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红色音乐虚拟教学社群的构建与推广途径探研

2024-06-03 04:18:21徐攀
成才之路 2024年13期
关键词:育人价值推广高校

徐攀

摘要:基于虚拟社群理论构建高校红色音乐教学社群,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红色音乐文化在大学生群体中高效传播的新途径。高校可基于“红色音乐传唱社群”“红色音乐演绎社群”“红色音乐宣传社群”的构建思路进行虚拟社群推广,创设云端红色音乐虚拟传唱课堂、升华学习体验感,举行多维红色音乐虚拟演绎仪式、激活学习激情感,展示多样红色音乐虚拟宣传技能、传递学习获得感,以促进红色音乐教学与虚拟社群理论的融合与推广。

关键词:高校;红色音乐教学;虚拟社群理论;虚拟教学社群;育人价值;融合;推广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3-0033-04

基金项目:2022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高校红色音乐教学虚拟社群的构建与推广效应研究———以《视唱练耳》课程为例”(编号:JXJG-22-108-4)阶段性研究成果

红色音乐是中国共产党在血雨腥风斗争中积累的宝贵艺术财富,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还具有鲜明的育人价值。习近平總书记指出,“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增强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生动传播红色文化”。[1]高校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阵地,理应探索红色文化资源,特别是红色音乐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传唱、多样演绎、高效宣教的新方法和新路径,深入发掘地方红色音乐内涵的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育人价值,引导大学生运用他们喜闻乐见的、新颖多样的、高效便捷的方法学习和传播红色音乐内涵、元素和精神,打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高校红色音乐教学育人体系,不断夯实当代大学生的红色艺术信仰。

一、上饶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与虚拟社群理论概述

1.上饶红色音乐文化资源

上饶红色音乐是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于土地革命时期的赣东北革命根据地,随着发展和传播,类型不断丰富,并逐步形成立体的红色音乐文化体系。余金剑等对上饶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概念进行了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赣东北革命斗争时期产生和传播的红色音乐类作品,及这些作品在传播中表现出的语言、习俗、政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综合文化内涵[2]。汪晓万等归纳了上饶红色音乐资源的题材:既有控诉旧社会和反抗压迫的歌谣,如《长工真可怜》,也有歌颂苏维埃政权和苏区生活、描绘根据地斗争生活、庆祝红军来之不易的胜利的舞曲,如《歌唱方志敏》《红旗高插横峰城》等[3]。整体来说,上饶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丰富,且具有较高的红色艺术价值。从内容上看,上饶红色音乐文化资源的发展、传播、传承是基于群众喜爱和认可,体现了革命斗争时期赣东北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从价值上看,上饶红色音乐文化资源除了具备文化艺术基本功能外,还承载了革命宣传、报道和教育功能,对新时期人们了解上饶地区革命斗争史、传承革命优秀文化有重要意义。

2.虚拟社群理论

虚拟社群理论由英国学者Howard Rheingold(1993)提出,其内涵为:以互联网虚拟空间为主要交互平台,相同志趣、习惯、目标的人互相交换心得,相互汲取知识,逐渐形成的虚拟社交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借助各种社交APP或线上社交平台,虚拟社群的数量、类型越来越多,而基于虚拟社群理论的教育实践方案也不断涌现[4]。王丽等研究了虚拟社群环境下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形式、方法、流程和效果,认为虚拟环境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符合大学生乐于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并获取资讯的习惯,组建的各类社群也呈现活跃期和沉闷期,便于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5]。夏文锴等基于虚拟社群理论研究了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文化观,指出:虚拟社群环境下组建的差异化文化交流群,有利于当代青年大学生交换文化资讯,汲取文化养分,结交文化挚友[6]。应该说,虚拟社群理论不仅为现代社交提供了方向,也为网络信息环境下快节奏、高效率、优质量的社群化教学实践提供了指引。

二、高校红色音乐虚拟教学社群构建的价值

1.政治价值:夯实红色艺术教育的基石

红色音乐的旋律历经艰苦岁月磨砺,在无数革命先辈的传唱中成为经典,蕴含鲜明的红色教育价值,可作为当代大学生汲取的红色艺术的“养料”。高校通过构建多元化的音乐虚拟教学社群,可以多维度的艺术形式呈现歌曲在网络虚拟场景下的演唱效果,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红色音乐传唱、传播、传承的新方式,而通过虚拟社群式教学传播手段,也能够将红色音乐内含的政治价值更好、更快、更准地传递给大学生,为夯实高校红色艺术教育基石开辟一条全新的路径。

