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龙 刘恩辰
摘要 为了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本科生解决工程技术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适应和引领现代化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复合型本科人才,解决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滞后于产业需求的问题。文章从专业建设质量提升、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高质量教材开发、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以及“双师双能型”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打造等方面提出了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交通运输类专业;机械汽车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TH-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6-8949(2024)10-0171-04
0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就业难、发展同质化、疏离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供求严重失衡,大学生就业困难与企业“用工荒”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22年11月召开了2023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会议指出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 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复杂,如图1所示。此外,众多企业难以招聘到紧缺的复合型人才。自2009年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相继出现“招工难”和“用工荒”现象[1-2]。2022年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小康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的“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建议登顶热搜。据张兴海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高达2 200万,近5年来,平均每年有150万人离开制造业,而与制造业人才流失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快递从业人数突破1 000万[3]。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22年2月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同2021年第三季度相比,制造业缺工现象持续,“智能制造”领域人才短缺程度加大[4]。
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是高等教育规模与结构是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指标。“就业难”同“用工荒”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烈,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现有的高等教育结构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之间出现了错位和失衡。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向应用型转型,是基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与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契合,以提升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解决人才培养同产业需求“两张皮”的矛盾,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引领作用。横跨教育与产业两大领域的“产教融合”对于实现高校转型目标至关重要[5]。因此,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是实现交通运输与机械类专业人才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地方高校依据地方而设、受地方支持和拥护,其不仅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艰巨任务,更肩负着为地方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才支持的重要使命[6-7]。该项目从专业建设质量提升、快速及时响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校企合作课程、高质量教材和工程案例库的开发、基于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浸润式”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的构建以及“双师双能型”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打造等方面进行探索,从而提高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本科生解决工程技术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出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为提高产业竞争力和汇聚发展新动能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对于完善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交通运输与机械汽车类专业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1.1 紧密对接交通与机械汽车产业链,不断提升学科专业建设质量
地方高校需要根据所处地理位置的经济与产业特色,发挥自身优势培养高质量本科应用型人才,可以包含有多方面内容,如图2所示。
在学科建设方面,根据国家“十四五”规划,新一代汽车特色学科群以“智能车辆与车路协同控制系统”“车辆结构设计与系统动力学”“新能源电池制备和智能网联电驱动与电拖动技术”“工程与农用机械设计与协同控制技术”为研究方向,涉及的学科囊括了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力学、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8-9]。学科群的建设将主要依托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西重点实验室、广西工程研究中心等科研平臺和研究所展开,将各科学平台建设成为学科交叉的平台,并鼓励各二级学院教师围绕学科研究方向组建科研团队,促进学科交叉。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针对地方高校传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相关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和实践教学与机械、汽车产业发展不匹配,以及机械汽车类专业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联系不紧密等弊端,围绕国家和地方机械、汽车产业布局,深化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与车辆工程专业的内涵建设,围绕智能化、电动化机械与汽车发展的要求,主动调整交通运输、机械、汽车专业结构,进行跨专业交叉融合,实现多专业交叉复合,着重打造交通运输与机械汽车特色优势学科专业,推动交通运输、机械、汽车专业的集群式发展[10]。紧密对接电动化与智能化机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加强机械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打破传统交通运输、机械学科专业的壁垒,支撑交通运输、机械与汽车产业链等若干关联专业的持续协调发展。依据交通运输、机械与汽车产业前沿发展动向,推动建设一批新的应用型本科专业,探究交通运输与机械汽车本科专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从而持续提升交通运输与机械汽车专业的建设质量。
1.2 引企入校赋能聚力,推动交通运输与机械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是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目前存在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专业开设的部分课程与交通运输、机械与汽车产业需求不匹配甚至相脱节的难题,应加强引导交通运输、机械与汽车行业企业尤其是交通运输、机械汽车龙头企业,深度参与交通运输、机械工程与车辆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建设,改革课程体系,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课程结构。持续推动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与车辆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迭代,地方高校专任教师和实践教学教师应积极关注且及时跟进交通运输、机械汽车产业创新链的发展动态,推动交通运输、机械与汽车专业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生产流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等产业需求紧密衔接,建设一批高质量校企合作开发的课程,对于实现交通运输类与机械汽车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与重构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与企业的高频双向交流。一方面高频次邀请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人才到校开展学术报告与学术讲座,为师生介绍機械与汽车产业前沿技术的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另一方面鼓励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到企业开展交流,了解相关产业的难点、痛点问题。通过与企业的高频次双向交流,不断提升教师通过产教融合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意识和本领。
二是引入课程产业资源。基于企业技术革新项目,并紧密结合产业的实际需求,持续创新教学内容、方法以及手段,提高综合型和设计型实践教学的比重,将真实的企业项目作为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主要选题来源。
1.3 不断创新教学内容,加强交通运输与机械汽车类专业高质量教材建设
