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质量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实施高水平体能学练

2024-06-05 23:20:14汪晓赞
中国学校体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学练专项技能

汪晓赞

当谈论体育与健康课程时,大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各种运动技能的传授和锻炼方法的指导,而常常忽视体能。体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学生的体质状况和身体功能整体水平,也为学生增进健康和学练专项运动技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体能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之一,可见其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何有效保障高质量体能学练的顺利实施,其关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认识体能学练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价值

体能是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具有重要价值。《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从水平二开始设置了体能课程内容,并一直延续至水平四。

1.体能学练是提升学生运动能力的能源集

运动能力是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体能状况、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展示或比赛的综合能力,是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因素在运动中的整体表现。有效的体能学练,能够让身体变得更灵活、更稳定、更快速、更有力量,从而更好地学练和掌握运动技能;还可以让学生在激烈的体育展示或对抗比赛中,发挥出更出色的技战术水平,并加深对运动认知的理解等。

2.体能学练是养成学生健康行为的催化剂

体能学练相对枯燥,通常需要学生克服惰性进行学练,进而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科学的体能学练,可以提高学生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减少或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可以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增强情绪调控能力;可以增加学生与外界环境的接触及与同伴的交流交往,提高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3.体能学练是塑造学生体育品德的好渠道

体能学练是身心适应性再塑造的过程,是身体对抗疲劳、意志对抗压力、规则意识形成和社会角色感塑造的过程。如,学生在参加体能游戏或比赛的过程中,需要克服呼吸紧张、肌肉酸痛、四肢无力等困难;需要遵守游戏、比赛的规则和要求;需要诚信自律、公平竞赛、文明礼貌,具有正确的胜负观等。这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体育道德和体育品格具有重要影响。

二、深刻理解和把握体能学练的有关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程中体能学练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建议以每学期总课时10%的课时量独立存在于教学内容中;第二,作为专项运动技能的六大内容之一,在每一节专项运动技能教学中要进行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两者虽都是体能练习,但不能相互代替,而需要同向而行、共同发力,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前者侧重于学习体能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多种练习方法、科学的体能测评方法,以及体能锻炼计划的制订与实施等,重在“学体能”,以便掌握体能锻炼的科学理论知识,从而终身受用;后者则侧重于在专项运动技能教学中,结合所学的运动项目,以一般体能或专项体能的形式进行补偿性体能学练。《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专项运动技能”的“教学提示”以及“课程实施”的“教学建议”中,都提及了每节课应有10分钟左右的体能练习,即后者的体能,重在“练体能”,以提高课堂的运动密度与运动强度、加强体能的综合全面发展、强化专项运动技能,从而提升学生的运动表现。水平二至水平四的学生正处于身体机能的快速发展阶段,此时结合各项体能发展的敏感期进行相应的学练,不仅有助于掌握体能基础知识,提升体能水平,还可以为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和实现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1.“学体能”:提高体能认知,掌握科学的体能锻炼方法

水平二强调“体验并知道”体能基础知识和练习方法,提示教师首先要注意创设趣味性强的活动情境和简便易行的游戏或比赛开展教学,提高学生参与体能练习的积极性。水平三强调“了解并运用”体能基础知识和练习方法,提示教师首先要重视采用不同主题、不同形式、不同情境的体能游戏和比赛开展教学;其次要关注体能的关联性与完整性,引导学生参与结构化、整合性的体能学练;再次要注重体能活动的安全性与科学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最后要引导学生在日常体能锻炼中,定期对各项体能进行自测,根据结果合理调整锻炼目标,提高锻炼效果。水平四强调“理解并运用”体能基本原理和方法、体能锻炼计划制订程序和方法,提示教师首先要采用生动有趣、丰富多样的内容与方式开展体能教学;其次要根据学生体能发展的敏感期,合理安排体能学练内容与强度,注重体能活动的安全性和科学性;最后要重视指导学生制订体能锻炼计划并实施,定期进行体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调整锻炼计划等。

2.“练体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和运动技能水平,提升运动表现

水平二强调要知道所学运动项目所需体能的简单学练方法,并乐于参与体能游戏,提示要重视体能练习的多样性、趣味性、补偿性和整合性,促进学生体能全面发展。水平三强调要在所学运动项目中加强体能练习,提示要提高体能练习的强度和密度,逐步融入专项体能练习;体能练习方法要适当,练习形式要多样,要尊重个体差异。水平四强调要在所学运动项目中提高体能水平,每节课安排10分钟左右的体能教学,丰富体能练习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三、结构化设计体能学练内容并精准改进教学方式方法

体能是开展高质量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有效抓手。因此,要深刻理解《义教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相关要求,从体能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推进高质量体能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

1.素养为纲,结构化设计体能的教学内容

在制订体能的学习目标时,不仅要关注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体能发展需求及运动技能学练需要,还要关注学生在体能学练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和价值觀,制订可观察、可评价的学习目标,使得学习目标明确、具体、可操作。坚持目标引领内容,从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角度选择和设计体能教学内容:一是设计具有科学性和安全性的体能学练内容,培养学生安全运动的意识和习惯;二是设计结构化知识与技能,注重体能学练的关联性和完整性,促进体能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运用;三是设计趣味活泼、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体能活动、游戏或比赛,持续激发学生参与体能学练的兴趣和学习动力;四是根据学生体能发展敏感期特点,有侧重点地设计敏感期体能学练内容,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是在专项运动技能教学中关注多样性、趣味性、补偿性、整合性的体能学练内容设计,提升运动表现;六是关注课内课外体能学练的有效衔接,布置体能家庭作业,将课堂所学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以学为主,改进体能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体能教学尤其是“学体能”,要将过分关注传授知识与技能或单纯体能训练转变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行为的形成和提高,进而解决真实世界中的复杂问题。一是要开展学、练、赛(展示)一体化教学,引导学生在体能学练和比赛与展示中享受乐趣,形成丰富、深刻的运动体验;二是要创设多种复杂的运动情境,开展活动、游戏、展示或比赛,加强在真实情境中运用体能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组织形式,灵活运用讲解示范、探究学习、集体学练、分组学练和个体学练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自觉实践;四是要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打造有效体能课堂,强调每节课必须要有适宜的运动负荷,倡导每节课的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75%,运动强度在140~160次/min(心率),此外,专项运动技能教学还要强调每节课要有10min左右的体能练习;五是要创新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教育手段和方法,打造智慧体能课堂,通过引入AI技术、录播同步技术等,拓宽体能教学的学习平台,打破学习的时空壁垒,激发学生参与体能学练的兴趣。

高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离不开高水平的体能学练。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体能,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掌握专项运动技能,更好地享受体育运动的乐趣。让我们共同努力,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高质量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猜你喜欢
学练专项技能
高级技能
以学练标准为基础促学练内容之有效
体育教学(2023年1期)2023-02-22 01:37:42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中国公路(2017年19期)2018-01-23 03:06:33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2018年10期)2018-01-08 02:51:04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Coco薇(2015年11期)2015-11-09 13:03:51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浙江人大(2014年4期)2014-03-20 16:20:18
初中生学练太极拳四步走
体育师友(2013年6期)2013-03-11 18:52:16
预防与纠正初一学生低头运球现象的学练方法
体育师友(2011年2期)2011-03-20 15:2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