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人类学身体研究转向的推进,身体体现呈现出了鲜活的生命形态,其中包含对身体感知的强调。运用人类学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从甘肃省夏河县的田野过程与身体经验出发,展现出气味感知对于当地藏族的文化内涵,以及气味偏好如何体现在当地民众的婚姻选择和食物属性上,气味又如何呈现出社会区隔的内在逻辑,从身体与感知的视角解读夏河藏族的生活世界。
关键词:身体研究;气味偏好;体现;身体感知
余舜德在《从田野经验到身体感的研究》开篇就谈及了自己在云南藏区田野调查时的身体体验,异文化的体验会使人类学者更快地产生对于他者的认知。2015年8月,当笔者正式进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展开田野调查之时,最先感受的文化震撼便是来自身体的不适应,这也是笔者关注“身体”这个议题的缘起之一。
夏河县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地带,平均海拔2900米以上,藏族居民占比约80%,加上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坐落在此,颇有知名度。在夏河调查期间,笔者跟随当地居民参与了各类仪式活动:灌顶仪式、金刚法舞表演、放生仪式以及年度盛大的毛兰木法会,在诸多仪式过程中,深刻地体会着来自身体的“挤”。因仪式场地面积有限,参与人数众多,当地人为了更好的观感,总是削尖了脑袋往前挤,乐此不疲地沉浸其中。笔者则是一场活动参与下来常常精疲力竭,“挤”的身体经验拉开了田野的帷幕。
一、身体与感知的人类学研究
身体曾经一度缺席社会科学的研究,当身体进入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视野后,各学科纷纷对身体展开了解读,而人类学对于身体的关注具有鲜明的学科特性。人类学最根本的田野调查方法主张亲身参与到研究对象的日常当中,以自我的身体为媒介,因亲历产生同情同理心,使人类学者更好地理解他者的文化,人类学也从此摆脱了“摇椅上的人类学家”的戏谑。
身体概念的指涉范围极广泛,身体是社会性与主体性的统一体,这一概念并不仅仅指代肉身(flesh),而是具有多重意义。人类学在“身体”研究的领域中占有优势地位也是和学科本身专注于人的生物性和文化性有关,能够综合性地解读人本身。
在人类学的研究中,身体具有自然、文化、生物、政治意义上的多重属性,身体回归人类学研究视野之后,身体的能动性被凸显出来,这种能动性不仅仅体现为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身体官能,还是一种社会文化规训的结果。
研究者逐渐认识到身体的感知能力是身体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维度,人类学者利用了不同地区的民族志呈现出身体感官世界的多样性,身体感官的能动性被凸显出来,进而提出了身体观到身体感的转向,并逐步形成了感官民族志的研究范式。
Goody的研究提出了感官感知与特定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感官对于特定文化人群认知世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身体的感受同时包含意涵与感觉、文化与本性,既非纯粹的身体感受,亦非单纯的认知,而是两者的结合。
心性的身体(mindful body)的概念提出,使得情感因素成为身体人类学的关注点,情感被认为是三种身体(个体、社会与政治身体——笔者注)的母媒(mediatrix)。身体不再只是物质性的存在,身体同样具有情感性。医学人类学对于疾病与疼痛的研究,正体现出对于身体的情感体验的关注。
一种身体体现(embodiment)的研究取向引发了身体研究的新思路。目前国内embodiment又翻译成“具体化”“躯体化”“具身化”“体认”等,研究也促使了学界对于“鲜活的身体”(lived body)的认同,强调身体是能动的,鲜活的,具有感受、体知的能力。体现再现了一种对活的体验的感性回归,并强调感觉和感觉发生的身体场所。“身体”一词,“身”强调了身体的物质性载体,“体”同时表达了体认、体会、体知等过程。“身体就是一个意义过滤器。我们的感官知觉与意义叠加在一起,勾勒出我们生活环境变幻莫测的极限与范围。对自我的感知即对事物的感知。肉体始终是对世界的一种看法,是主体在对他而言具有一定意义的内部及外部环境中自我定位并行动的方式,并使他和与他有着相近世界观的人能够实现沟通”。
