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琳 王佳磊 张馨怡 李彦晖
摘要:本文旨在深入研究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思政内容融入,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总结出了思政内容的课堂主题及适合高职院校的教学方法,再根据职业学院学生的特点及课堂实践,得出分层管理的教学策略,最终构建出基于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思政内容融入的实践案例来进行展示。
关键词:新课改;网络操作系统;思政融入
引言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网络技术已成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必修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基于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手机普及使用、学生对游戏的痴迷程度,传统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根据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流程,培养出来的毕业学生大多欠缺实践操作能力,难以适应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本文结合网络操作系统课程体系,并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及新课改的目标,提出了高职院校网络操作系统课程的思政融入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新尝试。
一、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一)新课改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教育教学要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具体体现:
1.关注学生
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要相信他们是发展中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调整完善自己,要尊重他们,在教学理念中,每一位学生都是教师需要关注的对象,关注的本质是尊重、关爱,关注本身是最好的教育。
2.关注学生情绪、情感
教师必须用心施教,不能只做学科体系的传声筒。发自内心地热爱教学、在潜意识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爱学生。带着温度面对学生,带上热情走进课堂。
3.关注学生思想道德和人格的培养
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各种道德因素,要积极地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使教学环节成为学生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树立正确认知的场地,使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人,先做人再做事。
(二)传统课程现状及新课改目标
1.转变课堂功能
改变课堂上过于注重传授知识,而是在课堂上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价值观[1]。
2.改革课程内容
改变传统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教材知识,改变课程内容,使用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知识和技能相联系,关注学生的爱好及兴趣,选择社会所需的必备基础知识和技能。
3.改革课堂实施环节
改变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传统课程过于强调接受知识,以教师的讲为主体,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改革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内驱动力,让学生乐于学习,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探索未知领域,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合作共赢、求同存异。
4.改革课程评价方式
传统课程评价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革课程评价,使用评价促进教师教学实践能力提高[2],有利于教学相长的态势发展,更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及实践能力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学生特点
1.生源质量
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高中和中职,学生进入学校的门槛比较低,学生整体文化分数偏低。高职教育“宽进严出”的政策,职业教育转化为社会化,也决定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2.学习意识
由于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学习习惯等诸多因素,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不足,长期无力感的学习状态,部分学生选择躺平摆烂,甚至直接放弃了学习这条人生最捷径的路线。也就出了上课迟到、旷课、逃课、上课玩手机、听歌、睡觉等现象。
3.学生性格
由于高职院校侧重培养技术类人才。高职院校在校生男生较多,男女比例失衡,男生性格刚烈,容易躁动,容易与同学发生冲突、产生打架行为;思想尚未成熟、青春期末期的叛逆心理依然存在,都是职业学校学生阶段特点。
4.心理因素复杂多样
高职院校的学生处在青春期,他们对社会的期望值过高,对将来的就业、出路存在迷惘感;做事情容易冲动,内心有强大的有待释放的能量,性格敏感、多变,前一秒决心要做的事,下一秒就拿起了手机,决心不够定力不足。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融入思政内容改革迫在眉睫,要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改變教学方法,培养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职业学院的学生更需要课程思政的学习,他们需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他们更需要肯定自己、相信自己、超越自己,只有当他们看到自己真正的价值和潜力时,他们才有信心做自己擅长的事。职业学院学生专业课的思政的融入方式、方法,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尝试,希望可以找到适合方法,开启他们智慧之门,发挥他们的潜能,挖掘他们的内在优势。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要得出有用、实用、好用的教学方法要经过长期地探索调查研究。本次研究将以课堂调研为基础,辅之以理论研究,从实地调研中得出客观结论,认真分析教学方法在高校班级管理过程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并进行深层次分析,由表及里,将大量学生案例进行分类整合,找出不同的教学方法,调整学生学习网络操作系统时的状态及效果,对不足进行总结反思,推动高校网络操作系统教学工作的进步。整体思路PDCA循环方法论:计划(Planning)、实施(Do)、检查(Cheek)、处置或改进(Action)。
(二)研究方法
