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霈尧
生产力理论是唯物史观的理论支柱之一,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与理论整合。马克思通过对生产力的研究,使政治经济学和唯物史观在发展过程中协同共进,实现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与共产主义社会必然到来的论证。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体现了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新认识、新判断,彰显了社会主义国家对更高层次社会文明的认识。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理论创新和内容拓展,代表新型高水平生产力的发展。从理论上看,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与唯物史观建构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性,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创新离不开唯物史观的理论根基,是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时代化丰富。从现实上看,中国式现代化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需要新的动力机制和力量源泉。
一、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确立及其唯物史观的建构
(一)从具体到抽象: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建构的历史进路
马克思的生产力概念是在对思辨哲学家施特劳斯、鲍威尔等青年黑格尔派的批判中逐步得到确立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思辨哲学家将哲学神秘化现象的揭示,发现了资本主义社会颠覆的可能性,科学的生产力概念也得以呈现。马克思在文中发现了真正的历史基石——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个人是具体的,一定时代的历史就是一定时代具体的人的历史,人们的社会物质生活是历史和现实的统一。现实的个人具体范畴的确立,是马克思实现哲学逻辑转换的关键。从人的生产方式出发,马克思指出,“由此可见,一开始就表明了人们之间是有物质联系的。这种联系是由需要和生产方式决定的,它和人本身有同样长久的历史;这种联系不断采取新的形式,因而就表现为‘历史,它不需要有专门把人们联合起来的任何政治的或宗教的呓语。”在现实的个人基础上,马克思从人类历史的时间维度对生产力概念进行考察,赋予生产力具体的形态范畴。
马克思总结出生产力的一般规定性,指出生产实践是人最基本的活动,以现实的人为基础才能把握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实个人的物质需要和极端贫困的社会状态,相对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求助于他者的借力,马克思认为消除贫困的有效路径在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是各民族之间实现普遍交往的根本原因,也是世界历史形成的重要推手。马克思认为,“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可见,各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需要建立在物质增长和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社会鉴于发展的需要,推动资本寻找更为广阔的市场,各民族在资本的连接中成为有机整体,其历史亦逐渐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
(二)科学与价值:唯物史观中生产力建构的双重维度
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是加速调整的社会生产关系与特定社会历史背景的产物。马克思对科学技术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关系问题的考察,是生产力理论形成的重要依据。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作用看,科学技术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技术的应用丰富了生产的基本要素,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劳动者作为生产过程中的主动力,科学技术对生产基本要素的全面渗透,促使劳动者的分工更加细致;资本家对劳动者进行的技术培训,提升了劳动者的文化素养和劳动技艺,生产时间亦由于劳动者操作熟练得到缩减。在劳动要素上,科学技术使人类将高级劳动要素运用于生产过程中成为可能,煤、铁、钢等原材料的精细化生产使劳动要素得以摆脱粗陋要素供给的困境,解决了劳动要素对生产发展的限制。新型劳动工具的出现,机械自动化取代原有的生产工具,使劳动者的双手被解放,反过来推动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在唯物史观中,科学技术的价值理性是其较为突出的维度,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这种价值理性表现在人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中。科学技术是人对象化的产物,它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人自身能力的发展。在现代生产过程中,简单劳动被复杂劳动代替,人的智力能力和知识素养在生产过程中所占的比重逐步加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与提升程度,亦是人自身发展状况的真实写照。第二,这种价值理性表现在自然与科学技术的关系中。马克思认为,“一切生产力都归结为自然界”。科学技术是人类应用于自然界的一种能力,在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过程中逐步得到体现。从生产力的源头看,无论是人化自然,还是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活资料,终归是自然的一种变体,自然始终是供给的源头。从科学技术的作用对象看,无论是天然的自然物质,还是经过改造后的第二物质,皆源于自然界,自然是科学技术作用的第一对象,没有了自然,科学技术的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三)整体与结构:唯物史观中生产力的运动方式
生产力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核心动力,它既反映了技术与人类活动的结合,也是塑造社会结构的关键因素。马克思明确指出:“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資本家的社会。”这强调了不同生产方式,即人的活动方式与工具使用的结合——如何深刻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了社会的经济基础,还定义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因此,分析生产力的发展和变化对理解社会结构的演变至关重要。
在整体视角下,生产力的运动既表现为各个局部的变化,又表现为整个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生产工具的发展,作为衡量生产力进步的客观依据,既是某个时代的特征,又是贯穿和驱动整个人类历史的恒定要素。马克思从整体上审视历史,以生产工具的进步为标准,将人类社会的历史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不同社会形态。从宏观的视角看,生产工具的演变遵循从原始到先进的发展轨迹,这一进程催生了生产力的阶段性飞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深刻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工业社会不单是承接了农业社会的生产工具,更创造出具有决定性特征的新型生产工具。这一转型深刻影响了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结构,从基于土地的农耕生产转变为依赖机器和高度分工的大工业生产。整体上,这些变革体现了社会形态是如何通过生产工具和生产力的演进实现其结构的转型和提升的。