2.文化价值:凸显红色艺术教育的特色

很多红色音乐的创作和传承同时融入了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这也使得其既具有红色艺术文化属性,又兼具地方特色文化属性,成为地方高校开展虚拟社群红色艺术教育最具特色的素材。上饶横峰县流传的红色歌曲《战鼓咚咚红旗飘飘》《送郎当红军》等,是红军驻扎在横峰县葛源镇时创作的红歌,其中的旋律、唱腔融入了横峰腔的地方特色,不仅红色艺术底蕴深厚,还颇具地方文化特色,一直传承至今[7]。2010年,横峰县葛源镇红色文艺宣传团对该县健在的老红军演唱的红歌进行了录音、记谱,并建立了网络红歌库,构建的这种具有地方文化特色和红色艺术价值的在线红歌库也成为很多地方高校开展红色音乐网络化教学常用的资源。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虚拟社群环境下的地方红歌传唱、传播和传承教学方法,能将红歌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放大,凸显出新时代、新思维、新技术背景下红色艺术教育的特色。

3.育人价值:升华红色艺术教育的信念

红色音乐文化资源中蕴含丰富的育人素材,无论是红色音乐内含的革命奋斗精神,还是集地方文化、军旅文化、音乐文化为一体的综合元素,都是红色音乐育人价值的外延,也是高校开展红色音乐教学最好的素材。将红色音乐教学与虚拟社群形式结合起来,所呈现出的育人价值也是体现在多个层面的。一方面,独特的红色音乐资源更有利于丰富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体验。在虚拟社群背景下,探索歌曲的多种宣教方式,能给当代大学生以全新的理想信念教育体验[8]。另一方面,多元丰富的本土红色音乐资源具有极强的教育带入感。对大学生来说,在虚拟社群环境下组建团队,分层分类地传唱、演绎、宣传本土红色音乐,有利于升华自我的本土红色艺术理想信念。

三、高校红色音乐虚拟教学社群的构建形式

1.傳唱社群:虚拟环境下的红歌高调传唱

积极传唱红歌,是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传承革命艺术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当代大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形式。虚拟社群环境下,通过构建虚拟传唱社群,引导大学生在虚拟环境下传唱红歌,是一种传播红歌精神、内涵、旋律和思想的新形式,而组建和运维大学生虚拟传唱教学社群,则是虚拟环境下红歌传唱的基础。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设置了专门的红色音乐虚拟传唱社群建设运维机构,制定了组建运维、设计活动、组织活动的相关制度,以确保传唱社群高效运作。首先,教师通过调研,将有意参加传唱社群的学生组织起来,系统教授红歌演唱的专业技术知识。其次,教师将传唱社群的学生再细分为若干子社群,鼓励每个社群探讨和实践虚拟社群环境下红色歌曲传唱的形式。最后,教师定期检验各社群学生设计传唱方案、组织传唱活动、撰写传唱心得等成果,给社群学生以方案创新、活动设计等方面的点拨。这样,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加入传唱社群,促进传唱虚拟社群有效组建,又能够通过标准化的监督管理措施,推动社群产出传唱成果,形成“组建—运维—产出”传唱教学链。

2.演绎社群:线上线下演绎红歌里的故事

对红色故事进行戏剧化整理、加工、编撰,就能创作出一部集演绎价值、艺术价值、红色精神宣传价值为一体的红色戏剧作品,将这样的红色戏剧作品搬上网络虚拟或线下真实演绎场景,以网络虚拟舞台剧、网络虚拟话剧、线下歌舞剧,或是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线下快闪剧等形式呈现,是一种新颖的红歌演绎方式。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为支持虚拟演绎社群建设,专门成立了“红色音乐文化演绎社团”,社团负责人由学院副院长兼任,抽调学院戏剧表演、声乐演唱等专业教师负责教学及演绎组织工作。首先,社团教师选拔热衷表演学习、红色戏剧演绎的同学组成“演绎虚拟社群”,并为社群学生系统讲授红色戏剧演绎相关专业知识。其次,教师组织学生编排红色音乐歌舞剧并录制下来,通过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网络直播间等载体进行线上虚拟演播。再次,教师定期组织演绎社群学生在校园内、校园周边社区、学院定点帮扶的村镇,以线下红色歌舞剧、红剧快闪等形式,传播红色歌曲背后的红色故事。最后,教师定期组织社群内的学生进行心得汇报,以艺术表演为载体,心得汇报为方式,引导社群学生将红色音乐演绎的内涵从行为层面上升到思想层面,夯实红色音乐虚拟演绎教学的育人效果。

