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的影响

2024-06-03 07:08张秀凤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14期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放疗综合护理干预

张秀凤

【摘要】 目的 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癌因性疲乏、不良反应以及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四川省肿瘤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2组,43例进行基础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43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实验组。对比2种护理方式对患者Piper疲乏修订量表(the 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RPFS)评分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协作组编制的癌症病人生活质量评估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EORTC QLQ-C30)评分、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结果  干预前,2组患者的RPFS评分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EORTC QLQ-C30评分、A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RPFS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AIS评分低于对照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皮肤黏膜损伤以及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予以鼻咽癌放疗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有效调节焦虑、抑郁等异常情绪,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减少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综合护理干预;鼻咽癌;放疗;癌因性疲乏;不良反应;负性情緒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14-0128-03     文献标志码:A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73

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癌症,该疾病有地域集中性和种族易感性等特点。易感基因、遗传、病毒、环境等是引起该疾病的常见因素[1]。针对该疾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为放疗。多数患者发病初期无明显临床症状,确诊时病情进展至中晚期,此类患者较适宜放疗治疗。鼻咽癌应用放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消灭癌细胞,但面临着不良反应,影响机体功能、营养和体质,对临床治疗和预后造成一定的影响[2]。部分患者由于放疗不耐受而放弃治疗,需要在患放疗期间加强护理干预。本次研究将四川省肿瘤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纳入研究对象,研究鼻咽癌放疗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癌因性疲乏、不良反应和负性情绪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四川省肿瘤医院2019年12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6例鼻咽癌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2组,43例进行基础护理的患者为对照组,43例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28例;年龄26~67岁,平均年龄(46.13±4.77)岁;病理类型,未分化癌12例,低分化鳞癌21例,中高分化鳞癌10例。实验组男性12例,女性31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46.85±4.96)岁;病理类型,未分化癌13例,低分化鳞癌23例,中高分化鳞癌7例。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患者全部与放疗相关标准相符,并开展直线加速器调强放疗;患者年龄不超过80岁。

排除标准:放射性脑病患者;远处转移患者;合并其他癌症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基础护理,耐心接待患者入院,介绍院内环境,为患者讲解基础疾病知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日常注意事项。

实验组予以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放疗前护理。(1)入院健康教育。入院当天由医师和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安排安静、干净、舒适的病房。患者入院次日,为患者讲解整个放疗过程,告知具体照射位置,叮嘱家属为患者准备必需品。住院第3天,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放疗注意事项和配合事项,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和原因、处理方案。为患者讲解疾病知识时注意语气、态度,以简单、易懂的语言为患者宣教疾病知识,帮助患者逐渐接受放疗。(2)认知护理。放疗前为患者详细介绍癌因性疲乏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自护、家属照顾的重要性,增强其自护能力。护理人员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完善认知行为干预方案。(3)心理干预。医护人员在患者化疗前与患者交流沟通,明确患者实际想法,耐心疏导。同时,安抚家属情绪,指导家属如何有效安抚患者。

放疗护理。(1)不良反应干预。放疗期间,随着放疗时间的延长、照射剂量的增加、放射野的扩大,患者癌因性疲乏逐渐严重,不良反应也有所增加。护理人员需要每天为患者进行全身检查、询问感受,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并讲解应对方案。患者放疗期间加强口腔干预,注意口腔卫生,餐前餐后需使用温水漱口。告知家属为患者准备软毛牙刷,为口腔溃疡患者准备康复新液,每天按时漱口以促进愈合。每天使用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冲洗鼻咽部,如果患者合并感染需要增加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每次冲洗完后可使用鱼肝油或者白凡士林涂抹鼻腔,减少鼻腔干燥情况。(2)运动指导。为患者讲解开展有氧运动的必要性和优点,由专业护理人员结合患者机体实际情况制定运动计划并指导、协助患者完成。以慢走、上下楼梯、太极拳等低强度有氧运动为主,此类运动强度较适合患者。每次放疗干预后需叮嘱患者进行头颈部运动,比如张口、漱口操等,减小放疗对头颈部肌肉的影响,避免患者丧失味觉、增加张口难度等。(3)饮食干预。叮嘱、监督患者放疗期间严禁吸烟饮酒,每日为患者安排易消化和清淡饮食。多选择一些高蛋白、富含丰富维生素、高热量食物,保证患者体质,为放疗奠定基础,避免放疗期间发生营养不良情况。如果患者经口摄入营养困难,可留置胃管,确保机体能够摄取足够的营养。(4)放松训练。每晚睡前可根据患者喜好予以香薰,协助患者平躺,并按摩全身,引导放松,以提高睡眠质量。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指标

(1)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使用RPFS量表对患者癌因性疲乏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认知、情感、行为、躯体,共计22个条目,每个条目0~10分,量表得分为22个条目平均评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越疲乏[3]。(2)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使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对患者情绪进行评估,可分为抑郁量表与焦虑量表,每个量表有7项评估内容,每项内容0~3分,每个量表评分为0~

