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洪伟
典故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它用最简洁的语言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新课标对古诗文典故的阅读有明确的要求。学生应重视典故的累积,通过背景资料和作者生平深入了解典故;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分别从历史发展观和现代观对典故加以分析,吸取传统文化智慧;要了解古诗文典故中的文外之意,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典故主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据此,本文提出一些教学策略,以促进古诗文典故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转变观念,重新审视古诗文典故教学
(一)激发学生对典故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传统的课堂模式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方面往往有所欠缺。因此,教师应注意在教学的趣味性方面下功夫。在进行古诗文典故的教学时,教师应着重向学生展现典故的趣味性,以调动学生对古诗文典故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搜集与典故相关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在课前阶段让学生充分了解典故中的故事,进行自我积累。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诗人为什么要引用这个典故,想要表达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可加深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又或者,教师可以联系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物来帮助学生理解典故。如古人常用“折柳送别”来表达眷恋与不舍之情,或者用柳絮和浮萍来比喻漂泊的身世。
(二)引导学生进行典故积累
教师应有计划性地引导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古诗文,学习其中引用的典故。学生接触典故的类型越多,对典故的陌生感就越少,畏难和抵触情绪也会降低。
古诗文典故数量十分庞大,学生不可能全部背诵下来。因此,学生要养成自主查阅的良好习惯,并进行总结和归纳。当遇到没见过的典故时,教师应鼓勵学生自行查阅相关资料,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到新的典故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将其与之前学过的典故联系起来,以加深其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旧知识的巩固。
教师应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积累途径,如阅读《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优秀的古诗文书籍。同时,教师还要教授学生积累的正确方法,如在阅读书籍时认真阅读书上的注释,摘抄典故。语文教师还可以在每节课前面的几分钟,让学生分享自己所积累的典故。
二、循序渐进,深挖典故含义
(一)开展广泛阅读
每一个典故都有自己的源头和出处,学生通过学习典故,可以在历史与现代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典故学习让语文课堂进入更广阔的历史长河之中,让学生心中的文化基石变得更加厚重。
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两句“怀旧空闻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引用了“闻笛赋”和“烂柯人”两个典故。“闻笛赋”出自西晋向秀的《思旧赋》,“烂柯人”则是出自南朝梁任昉的《述异记》。诗人借用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被贬之后在外漂泊二十三年,再次回首之时,发现已经恍若隔世的心情。这首诗写于唐朝宝历二年,刘禹锡被贬在外二十三年之后,应召重回京城,经过扬州时,与白居易相遇,两人的境遇相似,也都很欣赏彼此的才华,因此惺惺相惜。白居易创作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送给刘禹锡,而刘禹锡的这首诗则是对友人的回赠。诗中表达了诗人在外漂泊的心酸,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同样也表达了自己对突然改变的命运茫然无措的心情。
(二)教师加以点拨,帮助学生理解
典故来自古人的文化生活,拥有特定含义。典故大多来自历史故事和著名文学作品,但无论其形式如何,其产生和传播都与古时文人士大夫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典故的理解也离不开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在学生学习典故时,教师应加以引导,减少因时代的不同造成的理解困难或偏差。教师应从典故的特点出发,思考典故适合在什么样的场景中使用,并鼓励学生主动学习。
如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使用了“杨花”和“子规”这两个典故。其中,“杨花”就是柳絮,而“子规”就是杜鹃。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柳絮只会在春天出现。由此可知,这句诗描写的是春天的场景。教师还可以介绍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情绪波动,以及古人“伤春悲秋”的文化传统;也可以向学生介绍柳絮在古代往往代表漂泊不定,而杜鹃的叫声在古人听来类似于“不如归去”。这样,学生便会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体会诗人借用典故所描绘的场景,感受典故的文化魅力。
三、创新方法,回味典故韵味
(一)专题教学
所谓专题教学,就是学生在语文教师的引导下,把教材中的古诗文典故总结为相关的专题,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进行交流讨论和分析,从而进行高效率的学习。如《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江城子·密州出猎》都引用了孙权的典故,就非常适合放在一起学习。教师通过增加学习的针对性,为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
(二)对比分析
典故的含义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作者在古诗文中引用典故的时候,所想表达的含义往往与典故原本的含义存在一些差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出典故在古诗文中的含义,以及典故原本的含义,并比较两者的不同,以此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同时加强对典故的学习。这种方法也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
如王绩的《野望》中的“长歌怀采薇”引用了“采薇”的典故。“采薇”的典故出自《史记》,原本指的是“采野菜”,讲的是商朝的公子伯夷和叔齐在商朝灭亡之后,在深山采摘野菜的隐居故事。诗人身处乱世,举目无亲,因此产生了效仿古人保持气节、归隐山林的想法。了解典故原本的故事以及诗人使用典故所想表达的思想,可以让学生对古诗文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四、创建情境,进入典故情境
(一)结合作者所处历史环境
由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作者在创作古诗文时会使用一些特殊的典故。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古诗文的创作环境,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如杜牧的《泊秦淮》中的“后庭花”便是一个特定的历史典故。“后庭花”指的是由南朝的亡国君主陈后主创作的《玉树后庭花》。诗人在此将晚唐的统治者比喻成荒淫的陈后主,表达了诗人对王朝覆灭的忧虑和无奈。
(二)了解作者的风格
在创作古诗文时,作者自身的风格也决定了其使用典故的风格。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这种风格的特点,可以强化学生对作者的理解,同时也会为学生日后接触该作者的其他作品提供帮助。比如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诗词风格悲壮激昂,讽刺辛辣。他在《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了曹操的“生子当如孙仲谋”。如果只是从字面理解的话,这一句似乎只是在夸赞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孙权,但如果熟悉这个典故的话,就会知道完整的话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以此便可猜到辛弃疾借此讽刺南宋朝廷的软弱。
(三)挖掘典故的教育意义
典故的数量庞大,来源广泛。优秀的典故在古诗文之中起到了传递中华传统美德以及正确价值观的作用。学生在深入学习古诗文典故的同时,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助于其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如在李白的《行路难》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引用姜太公和伊尹的典故,强化诗人的信心,而“长风破浪”则是引用了宗悫的诗句“乘长风破万里浪”,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而这一句也在后来演化为成语“长风破浪”(或乘风破浪),用来形容勇往直前的精神。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立于世界之巅的瑰宝。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文的篇幅大量增加。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文典故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发典故内容的趣味性,减少学生在学习上的难度,让学生充分感受古诗文典故的文化魅力,提升其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