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研究

2024-06-03 01:49:36梁晓宇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自身建设基层组织民主党派

梁晓宇

摘 要:新时代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加强参政党建设的需要,是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需要,也是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思想政治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履职能力建设、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同时也还存在理论建设相对滞后、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组织建设活力不够、部分制度和机制需要接续优化等问题。新时代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着力发挥好思想政治建设的引领作用、民主党派履职能力建设的核心作用、队伍建设的筑基作用、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

关键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自身建设

doi:10.3969/j.issn.1009-0339.2024.01.010

[中图分类号]D66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339(2024)01-0068-08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组成的最基本单元,是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基础。新时代新征程,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各民主党派的章程明确了基层组织建设是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明确了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任务,即贯彻上级组织决议,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心任务开展调查研究,关心成员的思想状况,做好成员的发展工作等。新时代加强民主党派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明确基层组织建设的内容。2020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明确指出:“各级党委应当支持民主党派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履职能力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1]这表明,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可围绕以上五个方面来开展,即以建设政治坚定、组织坚实、履职有力、作风优良、制度健全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为目标,全方位推进自身建设。

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意义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民主党派组织发展的根基。新时代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有利于推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更好地履行职能,提升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效能,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一)新时代加强参政党建设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统一战线工作,明确提出了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1]。2018年2月,习近平在与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提出了多党合作“四新”的要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2]。2018年3月,习近平在看望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的部分界别委员并参加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和侨联界联组会时,对民主党派提出了“三好”的要求,即“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要做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增强责任和担当”[3]。关于民主党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性质定位和多党合作“四新”“三好”要求的提出,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多党合作规律的深刻把握。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事关民主党派政治交接,事关新时代参政党建设的质量。

(二)坚持和完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需要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伟大的政治创造,这一伟大政治创造不是中国共产党一个政党创造出来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及中国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作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和发展,这就需要执政党和参政党共同努力,推动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就执政党而言,需要着力加强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就参政党而言,需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参政能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是参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夯实基础,需要强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只有把民主党派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任务和职能落到基层,“才能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得以长期坚持、完善和发展”[4]。

(三)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的需要

“坚持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纵深推进,在新的经济生产方式的牵领下,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统一战线面临新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发挥统一战线的强大法宝作用。民主党派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好参谋、好帮手、好同事,需要发挥好参政党的组织优势和人才优势,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心聚力。从统一战线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处理与其他政党的关系,促进政党关系和谐是统一战线的重要任务。新时代新征程,民主党派组织发展要有新气象、新提高、新作为、新面貌。参政党的发展是以组织存在为前提的,民主党派成员是组织的细胞,只有建设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才能为多党合作事业提供组织保障,为党的统一战线事业凝聚力量。

二、新时代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党派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师,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在各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深入

政治的清醒和坚定是一个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2013年10月起,民主党派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实践活动,广泛凝聚共识。在历时五年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深入学习中共十八大、历次全会精神及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举办了各类报告会、座谈会1.5万场,培训班7 000余期,成员32万人次参加”[5]。在此基础上,各民主党派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新型政党制度确立70周年、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等重大节点为契机,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例如,广东省佛山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期间,专门成立宣讲团,引导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参加“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百姓宣讲活动,面向社会畅谈党史学习心得;很多民主党派成员将思想政治学习体现在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统一战线、民主党派成员的身份有了更深的认识,民主党派成员的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也明显增强。又如,中共十九大以来,福建省各民主党派共建成思想教育基地23个,建立“党(盟、会、社)员之家”331个,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平台渠道更加丰富多样。

(二)制度建设不断完善

民主党派深刻认识到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的重大意义和作用,积极借鉴中共党组织建设的经验,结合实际探索出了民主党派成员之家、星级模范支部等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成果。比如,浙江绍兴市柯桥区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实现了“三个一”,即“一笔专项经费、一个专职人员、一间办公场所”。此后,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基本上实现了学习教育常态化、组织活动经常化、管理监督制度化和履职效能常态化。又如,江苏省江阴市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星级支部”建设实践,聚焦“制度力”完善基层组织制度体系,集中民主党派成员集体智慧,先后制定和完善了日常工作、理论学习、会议、调查研究、党(盟、会、社)费缴纳等规章制度。深圳市从2016年开始,率先啟动区级民主党派服务中心建设,服务中心先后经历了初始建设的“1.0版”、标准化建设的“2.0版”和当前品牌化建设的“3.0版”的三个阶段。服务中心的建立和发展,推动了民主党派基层工作规范化,深圳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面貌焕然一新。再如,九三学社唐山市委编印了《九三学社唐山市委基层工作手册》,从量化考核指标、基层组织工作制度等多个方面规范社务工作开展,使基层组织建设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三)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