21分,超过7分为阳性,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情绪越不稳定[4]。(3)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使用EORTC QLQ-C30量表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共计30项评估内容,第29项、第30项评估内容评分为1~7分,其他评估内容评分为1~4分,共计126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5]。(4)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使用AIS量表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共计7项评估内容,每项评估内容0~3分,共计21分,评分越低表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好[6]。(5)记录患者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皮肤黏膜损伤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处理相关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RPFS评分与HAD评分对比

干预前,2组患者的RPFS评分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RPFS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2组干预前后EORTC QLQ-C30评分、AIS评分对比

干预前,2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A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实验组的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皮肤黏膜损伤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鼻咽部黏膜上皮出现的恶性肿瘤被称为鼻咽癌,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头痛、复视、听力下降、耳闷堵感、涕中带血、鼻塞是该疾病常见临床症状[7]。该疾病患者多数对放疗治疗敏感性高,放疗是该疾病首选治疗手段[7]。放疗虽然可以杀灭癌细胞,但会对患者造成一定损伤。患者长时间放疗易产生多种不良反应,加重患者痛苦,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8],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还需重视护理工作。既往临床中的护理工作较简单,主要针对患者病情进行干预。现阶段此种护理模式已不再适应临床与患者需求,临床需要一种全方面、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干预患者的生理与心理,以起到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缓解多种不良反应、增加患者舒适性等作用。综合护理是在基础护理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服务模式,具有全面性、科学性,可同时关注、干预身心,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为病情恢复奠定基础。

癌因性疲乏是癌症常见的一种主观感受,与患者情绪、生活质量、转归有密切相关性[9]。当患者出现癌因性疲乏后,临床表现主要有记忆力减退、思想不集中、懒散、冷漠、虚弱、无精力等。临床治疗过程中除重视患者的情绪、不良反应外,还要多关注癌因性疲乏对患者的影响。患者不了解自身疾病与放疗,易出现多种不良情绪,导致情绪不稳,增加心理负担,加重癌因性疲乏,要重视患者疾病知识的教育和情绪的调节[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2组患者的RPFS评分与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RPFS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人员耐心对患者进行入院健康教育,能够帮助患者进一步了解和接受自身疾病,使患者逐渐接受放疗、增加治护配合度[11]。重视患者住院环境卫生,能够增加舒适性。而予以患者认知护理,帮助患者了解癌因性疲乏的相关知识,有助于缓解癌因性疲乏。进行心理干预,有利于调节患者多种异常情绪。放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会影响患者的舒适性、疗效和治疗依从性,需要加强放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消化道反应、过敏反应、皮肤黏膜损伤和骨髓抑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患者化疗期间按时为患者检查能够随时发现不良反应征兆,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不良反应加重。化疗期间,医护人员要叮嘱患者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护理口腔、鼻咽部等,以预防相关并发症[12]。对患者进行不良反应干预,有助于预防、缓解多种不良反应的发生。患者受放疗、情绪、不良反应等因素的影响,食欲会下降、睡眠质量较差,导致患者体质差、情绪不稳,进而出现恶性循环,因此患者放疗期间的饮食、睡眠较为重要。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干预前,2组患者EORTC QLQ-C30评分、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EORTC 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AI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義(P<0.05)。予以患者运动指导,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患者体质,分散患者注意力;进行饮食干预,可保证患者每天合理摄入营养,进一步增强体质;开展放松训练,能够促进患者睡眠质量提升,进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予以鼻咽癌放疗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并有效调节焦虑、抑郁等异常情绪,同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放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覃学燕,韩忠秀,蓝江玲,等.全程护理干预对于鼻咽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增刊2):107-109.

[2] 陈希.全程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生存质量及后遗症的影响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增刊2):190-192.

[3] 王乾沙,魏清风,钟清玲,等.多模态运动联合音乐成像在鼻咽癌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9,54(4):527-531.

[4] 彭云辉,唐华英,张硕,等.鼻咽癌放疗病人癌因性疲乏、社会支持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14):2514-2517.

[5] 廖婷婷,杨丽,李琳,等.鼻咽癌放化疗出院患者癌因性疲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6):1526-1530,1535.

[6] 林伟娟,卢小丽,龙瑞娟,等.全方位护理干预对降低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后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1):163-165.

[7] 南宁,徐彩霞,谭建成.团体心理治疗对鼻咽癌患者心理状态、癌因性疲乏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1,19(17):1812-1815.

[8] 唐淑美,王晓丽,徐冰,等.人性化护理对鼻咽癌晚期放疗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8,26(2):154-157,148.

[9] 吴葛芬,肖雪月,陆嘉红,等.持续性家庭支持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出院后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探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326-329.

[10] 于玲,柏兴华,邹荦荦,等.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在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6):681-685.

[11] 仲金丹,吴君美,李元君,等.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20,37(8):1242-1244.

[12] 张楠,石增霞.护理干预对鼻咽癌患者治疗过程中口腔黏膜炎的预防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3):378-379.

(编辑:许 琪)

猜你喜欢
癌因性疲乏放疗综合护理干预
系统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分析
替吉奥同步放疗序贯化疗治疗胃癌根治术后腹腔淋巴结转移癌的疗效分析
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患者换药疼痛的影响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产后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护理干预对肺癌放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干预效果观察
应用连续护理模式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综合干预效果的研究
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
优质护理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