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4-06-04 14:56:25卢世萍
公关世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BIM技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卢世萍

摘要: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建筑设计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传统的《建筑手绘表现》课程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在BIM技术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方法。总结BIM技术在《建筑手绘表现》课程教学中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以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更好地为建筑行业服务。

关键词:BIM技术;高职院校;建筑手绘表现;教学改革

引言

BIM技术在国内应用以来受到建筑企业的广泛关注,BIM技术的应用涉及设计、施工等各个领域。BIM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推动着未来建筑业的发展方向變化,逐步实现建筑向信息化趋势发展。然而在建筑方案设计应用过程中,BIM技术可能会约束建筑设计师的创新思维表达。相较之下,建筑手绘具有更高的创意性和灵活性,能够快速直观的将结构、比例尺、透视等构思体现在图纸上,便于观者更直观地理解设计。建筑手绘表现与BIM技术相结合,将二者在建筑设计表达方面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更好地体现建筑设计方案创意构思的艺术性、技术性与表现性。

一、建筑手绘表现与建筑方案创意构思表达的关联性

建筑手绘表现是一种传统的建筑设计表达方式,它通过手绘图纸来表达建筑师的设计意图和创意。建筑方案创意构思表达是建筑设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从建筑设计师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表达来体现建筑的设计理念。在建筑方案创意构思表达中,建筑师需要运用各种设计手段和表达方式来呈现建筑的独特性和创新性[1]。

(一)建筑手绘表现与建筑方案创意构思表达的关系

建筑手绘表现和建筑方案创意构思表达是建筑设计过程中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建筑手绘表现是建筑方案创意构思表达的重要手段之一,可以帮助建筑师快速表达设计意图和创意思维,同时也可以激发建筑师的灵感和创造力。而建筑方案创意构思表达是建筑手绘表现的基础和前提,它为建筑手绘表现提供了设计方向和表达内容。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建筑设计的发展。

(二)建筑手绘表现在建筑方案创意构思表达中的作用

建筑手绘表现不仅可以快速表达建筑师的设计意图,让客户和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认同建筑师的设计理念。而且可以激发建筑师的创意思维,让建筑师更加深入地思考建筑的设计问题,并探索更加创新的设计方案。同时还可以记录建筑师的设计构思和设计过程,便于后期回顾和修改。最终促进与客户和团队成员有效地进行沟通,让设计过程更加高效。

(三)建筑方案创意构思表现在建筑手绘表现中的作用

建筑方案创意构思表达可以为建筑手绘表现提供设计方向和设计内容,让手绘图纸更加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同时,还可以提高建筑手绘表现的水平和质量,让手绘图纸更加专业和具有艺术性。

(四)如何促进建筑手绘表现与建筑方案创意构思表达的关联性

建筑师需要加强设计基础,提高手绘表现和方案创意构思表达的能力,以更加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同时注重培养创意思维,不断挖掘设计灵感,提高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独特性。在与客户和团队成员沟通交流的同时,能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和设计要求,并将其融入设计方案中,进一步采用多元化的设计手段,如数字化设计、模型制作等,以更好地表达设计方案的创意思维和设计意图。

从而促进建筑手绘表现与建筑方案设计表达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二、BIM技术应用于建筑方案的创意构思和表达中具有的意义

BIM技术将建筑设计方案的各种详细信息整合到同一个三维模型中,可用于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各个阶段。因此,BIM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方案的创意构思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BIM技术可以在建筑设计方案的创意构思中为设计者提高设计效率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化信息的工程设计方法,其特点是可以在三维模型中整合建筑项目中的各种信息,如材料、尺寸、形体、构造等。这种技术的优点是能够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控项目整体情况,减少设计过程中的反复修改,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

(二)BIM技术可为建筑设计优化设计方案

BIM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建筑方案的分析和优化更加高效和准确。通过BIM模型,可以实现日照分析、通风分析、消防分析等多种分析功能,并在设计过程中实时更新分析结果,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优化设计方案。此外,BIM技术还可以与其他软件和技术结合使用,如GIS、VR、无人机等,以提高设计效率和精度,并为业主提供更直观和真实的设计展示。总之,BIM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师更有效地优化设计方案,选出符合业主需求的最佳设计方案。

(三)BIM技术可为建筑设计师提高沟通效率

BIM技术可以帮助建筑师将建筑项目的各种信息整合到一个模型中,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系统、给排水、装修等。这个模型包含了建筑项目所有的几何、物理、功能信息,可以帮助不同的专业领域进行共享和沟通,不同专业的设计师和业主和施工团队可以通过模型实时查看和修改设计方案,更好地协作完成项目,进而提高沟通效率和项目质量。BIM技术在提高沟通效率方面的优势使其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BIM技术可促进设计方案可持续发展

BIM技术可以使建筑项目实现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在设计阶段,BIM技术会将建筑的各项性能参数通过数字化模型表达出来,包括结构、节能、节水等方面,设计师可以借助这些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充分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从而提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五)BIM技术可为建筑设计师提高方案设计质量

BIM技术可以创建三维虚拟模型,该模型可以展示建筑的空间布局、构造细节等信息。设计师可以利用该模型进行虚拟浏览和漫游,在虚拟空间中检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更好地理解设计意图。BIM的可视化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设计质量,减少了设计错误,也便于设计师与业主进行沟通和交流。

