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教学研究

2024-06-04 11:54陈港城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4年4期
关键词:学业评价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陈港城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学生为主体,明确了育人目标,要求教师注重发展学生个性,立足课堂教学,尊重学生,并服务于学生。新课标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了相应的核心素养发展体系和实施要求,增强了教育教学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理解和遵循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和实践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关键词:数学新课标;核心素养;立德树人;跨学科主题学习;学业评价

核心素养是学生终身发展和社会进步必备的品格与能力。在初中数学教育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主要体现在运算能力、逻辑推理、空间想象力、数据处理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如何有效地在教学中融入这些核心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从单纯的知识积累到真正的学习能力提升,最终实现具有前瞻性的数学教育目标,是每位数学教师都应深入思考和努力实践的问题。

一、在课堂教学中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

数学教育在培育学生道德品质、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中庸》曰:“尊德性而道问学”,“德”是“道”的具体体现,要遵循“道”,首先必须树立“德”。因此,教师的核心职责在于引导学生找到并坚守正确的道路。课堂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场所,不仅是传授知识的重要渠道,也是培养学生道德情操的重要场所。除了专门的德育课程,日常教学中的各科课程都应承担起德育的任务。特别是数学,作为中学教育的基础学科,更应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数学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把握时机,通过课堂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格培养和德育。为此,教师需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入的挖掘能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出具备扎实数学基础的学生,还能够塑造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从而构建一个协同并进的育人体系。

(二)渗透立德树人的方式方法

1. 在简述数学发展史中渗透

中学数学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教师需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恰当地引导,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进行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一课的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如2002年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的会标、旋转的风车图案以及古代数学家赵爽用于验证勾股定理的“玄图”等教学资源。同时,教师还应对古代中国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卓越成就进行介绍,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背景,拓宽学生的学术视野,并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 在观察图形与知识应用中渗透

数学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其客观性、严密性、科学性,这些特点同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巧妙地引导学生观察图形,深入领会图形的内涵,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形式,从而深化对公式与定理的理解。

以“两数和的平方”为例,教师在教授此内容时,应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相关图形,并通过等式来展现图形面积的运算过程。其次,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面积之间的关系推导出两数和的平方公式。最后,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计算诸如(x+1)2、(x+y)2、(3x+y)2以及(x-y)2等表達式,引导学生灵活应用两数和的平方公式,提升运算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公式结构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与思想认识。

二、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核心素养为导向

(一)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实现教学目标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引领的课程目标体系。该体系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目标,确保教学内容与其紧密相连。为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态度,深化育人意识,拓宽育人视野,立足于基础教学内容,致力于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以《勾股定理》这一课为例,在拓展相关教学内容时,如寻找“勾股数”、续画“勾股树”等,教师应灵活运用图片、视频、文字资料等多元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和实践。随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完成的图像上传至黑板上的大屏幕,供学生相互对比,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教师可以进行针对性的点评,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世界。

(二)探寻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

1. 关注课堂、注重课堂活动设置

课堂教学是教育工作的核心环节,教师需全心投入,精心策划课堂内容与结构。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融入数学知识,从多个维度出发,构建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活动。如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下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第一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复习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并让学生明白“两个三角形全等有什么性质?怎样快速画出两个三角形全等?”具体课堂活动设置如下:

活动一:教师引导学生自由绘制三角形,并随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比对,观察这些三角形是否能够完全重合。实验结果显示,部分三角形能够重合,而部分则不能。这种差异性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此过程中,教师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利用刻度尺和量角器等工具精确绘制图形。此教学活动注重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巧妙处理问题和结论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数学图形的特性,同时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既丰富了学习方式,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活动二:教师要求学生使用刻度尺和量角器,按照给定的条件描画三角形,并与同组同学进行对比,观察这些三角形是否全等。本次活动分为三组,每组有特定的三角形条件:(1) 三角形内角分别为45°和60°;(2) 三角形的两边长度分别为3cm和5cm;(3)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60°,一条边长为3cm。其中,3cm的边可以是60°的邻边,也可以是60°的对边。这样的课堂活动设计,旨在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和直观感受,探索图形的特征,理解相关的数学概念,并逐渐形成推理能力。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以及学生间的合作与交流,学生将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活动三:为使学生深刻理解三角形全等的必要条件,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为四组,每组分别探讨四种不同情形——两边一角、两角一边、三个角、三条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提出问题,并通过分类讨论和动手实践的方式,对三角形全等进行深入探讨与对比。课堂上,学生表现出极高的学习热情,不仅全面掌握了三角形全等的相关知识,更积累了宝贵的活动经验。同时,学生的观察力、猜测能力以及推理能力均得到了显著提升。

