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 郑秋伟
摘要: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遵循着马克思资本批判视野中的机器大生产理论逻辑、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需要的现实逻辑及人机关系发展的历史逻辑。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更加协同、内容更加匹配、环境更加沉浸、供给更加精准、管理更加精细、评价更加科学,将从把握创新方向、提升智能素养、创建智能场域和设置运行规范等方面,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实践,进而提升教育质量。
关键词: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创新;立德树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4-0041-04
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一般课题“守正创新理念下高校三全育人的浙江新模式研究”(编号:22GXSZ006YB);浙江财经大学2023年度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培育项目“一体两翼三协同四驱动”三全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编号:SZ202307)
在当前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加速融合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正主导着一场深刻变革,能够重塑教育模式。尽管当前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场景应用,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规模推广落地都还存在痛点、难点,但其潜在作用和影响不容小觑。目前,学界正围绕人工智能思想政治教育应用的个性化、实证化、泛在化等特征展开探索,且已形成较为丰富的理论和方法。随着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转型逐步走向深水区,教育系统产生了新发展、新变化,教育者应全面探测人工智能在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方能掌握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发展的主动权。
1.理论逻辑:阐释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起点源头
当代中国社会依然存在资本逻辑,因此,马克思的资本批判视野中的机器大生产理论依然可以作为分析人工智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基础理论。在器官延伸方面,马克思认为“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动的器官,他把这种器官加到他身体的器官上,不顾圣经的训诫,延长了他的自然的肢体”。[1]换言之,其他外在的物质生产工具,都是人类器官的延伸和强化。人工智能是对人类大脑的整体延伸和全面强化。在自由发展方面,马克思认为“机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缩短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最有力的手段”[2],即机器的使用能减轻劳动,增加财富,创造剩余时间。人工智能能够减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复性劳动,为个性化活动创造时间。
2.现实逻辑:透析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担当
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外部推力”和“内生动力”。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方面是顺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发展的自觉实践。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3]。近年来,国家扎实推进智能教育落地生根。随着人工智能的专项政策,以及国家多项数字中国相关的重要政策密集出台,教育领域智能化基础条件全面提档升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转型也在无缝衔接。另一方面是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高阶发展的内在要求。教育对象的高阶发展呼唤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对象的高阶发展主要体现在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职责就是充盈和丰富人的精神世界,而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揭示行为者价值观念的变化、实施更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教育方案,给教育对象带来生动的触觉、听觉、视觉盛宴等。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顺应社会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要求,积极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模式,走精细化、精准化发展道路,以更加平衡、更加充分的精神供给满足教育对象的高阶需求。
3.历史逻辑:把握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应用趋向
人类社会所经历的三次工业革命,都呈现出了“机器帮助人”的状态。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技术的影响無所不在,也包括教育领域。早在20世纪50到70年代,信息技术就以辅助者角色参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但由于设备、人员等条件限制,它只是教育教学的一种辅助工具。如今,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的应用,正引发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重构、结构重组、流程再造。人工智能作为一种“超级机器”,已经与人类教师、学生等主体逐步融合,共同构成“师—机—生”三主体协同教育模式。在未来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工智能智能导师(系统)、人类教师和学生,将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发挥作用。其中,智能导师(系统)发挥辅助教学作用,可以代替人类教师做一些简单重复的概念性、技术性的工作,如数据统计、信息传达、资料收集等。人类教师主导教育活动,可以深度探索教育规律,聚焦人文关怀,从事面对面的深度交流和创造力的激发等工作。学生则可以接受个性、定制化的高质量教育服务。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更加协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需要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等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力量,又需要专业课教师、后勤人员、管理者等全体教职员工的团队合力。如今,人工智能与互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深度融合,极大推动了不同部门的信息共享、资源统筹、业务融合。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创建基于数据范式的“数据—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管理服务部门”协同育人格局,塑造交互式、有吸引力、高技术含量的先进育人环境。具体而言,可以利用现代智能网络技术,一体化设计育人平台,开展交流研讨、集中学习等活动,对学生第一、第二和第三课堂表现进行量化跟踪与统计,共享学生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数据的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打通多元主体之间互动路径和沟通链路,推进跨部门信息共享和跨业务数据整合,实现不同职能部门和不同院系的学习协作、信息交互、数据共享,为协同育人奠定信息基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匹配
