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经验与理念探赜

2024-06-03 05:02李庆祥
理论与当代 2024年2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群众

李庆祥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凝练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成功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人民至上。纵观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打江山”,在和平建设年代为人民“守江山”,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正因为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就。筑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只有继续将“人民至上”的经验和理念贯彻到治国理政全过程,才能在世界变局中把握准确方向,凝聚前进力量。

一、“人民至上”的生成逻辑

“人民至上”贯穿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是党始终秉持的理念,是立党立国的根本基础,其产生具有深刻的理论逻辑和丰富的实践逻辑。

(一)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理论之基、立论之源。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创立了唯物史观,强调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求得人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奋斗目标。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人类在生产物质资料的过程中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在生产社会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开始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人际关系不断积累的进程中,精神文化开始更新,精神财富也得到了创造。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形态演进的决定力量。人类社会并不会自发地由一种形态过渡到另外一种形态,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通过革命来推动社会形态的更替与变革。在此基础上,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他讲道:“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1943年,毛泽东同志科学阐述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把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规范化、系统化。他指出:“在我党的一切实际工作中,凡属正确的领导,必须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人民群众的观点和意见进行“消化”“吸收”,集中表现为党的意见,再到群众中进行宣传解释,这就是群众路线的根本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是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人民至上”的提出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继承与发展。

(二)实践逻辑:党的百年奋斗实践经验

“人民至上”是党在百年历程中得出的重要经验与总结。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依靠自己的力量摸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以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面对数倍于己之敌,中国共产党扎根人民、依靠人民、发动人民,在人民的支持下与敌人顽强斗争。解放战争中,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群众就支援到哪里。陈毅元帅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滚滚车轮的背后,是解放区人民浩浩荡荡的支前运动,运送的是亿万解放区人民的“民心”。正因如此,经过二十八年的不懈斗争,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赢得了革命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解放。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以苏为师”到“以苏为鉴”,独立自主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国民经济得到巨大恢复和发展。“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国家发展奠定了坚实政治基础。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制定新的建设目标,在党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得到满足,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中国向世人证明:中国人民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指出:“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使人民的文化生活、精神面貌好一些。”从党的十二大到十七大,中国共产党坚持依靠人民群众,深化改革,强调以人为本,推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全面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的需要。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中央始终强调,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020—2022年新冠疫情期间,党和国家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不惜一切代价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二、“人民至上”的科学内涵

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用实践回答了“为了谁、依靠谁、造福谁”的问题,只有深刻理解“人民至上”的内在机理,才能真正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在众多政党和流派中脱颖而出,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

(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立場是指人们认识、处理问题时的看法和态度,是人们的行动目标和价值指向。马克思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揭示了资产阶级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指明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在一百余年的风雨历程中,党始终扎根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和人民大众的立场。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也就是要站在党的立场,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1992年,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提出了衡量党的工作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其中之一就是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在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时,明确强调“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也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人民立场,鲜明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强调要增进人民福祉,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实际问题。党和政府积极部署各项工作,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从农村“厕所革命”到城市提前供暖,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情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立场的接力棒紧握手中,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举全党之力,为了人民的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

(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进入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发展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党和政府着力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上下功夫,把保障人民健康、维护人民尊严、提高人民收入作为治国理政的价值取向,将人民的满意度和幸福度作为衡量工作得失的标准,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在文化建设方面,党和政府积极鼓励正能量、有温度、有情感的文化创新创造,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两个结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许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体现家国情怀的优秀影视作品不断涌现。在社会建设方面,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对医疗卫生、教育、社会保障投入,不断健全“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公立养老机构、幼儿托管机构数量不断增多,医保覆盖面不断扩大。在生态建设方面,党和政府坚持标本兼治,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环境修复和保护。

(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便是它没有自己的私利,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始终牢记“权为民所赋”“利为民所谋”,维护和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扩大对外开放,确立“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的就是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造福人民。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治国理政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行脱贫攻坚,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维护人民利益,最直观、最现实的体现是在民生领域。从微观层面来讲,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中央从困难群众的真切需求出发,着力解决各种有关民生的现实性问题,极力做好各项民生保障工作。保障性住房建设、城乡医疗救助覆盖面扩大、家庭困难学生学费资助、公路和自来水的“村村通”工程建设等,每一项民生工程的建设,都是我们党维护人民利益的生动体现。从宏观层面来讲,党中央的每一项决策都始终坚持和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2018年7月,党中央为应对外部环境变化,保持经济稳定运行,审时度势地提出了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的“六稳”要求。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袭来,对我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党中央及时作出安排,提出了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的“六保”任务。在“六稳”工作的基础上,强化“六保”任务,保证了我国经济的平稳发展。

三、“人民至上”的现实路径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共产党只有时刻牢记“人民至上”的历史经验与执政理念,将其深入治国理政各项实践中,才能在变局中廓清迷雾、站稳脚跟。

(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二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以治理体系为基础,通过完善治理体系来提高治理能力,通过制度和能力双重优势确保人民依法享有权利。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蓬勃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民主形式不断丰富。“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以来,政协委员、政协各参加单位提出提案5974件,立案5044件,办复率为99.64%。”中国人民依法享有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各种监管和监督体系不断完善,民主制度愈加成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深化机构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不断优化政府机构设置和职能配置,让人民群众少跑腿、多办事,推动建设人民满意型政府。

进入新阶段,为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要突出强调国家治理过程中的人民理念,动员人民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权利,切实增强主人翁意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人民依法行使权力提供便利,畅通民主沟通渠道,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政府公职人员的“公仆”意识,加强党性和人民性教育,增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党和政府只有时刻牢记“人民至上”,才能有效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二)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

中国共产党继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重视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为“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党执政最深厚的根基。”

人民当家作主就是由人民来管理国家和社会,党和政府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以人民利益为工作出发点。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使命,在百年征程中,始终为了完成这一使命而努力。先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人民翻身解放,而后通过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不断扩大和巩固人民当家作主的丰硕成果。新时代以来,党和政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突出强调“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建立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发展,确保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各方面创新,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到新的历史高度。

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扎根人民,人民是决定党的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党要想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必须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建议只有“上得来”“用得上”,政策才能“下得去”“行得通”。2020年3月,党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研究“十四五”规划建议征求意见的通知》,8月中下旬开始在网上征求群众意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收到留言100多万条,起草小组从众多留言中整理出1000余条建议进行吸收和采纳。中国共产党在听民意、知民心、懂民情的实践中,“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生动诠释。

(三)推动实现更高水平共同富裕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位,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化改革发展,推动各项政策落地实施,经济发展逐渐由“高速度”向“高质量”转变。我国经济发展平稳向好的同时,也面临诸多风险难题,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

首先,把“蛋糕”做大。共同富裕,“富裕”是前提和基础,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着力提高社会生产力。要坚持创新发展,攻克技术难关,掌握核心技术。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契机,调整发展结构,着力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各种“疑难杂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新技术发展为引领,推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其次,把“蛋糕”分好。共同富裕,“共同”是要求和目标。要坚持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进一步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上做好文章。實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坚持人民至上历史经验的重要体现,共同富裕是阶段性和长期性的统一,必须循序渐进、久久为功朝着目标稳步前进。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

责任编辑:邱春华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群众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云治理”要贴近群众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