作风建设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形象,事关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作用的发挥。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积极引导广大成员大力弘扬民主党派前辈的优良作风,继承和弘扬民主党派老一辈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在新修订的各民主党派章程中,都将“廉洁奉公”作为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之一。比如,民革中央在2022年12月9日修订通过的章程中规定,民革基层党组织要继承和发扬民革优良传统,教育和监督党员遵纪守法,廉洁奉公;民进中央十五届三次主席会议决定2023年在全会范围内开展“作风建设”主题年活动,各基层组织围绕作风建设的内涵、意义,以建设适应多党合作事业需要的参政党为目标,不断增强作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履职能力建设不断深化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进一步压实广大成员履职责任,以目标为导向,全面提高社情民意信息报送数量和质量;结合自身实际,积极发挥智力优势,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开展专题调研,并向上级组织和中共统战部门报送课题成果;组织党派成员围绕乡村振兴、城市提质、工业经济、服务业发展、教育高质量发展、基层治理等开展调查研究,为市(区、县)“两会”和有关会议建言献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始终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联系人民群众、强化参政议政职能的重要工作,不断探索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充分发挥人才优势,通过广泛动员与精准征集相结合,骨干示范与培养新人相结合,专题培训与分类指导相结合,量化考核与表彰激励相结合的方式,扎实推动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高效开展并取得了较好成果。比如,民革兰州市委充分发挥“社情民意联系点+‘畅响民声工作室+法律援助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平台,在兰州市建立了17个社情民意联系点,在民革兰州市法工委社服援助中心的基础上,与兰州市市区街道共建共享,定期举办民情咨询会、基层民主协商座谈会等。

(五)组织建设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各级统一战线工作部门和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和相关文件精神科学合理发展民主党派成员,人才队伍得到进一步发展。各级统一战线工作部门每年召开民主党派座谈会2—3次,主要讨论包括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在内的相关内容,帮助和支持民主党派开展组织发展工作。根据2021年《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白皮书公布的数据,各民主党派成员数量为131.83万人,主要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6]。中共基层党组织在加强党的领导基础上,统筹干部使用政策,对民主党派干部按照“党外干部也是党的干部”的理念和党内干部同标准使用,不断优化党外干部成长路径。

此外,部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积极开展了跨党派互动。如九三学社合川区工委联合民建合川区委文卫支部开展了主题为“基层文化建设”的组织活动,这种跨党派开展的基层组织活动形式,整合了不同党派的资源,增进了民主党派成员之间的交流,提升了组织凝聚力。

三、当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困境

(一)理论建设相对滞后

一是民主党派成员学习教育的内容较为单调、形式单一。学习教育大多以开会、听报告、读文件的方式开展,传统方法多,创新手段少。特别是新一代民主党派成员思维活跃,富有探索精神,对改进传统说教式的思想教育方式的要求较为迫切。二是理论教育缺少有效载体和抓手,尚未形成以思想政治建设推动促进各项工作的良好格局。个别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还存在理论学习不够全面系统的情况,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战线基本理论、多党合作基本理论方针政策、人民政协理论等没有系统掌握。此外,部分民主党派机关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结合度不高的情况。三是一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够重视,对最新的理论政策把握和贯彻落实还不够到位。

(二)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领导班子建设合力不够。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领导班子成员具有“兼职化”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民主党派市级组织配备一名专职副主委,其它副主委则为兼职,他们分布在不同行业不同单位。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精力难以集中,班子难以形成合力的现象,这影响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班子作用的发挥。二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普遍存在“老龄化”现象,组织成员年龄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三)组织建设活力不够

