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财经改革背景下中国经济史课程改革刍议

2024-06-05 13:58邬昶俊高晓健
关键词:课程改革

邬昶俊 高晓健

摘 要:新财经改革为财经类高校专业课程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程在经济学专业课程组成中属于专业必修或专业选修类课程。回顾学科发展历史与探究学科功能,中国经济史课程设置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课程教学使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熟悉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二是培养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备求真务实的专业素养。因此,在新财经视域下,中国经济史课程改革要在充分融入课程思政体系的基础上在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突出具备中国特色的经济史理论成果;二是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三是坚持“用中国话说中国故事”。

关键词:新财经改革;经济史学科;课程改革

作者简介:邬昶俊(1989- ),男,湖北宜昌人,湖北经济学院经济与贸易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经济史;高晓健(1998- ),男,河南汝州人,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引言

新时代,中国面临新的形势,高等教育面临新的任务,为财经类高校的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发展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2020年11月,《新文科建设宣言》发布,提出“持续推动教育教学内容更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引入课堂、写入教材,转化为优质教学资源。”。“新文科”的提出为财经类高校的课程建设改革注入新的动力。如何更好地适应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持续不断地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成果、新理论融入到新财经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新财经课程建设与时俱进,是当前高等院校特别是财经类院校课程改革中需要重点关注的议题。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是一门“年轻”的课程。进入21世纪后,为适应历史发展与教学改革的需要,高等院校经济学专业的经济史课程才逐渐由中国近代经济史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两门课程合二为一[1]。两门课程合为一门,打通了1949年界限,有助于了解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整体过程,有助于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形态由半殖民地半封建向社会主义变迁的动态过程,有助于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实践的发展过程,这是为了适应新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所进行的一次教学改革。进入新时代,新的形势、新的育人目标、新的专业建设要求为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新财经改革背景下,经济学专业的教学育人体系建设中,中国近现代经济史课程应该担负起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理论、新成果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同时为经济学其他专业开展课程思政等教学内容提供必要的历史素材。

二、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历史

现代意义的经济史学产生于西方,在经济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之后,随着新古典经济学派与历史学派的争论的发展,从历史经济学演变而来[2]。20世纪四十年代,新古典经济学家们认为,经济史的功能在于为经济学研究提供历史资料[3]。“二战”以后,凯恩斯學派的经济学家开始致力于研究经济波动的历史与历史上的国民收入问题[4]。

经济史作为一门课程早在清光绪时期便进入到京师大学堂的授课章程。在其授课安排中,商业史学是当时商务科学生的必修课之一。除此之外,还开有各国理财史课程,并规定第1~3学年每星期授课1小时。1911年,京师大学堂修订了大学制及其学科的相关内容。其中,经济学门类所开设的课程包括财政史、经济史、经济学史等。大学商科下的银行学门与外国贸易学门均开设经济史课程。[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需要大批熟悉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财经工作人员。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国经济史的教学。1953年,高等教育部要求各综合大学经济学(院)系,各财经学院各系都要求开设经济史课,重点开设中国近代经济史[6]。

从学科的发展路径看,世界范围的经济史学科的产生有三条路径[7]:

其一,19世纪中叶以后,经济学从历史科学中分离出来,并成为与之并列的独立学科。随着经济学研究的深入,原本包含于经济学中的经济史有了自身特有的发展方向,逐渐形成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产生了经济学中的经济史。

其二,历史学的研究开始细化,产生了专门研究经济史的分支学科即历史学中的经济史。赵德馨认为,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以经济学理论为指导,重视理论逻辑,其研究成果偏重对经济运行机制的分析;后者以历史学理论为指导,重视历史逻辑,其研究成果偏重经济实践的考证与历史还原。

其三,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专业的经济史学研究工作者的出现。经济学的经济史与历史学的经济史开始融合,互相取长补短,促成了一种“混合型”的经济史学出现。这种“混合型”经济史学的研究成果既用经济学理论,又用历史学理论;既用经济学方法,又用历史学方法;既注重历史逻辑,又注重理论逻辑。它们既有历史学要素又超越了历史学边界,既有经济学要素又超越了经济学边界。它既不属于历史学,又不属于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是现代意义的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形成时期;从20世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中期,是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史学为主导地位的时期;从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至今,是学科多元化发展的时期[8]。

三、经济史学科的功能

经济学不同于自然科学,难以通过单纯地反复实验去演绎理论。经济学绝大多数的理论成果来自历史。经济史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首先讲的是历史。是“研究过去的、我们还不认识或认识不清楚的经济实践”[9]。但从方法论的角度,经济史是一门经济分析方法[10]。因此,它兼具历史学的基因与经济学的基因。相比于其他理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而言,有其独到的功能。