在以往的研究中,通常有两类做法:一类是将身体作为客体,通过感知、训练来探究身体-记忆的形成;Pandolfi的研究关注到了身体如何呈現记忆,文章讲述了意大利南部村庄的女性如何通过对于身体故事的叙述来展现历史,建立认同的。身体叙述成为一个人的个体/私人历史的一种纪念,同时也是村庄历史的展现,女性则通过身体内在对于痛苦、疾病的感知来讲述自己的个人经历和整个村庄的历史。日常生活的记忆被置于身体感知的记忆之中,并与村庄历史相关联,因此才被作者称之为“身体之中的记忆”(memory within the body)。与之相似的另外一种表述“身体里的记忆”(memory in our body),该文作者选择了运动知觉的角度来看身体的训练如何成为身体里的记忆。
第二类研究是将身体作为社会实体,身体并不只是客观存在的研究对象,而是与社会、文化逻辑密切关联,我们需要考量如何让记忆来呈现身体,如何让历史记忆来呈现身体秩序的变迁。Pierre Nora认为真实的记忆存在于身体姿态与习惯之中,存在于不可言说的传统承袭中,存在于身体内在的自我知识,存在于未教化的反应能力与根深蒂固的记忆之中。康纳顿也在研究中强调身体姿态的重要性,将其划归为习性记忆的范畴,希望通过纪念仪式(commemorative ceremonies)和身体实践(bodily practice)来呈现社会记忆是如何传承的。“一方面,个人自我克制得到尤其突出的发展。另一方面,社会控制得到尤其显著的发展……身体是这两个层面之间的连结点。正是在身体属性中,礼仪规范和宫廷规范被复制和记忆。它们作为习惯记忆而被记忆,作为习以为常的礼节而被记忆”。
康纳顿关注的“身体”所体现的历史与记忆,和莫斯提出的身体技术(body techniques)的概念非常相近,也与布迪厄的惯习(Habitus)概念相关,身体受到了惯习的影响在无意识的过程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各类规训储存在身体技能之中。身体能够展现出历史的影子,同时也是对于历史的选择性的认同,因而历史与记忆在身体的层面是断裂而又联结在一起的。
身体与记忆之间的联系是非常明显的,首先记忆是身体官能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记忆是了解过去的重要线索;其次,身体本身的社会性、文化性展现了记忆的社会文化框架,身体是十分重要的联结。惯习、身体技术、身体记忆这些概念从不同的角度呈现了身体的两面性,即能动与被动的统一。
有不少学者使用“身体经验”而非“身体感”的概念,二者均可译为(bodily experience),在中文表述上,身体经验的范畴更广,身体感更加强调感知、知觉的层面,不过同样都是来自身体的经验和感受。也有学者以感官/感觉人类学(sensory anthropology)来指代人类学对于身体感知的研究取向。
感觉人类学的首要任务是超越视听,恢复对嗅、味、触觉的严肃探讨。20世纪末的人类学家之所以不愿意承认嗅、味、触的文化意义,一方面是由于这三种感觉在现代西方处于边缘,同时也因为此前观念总是把“低等”感觉和“低等”种族联系起来。比如一些特定职业需接触特定物品而沾染某些气味,某些特定气味与品位、阶层对应。感觉人类学打破了视觉和听觉的中心位置,以更多元的感官来拓展认知。
嗅觉长期以来被作为较为原始的初级感官,与精神认知区分开来,Brian认为人类学者因此需要更多地关注迄今被忽视的嗅觉意义,他以熏香为例讨论了现代日本社会的气味意义生成与嗅觉营销。Deborah以加拿大安吉沃纳印第安保留区的个案为例,将嗅觉与地方感知相关联,讨论了气味景观对于地方体验感知的形塑。Laurie关注的是里约的感官体验、种族建构与城市空间的相互交织。