当前,有的各民主党派组织活动存在不均衡和不够严谨的情况,这一点在基层支部组织表现得尤为明显。从组织活动的频率来看,活动开展次数偏少,一些党派基层支部的活动开展缺乏计划和统筹,有被动应付的情况;从活动效果来看,组织生活形式较为单一,特色和创新性不足。此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个人能力素质和加入民主党派的诉求不尽相同,有的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功利性,“一些党派基层组织为了发展新成员,在吸收新成员加入时,存在不注意把握质量关口,片面追求数量”等情况[7]。有的成员虽有较强的参政意识,但由于理论政策水平有限,又缺乏实践经验,参政议政水平还有待提高;少数基层组织骨干工作热情减弱,参政意识不强,也影响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生机活力和参政党作用发挥。

(四)部分制度和机制需要持续优化

一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管理机制需要完善。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处理日常事务人手不足、组织设置和制度运行不规范等情况较为常见,这制约着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发展。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精细化建设不够,没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和标准,致使工作目的性弱、随意性大;有的组织职责分工不明确,工作效果不够明显[8]。在制度运行方面,民主党派日常工作繁杂、分工不明确,容易导致不同成员工作职责交叉重合。

二是干部培养机制需要完善。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干部培养方面,培养和使用前瞻性不够,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拿帽子找人”的现象;在干部考核激励方面,存在民主党派干部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措施不健全,民主党派组织与干部所在单位沟通和联动不够等情况。

三是经费保障机制不完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在课题研究、理论建设等方面获得的经费支持有限。要进一步加大科研支持和保障力度,形成参政党理论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建设研究的保障机制。

四、新时代加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路径

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既是一个基础性工程,也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提高政治站位,系统推进。具体而言,需要发挥好思想政治建设的引领作用,增强政治共识;发挥好履职能力建设的核心作用,增强工作效能;发挥好队伍建设的筑基作用,增强组织活力;发挥好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增强保障力。

(一)发挥好思想政治建设的引领作用

一是根据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增强民主党派成员履职尽责的参政党意识。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要正确认识民主党派的参政党属性。我国的八个民主党派称谓不同,有的称作“党”,有的叫“社”,有的则是“盟”,但它们都具有政党的属性,“都有一定的代表性,但不能用英、美政党的标准来衡量他们”[9]。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反对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教育引导民主党派成员认识和理解参政党的概念、属性和要求,加深对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生成逻辑、形成的历史必然性、伟大的创造性的理解。

二是明确新时代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与内容。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思想政治建设的任务和内容主要包括:组织成员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成员深入理解并自觉践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引导民主党派成员正确认识我国国情,准确领会和把握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发挥好自身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加强民主党派历史、多党合作历史等的学习和教育;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是提升基层组织学习力。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理解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引导民主党派成员深刻理解“两个确立”的重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注重教育培训,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学习培训。民主党派成员应熟悉党派历史,坚守与中国共产党的合作初心,弘扬与中国共产党团结合作的优良传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政治使命感。

四是增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一要围绕民主党派成员的特点,因材施教、精准施策,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精准化水平。比如针对个别民主党派成员思想认识问题,要善于发现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时作有正确有效的引导。二要突出党派特色,挖掘本党派的历史文化资源,讲好民主党派故事和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故事。三要办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内部刊物、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宣传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的优良传统,宣传民主党派在各方面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不断增强民主党派成员的荣誉感。

五是加大参政党理论研究力度。要实现执政党和参政党建设相互促进,应与时俱进加强参政党理论研究。目前,参政党理论研究总体上滞后于实践,如对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各民主党派自身建设和履职实践的研究较为薄弱。因此,要将思想宣传工作与参政党理论建设一体推进,深入研究民主党派自身建设规律,持续加强参政党理论建设,形成特点鲜明的参政党文化和参政党理论,为提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和履职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二)发挥好履职能力建设的核心作用

一是不断提升政治协商实效性。一要找准角色定位,明确政治责任。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开展的协商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必须切实履行好协商主体责任。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充分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的基本职能,积极参与政党协商,切实担负起政党协商参加者、实践者、推动者的政治责任,不断推进政党协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二要发挥集体提案作用,提升政治协商效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参加政协协商,需要发挥集体智慧联合攻关,可以通过集体提案的形式,充分反映界别群众需求,这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提案选题应能够体现党派和界别特色。在提案的办理过程中,要积极参与提案办理情况通报会、协商座谈会和专题面复会等,及时反映意见建议,促进提案高质量落地落实。三要完善协商机制,助推协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要完善协商知情机制,积极参与中共基层组织开展的协商材料阅读、政策讨论等活动,全方位了解中共基层组织工作重点和工作动态,加强对全局性、前瞻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提升知情明政能力。建立健全专家库,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可根据人才储备情况,建立不同专业类型的专家库,着力培养一支年富力强、老中青结合的政治协商工作专家学者骨干队伍。要完善协商反馈机制,中共基层组织对民主党派在协商中提出的具体建议和意见,要及时研究办理,对于不能办理的或者不能及时办理的要及时与民主党派沟通。

