼曼:《思考,快与慢》,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译,中信出版社,2012,第37页。

③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第5页。

④⑤张柠:《电影的国际化与民族性》,《小说评论》2023年第6期。

(陈芃宇,柳州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林樱子,通讯作者,柳州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本文系2021年度柳州工学院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非典型乡村的艺术介入路径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21KXJJ27;2022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广西少数民族非遗文化赋能‘室内陈设品设计课程思政创新实践”的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22JGA432)

猜你喜欢
阈限模因亚文化
身体、力量与阈限:米歇尔·亨利身体现象学的美学意涵
模因视角下的2017年网络流行语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2:08
玩具变“潮” 已成为一种亚文化?
玩具世界(2017年10期)2018-01-22 02:52:48
向沛文:穿行于青少年亚文化
小区域内亚文化区划分路径研究——以重庆市区域内亚文化分区研究为例
仪式过程理论“阈限”范畴中的身体展演研究
“腐败亚文化”何以挥之难去
公民与法治(2016年8期)2016-05-17 04:11:33
象牙塔与生活世界的阈限呈现
高教探索(2016年3期)2016-03-30 13:13:14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论文写作探析
基于模因论的英语听说教学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