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雯斐
摘 要:在现代教育体系中,色彩教学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而且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当前的中学美术色彩教学实践中,笔触的运用并未得到充分的关注与系统化教学。本研究旨在探讨笔触运用对提升中学美术色彩教学表现力的作用和教学策略,以期为我国中学美术教育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笔触运用;中学美术;色彩教学;美术教育;创新能力
Abstract: In the modern education system, color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rt education. Color teaching not only cultivates students aesthetic concepts and creativity, but also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i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However, in the current practice of teaching color in middle school art, the use of strokes has not received sufficient attention and systematic teaching.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role and teaching strategies of stroke application in enhancing the expressive power of middle school art color teaching, in order to provide useful insights for middle school art education in China.
Keywords: Stroke application;high school art;color teaching;art education;innovation ability
0 引言
在中学美术教育阶段,色彩教学不仅涵盖了基本色彩理论与实践技巧,更在于培养学生对色彩情感、象征意义以及视觉表现力的理解与把握。而在绘画艺术中,笔触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功能。研究笔触在中学美术色彩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色彩感知力和创新能力,具有积极的价值与意义。
1 色彩与笔触
1.1 色彩美学理论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中学美术色彩教育的一个核心目标是注重实践、创新。这种教学模式强调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色彩的应用,而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灌输。[1]色彩美学是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视觉艺术语言的关键途径,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意识、创新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
色彩不仅仅是视觉感受,更是情感表达的一种方式。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学生需要学会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例如,明亮的色彩可以表达喜悦和活力,而冷色调则可以表达冷静和沉稳。通过教授色彩情感的表达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够使自己的作品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色彩美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遵循由浅入深、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一方面,确保学生扎实掌握色彩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这些理论,通过笔触的轻重缓急、方向变化等技法,来体现对色彩美学的独特理解和个性表达。例如,可以通过解析大师作品中的色彩布局与笔触运用,分析背后的美学原则和创作意图,促使学生理解色彩与笔触如何共同构建画面氛围、传达情感内涵。
1.2 笔触在绘画艺术中的多元功能
笔触指绘画中的笔法,又称肌理,常指油画和水粉画中运笔的痕迹。笔触是绘画艺术的基本构成要素,承载了艺术家的情感表达,同时也体现了技术与审美的融合。在中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深入挖掘并有效利用笔触的多元功能,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和技术能力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笔触是艺术家个体风格的重要标识。笔触的形式有很多(图1),如细腻柔和的平涂,有厚重粗犷的刮擦,也有流动自由的挥洒。不同的笔触形式能够揭示出创作者独特的艺术个性和情感状态。在中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不同画家作品中的笔触特征,引导学生认识并尝试多种风格的笔触运用,促进他们个性化艺术表达的发展。
其次,笔触是构建空间层次与立体感的关键手段。通过控制笔触的方向、力度和密度,可以模拟光线照射下物体表面质感的变化,进而塑造三维空间的效果。在色彩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体验通过调整笔触节奏以表现光影过渡、体积转折,有助于他们直观地理解色彩与形态之间的相互作用。
再者,笔触在色彩处理上具有强化视觉冲击力的作用。色彩与筆触的互动能产生强烈的视觉张力,如点彩派艺术家通过细小且密集的笔触分割颜色,达到混色的效果,而在印象派作品中,则能看到大块面、流动性强的笔触如何捕捉瞬息万变的光影效果(图2)。在教学中可以引入这些案例,使学生掌握如何利用笔触增强色彩的表现力,打破传统固有色观念,学会运用光学原理来混合颜色。