二是不断提升参政议政能力。一要加强调查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围绕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深入调研,提出帮助解决问题的“金点子”,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二要充分发挥考核激励作用,每年评选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对重点课题和协商活动适当安排经费。民主党派成员特别是其中的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要敢于担当,真正认识到参政议政是衡量参政党价值、彰显参政党影响的重要途径。三要创新参政议政方式方法,拓宽党派成员参政议政渠道。要不断学习、了解、掌握专业知识,掌握参政议政的方法、途径、原则,结合当地治理实际,在参政议政中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思维意识,建立社情民意信息集聚平台,借力大数据分析,做到参政议政到点到位、有理有据。四要优化参政议政工作机制。民主党派基層组织要积极加强与统战部门的联系,完善常态化的党派知情明政机制和对口联系工作机制。建立“传帮带”机制,发挥参政议政经验丰富的党派成员优势,指导年轻党派成员参政议政,帮助他们快速成长。

三是不断提升民主监督水平。一要加强政策支持。制定并细化开展专题民主监督工作的实施方案,明确各级各部门党委主体责任,明确民主监督内容与工作程序,细化保障措施,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监督工作提供政策支持。二要加强协同配合。中共统战部门、各民主党派市(区、县)委会要和承担重要改革任务的地区和部门(单位)建立联系协调机制,明确工作规范,通过定期交流工作情况,加强沟通配合,研究解决民主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三要加强支撑保障。将各级党委支持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述职内容和落实《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巡察范畴。

四是不断提升社会服务成效。一要创新社会服务形式。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开设社会服务相关专栏,围绕人民群众所关心的法律常识、家庭教育等内容开展线上授课,因时制宜、创新形式为社会服务增添助力。二要拓宽社会服务渠道。依靠党派基层组织自身优势,谋划开展相关公益活动,组织本党派专家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企业,参与健康义诊、科普宣传、咨询讲座等公益活动。三要关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尊重不同对象的需求差异,注重分类帮扶。

(三)发挥好队伍建设的筑基作用

一是进一步做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发展工作。一要严把发展成员关。始终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注重吸收参政议政复合型人才;拓宽发展渠道,分年度制定组织发展计划,用足用好发展名额,保持界别特色,积极发展符合党派特色的人士,积极向中共党委推荐优秀的民主党派人才。二要定期对基层组织党派成员结构进行综合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在重点领域吸纳优秀人才,优化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成员结构。三要完善党派成员档案库。做好民主党派成员的组织关系管理,及时更新党派成员成长动态信息,涉及参与重大活动、职务变动、表彰奖励等重要事项应及时存档,从而全面掌握党派成员的基本情况。

二是突出领导班子建设。一要配优配强民主党派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在配备领导班子时要综合考虑、合理搭配,力争选拔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团结向上、甘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成员进领导班子队伍。在班子成员搭配上,应综合考虑年龄、专业结构因素,力争形成一个结构合理、高效务实、个性相容的领导班子。二要发挥主委的引领作用。一个优秀的主委,应该具有较强的政治把握能力;协调好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发挥较强的沟通能力;以做党派工作的情怀和乐于奉献精神,熟悉党派工作、了解统战理论方针政策,能够履行基层组织主要负责人的职责。

三是加强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习近平在2022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10]要将民主党派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民主党派人才队伍建设。针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不同成长阶段、不同岗位的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跟蹤培养,强化教育培训、注重发展培养,完善党外干部成长档案,促进党外干部健康成长。探索建立民主党派代表人士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从政治性、专业性、群众性三个一级指标以及政治表现、工作情况、参政议政、廉政情况等二级指标,在发现、培养、使用、管理全过程对民主党派代表人士实施综合评价。