2. 注重教学创新

为了有效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数学教师需深化理论学习,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创新,如突破传统课堂的限制,增强数学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以及深入挖掘可拓展的教育资源。通过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教师将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任务融入课堂教学中,力求实现教学的多样化,能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数学素养,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聚焦课堂,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

(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形成特色数学课

随着时代进步,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现代技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数学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合作是教学创新的一环。数学课程的跨学科学习强调创造性,教师应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数学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与其他学科协同教学,提升数学素质是教师的追求。如今,学校教室配备计算机多媒体一体机,教师利用电脑信息功能,与信息科学教师合作备课,指导学生利用电脑处理信息,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提前备课,借助电教手段为学生创造良好氛围,提供丰富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在八年级“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选用”的教学中,学生已掌握了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方法。然而,这三者各自具有不同的代表性意义,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恰当选择,需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探讨与分析。由于此课程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运算,但课堂时间有限,教师难以独立完成所有计算。因此,数学教师需与信息科学教师紧密合作,共同设计跨学科的项目式课题,充分利用电脑的信息处理功能,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丰富课堂内容。

再例如,在教授《轴对称》这一课时,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各国国旗、特定字体的英文字母、汉字和数字等,帮助学生理解轴对称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随后,通过观察和动手设计轴对称图形,如剪制正五角星等活动,使学生掌握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单纯的课本资源使用者转变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形成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的同步发展。

(二)整合校内、外资源,共同实现跨学科學习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成功实施不仅依赖于教师的积极探索和实践,还需要学校层面在课时安排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当前,各学科教师的分配存在不均衡现象,部分学科教师过剩,而另一些学科则面临教师紧缺的问题。此外,部分教师的专业知识储备不足,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未能与时俱进,这严重制约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学校需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通过组织校本教研活动,邀请本校的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开设系列公开课,并围绕课例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深入研讨。在这一过程中,将教育理论学习和技术指导相结合,能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其次,学校需积极寻求校际合作与交流机会,如开展支教帮扶等活动,以缓解师资不足的问题。最后,学校还应组织全体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特别是信息技术2.0的学习。培训旨在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从根本上提升教师素质,彰显学科优势,并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教学风格。

四、以学业评价、考试命题要求为依据

在教学评价中,教师应紧扣学科核心素养,充分考虑学科特性,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和方式。这样,学生才能更全面地认识自身的核心素养,进而实现自我发展的最大化。新课标明确提出了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和命题要求,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选择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能仅限于知识点的传授或理论的学习,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深入感受、及时反思,并通过互动学习,真正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积累有效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中学为例,该校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素质结构复杂,除了本地学生,还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由于经济、家庭环境的影响,学生学业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规划课堂教学、布置课后作业以及进行学业评价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确保教学内容既不超前也不滞后,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确保每一堂课都能实现其育人目标,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数学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之内,优质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同样能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教师需要精心组织,从活动筹备、实施到结束,全程关注并引导学生,及时给予学生活动成果的评价和鼓励,以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学业质量为标准的数学课程实施路径,给数学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因此,教师应深入理解并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道德品质,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铭. 中职数学课堂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J]. 数理天地:高中版,2024(05):108-110.

[2]张赟芳,梁丹,张欣,等. 数学:反映基础教育课程理念全面考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J]. 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23(06):10-11.

[3]唐彩斌,孔慰. 落实数学新课标,教师需要提高“四个意识”[J]. 人民教育,2022(Z2):35-37.

(责任编辑:廖  艺)

猜你喜欢
学业评价立德树人核心素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学业评价改革
为孩子营造一片绿的天地——小学语文学业评价浅谈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践立德树人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高校课程考试模式与大学生素质培养目标的错位
产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探索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