除此之外,国内学界关于感官的讨论依然在持续。郑艳姬从物的能动性、感知与情境、身体技能发展3个面向梳理了“身体感”研究背后的理论支持及其研究启示等问题。张文义从想象、疼痛、打卦等角度讨论了身体,并根据颇族祭师如何承载信仰传统的田野材料,提出了具身理论(embodiment)的空间模型。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将会以嗅觉为主要的感知方式,探究嗅觉对当地民众在身体体味与食物偏好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文化观念如何影响身体感知活动及感官偏好,呈现身体的具身感知,从嗅觉感官来构建夏河藏族的生活世界。
二、田野过程与身体清洁
笔者于2015至2018年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进行田野调查工作。初入田野,语言的、人际的、饮食的、环境的,所有的压力一股脑涌来,其中最大的压力来自身体。如厕的困惑、饮食的差异、身份的限制、空间私密性等问题都深深地困扰着笔者,这种来自身体感知的痛苦,实在要比其他的问题要深切、直接得多。
笔者调查的村落虽然距离县城主干道不过几百米的距离,但是村子坐落在阿弥华勒合神山脚下,地形不平坦,村落内部道路并没有全部铺设水泥路,上下水管等基础设施也不够完善,加上旧有的卫生习惯陈旧,村落的道路不仅用于行走,还成为各类生活污水、便溺倾倒排放的场所,一到夏季,整个村子都会充满了难闻的臭味,人们只得掩鼻通过,其卫生状况堪忧。
就身体清洁而言,清洁感受的区域性差异也很大,北方人喜欢搓澡,享受大力度揉搓皮肤表面带来的清洁感,岭南很多地区更加偏向每日冲凉。身体清洁首先受到了当地自然环境的限制,青藏高原常年高寒缺氧的气候条件,加上相对缺乏的水資源,洗澡对于当地人来说,的确是件奢侈的事情,而洗澡之后带来的易受凉等问题,也增加了生病的风险;另外是来自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很多村民家中没有自来水供应,需要从公共自来水供应点背水回家,污水排放也缺乏下水道等基础设施。
顾月明讨论了西方社会的每日洗澡是如何伴随医疗体系的发展一步步从娱乐消遣变成一种没有臭气、没有污染的日常行为,洗浴空间如何从公共的游乐设施转变为私有的身体清洁的场所。等到十九世纪中期,用热水洗澡及泡澡才被视为一种享受,成为“布尔乔亚”每天必须从事的个人清洁工作。身体清洁,不仅仅包括了皮肤的污垢去除,还涵盖了清洁频率、清洁的部位、具体方式以及身体清洁后的感受等内容,体感的清洁也是经过长时间的过程形成的。
当地的小伙伴告诉我,人不能够频繁洗澡,这样会带走身体的温度,而且也对身体很不好,几个月洗一次澡就行,不用频繁洗澡。可见身体清洁的感知受到了文化极大的影响。
近些年来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准也随之提升,洗澡成为更多人认为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村民倾向于一段时间(笔者注:一周到几个月不等)去县城里的公共澡堂洗一次澡,这种公共澡堂的卫生状况也有所不同,有些经济条件优渥的家庭,在自家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这就为高频率的身体清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此外,还有一种夏河地区独特的身体清洁方式:熏香净化。熏香清洁的方式较洗澡而言是较高等级的一种净化方式。洗澡注重的是身体物质的清洁,而熏香带来的清洁,不仅可以去除物质身体的不洁,同时也可以净化身心灵的杂质,使头脑更加清醒,思维更加清晰,甚至可以增加个人的福报,总之是极为有益的一件事,当地社会很多人不习惯洗澡这种身体清洁方式,代之以煨桑、熏香一类的净化方式,寻求香气带来的身心净化体验。
一次房东家的猫咪在主人的床铺上撒尿,一进屋就会闻到刺鼻的臭味,房东就让家人点燃了柏香后在屋子里熏香,重点熏了床铺的位置,用以遮盖难闻的气味,这种方式和清洗床铺相比,更加简便,在气味和心理层面有一定改善,于当地人而言同样也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清洁的目的。
身体感并非一成不变,身体感的变迁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身体的感知来自身体本身的体验,同时又深刻地受到社会发展、文化体系的作用,就像身体清洁的方式、频率及卫生观念亦受到气候环境、文化认知的共同影响。那么,在夏河地区,人们的婚姻抉择如何受到气味的影响呢?