四是注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多途径建立健全后备干部人才数据库,根据后备干部能力素质情况,合理安排培养层次,为他们铺设舞台,增强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有计划地安排后备干部参与重大参政议政工作和活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

(四)发挥好制度建设的保障作用

制度建设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中“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保障性的建设,是工作经验的规范和升华”[11]。要进一步规范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生活、发展成员、推荐干部、述职考核等方面制度,建立理论学习、议事规程、组织发展和内部监督制度等,实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具体而言,要进一步完善如下五个方面的制度。

一是完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内部的监督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科学、系统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形成基层组织内部运行良好的内部监督机制,构建全面科学民主的制度体系。不断创新民主党派内部监督的执行保障机制。根据不同党派基层组织的实际情况设立监督委员会,强化专门监督职能建设,重点监督组织运行、活动开展、工作考评等,让内部监督与保障党派成员权利结合起来,保证党派成员享有党派内重要事务的知情权和对不当行为的质询权等。

二是健全完善民主党派机关工作制度。民主党派机关具有服务、协调、联络、参谋的作用,在党派组织整体运行过程中处于枢纽地位。要健全民主党派机关人员考核机制,加快构建科学、系统、具有可操作性的民主党派机关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加强民主党派机关信息化建设,以网络资源共享为基础,坚持问题导向,以提高服务水平为核心,逐步提升信息化水平和办公自动化水平。

三是健全完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制度。基层组织是民主党派成员参与党派活动的最基本单位,是党派组织凝聚力的源泉。一要完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定期活动制度,推动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常态化、经常化和规范化。二要健全完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动态考评激励制度,通过正向激励激发组织成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对开展活动效果明显、形式新颖、内容健康丰富的要及时肯定,对具有推广示范效应的要及时宣传。

四是完善调查研究制度。新时代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要围绕当地中共党委和政府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积极开展调研活动,切实履行职能。民主党派基层组织职能的发挥与做好调查研究工作紧密相连,要根据党派特点,定期开展专题调研,制定和完善民主党派成员参与调研和撰写提案制度,坚持以选准调研题目为切入点,围绕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问题进行建言献策,探索和完善调研成果转化机制。

五是完善经费保障制度。一要保障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经费。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经费有限等是困扰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发展的一个问题。活动场所是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基本需要,要进一步完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活动阵地的经费保障,解决好基层组织“活动场地无固所”的问题。如,中山市委统战部通过各民主党派市委会与基层组织共同筹备场地和经费,共建立了36个功能不同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的“党派之家”,作为各基层组织开展活动、举行会议和发展新成员的固定场所。二要保障民主党派基层组织理论学习和业务能力提升的经费。统战部门应支持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开展必要的调研、考察、学习培训等工作,给予经费支持,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后勤保障”。三要保障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实践基地建设的经费。近年来,为了拓宽民主党派社会服务渠道,全国各省区市建立了“同心”实践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平台,这些基地的建立是民主党派工作向基层延伸的有效途径。要通过整合资源、加大宣传、共建共享等方式保障基地的正常运转,打造民主党派服务社会的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N].人民日报,2021

-01-06(1).

[2]习近平在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强调   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   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N].人民日报,2018-

02-07(1).

[3]习近平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致公党无党派人士侨联界委员时强调   坚持多党合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18-03-05(1).

[4]江阴市委统战部课题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路径探析——以江苏江阴“星级支部”创建为个案的考察[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4).

[5]中共中央统战部.伟大的政治创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M].北京:华文出版社,2022:264.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新型政党制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5-9.

[7]中山市委统战部.推进民主党派基层组织建设的路径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1).

[8]高拴平.新时代参政党自身建设路径研究[J].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20(1).

[9]中共中央统一战线工作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统一战线文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71.

[10]本书编写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精神学习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4.

[11]中共中央统战部,等.中国统一战线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133.

责任编辑:张淑瑛

猜你喜欢
自身建设基层组织民主党派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应当稳立本位
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
我国社会工作机构的自身建设探析
中国市场(2017年2期)2017-02-28 20:45:56
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人员自身建设 促进老干部队伍稳定
做好企业总裁联络员(秘书)的几点思考
办公室业务(2016年9期)2016-11-23 09:47:14
关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完善民主党派内部监督机制的探讨
民主党派 工商联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18
民主党派政党认同的有效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