最后,笔触还承担着时间记录与叙事的功能。在表现动态场景或者描绘过程时,连续而富有节奏变化的笔触能够记录下动作轨迹和时间流逝的痕迹,让静态的画面充满生命力和故事性。在中学美术课堂上,这样的技法教授与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在创作中融入时间和动态因素,提升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3 笔触与色彩的互动关系
在绘画艺术的语境中,笔触与色彩的关系如同音乐中的旋律与和声,两者相互依存、彼此交织,共同构成了画面丰富而深刻的视觉语言。在中学美术色彩教学中,明确并深化学生对笔触与色彩互动关系的理解与应用,有助于引导学生创作出具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笔触在色彩运用上的首要功能体现于色彩混合与过渡。在直接画法中,艺术家通过叠加和交叉不同颜色的笔触,可以使色彩在视觉上自然混合,形成微妙而丰富的中间色调。例如,乔治·修拉等新印象派画家采用点彩技法,每一笔都是独立的颜色单元,但当观众从一定距离观看时,这些分离的色彩点会因为视觉暂留效应而融为一体,创造出新的色彩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实践此类技法,理解并体验笔触在色彩混合与视觉“欺骗”上的独特作用。
其次,笔触能显著影响色彩的空间表达和氛围营造。通过笔触的轻重缓急、疏密浓淡以及方向变化,可以有效表现色彩的远近层次、明暗对比,以及情绪氛围。例如,短促而凌厉的笔触传达紧张或激昂的情绪,长而流畅的笔触暗示平静或舒缓的意境。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笔触特质去塑造色彩的空间深度和情感温度,培养学生在构图和色彩布局中灵活运用笔触的能力。
2 中学美术色彩教学中笔触运用现状
2.1 当前色彩教学中笔触运用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中学美术教育体系下,色彩教学作为培养审美感知能力及创新思维的重要载体,已受到一定的重视。但针对色彩教学中笔触运用的具体情况分析,发现存在一定的普遍状况与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从普遍状况来看,中学美术色彩教学往往侧重于基本色彩理论知识的传授,包括色相、明度、纯度、对比与调和等原理的教学,以及色彩搭配与构成的基本法则。在此基础上,教师通常会引导学生通过临摹、配色练习等方式熟悉和掌握色彩规律。尽管大部分课程涉及了笔触的应用,但笔触教学大多停留在平涂、渐变、叠色等基础技法层面,较少深入探讨笔触与色彩情感表达、空间构造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其次,笔触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和实用性不足。许多教学活动过于强调标准化操作,忽视了笔触个性化的培养和发展,未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能够完成较为规范的色彩作业,但在面对更具有挑战性的创作任务时,可能会因缺乏灵活运用笔触表达个人情感和创意的能力而感到困扰。
再者,现行教学模式对于笔触在现代艺术发展趋势下的多元性认识不够。随着艺术观念的发展,笔触不再仅仅是描绘物体表面肌理的手段,而是成为一种独立的视觉语言,承载着艺术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文化寓意。然而,目前中学色彩教学在介绍和实践现代艺术中的笔触语言时相对滞后,未及时跟进当代艺术教育的新趋势。
第四,技术导向与创新能力弱化。一些色彩教学活动中,过多地强调模仿和再现,追求技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这虽然有助于短期内提升学生的操作技能,但可能导致学生在面对个人创作时过于拘泥于固定模式的笔触使用,限制了他们在色彩表达上的个性化和创新探索。这种情况下,笔触更多被视为完成作品的技术手段,而非艺术个性和创意表达的重要载体。
最后,评价体系存在局限性。目前中学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往往偏重于色彩配置是否合理、画面构图是否完整等因素,而忽视了对笔触独特性的评价。这使得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降低对笔触多样性和表现力的关注,转而倾向于选择较为保守和传统的笔触处理方式,以求得较高的评价分数。
2.2 笔触运用对提升学生色彩感知力及创新能力的影响
笔触是中学美术教育实践中的一种重要的视觉元素和艺术表达手法。在美术教学中融入色彩与肌理的教学知识,能够引导学生透过作品的细节来感受美术作品,让学生不断开阔自己的眼界,延伸自己的思想。[2]
笔触运用能深化学生的色彩感知力。色彩理论揭示,色彩并非孤立的存在,而是与形态、质感乃至空间感紧密相关。恰当的笔触运用能够直观地展示色彩的变化过程与层次感,比如厚涂表现出浓郁饱满的色彩张力,湿画法则传达出流动柔和的色彩韵味。通过对不同笔触技法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色彩的节奏、韵律以及空间构造,提升自身的色彩直觉和感知敏锐度。
笔触在色彩教学中的探索与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筆触并非单纯的技法复制,而是个性情感与艺术构思的载体。当学生开始尝试多样化的笔触形式,诸如点彩、刮擦、泼洒、涂抹等,他们在尝试打破常规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原创思维。
笔触的运用还能引导学生关注色彩的情感表达。不同的笔触形态可以赋予画面各异的情绪氛围,细腻的笔触可能传递宁静细腻的情感,粗犷的笔触则可能体现热烈奔放的精神状态。通过实验性地运用各种笔触,学生可以学会如何借助色彩与笔触的交融来塑造视觉叙事,丰富画面的语言内涵。这对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是大有裨益的。
3 优化中学美术色彩教学中笔触运用的策略与建议
3.1 整合课程资源,构建系统化的笔触教学体系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色彩笔触是表现力的核心要素,它的教学体系的科学构建与高效执行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意思维及绘画技能具有决定性意义。
首先,从课程设计层面,应当充分考虑笔触技巧在色彩理论框架下的位置,确保与色调、色相、饱和度、明度等色彩基本元素相结合,形成连贯且有序的知识脉络。[3]教学大纲应包含从基础笔触认知到复杂笔触表达的递进式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从理解色彩的物理属性和心理效应出发,逐步领悟不同笔触在视觉传达中的作用。