3.宣传社群:虚拟现实中的组团红歌宣教

将红歌中的革命主义、爱国主义、理想信念宣传出去,让更多的大学生和社会大众学会欣赏红歌的文化艺术内涵,通过鉴赏和品味红歌艺术,深化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历史自信,是高校红色音乐虚拟社群构建和教学育人的目标。在虚拟社群环境下进行红歌艺术文化宣传,可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线上虚拟社交、直播、互动等形式为切入点,融入更多的虚拟现实手段,再以构建的红歌宣传虚拟社群为载体,开展虚拟现实环境下的组团红歌宣教。

上饶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为适应新形势下红色音乐宣教的发展趋势,以“新媒体+虚拟社群”宣教为切入点,开展红色音乐虚拟社群化宣教活动实践。首先,学院成立红歌“新媒体+虚拟社群”宣教部门,委派专业教师在院内选拔专业学习能力过硬且爱好宣传实践的学生,组建若干个红歌宣教社群。其次,教师鼓励各社群学生探索形式多样的红歌宣教活动。最后,教师定期组织社群学生进行宣教汇报总结,引导学生认知到红色音乐宣教的深层价值。

四、高校红色音乐虚拟教学社群推广途径

1.创设云端红色音乐虚拟传唱课堂,升华学习体验感

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推广红色音乐虚拟社群教学提供了新的契机。依托这些先进技术创设云端红色音乐虚拟传唱课堂,不仅能够创新红色音乐教学的形式,还能够最大化发挥红色音乐传唱虚拟社群的教学及传播价值,优化传唱类虚拟社群学生的“学—唱—传”综合体验。

高校可基于红色音乐虚拟传唱云端组织线上教育活动,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已完成“虚拟传唱云端”的前中期建设工作。依托云端平台,传唱虚拟社群的学生可以“云游”上饶爱国主义红色基地,在全真虚拟数字环境下,借助VR、AR等身临其境地穿梭回20世纪30年代的上饶地区革命场景进行现场演唱,并通过云端平台与各大直播网站的联通站点,为校内外受众实时直播红歌传唱过程,以这种“云游传唱直播”的形式扩散红歌的魅力。依托该平台开展的形式多样的红歌虚拟传唱活动,不仅调动了虚拟传唱社群学生的演唱积极性,为他们展示演唱专业技能提供了别样的平台,而且发掘了一条红色音乐虚拟教学及传唱的新途径,为点燃当代大学生的红色音乐传唱激情提供了新范式。

2.举行多维红色音乐虚拟演绎仪式,激活学习激情感

组建红色音乐虚拟演绎社群的目的,在于通过“以唱促演,唱演融合,虚拟现实,交互共进”的方式,培养社群内大学生体会红色音乐背后故事的意识,在演绎过程中循序渐进地点燃大学生对红色音乐文化的热情,培养大学生用表情、肢体、情感演绎红色音乐故事的专业技能,激活演绎类虚拟社群学生的“唱—演—传”学习激情。

高校可通过举行红色音乐虚拟演绎常态化展示仪式,将红色音乐背后的故事内涵渗透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中。上饶职业技术学院每个学期定期举办形式多样的红色音乐虚拟现实演绎活动,营造红色仪式展示氛围。例如,学院组织虚拟演绎社群师生以方志敏先烈革命精神宣教为例编撰了《清贫颂》歌舞剧本,依托超星学习通、虎牙、斗鱼等直播平台进行线上演绎展示,并在上饶本地4所高校进行线下巡回演出,以“线上虚拟+线下展示”的方式,将方志敏烈士英勇无畏的精神呈现给受众。这种周期性的线上线下红色歌舞演绎,不仅成为学院红色音乐演绎虚拟社群学生的常态化对外展示仪式,也逐渐成为迫切想要了解红色音乐内涵、精神的大学生及社会大众的饕餮艺术盛宴。