实地调查法:金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的课堂研究。
个案调查法:以计算机专业学生和教师为样本访谈的方式,了解其观点。
文献研究法:参考各大高校教育教学方法,综合比较之。
信息分析法:对本校网络操作系统的教学,有一个科学的系统的网络效果评价,进而为促进信息收集及教学改革奠定了基础。
对比分析法:对比金肯职业技术学院与其他院校的思政融入的教学情况,从而以更广阔的视野验证问题。
三、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创新
课程改革内容包含教学思政内容、教学理论内容、教学实验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探索和研究,创新之处在于实验内容教学,及教学方法独特见解。教学方法基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及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设计。采用“抓大不放小”的教学原则,采用“不同学生不同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设计思想,来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从而提升班级学习气氛。
(一)融入思政内容教学
1.思政内容的重要性
学校是学习的场所,学生有学习的内驅动力,有对知识的正确认知,有学习知识的渴望,那么在学校才会有学习知识的动力及收获知识。职业学院的学生,学习受环境影响严重,小部分学生放弃学习。让这些学生改变思想,树立正确的认知,接受学校、接受课堂、接受老师,思政内容教学尤为重要,否则,无论讲课技能多么精湛的老师,都会被学生拒之思想的门外。
2.设计思政主题
每节课设置一个思政主题,有目标地进行课程思政内容的备课准备,如: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要不怕困难,越挫越勇;要有同理心,要学会换位思考;要学会纳悦自己;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坚持的毅力是成功唯一的秘诀;要珍惜身边的人,要认真对待身边的每一件事;人要积极、乐观、向阳而生;君子有可为有可不为的道德底线意识;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去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仁而爱人。
3.随机思政主题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随机选择思政内容融入。比如学生在实际操作时遇到困难要放弃,要鼓励他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我们要迎难而上越挫越勇,人面对失败的勇气才是他真正的力量所在,要学会拥抱困难,打不倒的终使你变得更加强大。”
(二)理论内容教学
经过数年的教学实践得出,过度依赖使用PPT授课,学生会变成“低头族”。为了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度减少PPT的使用,多采用板书教学,在教师案例讲解后再举一反三式提问,来吸引学生注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后,再适当调整教学策略,使用课堂效果达到最佳。
当课程开始时,做到“温故知新”,即回顾:
1.回顾使知识不被遗忘。
2.上节课的内容掌握得不扎实,可以查缺补漏。
3.试探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为单元总结打下伏笔。
课程导入,可以使用播放视频、演示PPT等不同的教学手段来说明新课内容的作用及重要性,从而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来,做好学习新知识的思想准备。
(三)实验内容教学
学生操作的实例要遵循“简、短、慢”原则
简:实例太过复杂,学生无法完成,会有挫败感,要保证“躺平族”可以理解并有能力完成。准备一个难度适中的例子,保证“摇摆族”学生能够完成。要为“精英族”准备难度偏大的实例,可以保证他们在收获基本知识的同时,使用知识得以延伸和发散。
短:实例要短,短的标准是练习的实例可以在操作课上完成。
慢:教师在演示过程速度不能太快,至少保证50%—70%的学生可以跟上。
四、研究内容的实施及效果改进
(一)研究内容的实施
实施原则:抓大不放小。
实施方法:多互动,让学生由旁观者变成参与者,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积极参与及勤于思考的能力。
实施目标:调动学生的内驱动力。
预计效果:提升班级整体学习气氛。
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及不同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实施如下:
1.精英族
特点:积极的心态,学习具有主动性,在课堂上是模范学生。
教学思想:启发式教学。
目标:承担知识的传播者和学习气氛的带头人。
2.摇摆族
特点:学习受环境影响,别人学就学,别人玩就玩,占比较大,教师要重点关注。
教学思想:引领式教学。
目标:重点人员重点抓,将这部分学生带动起来,班级学习气氛会有整体改观,目标是将他们推向精英族。
3.躺平族
特点:从思想上,抗拒学习,不能接受课堂和老师。
教学思想:这部分学生一般是几个人一起,所以采用团体瓦解法。
目标:关心关注,搭建起学生和教师的情感基础,让他们重新接受课堂、接受老师,对学习重新建立信心。
(二)研究效果及改进
一个教师的指导能力是有限的,以1个教师面对50个学生的实际操作课堂为例,逐步的操作指导后,还是会有学生不跟或跟不上队伍,那么“抓大不放小,精英族承担知识的传播者和学习气氛的带头人”的教学方法,来分析一下教学成果数据。一个专业课程老师,一堂课可以指导15个学生,其中有7个人可以独立完成。目前有22个学生优先完成,已完成的学生再一对一指导其他学生,这样有44人完成,完成率即为88%。一堂课有88%的人都在学习思考,在动手操作,学习的氛围已经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剩下的学生慢慢会被带动起来,良性教学效果已然形成。
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思政元素融入更加适合学生心理发展,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文章讨论了思政的内容建设、课堂的组织实施、教学策略等关键内容,通过这篇文章,可以给计算机专业网络操作系统的课程思政融入提供方法,拓展教学思路,提高融入思政内容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实践的质量。本文实现了思政与计算机专业网络操作系统教学的有机融合。社会是发展的,思想是进步的,教学方式方法也要不断优化、更新。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要继续总结、不断探索,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全面素养的优秀人才。
本文系2023年度金肯职业技术学院教学改革项目一般课题资助项目《新课改视角下高职院校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思政融入教学改革探究》(项目编号:JKJG202311)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杨军.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与教育管理方法[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30(10):48-49.
[2]陈国平.小学数学优质教学的五个着眼点[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9(11):17-18.
(作者单位:1.金肯职业技术学院 2.辽宁省建平县第一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豆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