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逻辑缘由与实现路径

2024-06-04 20:57李海龙刘晓萱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路径

李海龙 刘晓萱

摘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现实背景下,在马克思主义和平观和中国传统和平思想的指导下,以对和平发展的坚定追求和胸怀天下的情怀表达为价值支撑,中国共产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的重要论断。新时代新征程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统筹推进发展和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加快构建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全面加强军队和国防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和平发展;逻辑缘由;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24)02-0010-07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中国始终把发展的立足点放在依靠本国人民的力量上,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中谋求自身发展,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和平与稳定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开辟了一条既利于中国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为世界和平发展和全人类幸福贡献了中国力量。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于中国国情,切合中国实际,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逻辑缘由。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一、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缘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这种自信和自觉,来源于中华文明的深厚渊源,来源于对实现中国发展目标条件的认知,来源于对世界发展大势的把握。”[2]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以马克思主义和平观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平思想为理论来源,是中国共产党深刻判断国内外发展环境后作出的战略抉择,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追求和平发展、坚持胸怀天下的价值表达。

(一)理论逻辑:赓续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平观与中国传统和平思想

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科学延续了马克思主义和平观,充分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

1.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平观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平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和平观。马克思主义认为,和平与战争是在追求利益关系中相互联系而产生的,和平是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一种非暴力的交往方式,永久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无产阶级要把实现和平与共产主义革命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和平观,科学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和平”和“怎样实现和平”的问题,实现了对世界和平思想的重大突破。

对于“实现什么样的和平”这一问题,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正义的、永久的和平。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必将产生阶级矛盾和利益冲突,要实现持久的、真正的和平,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一产生战争的根源,实现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消亡。因此,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不仅是为了推翻资本主义旧秩序、实现共产主义,而且肩负着实现永久和平、彻底解放全人类的历史使命。对于“怎样实现和平”这一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充分肯定暴力革命的必要性,认为暴力是推翻旧秩序和旧制度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承认和平方式是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手段之一。他们认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工人阶级可以借助争取普选权、参与议会活动等和平手段达到斗争目的,在实践中“隨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3]这就为采用非暴力的方式使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和平让渡提供了理论可能。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和平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可以和平共处的思想。综上所述,马克思主义和平观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2.继承中国传统和平思想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4]中国传统和平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精髓与核心价值之一,和为贵、求大同的中国传统和平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镌刻进中华文明的基因之中。自古以来,中国就有“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崇信修睦”“国虽大,好战必亡”“化干戈为玉帛”等崇尚和平的思想,倡导“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天下大同”的社会理想。中国古代不同思想流派都蕴含着关于“和平”的观念。比如,儒家主张“仁者爱人”“和为贵”,要求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理解、关爱,旨在建立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道家追求道法自然、无为不争,主张用道安治天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互相爱护和尊重,不应互相征伐和战争。《孙子兵法》提出,“兵者,国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强调战争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要慎战、不战。可见,对和平的热切追求始终是中华民族深层心理的普遍认同。

正是基于对和平的坚定信念,中国积极与其他国家和民族开展经济文化交流。纵观历史,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闻名后世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交流往来。郑和七次下西洋,为亚非等国带去了中国的手工业技术和丰富的农产品,成为传播和平的友好使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百年前,即使中国强盛到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30%的时候,也从未对外侵略扩张。”[5]由此可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继承和发展了中国传统和平思想,深刻体现了中华文明所蕴含的和平底色。

(二)现实逻辑:有效应对“两个大局”的战略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我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6]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是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条件。

1.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客观要求

当今世界,国际格局和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调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7]一方面,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新的突破,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越发密切。另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乏力,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加深,地缘政治动荡加剧,全球性问题更加严峻,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构成威胁。面对全球性挑战,各国唯有团结合作、携手应对,才能共同发展、实现共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反之必然会被历史抛弃。什么是当今世界的潮流?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8]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对世界大势清醒认识和深刻把握后作出的战略抉择,是有效应对世界百年变局中的风险和挑战的中国方案。中国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各国共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重要前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党和国家的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我们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我国经济建设营造了和平稳定的大环境。尽管如此,我们仍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旧突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仍然艰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一系列涉及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问题亟待解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面临重重挑战。要解决存在的这些问题,如期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必须要有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