三、身体体味与不洁观念
笔者多次在田野中听到人们评价某个人“这个人臭着哩”,起初以为是在描述一个人的品德败坏、名声不好的情形,后来得知这是对于一个人是否有体味、有狐臭的一种歧视话语。原本作为一种身体特征的重体味在当地文化中被看作是一种不能够被接受的身体缺陷,而且还会因此受到非常严重的歧视话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在选择婚姻对象的时候,身体没有重体味成为一项重要的标准。时年26岁的适婚青年才旦,如此描述自己对于结婚对象的选择标准。
结婚要看整个家族,看对方的父母、长辈的人品什么的。结婚对象要孝敬父母,人品要好,性格要好。再就是一定要看这个人干不干净,如果有狐臭是一定不可以的,自己喜欢也不成,父母也不会同意,今后生了孩子会遗传,这样会害了孩子一辈子。在我们以前同学里面,有三个女生有狐臭,大家都知道,头都抬不起。
在一个较小的熟人社会里,诸如狐臭这样的身体缺陷,大家都是心知肚明的,尤其涉及婚配选择的时候更会格外慎重。才旦还提到自己年轻的表弟在结婚之前,还会找熟人到女孩子的村子里,打听这家人是否适合结婚,除了了解女孩子的性格、品行之外,就是了解对方是否有重体味。老一辈的人在教育孩子遵守规矩的时候,也会用下辈子有狐臭这件事作为威胁。
杀生害命,骨头要啃净。肉不能浪费,浪费了不好,骨头啃不干净的话,下一辈子转世就会身上臭(笔者注:有狐臭),特别转世不好。如果吃了蒜什么的去经堂念经也不好,那个蒜的味道对佛很不好,下一辈子也会臭。
在夏河,身体的重体味被认为是身体的重要缺陷,造成这种缺陷的原因有遗传因素,同时也是一种因果的体现,这种缺陷还会严重影响到下一代的身心健康,因此在婚姻的选择方面,体味是一项关键标准。体味较重或者有狐臭的人在生活中通常会遭受很大的非议和排挤,甚至比某些身体残疾人士受到更多的歧视。即使一个女孩长相再漂亮、性格再温柔,只要有体味上的不洁,就会被排除在婚姻选择对象的范围之外,她们也会常常因此感到羞愧与沮丧。
身体体味对于当地人而言,除了嗅觉不适之外,更多地体现出一种适婚人群选择的社会区分,这种区分的标准不以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条件、个人外貌等惯常的标准加以考量,而是以身体是否有体味来作出判断,这与藏族文化中洁净观念与婚姻缔结的密切关联,身体体味被认为是不洁的一种表现形式,由于不洁则被排除在婚姻关系缔结的可选人群之外。
正如康斯坦丝提到的嗅觉与等级的联结意义,身体由于嗅觉感官的差异而被划入不同的文化类别,反映了某种文化意义上的社会差异与等级区分。当地人也常常因此遭到戏谑,一位来自兰州的朋友就曾提到体味的问题:“我们在甘南这个地方还觉得人家不讲卫生,我们到了上海去看世博会,看到周围的人都捂着鼻子躲,把我们羞的,人家觉得我们身上有股子牛粪的味道,和我们到甘南的感觉是一样的。”
文明卫生的身体是没有体味的,而低等的身体与牛粪、酥油这样的气味有关,当地藏族喜食酥油,宽大的衣服上也常常染上酥油的气味,被戏称为酥油味儿。那么,这种酥油味儿又是什么呢?
四、食物属性与气味偏好
酥油是用牛奶或者牦牛奶精炼而成,含有高脂肪高热量的一种食物,是高原地区提供身体能量、防止嘴唇龟裂的优质食物。当地人将其视为美味佳肴,一提到家乡的食物,总会记得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酥油茶,浓香、醇厚的味道极具特色。酥油通常会散发出浓郁的气味,于很多外地人而言常无法咽下。
有类似境遇的美食还有藏包,又被当地人称为水晶包,因其外皮晶莹剔透而得名。水晶包子是当地人十分喜爱的一种食物,其制作方法和普通的包子相似,包子的面皮采用未经发酵的面皮制成,馅料通常是牛肉,有时也会用羊肉,将大块的牛肉切成小碎块,只放一点葱和盐作为调味,為了口感更加滑腻,很多人喜欢在馅料中加入羊油,生的羊油放入馅料搅拌均匀,等到上锅蒸熟之后,羊油就会在包子中融化,和馅料混合在一起,成为当地人盛赞的美味汤汁。水晶包子的外形很好看,面皮包馅料的过程要捏很多个褶皱,并在中心处捏出一个高高的小口,防止汤汁溢出。
当地人喜欢用木质的托盘来盛放水晶包子,热腾腾的包子上桌就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当笔者第一次食用这种水晶包子的时候以为这和普通的包子区别并不大,可当一口咬下去,包子里流出了滚烫浓稠的汤汁,因为没有佐料和任何去腥的处理,加上羊油的混合,牛羊肉会散发出浓重的膻味。