在社会结构中,生产力的运动表现为同一社会内部中要素的变化发展。生产力具有历史性,这种历史性表现在同一社会内部中存在对低级社会形态生产要素的继承和改造。为了深刻理解这一过程,必须从人的实践交往活动着手分析,因为这些活动是社会内部主体性因素的直接表现。第一,人的实践交往活动是一定社会内部的主体性因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生产力发展背后的主体依然是现实的个人,从人的实践交往活动维度对生产力进行理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才不会是一种表现为外在于人的纯客体活动,社会内部结构才不会出现主体性缺失的问题。第二,在一定社会内部结构中,人的实践交往活动深度和广度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人的实践活动能力随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深入得到逐步增强,实践活动能力的提升决定了作为人的能力的外在体现——生产力,在社会内部的发展也绝非一成不变。人的能动性反作用于生产力的层层递进,同一社会内部结构总会与生产力前进的方向發生冲突,社会内部总要对生产组织方式、社会政治制度等方面进行改革,配合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在社会内部要素结构的改革优化中展现自己的运动方式。
二、唯物史观视域下新质生产力的特质考察
(一)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从历史的视角看,新质生产力既是对以往生产力的继承与发展,也是科技创新的直接产物,标志着新阶段生产力的诞生。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进程中,世界市场的形成将各民族国家不可避免地卷入其中,原有生产的民族性逐渐被全球化的历史性所取代。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的传统生产力不仅为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也逐渐演化为全球生产力网络的一部分。马克思曾指出:“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这一观点强调了生产力的历史连续性和限定性,在这个框架下,社会主义社会不仅仅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延续,更是对其进行批判性继承的体现。因此,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批判与反思,更是对当前现实生产关系发展需求的一种回应与适应。
从现实的视角看,新质生产力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理论创新响应,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动力源泉的理论回答。在国际层面,人类社会在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之后,正迎来以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标志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科技性因素在生产方式中占据着核心地位,既拓展了人类的肢体能力,又推动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引领人类从工业文明向以数字和符号为核心特征的信息文明过渡。科技革命在为生产过程“赋智”的同时,新的产业态势表现出交叉融合的发展前景,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在国内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我国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奋斗目标,创新驱动、科技变革都离不开推动生产力的新质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是对经济新常态和科技新革命的宏观把握,它体现了我国对发展理念的深刻理解和理性认识。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过程中,生产力的跃升成为必要条件,新质生产力为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动力支撑。生产力的革新总是在社会的变革中前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创新,也推动着社会构成要素的改变。新质生产力在把握科技核心的基础上,重要的是对社会要素的全面更新,以此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和人的自由解放,从而实现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二)科学与价值的统一
新质生产力代表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并在理论上具有明显的科学性。这种科学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劳动主体方面,新质生产力突出了劳动的智能化方式,并强调脑力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随着技术在劳动工具系统中的更新,脑力劳动所占比重增加,提升了人类劳动效率,对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具有决定性影响。面对我国传统工业无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的现状,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为经济转型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第二,在劳动工具上,新质生产力强调劳动工具的智能化属性。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延伸了人的物理能力,也增强了物质生产的能力。新质生产力将科技元素置于生产过程的核心,特别是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智能系统的应用,这些技术的整合极大提升了生产工具的智能化水平,促进了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和质量。第三,在生产要素上,新质生产力重视数字、信息等虚拟性生产要素的应用。在数字时代,大数据平台通过对数据的精确掌控实现利润的增长,通过数字化改革重塑生产流程。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能被转换成易于存储和分析的数据,通过数据建模和分析发现生产规律,不仅优化了生产过程,也明显降低了生产成本。
新质生产力的价值性表现为三个方面,即个人劳动的解放、社会形态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的夯实。第一,新质生产力通过变革人的劳动方式,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在不同的社会阶段,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人的发展条件。例如,在资本主义时期,大机器工业的兴起打破了封建时代人与自然的依赖关系,使人依赖于物质,这虽提高了人的自由度,但自由仍受限于资本的逐利逻辑。新质生产力强调智能化生产,智能劳动逐渐取代传统的简单重复劳动,节约人力成本,加强人的自主性,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可能。第二,新质生产力的应用推动社会形态的前进和发展。作为矛盾的统一体,生产力的发展对生产关系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生产关系势必会演化出适合新质生产力的生产方式,社会形态朝着更为高级的形态发展。第三,新质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动力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在于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在新时代对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是我国未来生产力发展的方向。此外,新质生产力对数字和数据的重视,不仅改变了人们对社会财富的理解,也加速了对物质财富之外的精神财富等非物质财富形态的重视,拓宽了共同富裕的视野。
(三)人与自然的统一
