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大学生未来发展所必备的责任担当和人文精神。家国情怀融入高校世界史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国际视野,了解不同文明的历史;强化国家认同,树立民族自信心;培育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三观”。在高校世界史教学中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挖掘家国情怀的深度;对比中外历史,拓展家国情怀的广度;创设历史情境,感知家国情怀的温度。家国情怀不仅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体现出的持久理想,也是关乎人类命运所展现的深情大爱。
[关键词]家国情怀;世界史;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20122/j.cnki.2097-0536.2024.05.016
家国情怀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明传统优秀文化之一,它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人文精神,也是历史学科重要的核心素养之一。需要指出的是,家国情怀不应只局限于中国史教学,还应注重融入世界史教学中,使学生能够把握世界历史发展的历程,从而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因此,家国情怀是当前世界史教学中较为重要且具有紧迫性的议题,通过在世界史教学中开展家国情怀,使学生习得知识和获得能力、树立正确“三观”、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熔铸家国情怀。
一、家国情怀在高校世界史教学中的意义
当今世界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在高校世界史教学中强化家国情怀尤为重要,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宽宏的国际视野,了解不同文明的发展历史;二是有利于强化国家认同,树立民族自信心;三是对于培育学生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三观”也是必不可少的。
(一)培养国际视野,了解不同文明的历史
翻开世界历史的长卷,可以深刻了解不同民族、人物关于家国情怀的历程。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文明诞生于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了已知最早的楔形文字,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系统,在数学、医学等方面取得较大进步,对人类文明产生了重要影响。南亚的恒河和印度河流域出现了印度文明,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之一是发明了阿拉伯数字,后来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中国等其他国家,目前大部分国家使用阿拉伯数字计算,极大便利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
古希腊人创造了灿烂的希腊文化,他们在建筑、文学、哲学等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名人的代表,他们的思想和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地影响。通过学习古希腊哲学思想,我们能够更好的吸收与借鉴,从而丰富中华文明的内涵。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尤其在法律方面较为突出,先后颁布《十二铜表法》《查士丁尼法典》等,最后汇编为《民法大全》形成了罗马法系,为后来诸多西方国家所借鉴。
由此可见,在历史的长河中,了解不同国家的历史,研究不同文明的发展历程,从而汲取养分并拓展家国情怀的视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做宣传思想工作,一项重要任务是引导人们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1]我们只有全面地了解世界、认识世界,并从中汲取养分,才能够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服务。
(二)强化国家认同,树立民族自信心
在世界历史上,先后出现古埃及、古巴比伦和古印度文明,他们在发展数百年后先后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中国文明却一直延续至今,其背后的原因令人深思。在历史上,古印度创立佛教,对南亚和东亚产生重要影响,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也作出重要贡献,但最后出现了文明断裂;反观古代中国,成为人类的发源地之一,对人类文明作出重大贡献,尤其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尽管在近代历史上,中国也曾遭到外国入侵,但始终乱而不灭,其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无数仁人志士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
通过学习世界历史,对比不同国家的境遇,从而更好地加强国家认同,筑牢民族自信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震中强调:“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作为一体两面的国家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2]由此可知,在学习世界历史时,我们应该有充分的文化自信,真真切切地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伟大之处,这也是中国人的独有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3]的确如此,在历史的关键时刻,总有众多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和伟大复兴而不屈不挠的奋斗。
(三)培育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三观”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只是不同地域的特色呈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4]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土壤,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凝聚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在人类发展中实现着自己的价值,不能贬低其他文明,更不能为了自己利益而挑起事端。但遗憾的是,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战争在西方世界经常发生,如希波战争、伯罗奔尼撒战争、布匿战争等,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中世纪,英国和法国由于各种原因进行了“百年战争”,造成巨大危害,法国在战争中损失了近一半的人口、英国的人口下降了20%-33%[5],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战争对于人口和社会的巨大冲击和影响。西方历史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战争打了一百年,人民也哭了一百年”。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分析战争的原因、性質和教训,树立正确的“三观”,倡导和平与发展,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二、家国情怀在高校世界史教学中的培育路径
