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佩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了四大核心素养和六个学习任务群,每个任务群贯穿四个学段。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属于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之一。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等。本文以初中统编语文教材中的小说为例,谈谈如何实施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
小说类文本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的可行性
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小说容量较大,更便于通过人物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表现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细致地刻画人物性格与命运,展现更广阔的社会生活。统编语文教材收录了近20篇小说,名著阅读部分推荐的36本书中有20部小说,包含短篇小说、长篇节选和整本书阅读。课内与课外丰富的小说阅读为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提供了丰富载体。
小说类文本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的角度
人物。学生可以通过写人物传记、人物评论等方式,思考作者塑造这一文学形象的意义,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如讀完小说后,学生自拟题目,给孔乙己、武松、宋江、鲁智深等人物写评论。
情节。学生可以通过“为什么设置这个情节”“这个情节为什么这样设计”等追问方式,思考作者的谋篇布局。如教师让学生思考《孔乙己》一文的结尾设计:“孔乙己在病残交困中死掉了”,与原文的结尾相比哪个更好。学生在比较与质疑中,对作品中的形象、主题、写法等理解会更深刻。
主题。学生通读完全书,思考作品的主题,从而在思辨中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师可以设置涉及作品主题内涵的话题,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谁是主人公?让学生在对主人公的分析中学习多角度解读作品。
语言。经典小说的语言或含蓄隽永,或精练传神,或意味深长。学生品味小说中的语言表达,会大有收获。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杨志卖刀”片段中杨志与牛二的白描式对话。学生在比较与品鉴中,不断提高对优秀语言表达的敏锐度和感知力。
写作手法。小说蕴含丰富的写作手法,如叙述事件的线索、细节描写、伏笔与照应、铺垫、烘托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细细品味《驿路梨花》中的巧设悬念、《智取生辰纲》中关于下药细节的补叙、《水浒传》中杨志在北京城中斗武的侧面描写等。
小说类文本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实施策略
一是教给方法,激活思维。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纵向思考:《水浒传》中林冲为什么会由逆来顺受变得义无反顾?也可以横向比较:同样是鲁莽,鲁智深与李逵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一个?当教师给学生指导出思辨路径后,学生的思维就会向纵深伸展。二是读写结合,打通输入与输出。思辨教学既要有口头表达,教师进行即时的梳理、比较、归纳,又要有书面表述,鼓励学生形成文章,做到有观点、有依据、有条理,表述充分。三是搭建平台,交流借鉴。教师不仅可以进行物化展示,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书评、读后感等,还可以进行活动展示,如《西游记》读书报告会、“中学生该不该读《水浒》”辩论赛等。四是合理思辨,符合主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时,不仅要解放学生的思维,还要引导学生合理质疑,激浊扬清,符合主流价值观。
综上所述,以小说为载体进行思辨性阅读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深入阅读、深入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小说、走近经典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品味能力。
(本文系2022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一般课题“‘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高质量发展路径的研究”的成果。立项编号:JCJYC
2225180014)
(责编 桑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