从生产力的特性看,新质生产力强调自然的客观性,明确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环保能源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在唯物史观视域下,生产力发展是人和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类不断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过程。马克思认为自然具有客观先在性,一方面,自然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是先于人类历史的存在之物;另一方面,自然的客观性为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人类在自然的基础上进行自身需要的满足,人的实践活动的创造物也赋予了客观性的特质。新质生产力以创新驱动、绿色低碳、人本内蕴和高质量、高科技、高效能为特征,重视包括核能、风能、水能、生物能源等新能源在生产中的应用,以尊重自然客观性为基础,为人类生活创造新条件。
从社会发展看,新质生产力发展将带来社会分工的革新,使生产方式发生新变化、新发展,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分工的历史体现着人与自然交往方式的变化,在第一次大分工中人類实现了从自然物的依靠到人类活动产物依靠的变化,在劳动中逐步实现对自然的探索。分工的精细化导致生产的剩余,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范围扩大,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复杂。马克思指出,“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对生产力的认知状态体现着人们对自然占有的理念,新质生产力是对生产的全要素变革,要求生产的分工状态朝着更加高效、更加环保的方向进行发展,新质生产力带来的生产方式变化调节着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体现着新时代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解。
从自然和历史看,新质生产力对生产工具的影响体现着自然和历史的双向互动关系,彰显历史与自然的统一。但在唯物史观中,历史是自然史的一部分,人的生产活动成为连接自然与历史的纽带。在这一互动中,人类在自然界中进行生产,塑造自己的历史,自然界的变迁也直接塑造和推动人类历史的进程。人类生产工具的演化不仅证明了人与自然在历史发展中的统一,而且体现了人类如何通过改造自然来适应并推动社会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生产工具变革,特别是自动化工具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类的劳动和生产方式,加深了人类对其劳动实践与自然法则相互作用的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对自然界的深入探索和主动适应的表现。
三、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价值及现实意义
(一)新质生产力化解了生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难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这一背景下,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旨在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和不充分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第一,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但当前我国仍面临生产力水平不高、社会分配不均的双重挑战。为此,急需一种全新的生产模式来推动生产力从量的增长向质的飞跃转变,以夯实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新质生产力是一个持续发展的动态过程,更是社会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必经之路。共同富裕需要与生产力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确保社会全体成员共同进步。特别是在新质生产力中,数据与信息的数字化变革提升了生产要素的普及性和共享性,使生产调控更为民主和广泛,促进了社会公平与效率。此外,数字化生产要素的可复制性解决了生产发展的地理限制,为产业的地域调整和转移创造了新的可能,进一步缓解了地区发展的不平衡。
第二,新质生产力是对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解决的方法对策,是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现代化建设出发点和落脚点的理论坚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随着人民对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逐次提升,要求生产力的结构和发展须进行变革,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新质生产力对传统生产力的重塑,不仅变革了物质生产,也升级了生产供给体系,改良了精神产品供给,促进了低质文化产业和网络生态的产业升级。通过这些措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逐步成为现实。
(二)新质生产力彰显了坚持运用系统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系统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观念认为,一个系统是由多个相互关联的组成部分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部分之间不仅相互作用,还呈现出普遍的内在联系。系统观念的核心在于采用一种整体性的视角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强调在分析和决策过程中采用联系和发展的方法,通过批判性思维深入考察社会现实。在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框架下,系统观念特别强调对基础性事物的重视,以及如何通过局部变化推动整体的进步。这种观念不仅看重局部因素在整体发展中的作用,而且认为这些基础性的变化是推动社会整体向前发展的关键力量。例如,新质生产力理论探讨如何从社会生产的基础性方面入手,解析并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确保社会发展方向的正确性和引领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这要求我们要树立系统思维,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中推进社会改革发展。这一要求,有助于深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有效推进社会改革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提倡和应用涵盖了从多层次、多方位出发对生产发展进行整体规划的战略,同时识别和创新那些可以在局部实现全局效应的生产力要素。此外,系统观念在唯物辩证法视域下,认识到事物的整体性是由其各个部分的动态相互作用和普遍联系构成的。新质生产力以这种整体性为基础,强调从部分出发,在遵循整体性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对系统观念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例如,新质生产力在重塑基本生产方式时,强调部分性要素的整合与相互作用,以此推动社会整体的提升。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新质生产力成为整体现代化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中每一部分的作用都是在整体性原则的统领下展开的。通过这种方式,新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既推动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适应性调整,又促进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者系新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王廷国 杨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