因此,我们党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大局出发,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我们党对中国基本国情和中国最大实际正确把握后作出的战略选择,是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和实践行动。只有和平稳定的国内环境作为发展保障,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

(三)价值逻辑: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发展的坚定追求和胸怀天下的情怀表达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不懈探索和平发展道路,坚持胸怀天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和平发展的理想追求和天下情怀的坚定不移为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价值支撑。

1.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发展的坚定追求

和平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和坚定选择。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发展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20世纪50年代,我们党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一大批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缓和了当时新中国与一些国家的关系,有力维护了世界和平,而且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奠定了主基调。20世纪七八十年代,邓小平敏锐地洞察到国际局势趋向缓和,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战略论断,随后又提出“结伴不结盟”“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外交思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和平稳定的国内外环境,也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20世纪末,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新安全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加入WTO,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实现了党的和平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和平外交政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丰富和发展了党的和平发展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牢牢把握历史前进方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从中国和世界共同利益、全人类共同福祉出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共建“一带一路”等一系列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为破解人类共同难题、推动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和平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坚强意志。

2.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情怀表达

坚持胸怀天下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和鲜明特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价值逻辑和政治要求,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的神圣职责。

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是一项崇高又充满挑战的伟大事业。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一经成立就将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作为自身的光荣使命,将胸怀天下、心系人民的情怀作为自身应有的品质,始终为全人类解放事业而不懈奋斗。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坚持胸怀天下”作为党百年奋斗积累的宝贵历史经验之一,强调“党始终以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正确认识和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9]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着立己达人、兼济天下的价值观,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担当,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中国在实现自身利益的同时考虑和尊重其他国家的合理期盼,愿意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共谋发展之路,欢迎各国搭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顺风车”,用实际行动促进各国共同繁荣,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崇高事业贡献中国力量。

二、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當前,中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汇期,面临的风险与机遇并存。基于此,要协调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

(一)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国家发展安全屏障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们将面对一系列来自内外的发展问题和安全威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更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

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统筹做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10]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是顺利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要求,是更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部署。

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坚持立足自身发展这一前提不会改变,坚持将自己的事情做好这一重要原则不会改变。我国要在大变局中牢牢抓住历史机遇,在大挑战中优先掌握战略主动,必须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和基本路径,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解决各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充分释放我国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在高质量发展中解决影响安全的各种因素。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前提。在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相互交织的今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要切实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提高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或危机的能力,既要警惕“黑天鹅”,又要防范“灰犀牛”,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同时,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把国家安全贯穿到党和国家工作各领域和全过程。

(二)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着众多风险与挑战,全球产业链重构,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进入深度变革期。世界各国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全球机制”和“全球体系”来应对和化解层出不穷的全球性问题。面对国际社会的普遍诉求,中国提出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倡议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11]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凝聚各国人民价值共识,为解决世界发展面临的问题、增进各国人民福祉提供了可行性方案。

建立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宗旨。在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加强政治互信,促进大国之间协调和良性互动。在安全上,坚持通过对话协商的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反对恐怖主义,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贯彻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在经济上,同舟共济、互利共赢,反对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在文化上,加强交流互鉴,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摒弃文明优越论、文明冲突论,倡导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落实全球文明倡议。在生态建设上,坚持绿色低碳,倡导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与世界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海洋污染、生物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合力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路径。中国始终坚持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反对干涉别国内政。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指引下,中国积极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摒弃冷战思维和阵营对抗,不以意识形态划线,秉持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理念,走出一条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的新道路。

(三)提高制度建设能力,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以推动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为目标,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充分关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诉求,不断提升自身建设国际制度的能力和水平,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共建“一带一路”以及为了反对不当制裁、干涉和长臂管辖建立的反制法律体系等,体现了我国在国际制度建设和国际体系改革方面的努力,中国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建设性作用。但西方国家仍然掌握着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仍然处于国际体系的中心位置,因此,要建设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破除当前面临的制度困境,推动国际体系更加公正化、合理化。