首先,经济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向学生呈现经济发展的真实面貌,这体现了经济史学科的求真功能。经济史学科的求真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道德层面的求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形成求真的精神。二是学术层面的求真,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开展求真的实践。

不论中国还是西方的史学家均崇尚求真精神的发扬与传承。春秋时期晋太史董狐宁死而书“赵盾弑其君”的记述,开我国史学秉笔直书的先河。修昔底德把真实视为史学的根本,他提出,“我所描述的事件,不是我亲自看见的,就是我从那些亲自看见这些事情的人那里听到后,经过我仔细考核过了的。”[11]

经济史学科的求真精神最终体现在求真的实践。传统的经济史学被称为“食货之学”。我国历朝历代修正史均著《食货志》并专门开设经济史篇章。主要内容是记载历代的人口、农田、贸易、税负、银钱、漕运、矿冶等。历代史官为保证所述内容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往往穷尽毕生精力去挖掘历朝典章制度与地方志书。充分发扬了我国史学家的求真精神。现代经济学盛行的实证主义本质上也是求真精神的体现。经济史的实证与经济学的实证又存在一定的差别。经济学的实证是以量化的经济数据为基础,通过经济理论去解释现实的经济问题。而经济史的实证是对历史的考据,以历史档案为基础,去重现历史的经济,并为认识现实经济问题提供历史资料及理论。

其次,经济学是解释经济如何运行、经济个体如何作出决策、市场如何配置资源等问题的科学。经济史同样具备经济学的解释功能。因此,经济史学科的第二个功能是求解,是解释经济历史的事实,既回答“是什么”也回答“为什么”的问题。具体而言是解释历史经济实践过程中经济现象的发生原因,发掘经济现象的运行规律,探寻历史经济的运行机制并测算其运行实绩或绩效。

要充分发挥经济史学科的解释功能,离不开经济理论。因此,经济史的课程教学不能脱离经济学的理论学习。特别是在中国经济史课程的教学中,由于中国经济运行的特殊性,一方面中国的经济从古至今的发展过程从未中断;另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形态经历了多次的变迁过程:由习俗经济到指令经济,由指令经济进入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市场经济,同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区开始产生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又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形式的计划经济形态,再通过改革开放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因此,解释中国经济的历史过程,需要丰富的经济理论,任何单一的经济理论无法去解释中国经济历史的整体。例如,合作化与集体化时期,去分析中国的经济增长问题,若使用西方经济学体系下的经济增长理论,因为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假设前提不符合,将难以解释此段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问题。

最后,经济学的一大作用是服务现实。同样,经济史学科的第三大功能也是服务现实,即求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为现实提供历史借鉴;二是通过历史上的经济实验抽象出服务现实的经济理论;三是通过历史脉络的考查预见未来并为当下提供借鉴;四是教化今人[12]。

例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关税政策的争论中,休因斯根据英国经济的发展历史提出了关于关税改革的系列主张,并成为当时英国开展关税改革时的“公共政策指南”[13]。抗战期间,当时的大后方区域的交通条件无法满足战时运输的需要,梁方仲在西北数省进行实地考察并结合我国历史上的驿站运输系统完成《对于驿运的几点贡献》一文,建议国民政府恢复驿站运输制度以缓解大后方区域交通困难的情况。国民政府接纳了梁方仲的研究成果,全面恢复驿站运输制度,并在交通部设立全国驿运管理处,统筹全国的驿运工作[14]。

经济理论的形成有两条路径:一是通过假设达到简化经济问题的目的,然后通过演绎而得出;二是将经济运行的历史看成经济实验,在归纳经济规律的基础上得出。因此,经济理论有助于解释经济历史,经济史的教学又有助于经济理论的理解。例如,杰文斯的《论周期性商业波动》一文是通过统计方法从经济历史中归纳出的经济规律。诺思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是在考查西方世界自“黑暗的中世纪”后的经济运行历史而归纳得出。马克思的《资本论》同样是在考查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历史中而得出的理论成果。因此,在经济史课程的教学活动中,要适当地开展与经济理论的“联动”,介绍经典经济理论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些理论的得出是以哪些经济历史为基础。

四、经济学课程思政体系下的中国经济史课程改革内涵

通过回顾经济史学科的发展历史与其学科功能,财经类高校设置中国经济史课程主要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课程教学使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熟悉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以更好地培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财经工作者;二是培养经济学专业本科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具备求真务实的专业素养。新财经改革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融入经济学课程思政体系,并充分吸收新财经改革为课程教学提出的新要求,不仅更好地为经济学其他课程提供更好的历史素材,还要为高质量发展经济学本科教育发挥基础作用。