教材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它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交通运输、机械工程与车辆工程专业教材,存在教学内容与新兴技术联系不紧密、与产业相关研究成果相脱节等问题。因此,以创新教学内容为动力,引导交通运输、机械与车辆龙头企业深度参与教材、工程案例库的编制和撰写,把产业发展最前沿和最鲜明的实践科研成果编排到人才培养的教材中,实现校企协同联合开发高质量教材和工程案例库。除积极编写和完善传统纸质教材外,还需开发创造更具表现力、吸引力、前沿性和前瞻性的新形态教材,这对于提高交通运输与机械汽车类专业的高质量教材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上,应坚持校企双主体的育人模式。在理论教学上,校企协作开发优质的课程与教材,坚持以专任教师为主体,以企业兼职教师为辅,为学生开展理论教学。在实践教学上,由于企业的设备更先进,与产业发展需求更密切,应坚持企业兼职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师为辅,为学生开出高质量的实践实训课程,以项目形式指导学生开展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这不仅能够实现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也满足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需求。
1.4 以提升实践能力为抓手,建设“浸润式”产学研融合的实践平台
实践对应用型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整合地方高校和企业的优秀资源并加以利用,加强校企合作联合实验室以及研发中心的建设,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和专业的综合优势。依据产业技术创新关键问题实现协同创新,开展先进技术攻关、产品研制,以及成果转化、项目孵化等工作,建设出一批科技创新型的成果,提高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竞争力。积极推动科教融合,及时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促进科研与教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强化和深化“产学研用”体系化设计。依据机械工程和车辆工程专业特点,以及企业的核心产品、技术指标和生产流程,结合当地企业与高校的联合方式,构建一个基于交通运输与机械汽车产业发展和创新需求的“浸润式”产学研融合实践平台。借助合作企业的真实生产线等环境,进行实地、实操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本科生对汽车产业的认知程度,并培养他们解决工程技术复杂问题的能力。
实验教学难以满足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原因在于教学设备老旧,与产业发展需求相脱节,导致无法开出高质量的实验教学。为满足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及产业学院建设的需求,应优先采购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关的教学设备,加强教学设备采购考核制度,即坚持花钱必有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采购的设备既能开出高质量的实践教学课,同时还能满足对外服务的功能,从而在有限的经费投入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增加学校的收入。
1.5 加强校企人才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教师是人才培养的主体,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借助与交通运输、机械和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共建的人才联合培养基地,鼓励博士以及研究生导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带领本科生和研究生赴企实践,围绕企业提出的实际课题开展研究和技术攻关,产出一批科研成果,不断提升为汽车产业服务的能力。选聘和加大引进企业业务骨干、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到高校任教,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推动师资交流、研讨和培训等,推行校企合作的导师联合授课和指导,探索教师激励机制,努力打造一支“双师双能型”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
一是加强交通运输、机械、汽车行业高层次人才的柔性引进。目前自治区出台了《广西高层次人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且部分学院教师的导师为院士、长江学者,通过利用自治区人才政策以及部分教师的资源,加大从著名高校柔性引进机械工程学科方向的院士、长江学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引领机械工程学科发展。
二是加大对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一方面鼓励年轻博士以及研究生导师到交通运输、机械、汽车行业等龙头企业合作单位挂职锻炼,围绕产业相关的课题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服务汽车产业的能力;另一方面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开展访学研究,不断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三是加强和健全教学科研团队建设与考核制度。一方面鼓励教师跨学科交叉成立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通过学科建设经费加大对高水平教学科研团队的建设;另一方面坚持科学的评价体系,对投入建设经费的科研团队进行教学和科研成果的考核,在制度上保障高水平科研教学团队的建设。
1.6 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升本科生实践能力和水平
依托产业学院,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汽车专业教育紧密融合。充分利用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师资、软硬件设施等资源,共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平台,共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共同指导大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科研训练和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将交通运输、机械汽车龙头企业等共建单位的生产和技术开发工作环境作为产业学院的重要教学资源,将真实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项目作为大学生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课题来源,安排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协同指导,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团队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基于科研成果或创新训练项目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参加“互联网+”等学科竞赛,在各学科竞赛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
1.7 加强产学研合作,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
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是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是做好科研顶层设计,突破核心关键技术。为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提前做好科研顶层设计,集中优势资源,围绕工程机械与新能源汽车等前沿领域基础问题与核心关键技术开展协同攻关,做到“顶天立地”。既能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开展“顶天”基础研究,又能针对地方经济发展开展“立地”应用基础研究,提升机械工程学科的竞争力。
二是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采取“企业出题、政府选题、高校答题、市场阅题”方式,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企业出题,深度参与关键技术攻关;政府选题,设置专项引导资金,鼓励校企深度合作;高校答题,积极发挥高校人才以及科技创新的优势,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市场阅题,促进研发成果经得起市场的检验,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2 结束语
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和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应根据产业需求,深化产学研合作,开发与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课程体系和高质量教材,加大实践育人工作力度和持续加强“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設,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本科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高本科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培养出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质量应用型本科人才。
参考文献
[1]朱炳祺, 程东庆, 叶小青. 产教融合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刍议[J]. 中国成人教育, 2023(23): 35-38.
[2]李晓明, 张一凡. 社会实践与校企合作对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影响[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8(10): 74-76.
[3]杨兴杰. 2023年高校毕业生1 158万人, 青年就业难问题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EB/OL]. 2023-06-30/2024-01-19.
[4]白冰. 产教融合背景下机械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造纸装备及材料, 2023(5): 227-229.
[5]潘懋元.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1.
[6]朱晓芸, 梅伟惠, 杨潮.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困境与策略[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9): 82-85.
[7]郜峰, 白洪金, 史永杰. 产教融合背景下机电类专业“递进式”岗位能力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产业创新研究, 2023(6): 184-186.
[8]张璐. 跨学科知识融合在机械类专业中的应用[J].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9(1): 24-27.
[9]王小明, 陈利华. 机械类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教学论坛, 2020(6): 12-14.
[10]林华, 曹昌勇, 王洪新, 等. 新工科背景下产教融合创新机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湖北农机化, 2020(17): 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