3.展示多样红色音乐虚拟宣传技能,传递学习获得感

将红色音乐文化的内涵通过多样化的虚拟宣教形式展示给大学生,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对红色音乐外延精髓的认知兴趣,而宣传和展示红色音乐文化内涵的过程,也是将大学生专业技术、专业知识与文化宣传融合起来的最好机会。通过这个契机,红色音乐虚拟宣传社群内的学生能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产生学习红色音乐、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获得感。

将书画艺术与红色音乐融合起来,构建线上虚拟宣教展示场景,是虚拟社群环境下推广红色音乐文化的一种全新途径,上饶师范学院在这方面已经开始了尝试。学院依托自建的VR虚拟教育平台创设了“可爱的中国红色音乐+书画文化”线上展示场景,红色音乐虚拟宣传社群的学生围绕《可爱的中国》,撰写书法作品,绘制书画作品,录制配乐朗诵作品,并将这些作品上传至VR教育平台上。平台分为虚拟音频展示区、虚拟书画作品呈现区,并有留言互动区,校内大学生可登录平台,在VR场景下观赏和聆听《可爱的中国》配套的音频、书画,并进行互动留言。这样的线上平台成为红色音乐内涵在校内宣教最便捷、感官体验最好、最具新颖性的平台,不仅能展示红色音乐虚拟宣传社群学生的宣教技能,而且能够启发大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感悟红色精神。

五、结语

上饶红色音乐的数量、内涵、形式都非常丰富,充分挖掘其中的政治、文化和育人价值进行深度提炼,可作为高校红色音乐传唱、演绎、宣传虚拟社群教学与展示的元素,而围绕差异化的红色音乐虚拟社群探索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也应该成为高校开展红色文化宣教改革的新方向。上饶地区高校应构建多样的红色音乐虚拟教学社群,让大学生沉浸在红色音乐文化的鉴赏和学习中,先内化于心,再外化于行,不断夯实红色价值观,主动做新时期地方红色音乐艺术的推广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语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4(06):2.

[2]余金剑,江琛,郑瑶.浅析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红色歌谣的历史作用[J].党史文苑,2023(02):61-64.

[3]汪晓万,邱奇杰.赣东北根据地的红色歌谣及其创作特征[J].上饒师范学院学报,2015,35(04):25-32.

[4]李素萍,陈露.红色音乐文化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J].教育学术月刊,2022(03):51-56.

[5]王丽,潘虹,刘大颖.基于虚拟社群感的在线教学课程思政探索与实践[J].天津农学院学报,2022,29(04):96-99.

[6]夏文锴,卢榕炜.虚拟共同体社群文化对青年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36(04):138-143.

[7]郭艳燕.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3,34(02):107-112.

[8]韩笑,郭蕾.“五育并举”视域下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美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J].艺术研究,2023(05):139-141.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romotion of Virtual Teaching Community for Red Music in Universities

———Taking Shangrao City as an Example

Xu Pan

(Shangrao Preschool Teachers College, Shangrao 334000, China)

Abstract: Building a red music teaching community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virtual community theory is a new way for the efficient dissemination of red music cultur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Universities can promote virtual communities based on the construction ideas of "red music singing communities", "red music performance communities", and "red music promotion communities". They can create cloud based red music virtual singing classrooms, enhance learning experiences, hold multi-dimensional red music virtual performance instruments, activate learning passion, display diverse red music virtual promotion skills, and transmit the sense of learning acquisition,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and promotion of red music teaching and virtual community theory.

Key words: universities; teaching red music; virtual community theory; virtual teaching community; educational value; integration; generalization

猜你喜欢
育人价值推广高校
论音乐剧走进中小学音乐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东方教育(2016年9期)2017-01-17 22:41:45
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的边际效应探究
新闻界(2016年11期)2016-11-07 21:27:56
群众文化音乐的推广及发展探讨
对我国推广大众体育活动的意义研究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19:12:12
在医疗卫生单位推广运动处方的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2期)2016-10-18 16:09:26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28:06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7:49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0:56:58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14:21
浅谈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价值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