课程思政的理念缘起于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出了新要求。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课程思政建设进入全面跃升的新阶段。

课程思政是在授业中解惑,在解惑中传道。经济学各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是在传授经济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向学生传递“经世济民”的理念,向学生展现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中国经济史课程天然具备课程思政的属性。因为它是以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为授课对象。它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案例资源,可以为诸如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经济学专业所使用。特别是在新财经改革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史课程教学改革内容的一个重点是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将散落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國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实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首先,中国经济史课程的改革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尽可能地吸收国内外研究中国经济史的理论成果,并将这些理论成果系统化。例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成,它是中国近现代时期社会经济形态迅速转变的结果。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中国的经济形态先后发生了从封建经济形态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形态,再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经济到新民主主义经济,最后由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初级经济形态的转变,而如此迅速的经济形态转变,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具有特殊性的[15]。因此,中国近现代经济史实际上是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形态转变史。而上述的各种经济形态中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利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的经济实践中,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创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

其次,中国经济史课程的改革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主线。“现代化”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没有绝对的标准。不同历史时期,“现代化”有不同的内涵。它既是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发展的目标,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例如,地理大发现带来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形成,工业革命爆发带来的生产力水平的跃升。在这段历史时期,“现代化”的标志是生产的机器化与贸易的市场化。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邻国俄国与日本通过自身的改革实现了追赶,取得了现代化的成功。而此时,清政府虽然取得了与太平天国战争的胜利,并进入所谓的“同治中兴”,但清政府的主要精力在维系自己的统治而非开展现代化的改革。引进机器、学习先进技术的活动多由地方进行。俄国和日本在通过开展政治、经济等领域的改革后实现了国家的现代化,都相继入侵中国,并通过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丰富的经济资源,并持续推进自己的现代化事业。而中国却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并且由于战争赔款而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难以投入充足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革,由此丧失了近代时期追赶先进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良机[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经过改革开放,中国通过经济体制转轨逐渐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将所有制中的公有制与私有制、经济成分中的私营经济与公有经济、中国资本与外国资本相互补充、有机结合,形成了极具市场活力的经济形态,并始终坚持提升生产力水平,时至今日,成了一个现代化国家,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

最后,中国经济史课程的改革要坚持“用中国话说中国故事”。中国经济史是以中国的经济历史为研究对象。1949年以前,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创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这是中国所独有的经济成就。并且,中国经济史的第一批专业工作者,来自上世纪50年代在中国人民大学开设的经济史研究生班。中国经济史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它所讲授的内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经济实践。书写这部分历史的人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研究人员,他们使用的经济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经济相比于之前又有了新的内容,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经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又取得了新的成就。因此,在当前的中国经济史的课程安排中,又要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实际,在中国的经济历史中寻找这些新内容的历史对应,并进一步提供历史借鉴。同时,在理论指导中,要不断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成果,用贴切中国经济发展实际的理论去描述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并将这些理论成果深入地融入到课程思政的内容中。

参考文献:

[1] 赵德馨,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842—1949[M].河南人民出版社,2003:3.

[2] 关永强,张东刚.英国经济学的演变与经济史学的形成(1870—1940)[J].中国社会科学,2014(04):45-65+205.

[3] HICKS,HART A.The Social Framework of the American Economy:An Introduction to Economics[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5:10-11.

[4] 约翰·伊特维尔,默里·米尔盖特,彼得·纽曼.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39.

[5] 杨祖义.20世纪的中国经济史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65.

[6] 邬昶俊,唐韬,朱培灵.赵德馨经济史学研究书评[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2:98.

[7] 赵德馨.经济史学概论文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523-525.

[8] 杨祖义.中国经济史学术语变迁之历史趋势[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3(2):11.

[9] 吴承明.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史研究[J].经济研究,1995(4):3-9.

[10] 隋福民.经济史.一门经济分析的方法[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9(2):97-103.

[11] 修昔底德.伯羅奔尼撒战争史上册[M].谢德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7-18.

[12] 易棉阳,赵德馨.经济史学学科功能论的反思与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19(2):53-63.

[13] 杰拉德·库特.英国历史经济学:1870-1926——经济史学科的兴起与新重商主义[M].乔吉燕译,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7.

[14] 刘志伟编.梁方仲文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461.

[15] 赵德馨.经济史学:理论经济学的基础学科[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3):68-73.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少学时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试析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