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国华 浙江省海盐县元济高级中学
王 晶 浙江省嘉善高级中学
以人为本是教育的起点,也是教育的终点。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教育要求。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存在教材内容多与教学课时少、教材文本表达凝练与真实历史史实丰富等诸多矛盾,很多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在课堂上被格式化、抽象化、脸谱化,使得历史课堂没有历史味与人文味。笔者尝试引入“人学课堂”的理念并展开实践,以期为解决上述矛盾提供参考。
人学在中国一般指马克思主义人学。黄楠森、扈中平、冯建军和魏贤超等学者都对人学、教育人学有过阐述与思考。关于“人学课堂”,孙绵涛提出:“‘人学’课堂指的是课堂中的人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还包括教学活动(内容)中所呈现的人,而且这些人还依据一定理论处在一定相互关系和发展状态之中。”[1]
根据上述专家的观点,我们可认为高中历史“人学课堂”需要基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延承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维逻辑,结合高中历史课程的目标指向与核心素养的涵育要求,从历史学科的特点与高中生认知心理的维度,引导学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三类人”(历史中的人、课堂中的人、内心中的人),并建构这“三类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达成人学在场、内生成长和素养涵育(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高中历史“人学课堂”的内涵
“历史中的人”是指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发现鲜活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或一代人,他们有故事、有活动、有思维、有情感。教师要通过历史人物尽可能再现历史的真实与复杂,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课堂中的人”是指学生与教师要代入相应的教育角色。在课堂中,学生是居于主体的实践者,应深度经历学习的过程,要有具身化的实践,并有思考、有感悟、有表达,能充分体验学习的乐趣与思维的魅力。教师是处于主导的引领者,要有设计的能力、介入的意识与“破冰”的机智,并通过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与学生一起讲好历史故事、解读历史智慧,帮助学生提升历史感悟,使其看得更深、行得更远。
“内心中的人”是指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将历史情境、社会现实与人生追求相关联,实现与历史中的人共情,进而发掘内心中的那份“光明”,努力成为一个保持善良、尊重常识、知行合一、能够创造幸福的人。
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上述“三类人”有机结合,形成“人学课堂”的实践逻辑,进而更好地发挥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
人是历史活动的参与者与助推者,人类社会某个时代的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那个时代人的活动的历史。
1.找寻哪个(些)人?
一般而言,高中历史每节课都会涉及很多教材中的历史人物。人物选择方式多样,如可以就某一人物进行重点介绍与拓展。这一人物可以是历史上的重要或伟大人物(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外交家等),也可以是一般人物(平民百姓也是历史活动的真实参与者,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的时代特质);可以是教材中提到的历史人物,也可以是教师补充的教材之外的人物;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群人甚至一代人。教师要找寻这些典型的历史人物,通过讲述与解读他们的历史故事,增加历史课的历史味与人文味。
2.讲述人的哪些事?
有人就要有人的活动。教师在选取典型人物的历史活动时,应选择具有代表性(人物的经典事例)、拓展性(有探究的空间)和启发性(反映历史人物优秀品德,能够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与教育)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上下功夫、做文章,引导学生穿越时空去理解、感悟当时人的思想与情感,拉近学生与历史人物的距离。
以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9课《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为例,笔者将主题设定为“革命者的抉择与情怀”,从“何谓辛亥革命”“为何会发生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有何意义”三个维度探究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与历史意义,重点选取了广州黄花岗起义烈士林觉民的故事并设问,具体如下。
【故事1】林觉民科举轶事
林觉民,1887 年出生于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他的成长,恰逢民主革命思想萌芽,自由平等在年少的他心里深深扎下了根。在1900 年的科举考试中,林觉民霸气地在考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七个大字,以表自己不妄功名,然后潇洒地离开考场。
——刘娟《“铁血丈夫”林觉民》
设问:林觉民是一个怎样的人?(出身富贵、家境殷实、极富个性、敢想敢做)
设计意图:讲述林觉民的家庭出身及早年科举轶事,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他率真、充满个性的特点。
【故事2】林觉民被捕及英勇就义
1911 年4 月27 日黄昏,林觉民在战斗中受伤力尽,不幸被捕。入狱后,他进行了绝食斗争,连续几天水米不进。在大堂上,他毫无惧色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和各国时事,宣传革命道理,且义愤填膺地发表演说。同时,奉劝清吏洗心革面,献身为国,革除暴政,建立共和。两广总督张鸣岐叹道:“惜哉,此人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真奇男子也!”