其次,在教材选取与教学资源整合上,可引入国内外优秀的美术教材与参考书籍,结合古今中外艺术家的经典作品案例,剖析不同画种(如油画、水彩、国画等)中多样化的笔触运用,以此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和艺术感知。同时,利用视频教程、在线艺术数据库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动态展示笔触的制作过程和效果变化,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实践经验。
再次,实践操作与理论讲授并重,强化课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融合。组织多元化的课堂训练,包括但不限于静物描绘、风景写生以及创意主题创作,要求学生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的笔触技巧,并结合色彩理论进行有目的性地实验。另外,定期举办画展观摩、艺术家讲座等活动,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艺术实践成果,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对笔触运用的鉴赏能力和创新能力。
3.2 激发学生主体性,引导探索个性化笔触语言
个性化笔觸语言的探索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创作的能力”这一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
首先,营造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与创新。教师应在课堂上倡导“无错”文化,允许学生在掌握基本色彩理论与笔触技巧的基础上,勇于突破传统技法,通过不断的实践摸索个人的笔触表达方式。例如,可以通过实验性绘画课程,让学生自主选择材料与工具,感受不同材质对色彩呈现与笔触形态的影响,逐渐找到自己偏好的表达途径。简单的造型、创意的设计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强化学生对肌理色彩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更加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培养了健康的审美心理和综合思维能力。[4]
其次,结合项目式学习法,设置多元化、层次化的色彩创作任务。这些任务应涉及不同的主题、情感表达和艺术风格,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结合色彩理论知识,针对性地研究和应用各种笔触手法。教师在此过程中担当辅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分析艺术大师的作品中是如何通过笔触传递情绪、塑造空间感与质感的,再将这些理论内化为自己的创作手段。
再者,实施个性化教学策略,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兴趣点与发展潜力。通过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优势与弱点进行深入了解,教师可以设计个别化的练习计划,有的放矢地指导学生在色彩笔触方面进行深度挖掘与提升。比如,针对喜欢表现细腻质感的学生,可以推荐精细线条与层叠涂抹的笔触技巧;而对于偏好表现力量与动感的学生,则可强调挥洒自如的大胆笔触。
3.3 实施跨学科融合,拓宽笔触表现力的培养路径
在中学美术教育中,为了深化学生对色彩笔触表现力的理解与掌握,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有必要引入跨学科融合的教学模式。[5]
首先,与自然科学相结合,探究色彩背后的物理原理与心理效应。例如,借助光学知识讲解光与色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色彩混合原理(如减色混合与加色混合),以及不同光源对色彩效果的影响。同时,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揭示色彩对情绪与心理感知的作用,让学生在创作时能够更有意识地运用色彩与笔触传达特定的情绪氛围。
其次,联动文学与历史学科,启发学生在视觉艺术中融入叙事性表达。通过阅读与分析诗歌、散文或历史故事,引导学生提炼其中的主题和情感元素,进而运用富有创意的笔触与丰富的色彩搭配来再现文字所描绘的场景与意境。这样的跨学科实践活动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色彩与笔触象征意义的理解,还能锻炼他们在画布上叙述故事的能力。
再者,借鉴音乐韵律与舞蹈动态,丰富笔触节奏与动态的表现手法。在色彩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聆听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通过模仿乐曲的节奏变化、强弱对比等特性来指导学生创作具有韵律感的色彩构图及笔触运用。同样,也可通过观察舞蹈动作捕捉动态瞬间,模拟流动、跳跃或旋转的动作轨迹,训练学生灵活运用笔触来捕捉和表达运动的美感。
4 结语
加强中学美术色彩教学中笔触运用的策略研究与实践,对于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整合课程资源、鼓励学生主体性发挥以及跨学科融合等手段,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笔触与色彩的互动关系,培育出富有个性表达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美术人才,让笔触这一艺术手法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焕发新的活力与光彩。
5 参考文献
[1]牟晓丽.中学美术教育中色彩教学的措施研究[J].色彩,2023(11): 139-141.
[2]李杰琼.肌理语言在综合材料绘画中的应用[D].西安:西北大学,2019.
[3]吴嘉佳.油画的笔触和肌理研究[J].艺术家,2023(12):36-38.
[4]矫晶.初中美术肌理色彩教学实践探讨[J].吉林教育,2023(12):91-93.
[5]左智豪,钱文艳.绘画的笔触和肌理研究[J].美与时代(中),2022(08):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