在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的过程中,中国应切实加强建设国际制度的能力,以建设各国权利平等、分配合理的国际制度为主要标准,弥补旧有国际制度的缺陷,积极参与国际议题的设置,在解决国际事务中,既要充分考虑问题有关方的利益和立场,又要立足于国际社会的整体利益,为国际社会提供具有中国特色的规范制度。中国要始终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呼吁各国共建民主化、法治化的国际治理规则,坚决维护国际公平与正义,推动构建“同呼吸、共命运”的新型国际共同体秩序。同时,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要切实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观照发展中国家人民的合理诉求,积极团结其他发展中国家,推动提升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平等公正、反映大多数国家意愿和利益的方向发展。改革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建立国际新秩序也将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安全、公平、和谐、共赢的外部发展环境。

(四)提高国际话语权,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与中国的国际地位并不相称,与中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国际贡献的增加不能同步,国家实力未能及时转化为国际话语权。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12]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体系,向世界表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和平崛起、合作共贏的现代化,更好地阐释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理论之道、实践之道、时代之道,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而且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走向现代化的经验与启示。

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话语体系,向世界传播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友好声音,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道。一方面,要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时要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进一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崇正义、尚和平、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让中华文明赋予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提高中国式现代化的影响力和认可度。另一方面,要着力提升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和国际舆论的引导力,牢牢把握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主动权与解释权,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及时在国际舆论场上发声,积极主动回应国际社会的舆论关切,优化提升国际话语环境,及时将我国的国家实力与作出的国际贡献转化为国际话语权,回应国际上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误读和质疑,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念推向全世界,在平等交流中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向世界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

(五)加强军队建设,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要求。”[13]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强大的军队和国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柱石,是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后盾。

中国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始终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政治建军是立军之本,必须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牢固确立习近平强军思想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夯实军队的思想政治基础;改革是强军的必由之路,要重点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各种障碍和问题,优化和完善军队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科技是核心战斗力,要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在国防和军队建设领域的运用,以自主创新为战略基点全面提高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水平;强军之道要在得人,要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强军战略,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以培养高素质、高水平、高层次的新型军事人才为目标;依法治军是强军之基,要全面提升军队的法治信仰,不断强化軍队的法治思维,构建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实现治军方式根本性转变。只有不断提升军队和国防的现代化水平,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的保障才会更加坚实有力。

三、展望

古语云: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中国式现代化是我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不仅为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可行性参考,而且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与人类社会进步开辟了光明前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在这个充满挑战又充满机遇的新时代,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和有力支持。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实现现代化,符合本国人民的利益需求,回应世界各国的合理期盼。不管未来世界如何变化,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不断壮大世界和平、正义、进步的力量,愿同国际社会一道开辟更加光明美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7][12][1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3.60.45.55.

[2][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265.247.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76.

[4]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R].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4.

[5]习近平谈“一带一路”[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72.

[8]习近平.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4(3).

[9]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Z].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68.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90.

[11]习近平著作选读(第2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3:48.

(责任编辑:胡爱敏)

Chinese Modernization on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Logic Reason and Realization Path

LI Hailong, LIU Xiaoxuan

(Party School of CPC Shandong Provincial Committee,Jinan 250103)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great changes in the world 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rejuvenation strategy,  CPC put forward the important concept “Chinese modernization”,which is modernization pursuing peaceful development. This concept,guided by the Marxist concept of peace and China's traditional peace thought,  gets support by firm pursuit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and the expression of  the global vision. In the new era, it is necessary to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security in a coordinated way,build a human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reform of the global governance system,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hinese modernized discourse system, etc.

Keywords: Chinese Modernization;Peaceful Development; Logic Reason; Realization Path

猜你喜欢
和平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路径
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新”
“中国式现代化”的如椽巨笔
理论·历史·实践: 三维探析中国式现代化
外媒关注网络治理“中国方案”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浅析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背景、内涵和意义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论中国和平发展理念的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