——新华网《林觉民与妻书:破旧身先去 情真传百年》(2017年6月8日,有删改)
设问:就义前的林觉民是一个怎样的人?(不忘理想、不惧死亡、目标坚定、内心光明)
设计意图:展现就义前林觉民的英勇形象,引导学生体会他的抉择不是一时冲动作出的,他有始有终,并愿意为此付出生命。
这些具体、生动的故事使人物形象立体、丰满,极富画面感,有利于学生感知有血有肉、更为真实的历史人物。
人区别于一般动物的重要特征是有思想。只有对人的思想进行深度揭示,我们才能认清历史中的人,实现共情。
1.将历史中的人放入特定的历史时空
人的思想的产生、发展都是基于当时的时代背景,在特定的历史时空中出现的。任何人都无法脱离或超越他们所处的时代。在“人学课堂”的实践中,教师应基于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引领学生探究那个时空中的人,唯此才有可能走近和理解他们,感知历史人物的真实情感。
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将林觉民这一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中进行分析。
革命烈士林觉民(1887—1911)身处列强对中国侵略加剧,中华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时代,年少时期便开始接受民主革命思想,推崇自由平等学说,留学日本期间加入了孙中山等创立的中国同盟会,立志实现“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主张。1911年春回国后,他毅然决然地投入旨在推翻清政府统治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他给妻子陈意映写下了“情书”与绝笔信(《与妻书》)。
只有将历史中的人放入特定的历史时空,才能将历史背景、社会大事、历史人物的抉择与活动有机融合,进而勾勒出有历史味、人情味的真实的历史人物。
2.师生交流,厘清思想流变
把人物放入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中,可使人物的思想有生发的源泉与依托,但要进一步厘清历史人物的思想流变,还需要师生共同探究、对话交流。
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林觉民的行为及其价值,笔者进行了如下尝试。
首先,笔者向学生补充林觉民写《与妻书》的背景:“此次起义,林觉民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坚信‘定能感动同胞’。革命前的那个晚上,他想起远在福州的家人,想起自己的父亲、妻子和妻子腹中的孩子,辗转反侧之中写下了诀别书。”接着,笔者结合教材“史料阅读”内容,请一名男生朗诵《与妻书》中的经典片段:“吾至爱汝……汝其勿悲!”
随后,笔者提出问题链,与学生一起思考、讨论与交流。
问题1:在这段文字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字(词)有哪些?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吾,爱,汝,死,天下人;表达了作者对妻子和亲人的深情之爱)
问题2:如此深爱妻子的青年,为何舍妻儿而死,成为别人眼中“不负责任”之人?(形成思维冲突)
问题3:他为何会面临如此艰难的抉择?(补充《与妻书》中另外两句话“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引导学生理解:遇到了合适的人,但生在一个不合适的时代)
问题4:如果你是当时的林觉民,你会如何抉择?
通过聚焦典型历史人物,借助重要历史细节,以问题链的方式对人物的行为进行分析,走近并解读历史中的人和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及其思维逻辑,进而能够想历史人物之所想,为实现“共情”奠定基础。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历史人物基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与个人追求,有着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有性格,有无奈,有痛苦,有理想。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以心换心,进而引发情感共鸣。
1.借助经典素材,渲染人物情感
日常教学中,因课时限制,有些很好的素材无法在课堂上充分展现,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对教学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体悟历史人物的情感,走进历史人物的内心深处。
如《辛亥革命》一课教学中,笔者给学生播放了朗读节目《见字如面》中的一个演说片段“爱你,让我有勇气面对死亡”(8分钟)。表演者以低沉的语调、凝重的表情,用白话口吻演绎出林觉民对妻儿、国家、社会和时代的丰厚感情,其中“我非常爱你,正是因为爱你才使我有了去面对死亡的勇气”“牺牲你我个人之幸福,为天下人谋求永久之幸福”等言语,深切地表达了林觉民矛盾、无奈、痛苦、坚毅、勇敢的丰富情感和“抛弃小爱、成就大爱”的高尚格局。在欣赏演说片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极其专注地聆听着、思考着、感悟着,有些学生的眼眶中甚至还噙满了泪水。教育,就在这样的点滴与细节中延伸着、流淌着、生发着。
2.给学生表达情感的出口
情感是需要表达的。借助多元化的课后作业,例如写学习日记或历史小论文、讲历史小故事、画历史思维导图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理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与想法,进而使情感经历“由外而内浸润”到“由内而外生发”的过程,实现课堂中的人与历史中的人共情之效果。