笔者曾和当地的朋友聊过这种膻味,好奇他们为何不添加调味料让肉的味道更加好吃,他们告诉我首先是因为当地人烹饪技术的有限性,大部分的藏族都不擅长烹饪,只会蒸煮这种简单的烹调方法,在调味品的选择上也没有什么经验,无法从一众调味品当中选择合适的品类,索性只放盐;再次,当地人认为这种“膻味”是来自牛羊肉本身的肉味,是原汁原味的肉的本色,这种膻对于当地人来说是一种鲜美、原初的肉味,不加修饰,肥美异常;另外,该区域海拔高、气温低,为了生存的需要,高热量高油脂的饮食成为主流,膻味的牛羊肉更加符合当地气候条件下的饮食偏好,膻味也成为身体适应环境的一种选择。朋友告诉我,这种牛羊肉的膻味在甘肃不同地区也有所差异,比如天祝以白牦牛出名,白牦牛肉的肉质鲜而不膻,临夏州采用手抓肉的烹饪方法,口感鲜嫩,兰州海拔较低,肉类做法也较为精细,相较之下牛羊肉膻味最重的当属甘南,因靠近玛曲碌曲等牧区且烹饪方法粗犷,故膻味最重。
食物同样会因为气味的问题受到某些限制,在一些重要的仪式活动期间,为了确保绝对的尊重,一些会导致口气的食物被禁止食用,直到仪式过程完全结束。例如笔者所调查的村落尼姑寺的出家群体,每个月的初一到十五都是上早课的日子,在这15天里,不能吃大蒜、韭菜等食物,上完早课之后从16日起才可以这些食物。
当地人认为大蒜的气味对于神佛来说是极为不敬的,为了避免这种不敬,倘若吃了大蒜,在擦净水碗进入佛堂房间的时候要戴上口罩。甚至有很多人觉得前一天吃了蒜,即使晚上刷了牙,第二天早起洗漱完毕,到了煨桑的时候还能够察觉到蒜的味道依旧没有完全散去,仍会感觉气味不适。
再比如夏河隆重的节日娘乃节,在每年的农历四月和九月举行,节日期间很多人会参与村落或个体的斋戒活动,积累功德。节日之前很长一段时间斋戒参与人员不可以吃韭菜、蒜、葱、香菜、白萝卜一类的食物,有些比较严格的参与者从娘乃节之前的21天开始遵循这个规定,这个时间短则也要14天或者是7天。这些食用后会造成口气的食物被认为会对佛祖造成不敬,要提前避免进食,直至节日结束。娘乃节期间的斋戒以两天为一个周期,第一天吃早饭、午饭,晚饭只喝奶茶,第二天全天禁止进食、喝水,第三天可以恢复正常饮食,也可以接续第二个斋戒周期,整个节日期间以8个周期的斋戒为上限,共计16天。
笔者观察统计在2015年10月—11月(农历九月)娘乃节期间,尼姑寺僧尼们进食的所有食物,见表1。
气味在斋戒时期的食物选择上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标准。从上面的食谱中可以看到,当地人认为蔬菜、水果、面食、糌粑、酥油是洁净的,因此在斋戒的时候只能吃这些食物,其他带有各类调味品,包括盐在内的所有食物、加工制品以及肉类都不能在这一时期食用以确保斋戒周期不受食物的污染。
气味是事物本身的属性,而这种属性在特定场所展现出不同的文化意义。夏河人的日常生活中,食物的膻味被认为是原汁原味的鲜美,斋戒时期,气味成为食物选择的一项标准,因一些食物带有较重的气味或食用后产生口气等问题造成不敬,被严禁食用。食物的气味作为重要的区隔方式,将神圣世界与世俗世界加以区分。在进行各类仪式活动以及节日斋戒期间,人们需要控制自己的饮食,通过气味筛选出可以进食的范围,从而将世俗与非世俗明确地区分开来。
五、结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范畴中,身体由缺席转为在场,身体体现的研究更是突显了一种活生生的生命质感,其中,身体能动的体验感知是十分重要的面向。文化体系、自然环境、社会发展、经济水平等因素共同影响着我们如何去感知以及感知活动的价值评判。
在夏河地区,气味是用于社会区隔的重要感官,在个体层面,以熏香的方式完成身心灵的净化,从而达到洁净的状态;在人群区分层面,以身体体味做出身体等级的划分,从而划分出结婚对象的范围;在食物选择上,牛羊肉的膻味被认为是一种原汁原味的鲜美,食物的气味以及食用之后导致的口气具有文化意义的不洁,同时作为重要的标准用以区分神圣与世俗,总之,气味这一感官偏好,既呈现了夏河藏族社会的文化脉络,同时也作为社会区隔的分类准则而发挥着重要作用。身体在能动地感知着世界,但同时又受到多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产生某种感知的偏好,展示出文化、技术、记忆、惯习的身体凝结。
[责任编辑 王健]
收稿日期:2023-04-13
基金项目:广东省教育厅特色创新项目“广州城市社区历史记忆与空间生产的人类学研究”(2023WTSCX056);广东技术师范大学项目“以中国式现代化深化中華民族共同体建设”(22GPNUZDJS01)。
作者简介:朱雅雯,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讲师,人类学博士(广州,510665)。
朱雅雯:《一个民族社区的节事活动与仪式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学报》2023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