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旅游欢乐时光里畅享美食,我们会考虑牛排要几分熟才好吃,但未注意寄生虫病从口人。牛肉里最常见的寄生虫是牛带绦虫,吃了未煮熟的牛肉或者生吃牛肉,就容易被牛带绦虫感染,引发牛带绦虫病。病人或出现腹部不适、消化不良,或间断排出白色片状物,引发难受与恐慌。
牛带绦虫又称肥胖带绦虫、无钩绦虫。牛带绦虫病是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的牛带绦虫囊尾蚴牛肉而感染的一种食源性寄生虫病。因中间宿主为牛而得名,人是该虫唯一的终宿主。该病主要寄生人的小肠,是我国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虫病之一。
牛带绦虫病呈世界性流行,尤其是在多食牛肉、喜食生或半生牛肉的地区和民族中流行广泛。该病在我国的流行呈明显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少数民族聚集的西藏、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西藏的感染率最高,明显高出全国平均感染率约24倍。因为牛饲养方法不当,病人和带虫者的粪便污染环境和水源,以及食用半熟牛肉的习惯,是引起牛带绦虫病地方性流行的主要因素。
轻度感染者一般无症状,重度感染者可有腹部不适、消化不良、恶心、腹胀等症状。且多数患者都能自己发现排出的节片,并有肛门瘙痒等症状。牛带绦虫孕节活动力较强,孕节可自动从肛门逸出,以昼间逸出多见。脱落的孕节在肠内移动受回盲瓣阻挡时,可加强活动而引起回盲部剧痛,还可导致阑尾炎、回肠穿孔、肠腔阻塞等并发症,引发节片在其他部位的异位寄生。
询问有无生吃牛肉和排节片史对诊断有重要价值。粪便检查可查获虫卵或孕节,绦虫头节段应进一步专科鉴定。必要时可以试验性驱虫。此外,做寄生虫抗体检验全套检查,并结合症状来诊断。
目前多采用槟榔一南瓜子加用硫酸镁的方法驱虫。该方法自1956年首次使用以来,一直沿用至今。利用南瓜子使绦虫中后段瘫痪,槟榔使绦虫的头节和未成熟节片麻痹,通过导泻药将虫体排出体外。研究证实,此方法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叮嘱患者服药前尽量食用少纤维、易消化的食物,且前日20点后夜间禁食。清晨空腹时先服用南瓜子150克,60分钟后服用槟榔浓中药200毫升(80~100克槟榔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30~40分钟后服用130毫升硫酸镁口服液(0.5克/千克体质量,规格2.5克/10毫升)导泻,服药后饮水适量。1小时后患者开始排便,应注意观察排出的虫体,以免虫体头节段滞留在消化道内。头节段应送疾控中心寄生虫病检验科做进一步鉴定。
其他药物如吡喹酮也可以麻痹和破坏虫体,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1.加强粪便管理,注意牧场清洁,防止人粪便污染牧草、水源,避免牛受感染。
2.加强肉类检疫,禁止出售含活牛囊尾蚴的牛肉。保证牧区的卫生清洁,避免牛吞食虫卵。如果食用的肉中没有活的囊尾蚴,人类便不可能感染牛带绦虫。因此,应加强肉类检验及加工工作。
3.注意个人卫生,改善饮食和卫生习惯,勤洗手,不生吃牛肉。肉类必须煮熟煮透,切生菜和熟菜的刀、砧板要分开,用后应洗刷干净,防止污染。
总之,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措施,就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和传播牛带绦虫病的风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改变不良卫生习惯,生熟分开,不吃生或未熟的牛羊肉。严防“病从口人”,是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