如某学生在学习完此课后,在学习日记中表达了对林觉民(们)“小爱与大爱”“小家与大家”关系的辩证理解,还能从历史出发,反思自己现在的学习与生活,实现了情感的升华。摘录如下。
历史是在矛盾中发展的,历史的复杂与厚度也是在矛盾中积淀的。那个时代的“林觉民们”,在民族的矛盾中选择了醒悟,在家国的矛盾中选择了大家,目的是更好地守护每一个“小家”。或许我们可以从林觉民这封情真词切的绝笔信中瞥见一些那个时代的缩影,“林觉民们”不是没有小爱,《与妻书》的写作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因为小爱太多,而更不忍大爱丢失,不忍国家覆亡,他们才前仆后继。我们不仅应铭记他们的无疆大爱,更要理解、珍惜当下的生活。
感知人的情感,可以使历史人物的形象更加真实清晰地照耀学生内心,彰显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
历史学习的价值终究应该是回归现实,引导现在的人能以历史的智慧与情感,“学会理解,学会解释,做一个有幸福能力的人”[2]。
1.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一代人,回应时代诉求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人的影响是有限的,或者也存在着一定的偶然性,但如果从一个人扩展到一群人、一代人,那么这一影响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能反映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清晰地展现一代人的责任与担当。
在《辛亥革命》一课的教学中,为了凸显那个时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道路的抉择与情怀,笔者将林觉民与邹容(出版《革命军》)、陈天华(撰写《警示钟》《猛回头》)、徐锡麟(发动浙皖起义)、秋瑾(组织光复会活动,创办《中华女报》)、孙中山(创建中国同盟会),以及被俘后英勇不屈的黄花岗起义战士(9位留学生、3位记者、2 位教师、12 位工人、14 位农民,很多均没有留下名字)等人物一起,以人物群像的方式集中展现给学生,并引导其思考:他们就是那个时代的“林觉民们”,虽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职业,甚至很多人相互不认识,却有着共同的追求、使命与理想,为了国家的发展,为了人民的福祉,他们毅然决然地走上挽救民族危亡的道路,无论结果如何,只求无愧于心,积极回应时代诉求。
2.知行合一,内化家国情怀
知行合一是明朝思想家王阳明提出来的思想,指的是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知是指内心的觉知,行是指人的实际行为。王阳明提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3],知和行的功夫是不可分离的。学科育人也应强调知行合一。学科教学的价值引领不仅仅表现在课堂之中,还应延伸到课堂之外。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内外的学习与讨论,学会思考,学会自主解决问题,实现知与行的关联与闭环,内化核心素养,发展健全人格,努力成长为合格的现代公民。
在教学的最后环节,笔者基于学生对革命烈士林觉民以及《与妻书》的强烈反响,布置了一个开放性的作业:“请以‘林觉民和他所处的时代’为主题,写一篇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达成文。”很多学生积极地表达了他们的思考与感悟,分别以“林觉民的小爱与大爱”“民族危亡下的林觉民们”“革命者的抉择与情怀”等为题,有理有据地阐述了那个时代革命志士们的理想、行为及其对社会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悟历史人物的抉择与情感,笔者还与学生一起尝试编演历史课本剧,引导学生结合该课中的某些关键环节(片段),开展基于历史背景与史实的微历史剧创作与表演。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通过模仿历史场景和历史人物,身临其境,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自然而然产生情感的体验”[4],从而塑造出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温度、有智慧、有大爱的历史人物,使历史变得可以体验与回味,获得更加深刻的心灵震撼与价值浸润。
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引领下,高中历史“人学课堂”尝试将历史中的人、课堂中的人与内心中的人有机融合,从历史中发现教学素材,在课堂上进行深度思辨,引导学生提升对善良、正义和光明等人性的期许,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的人,从而践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使命,为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辛亥革命》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从“找寻人的因子”“分析人的思想”“感知人的情感”“践行人的使命”四个方面,探索高中历史“人学课堂”的实施路径,以期实践“人学在场”的教育,“为更丰富、灵动、现实的人性提供无限可能”[5]。当然,笔者对“人学课堂”的探索才刚刚开始,这篇文章中提到的实践路径在不同的教学内容、课例课型中也会存在着适用与效果的差异。接下来,笔者将努力在实践中使其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也期待更多教师加入进来,为学生在“人”的健康成长上探索出更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