无论是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还是移动互联网语境下的创新,高校都在不断丰富思政教育的“打开方式”,推动思政教育内容入脑入心。但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还存在內容与形式无法精准对接的问题,如海量教育素材无法立即匹配教育内容、复杂理论难以生动呈现等。特定的思政教育内容需要与之相配的思政教育形式来体现。而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使内容与形式更加匹配,其技术已从最初追求生成内容的真实性的基本要求,发展到满足生成内容多样性、可控性的进阶需求。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够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归纳,缩短创作周期的同时,高效生成各种模式化的内容,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音频、图片、视频等资源,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各要素的精准对接,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生动化、形象化。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沉浸
从认识论角度看,如果思政教育主体缺少将学习内容与现实环境进行有意义的关联和互动,则无法全面把握客观世界。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营造出沉浸式体验的氛围,深受大学生喜爱。目前虚拟现实技术中的视觉沉浸、听觉沉浸、触觉沉浸等技术发展较为成熟,能够突破物理场景的限制,拓宽教育产品想象力的空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融合虚拟现实技术,生成趣味性图像和视频,打造虚拟人物,开发C端数字化身,创建虚实融合的沉浸式教学场域,让学生置身于可触、可感、可视、可听的立体包围式场景之中,进行自主探索或合作学习,以“在场”“体验”来落实“面对面交流”和“心与心碰撞”,完成知识、技能、情感的内化。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更加精准
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需求为导向进行供给,才能提升育人效果。大数据时代,每一个虚拟或实体的存在都将成为基于数据的信息综合体,而这些数据中都隐藏着学生的思想动态、价值取向、情感变化等。人工智能能够帮助教师监测和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并生成数据分析报告,进而以高质量、多样性、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回馈给每个学生,提供精准化的指导。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借助物联感知技术、可穿戴设备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多模态分析技术等,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把握学生的思想行为规律,再通过个性化推荐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路径和资源,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优化建议,推动日常教育与终身教育定制化,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的精准对接。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更加精细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包括教学活动、社会活动、实践教育、文化活动等,几乎涵盖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管理的所有领域。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管理已趋于智能化,已从传统的依赖人工的粗糙式管理走向面向智能的精细化管理,进入“无纸化”“信息化”“智慧化”管理时代。精细化管理,首先要通过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对人们的身份、年龄等信息进行初步识别,再对人的思想动态、行为轨迹关联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以此动态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各项活动的发展变化。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万物皆可被数据化,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都能被抽象成一组数据。比如智能教学平台、智能考试系统、智能化学习软件等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系统,都存储着思政教育各主体和各方面产生的教学管理数据,这使得活动的历史性追踪和轨迹化分析变为可能,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规律的探寻和预测提供便利。
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更加科学
定性与定量的双轮驱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的基本原则,目的在于通过定量评估客观、正确地认识评估对象,从而为定性评估做好准备。但传统定量评估受制于“小样本”数据,纯粹运用定量评估方法的范围较小,无法做到全面性和客观性。而大数据强大的记录、运算、集聚功能能为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判断依据和决策依循。因此,高校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人工智能将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评估从纸笔测验、抽样问卷、课堂观察为主的传统教育评价,转变为“全样本数据+复杂模型+归纳分析+可视化反馈”评价,实现评价由经验主导转向数据驱动,提升评价效果,进而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创新方向
如今,一个具有前所未有的算力的“超级机器”———人工智能,正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它已经能在智力上取代人类的部分/全部功能,尤其是 ChatGPT等生成式AI的出现,意味着机器除了机械性的工作之外,正在感知理解世界,并生成新的创造性的东西。但同时有专家指出,人工智能驱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实践,如若方法不当,则容易陷入工具理性被高扬而价值理性被遮蔽的窘境。马克思指出“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4]。因此,人工智能驱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在对象、客体所提供的可能性空间范围之内不断实现主体自身目的、满足主体自身需要的过程。人工智能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应当以人为尺度,向着求真、向善、唯美的方向前进,坚持以人为本或以人为中心的原则,追求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尽可能满足学生多方面的愿望和不断增长的需要。
2.加强教育引导,提升智能素养