(六)BIM技术可为建筑设计方案提高可视化程度

BIM技术创建的三维模型,其可视化功能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设计方案,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对其进行修改。设计师可以在这个模型上进行设计,而且可以方便地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视化表达,提高了设计的可视化程度。

三、建筑手绘表现和BIM应用技术的相互协同作用

在建筑方案设计创意构思中,建筑手绘表现技能和BIM应用技术是其两种重要表达手段,它们各有自身存在价值。建筑设计师为了提升建筑创作水平和创作效率,迫切希望能够将两者相互结合。因此,在具体的建筑方案设计创意构思表达中,建筑设计师不断努力探索将二者相互结合的有效途径。

(一)建筑手绘表现和BIM应用技术在设计过程方面的协同作用

BIM技術是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一种应用技术,它可以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为建筑手绘表现提供准确的信息,如建筑的结构、空间关系、设备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建筑手绘表现更好地呈现建筑设计的细节和实际效果。同时,建筑手绘表现也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加直观地呈现设计思路和方案,帮助他们更好地与客户、业主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交流[2]。

(二)建筑手绘表现和BIM应用技术在沟通交流过程方面的协同作用

建筑手绘表现是一种通过图形和图像来表达建筑设计意图的方式,它可以帮助设计师与客户、业主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种方式直观、易懂,可以让客户更好地理解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思路。同时,BIM应用技术则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信息,如建筑材料、施工进度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客户更好地了解建筑的实际效果和施工过程,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来。因此,建筑手绘表现和BIM应用技术的结合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与客户进行沟通,提高建筑设计的效果和质量。

(三)建筑手绘表现和BIM应用技术在效果展示方面的协同作用

BIM技术具有强大的可视化功能,它可以创建虚拟现实环境,让人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建筑模型的实际效果。建筑手绘表现则可以通过直观的图像和图形,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建筑设计的意图和效果。通过将两种技术相结合,可以为建筑设计的效果展示提供更加全面、细致、准确的呈现方式。

(四)建筑手绘表现和BIM应用技术在施工指导方面的协同作用

BIM应用技术与建筑手绘表现均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发挥作用,BIM应用技术通过数字建模可以提供准确的信息,包括设备安装、管道铺设等,而建筑手绘表现则可以帮助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和施工要求。

四、BIM技术背景下《建筑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改革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传统的建筑设计模式和手绘表现方式正面临着新的挑战。为了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高职院校的《建筑手绘表现》课程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一)BIM技术背景下《建筑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内容改革

在教学内容方面,传统的《建筑手绘表现》课程主要侧重于手绘技巧的传授和训练,忽视了与实际工程项目的结合。因此,在BIM技术背景下,《建筑手绘表现》课程应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增加BIM技术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在学习手绘表现的同时,了解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掌握BIM技术与手绘表现的结合方法。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BIM技术基础知识:介绍BIM技术的概念、特点、应用领域等基础知识,使学生对BIM技术有初步的了解。2.BIM建模与手绘表现的结合:讲解如何将BIM模型转化为手绘效果图,以及如何将手绘效果图与BIM模型进行整合,使学生掌握BIM技术与手绘表现的结合方法。3.实际工程项目的案例分析: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分析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手绘表现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BIM技术背景下《建筑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在教学方法方面,传统的《建筑手绘表现》课程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练习的方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参与度较低。因此,在BIM技术背景下,《建筑手绘表现》课程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具体措施如下:1.项目教学法:将实际工程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项目的全过程,包括BIM建模、手绘效果图制作、方案汇报等环节,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实践能力。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工程项目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BIM技术与手绘表现的应用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信息化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BIM技术和手绘表现的教学内容制作成教学视频、PPT等,通过信息化手段展示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三)BIM技术背景下《建筑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

在教学评价方面,传统的建筑学院教学评价方法已经无法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因此,在BIM技术背景下,对《建筑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评价进行改革是非常有必要的。传统的《建筑手绘表现》课程主要采用期末考试的方式,评价方式比较单一,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因此,在BIM技术背景下,《建筑手绘表现》课程的教学评价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两个方面,具体措施如下:1.过程评价: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纳入评价体系,包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2.成果评价:学生的最终学习成果包括BIM建模成果、手绘效果图成果和方案汇报成果等,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检验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职业素养。3.企业评价:将企业对学生的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了解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检验教学效果,为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结语

手绘表现能力是建筑设计师必备的专业素养,学生学习建筑设计不仅及时更新设计知识,还需提升理论知识储备,进而增强手绘表现与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认知。总之,在BIM技术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手绘表现》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根据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进行合理改革,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建筑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本文系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2023年校级教科研项目《BIM技术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筑手绘表现〉课程教学改革探究》(项目编号:2023YB006)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曹茂庆,曹文瑞,徐宏伟等.建筑钢笔手绘和BIM技术在建筑设计创意中的应用探索[J].居业,2019,(04):72-74.

[2]黄亚斌.BIM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实现BIM技术在设计中的应用实现[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2(04):71-78.

(作者单位: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豆瑞超)

猜你喜欢
BIM技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BIM技术在钢结构工程设计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模式
科技资讯(2016年18期)2016-11-15 20:03:53
建筑施工管理中BIM技术的应用
科技资讯(2016年19期)2016-11-15 08:34:58
基于BIM技术的工程管理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9:03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31:29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1: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