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强
摘要:在結构化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成为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探讨结构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策略与方法,通过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设计连贯的教学活动、实施有效的评价方式,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最优化。
关键词:结构化视角;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单元整体教学作为一种以单元为单位,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关注。结构化教学理论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为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因此,从结构化视角出发,研究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结构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内涵
结构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是指在分析小学数学教材的基础上,按照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通过整合教学资源、设计连贯的教学活动,实现单元教学目标的最优化。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1.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梳理出单元内的知识点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系统的知识结构图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2.设计连贯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实施单元整体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应根据单元教学目标和知识结构,设计一系列连贯的教学活动,包括导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练习、拓展应用等环节。这些活动应紧密围绕单元主题展开,层层深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单元知识。
3.实施有效的评价方式
评价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等。通过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单元教学目标的达成。
四、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说明结构化视角下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的实施过程,本文选取了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该案例以“分数的认识”为单元主题,通过构建分数概念的知识结构图,设计了一系列连贯的教学活动,包括分数的产生、分数的意义、分数的读写法等内容的探究和学习。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同时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反馈和指导。
五、结论与展望
结构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和连贯性。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灵活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以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如何结合信息技术手段优化单元整体教学流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张志勇. 结构化视角下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策略探究[J]. 课程·教材·教法, 2021, 41(06): 98-102.
李梅. 基于结构化教学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设计与实践[J]. 小学教学研究, 2022(07): 41-43.
王晓婷. 结构化教学在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现代化, 2020, 7(25): 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