人工智能素养是指“个体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工作、学习和生活所需的能力”[5],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智力支撑,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因此,高校要积极探索如何利用人工智能、用好人工智能,为学生呈现出最好效果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定期邀请人工智能领域专家为教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培训。教师要以开放的态度拥抱人工智能介入思政教育,廓清自身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功能关系及边界,主动探索智能教育的新形态、新模式。高校要积极为学生提供接受智能学习的机会,推进人工智能知识进教材、进课堂,将育人重点由对知识的掌握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批判与质疑,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协作学习、实践创新等能力素养。
3.夯实基础设施,创建智能环境
构建智能教育场景,离不开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硬件,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高效实施提供虚实融合、无缝衔接、开放泛在的智能化教育环境。其一,思想政治教育硬件環境的智能化。设备和软件是基础能力建设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利用技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智能化转型的关键支柱,因此,国家要加大对传感器、人工智能芯片、数据技术和云计算的投入及研发力度,建设高速泛在网络的软硬件设施、软件系统、资料库和服务系统,全面提升智能化基础环境承载能力。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场景的智能化。即加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智能化教学应用建设,如“智慧课堂”“智慧教学”“智慧学习”等。高校要积极落实国家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规划等政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物理空间、网络空间、社会空间三维融合,使领导层、教师、学生均可有效利用智能技术。
4.完善制度规范,设置运行规范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对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科学的制度规范能够降低风险,促进发展。在国际上,欧盟的人工智能监管遵循风险分级的强监管模式,强调对隐私和数据安全的保护,美国的人工智能监管强调监管应有助于创新和发展。世界上主要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人工智能监管机制,但仍落后于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在我国,智能机器人让教育权利关系更加复杂,所以要强化人工智能应用相关的法律责任确认、个人隐私保护、信息安全利用等法律问题的研究。比如,进出高校校园的人脸识别,以及课堂中对学生的面部扫描等教育活动数据化,意味着学生的隐私有可能受到侵犯。因此,要不断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建设的规章制度,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智能系统研发、运营人员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守则,以学生知情同意为原则,规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平台数据的收集和使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提出教育数字化的战略方针,旨在依托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群为教育变革带来革命性重塑。当前,智能教室、智慧课堂等智能教育产品正在渗透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之中,虚拟思政、数据思政等智慧教育模式也在不断推广普及。可以说,教育智能化是教育数字化的全方位升级,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应用,已经重塑与再造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沟通模式、交往环节等全流程。面对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潮流,我们应当持有辩证的态度,不仅要积极拥抱智能技术发展带来的教育创新变化,还要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可能引发的伦理和安全问题,如此,方能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创新行稳致远。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5.
[2]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463.
[3]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EB/OL].(2016-12-09)[2023-08-16].http://dangjian.people.com.cn/GB/n1/ 2016/1209/c117092-28936962.html.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7.
[5]张银荣,等.人工智能素养模型构建及其实施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22,32(03):42-50.
Explor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mpowering Innovation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Zhang Hong, Zheng Qiuwei
(School of Accounting, Zhe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Hangzhou 310018, China)
Abstract: The empower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the innov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follows the theoretical logic of machine mass production in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capital criticism, the practical logic required for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historical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machine relationships. Based on this, the main bod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more collaborative, the content is more matched, the environment is more immersive, the supply is more precise, the management is more refined, and the evaluation is more scientific. From grasping the direction of innovation, improving intelligent literacy, creating intelligent fields, and setting operational norms, we will further promote the empower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innovative practic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thereb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Key word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foster character and civic virt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