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婷
摘 要 面对世界的发展、变革与转折大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以深邃的战略眼光敏锐地洞察到了其中的历史性机遇。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制定的和平发展对外战略,其根本目标就是努力争取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为国内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必要的条件。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提出的时代背景,进而概括了和谐世界的内涵:民主、和睦、公正、包容,并对其做了进一步的阐述。最后,指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对中国如何进一步推进和平发展对外战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中国 和平发展 背景 内涵 意义
中图分类号:D820 文献标识码:A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提出的背景
2002年11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大的政治报告中明确提出,“综观全局,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是对当代世界范围内矛盾运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中国现代化建设面临的国内、国际各种因素综合考察得出的判断。
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经过20多年持续较快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经济进入稳步快速增长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初步形成,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不断完善,同国际社会的接轨日益增强;科技教育和国民素质有了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目标已经基本实现。但是,这种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1世纪头20年,中国将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这是以100年为尺度的国家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在国际上,从20世纪80年代起,世界局势总体已趋于缓和。90年代中期以后,冷战结束对世界的直接冲击基本过去,世界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正在取代冷战时期的大国间以大规模军备竞赛为主要表现的全面对抗,在21世纪头二十年或更长时间内不会发生世界大战,也不会发生大国间的全面、严重对抗。另一方面,经过长期卓有成效的外交工作,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全面改善,在各个领域的相互合作不断加深,这都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必需的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同时,世界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实现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和可能。可以说,21世纪头二十年的国内外环境,为中国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要机遇,将这二十年确定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有充分根据的。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期间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题为《把目光投向中国》的演讲,明确地把中国选择的发展道路称作“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首次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思想。他说:“中国的发展和崛起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走一条和一些大国不一样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和平崛起的道路。”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全面阐述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要义:第一,中国的崛起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以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第二,中国的崛起应把基点主要放在自己的力量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靠广阔的国内市场,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雄厚的资金积累,以及改革带来的机制创新。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的时间,恐怕要多少代人的努力奋斗。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即使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应该说,和平崛起既符合中国的核心利益,也符合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鉴于人们对“崛起”一词的理解不同,为避免引起国际社会的误解,2004年4月2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作了《中国的发展亚洲的机遇》的主旨演讲,将“和平崛起”这一提法改为“和平发展”。同年9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国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至此,“和平发展新道路”的提法被最后确定下来。走“和平发展的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中国共产党新的一代领导集体在科学分析和正确判断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国际秩序的基础上做出的战略选择。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既是当代国际形势的发展决定的,也是中国的现实利益需要决定的。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
按照国务院发布的《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可以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概括成四条主要内容,即: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简单地讲,就是坚持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理念,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白皮书用四个词概括了和谐世界的内涵:民主、和睦、公正、包容。内涵很丰富,从国际政治、安全、发展和文明对话各个角度,提出了中国的立场、观点和政策主张,并以事实突出中国推进文明对话与交流的实际努力,表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促进共同发展,促进国际社会和谐的积极的、负责任的力量。
中国和平发展的崇高目标就是要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这个和谐世界应该是民主的世界,和睦的世界,公正的世界,包容的世界。主要内容包括:(1)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各国应在《联合国宪章》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对话、交流与合作,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2)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共同应对全球安全威胁,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以和平方式,通过平等协商和谈判解决国际争端或冲突。(3)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经济全球化应坚持以公正为基础,应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建立一个公开、公正、合理、透明、开放、非歧视的国际多边贸易体制,为世界经济有序发展构建良好的贸易环境。(4)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各国应尊重彼此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使各国根据本国国情实现振兴和发展。应加强不同文明的对话和交流,努力消除相互的疑虑和隔阂,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使人类更加和睦,让世界更加丰富多彩。应维护文明的多样性和发展模式的多样化,协力构建各种文明兼容并蓄的和谐世界。
3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意义
中国走和平发展新道路,是总结世界发展和中国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时代新特征、世界新局势和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相结合的正确选择,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今天的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始终是中国的中心任务。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特别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给世界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同时,中国也清楚地看到,世界上仍存在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因索,人类还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但机遇大于挑战,只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就能够逐步实现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目标。事实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中国的国家意志。因此,我们说中国的和平发展新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
中国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发展的基点放在立足本国实际上,同时坚持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努力实现更为均衡的发展。中国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有许多优势和条件:有可以支撑经济更大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有日益增长的巨大市场需求和较高的国民储蓄率,有丰富的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资源,有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政策保障,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为做到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重点要做好:(1)坚持观念创新和体制创新。通过改革,中国将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市场化程度,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不断形成一整套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2)立足开拓国内市场和增加国内需求。巨大的国内需求和广阔的国内市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发展应当而且有可能实现以国内需求为主,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3)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转变增长方式就是努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提高人口素质、高效利用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注重质量效益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结构调整对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4)加快科技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5)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中国努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教育结构调整,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重点加强义务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使教育事业有一个大发展,努力造就高素质劳动者和各方面的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1997:45.
[2]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28-29.
[3] 庞中英.全球化、反全球化与中国——理解全球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3-25.
[4] 谈世中,等.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100.
[5] 楚树龙.国际关系基本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6] 倪建民,陈子舜.中国国际战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7] 刘江永.21世纪:世界与中国[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