在世界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元素,其主要培育路径为:一是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挖掘家国情怀的深度;二是对比中外历史,拓展家国情怀的广度;三是创设历史情境,感知家国情怀的温度,在深度、广度和温度的涵养下,筑牢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培育。
(一)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挖掘家国情怀的深度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家国情怀培养相得益彰。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作出顶层设计,把家国情怀上升到人类共同发展的高度,体现出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情怀;同时也是基于人类历史经验与教训的反思。
在古希腊,雅典和斯巴达长期争霸,导致数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给雅典和斯巴达民众带来沉重灾难。美国学者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于2012年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s Trap),主要是说明新兴大国与现存大国之间的竞争关系。从“修昔底德陷阱”提出的时间来看,它是当代美国学者构建的范式,这种模式必然存在偏差。从事实来看,世界上本来没有“修昔底德陷阱”,但是如果大国存在误判,可能会导致自己陷入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正是对“修昔底德陷阱”最好的回应,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明确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要有人类关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努力。”[6]
因此,在世界史教学中,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培养家国情怀的深度,在“家-国-人类”发展的理念中共生共荣也是负责任大国的应有之义。
(二)对比中外历史,拓展家国情怀的广度
在历史上,中外交流的例子比比皆是。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虽被匈奴扣押十余年,期间受到各种磨难而志不改,最后返回长安,被誉为“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自张骞之后,中原与西域诸国联系加强,丝绸之路由此开启,也是中国与其它国家友好交流的例证。在近代历史上,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启新航路,客观上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联系,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但是,葡萄牙、西班牙等殖民者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也不能忽视,尤其是造成非洲国家的长期落后。关于远洋航行,明朝郑和曾七次下西洋,最远达到非洲东岸,推动了中国与亚洲、非洲的经济、文化交往,所到之处没有掠夺人口、也未进行侵略,是一场和平之旅,这与西方国家的新航路有本质区别。
由此来看,中国自古以来奉行和平外交方针,从不恃强凌弱。通过中外历史对比,一方面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树立忧患意识,认识到国家命运和自己休戚相关,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自觉服务于民族与国家发展,拓展家国情怀的广度。
(三)创设历史情境,感知家国情怀的温度
提起世界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总会给人“高大上”的感觉,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创设历史情境,让有血、有肉的历史呈现在学生面前。以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例,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其成果,如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等;用数据说明工业革命后,英国职业、人口和经济等方面的变化,这些都是工业革命的正面影响。然而,工业革命也衍生出许多“负产品”,如贫富差距扩大、阶级对立严重、环境污染严重等,尤其是环境污染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梦魇。十九世纪中叶伦敦一家报纸报称:“泰晤士河在工业革命前水清鱼多,是水禽栖息和豪门宴饮的理想场所,是英国人的生命之河。但在工业革命之后,该河的水质迅速恶化,病菌孽生,鱼类几乎绝迹。河水的污染还使伦敦奇臭难耐。”[7]通过大量图片和数据辩证地看待英国工业革命,也能产生共情,思考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避免走英国“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积极参与和推动全球环境治理。这种历史情境再现模式,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受到家国情怀可以随时触碰。
三、结语
家国情怀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民族前进的精神源泉。需要指出的是,家国情怀不仅仅是对自己国家、民族的热爱,也要有心怀天下、面向全人类、面向未来的家国情怀理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高校世界史教学中,一方面要培养学生国际视野,认识到不同文明的独特性;另一方面也要强化国家认同,树立民族自信心,坚持道路自信。家国情怀的培育过程,实际上也是大学生从对家庭情感上升到民族和国家情感的高度,进而把“家国”范畴提升到“世界内涵”,实现“家国”与“世界”的有机融合。总体来看,培养家国情怀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需要持续发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培育健全人格,避免极端主义和排外主义的滋生,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实现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5.
[2]王震中.强化国家认同与民族凝聚[N].人民日报,2015-10-15(7).
[3]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2014-10-15)[2023-12-3]. https://www.whb.cn/zhuzhan/jiaodian/20151015/39577.html.
[4]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EB/OL].(2019-5-15)[2023-12-08].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33574831139367417&wfr=spider&for=pc.
[5]Robin Neillands.The Hundred Years War[M].London:Routledge,2011:110-111.
[6]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話[N].人民日报,2019-5-1(2).
[7]梅雪芹.英国环境史上沉重的一页——泰晤士河三文鱼的消失及其教训[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50(6):15-29+154.
基金项目:2023年度盐城师范学院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项目名称:高校世界史课程家国情怀的设计与思考(项目编号:2023YCTCJGY13)
作者简介:崔财周(1988.10-),男,汉族,河南周口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英国史、世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