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濛濛
〔摘 要〕 在日常学习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往往是基于考试内容,把更多时间与精力投入科学知识的习得上。他们得到更多的仍然是记忆、理解、应用等低阶思维能力的训练,而缺少对分析、推理、质疑、设计等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对于成长中的学生而言,分析、推理、质疑等解释性科学思维的养成,直接决定着他们探索科学本质的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因此,作为担负着培养学生素养任务的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创意班级活动,以提升的学生科学素养,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运用科学。
〔关键词〕 小学科学;班级活动;科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6 094-096
一、创意班级活动的背景
在教学实践中,我观察了许多班主任的工作,有的轻轻松松,有的累得要命。反思之后,我认为班主任要有一些让学生服气的特长才可以更好地胜任。我经过认真思考,细细梳理了自己的爱好特长,一个大胆的设想冒了出来:我的理工科可是很棒的!我可以带领学生探寻生活中有趣的现象,用我的科学素养陪伴他们成长呀!我们面对的现实情况是:科学课时少、活动容量大,学生不能进行充分的探究;部分学生实验探究参与率低;受课堂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动手实验机会少,不利于综合能力的提高。而正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为创意班级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空间和可能。
二、创意班级活动的意义
班级项目是有计划、有指导地为学生创设这样一种探究平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机会“像科学家一样开展研究”,真正参与发现和认识科学原理的过程。它在传统的科学知识传授主导下的教学模式之外,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教育补充途径,聚焦学生科学素质的最核心成分——科学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我们的“班级项目室”项目,将“基础实验、拓展实验、提升能力实验”与国家课程相辅相成,融合推进。
三、创意班级活动的目标
(一)学生发展总目标
学生亲身经历科学知識的形成过程,深入认识和理解一些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科学知识以及常用的科学思想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通过班级活动的拓展学习,学生进一步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生活现象,发展应用科学的意识,提高自主实践能力。
在班级活动中体会科学与自然及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科学的价值,增进对科学的理解和学好科学的信心。
(二)活动培养目标
结合1~5年级学生的特点、学习兴趣、认知态度及动手实践能力,我们从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维度,制定了分年级的具体培养目标。
四、创意班级活动的实施
(一)科学架构“科学中队活动”拓展活动体系
采取“基础+拓展”融合策略,科学架构以国家基础活动为主阵地、拓展活动为辅的“一个基础、三点提升”的“科学中队活动”拓展活动体系。
一个基础:即以国家活动为基础,达到全员参与。对照青岛版教材编写拓展试验《配套实验手册》,指导学生课后在“科学实验站”中自主探究,探究后整理“学习笔记”或制作“思维导图”。
三点提升:指基于国家活动的基础上,在科学社团、家庭实验室、社会实践营中实现提升。
科学社团:每周一次,有需求的学生参与。1~2年级以拓展实验为主,3~5年级以自主、创新实验为主。科学教师现场指导,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学生可小组合作探究,也可自主探究。
家庭实验室:每周一次,全员参与。以视频或者文字的形式提交探究经历。
社会实践营:每学期1~2次,利用小长假和寒暑假,以闲暇作业的形式进行发布。通过闲暇作业展示和科技综合竞赛为展示形式(见文后附表)。
(二)深入研究“实验探究浸润科学课间”
基于“教学评一致性”,形成“设计助学单—互助探究新知—师助实验爬高”的课间样式,帮助学生养成“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动手实验—分析结论”的学习习惯,通过重温课本实验、亲历探究拓展实验、深入社会实践三个层面,加强学生实验探究的深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不断优化拓展探究活动
巩固班级科学实验站,解决课堂实验时间短、学困生跟不上进度、课上实验做不完等问题。学生可利用开放实验室时间,在实验教师的指导下继续完成课堂上的科学实验。这样,既保证了课堂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树立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加大班级社团活动力度,满足对科学充满奇思妙想的学生的求知欲。充分利用《神奇科学》实验丛书。
建立家庭实验室,增进亲子情感沟通,实现学科教育与家庭教育共赢。
拓展社会实践营,结合班级周边资源,分别开展“乡土中的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在长期实践活动中,不但可以感受家乡的风土人情、还能学到书本以外的知识和能力。
除此之外,我们还拓宽项目研究思路,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科技产品的项目式研究。如西港游艇的“航海时代”、广泰空港的“航空国器”、正生生物的“医药科技”、新北洋的“走进人工智能”等,让学生感受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五、创意班级活动的评价
利用课堂交流会、班级展示墙、科学之星展示牌等方式,引导实验研究展开、深化并指导跟进,促进学生有形研究成果的形成。
根据不同活动的评比与展示,设置“科学新人”“科学达人”“科学之星”“科学导师”称号,颁发证书,并充分利用班级展示栏“国旗下讲话”进行宣传与激励,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动力和兴趣。
班级也充分利用科技节、活动课定期组织实验观摩、展示、竞赛等活动,让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崭露头角,以备后续参加更高水平的平台。
将有形与无形的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使评价与教改同步进行,成为教学改革的催化剂。
六、创意班级活动的创新点
在实施创新方面,我们主要凸显了“系统性”和“补充性”。
(一)系统性
根据学校教学资源特点与实验条件,结合青岛版科学教材和中外经典科学实验教材,依据活动的总目标,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了基础实验、拓展实验、提升能力实验三层递进式的科学探究活动。
(二)补充性
基础实验为课堂未完成实验项目。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全面发展。
科学课一直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但受时间(每周两节)与空间的限制,它不能为学生提供独立解决新问题的机会。课外探究形式则是对学校教育的极大补充,让学生在最直接的动手实验中学习科学。这也是杜威“从做中学”这一思想在科学学习中的一次有益实践。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研究态度和创新思想,为无边界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斌,杨俊.家庭实验室项目开发实施的实践探索 [J].江苏教育研究,2014(34):41-44.
[2]陈林,陈磊.小学低段数学非书面作业的设计策略[J].教学与管理,2022(26):66-69.
[3]陈奕可,陈耀.为天地立心:家庭实验室·“未来庭院”计划[J].河北教育(综合版),2022(6):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