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课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与思考

2024-06-04 14:32王韬周泓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4年16期
关键词:艺术课程学科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王韬 周泓

摘要: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学科跨领域融合也已成为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艺术活动与人心理健康间的关联渊源已久。在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滋润学生的心灵,还能提升美育效果,既满足了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艺术课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找准教学目标与内容上的契合点,将心理学理论真正地运用到教学中,营造安全、开放、接纳、真实和自然的课堂心理氛围,于“无声处”育心,由结果性评价转向体验性、生成性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学科融合;美育;心理健康教育;艺术课程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4)16-0071-03

一、艺术课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政策依据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中提出: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1]。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要求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水平,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2]。

2023年4月,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强调要切实把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以美润心,发挥美育丰富精神、温润心灵的作用[3]。

(二)历史渊源

艺术疗愈人心,艺术活动与人心理健康间的联系渊源已久。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古人就有“乐药同源”的思想,《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论述了角、徵、宫、商、羽五種乐音与人的五脏和情志间的关系,并演变出中医的五音疗法[4]。

艺术疗愈功能的系统性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美两国。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美国的玛格丽特·南姆伯格(margaret naumburg),她被誉为现代艺术治疗的奠基人。20世纪30年代南姆伯格出版了几本关于艺术治疗的图书,40年代,她在纽约大学正式创设了艺术治疗专业。80年代,国外开始在中小学中开展心理取向的艺术教育,整合学校艺术教育和心理学资源来帮助学生的心理成长。

2002年,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研究中心开展了一项为期四年的实践研究,结果表明,学校艺术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5]。

(三)现实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出台了系列政策和指导意见,逐步将心理健康纳入教育政策规划,获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上,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

一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的焦虑检出率分别为12.3%、27.0%、26.3%和13.7%;抑郁检出率分别为14.6%、24.0%、28.0%和20.8%[6]。

另一方面,受人才教师紧缺、家校协同不到位、监管机制不健全等因素影响,实质上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存在困难[7]。

为了应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与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困难之间的现实矛盾,当前阶段的学科教师有必要承担一部分的心理健康教育职责,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教学之中。

(四)学科优势

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课程相比,艺术类课程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活动本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优秀载体[8]。

此外,艺术类课程往往更加重视教学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知识取向较弱,这与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天然的契合度。相较起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艺术课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可行性更强,更容易开展。

二、艺术课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满足现实需要

在艺术课程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校心理教师短缺的现实问题,满足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并促进实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地。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这一时期他们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容易受到家庭、学业、人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产生心理困扰,如得不到及时的心理教育,很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但当前的心理教师师资力量不足,许多学校甚至没有开设心理健康课,融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这一现实矛盾。

此外,融合式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育者学习并将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学之中,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在心中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进而可促进实质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落实。

(二)提升美育效果

美育是培养受教育者正确审美观和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的一大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审美心理结构。而人良好的心理品质,本身就是审美的基础与条件,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和外在美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同一美育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9]。

在艺术课程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一方面可以为美育提供科学的指导(如,格式塔心理学在绘画构成中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健全学生的心理品质(如观察力、想象力、意志力等),进而提升美育效果。

(三)是实现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

立德树人的教育导向与核心素养的提出均着眼于未来,其核心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美育过去长期是我们教育的薄弱环节,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体育与美育成为了落实立德树人的重点内容。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各学科跨领域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已是未来教育的必然趋势。

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处于核心地位,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用,在美育中融合心理健康教育能弥补过去教育的不足,有助于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实现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

三、艺术课程融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着力点

(一)目标契合

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变化的期待,在教学工作中起导向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要融入艺术类课程中,就要找到二者目标的契合点。艺术类课程重视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的交互作用,即作品对个体内在心理活动的影响与个体心理体验的外在生成。

艺术课程的这一特点其实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情绪调控、自我探索、休闲指导、个性培养等板块有着天然的契合性,以“我们的校园风采”和“贺卡寄情”两节美术课为例,课程内容与学校适应和感恩父母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相契合。

(二)润物无声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的背后是大量的心理学理论支撑,但这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教育就是简单地将这些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无论是专门的心理健康课还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他课程,我们都要防止知识化的倾向,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润物无声的”而不是“赤裸裸的”知识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绪唤醒、体验共鸣、个性创作等策略来实现“润物无声的”心理健康渗透。

此外,教师的人生经历与体验也是宝贵的心理健康资源,这种真实且富有人生哲理的体会比直接的知识传授对学生的影响更加深远。

(三)理论迁移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人学,其蕴含的心理学知识与理论要活学活用,应该让学生在课堂上去体验和运用这些理论。

比如:格式塔心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格式塔意为整体,它通过研究改变单一因素对人们整体知觉的影响,总结出了接近率、相似率、连续率、闭合率与共同命运律的知觉规律[10],了解和运用这些规律可以为学生的绘画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使画面更好地与人的视知觉规律相匹配。

情绪理论在舞蹈教学中的运用。经典的情绪理论有詹姆斯—兰格理论、坎农—巴德理论和认知评价理论,在教学中运用这些理论可以唤醒学生的情绪状态[11]。

除了将心理学理论运用到艺术课上,艺术学科间的理论也可以互相迁移,如:舞蹈的拉班动作理论可以迁移至美术中增强学生的线条控制力和对人物动态的深度理解。

(四)氛围营造

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课堂上的情绪、情感状态。它制约着学生和教师的学与教,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潜在教育因素。应该营造什么样的课堂氛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艺术课堂氛围,最重要的是心理安全,这是学生表达真实自我的前提。

课堂也应该是包容与开放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艺术类课程应强调开放,追求多元化的表达,这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创作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另外,这种开放与包容不仅仅是单向度的,它还包括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对自我的开放与包容,这种氛围也是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自信增强的潜移默化。

最后,课堂氛围还应该是真实的,自然的。

(五)标准转向

这里的标准指的是课程效果的评价标准,要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他课程之中,那么课程效果的评价就不能只是单纯的结果导向,一味地强调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学会了什么技能。除结果导向的标准,还要考虑到体验性、生成性的评价标准,即课堂的氛围如何、学生的体验怎么样、他们有什么样的思考和收获。面对这种由结果性评价转向体验性、生成性的评价,艺术类课程较自然科学类课程有着天然优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s3325/201212/t20121211_145679.html

[2]中華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关于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EB/OL].http://m.moe.gov.cn/srcsite/A17/moe-943/moe-946/202305/t20230511-1059219.htm.

[4]钱超尘,主编.黄帝内经[M].姚春鹏,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11.

[5]倪婷,胡冰霜.近十年艺术治疗在中国的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3):92-97.

[6]俞国良.中国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及其教育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43(4):20-32.

[7]王易之.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建议[J].发展研究,2023,40(9):35-39.

[8]叶一舵.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问题[J].中国教育学刊,2004(3):20-23.

[9]陈家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操作与实务(修订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0]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浦·津巴多.心理学与生活[M].王垒,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

[11]琳达晓乔.舞动:以肢体创意开启心理疗愈之旅[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编辑/卫 虹 终校/孙雅晨

猜你喜欢
艺术课程学科融合心理健康教育
信息环境下中俄边境高校共享艺术课程研究
浅谈小学艺术课程对儿童价值取向的影响
浅谈舞蹈普及教育在小学艺术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