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电影衍生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探究

2024-06-03 05:04张琦陈刚
中国电影市场 2024年6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张琦 陈刚

【摘要】本文通过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维度深入分析了新时代电影衍生产业的发展现状。宏观维度上,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国内经济的稳中有进、社会多元潮流文化以及科技创新为电影衍生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发展前景。中观维度上,电影及品牌授权产业增长势头强劲,加之Z世代的独特需求和消费行为,共同推动了电影衍生产业的创新与增长。微观维度上,优质国产IP的涌现、电影衍生品类的多样化、销售渠道线上线下一体化和海外IP本土化落地,展现了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的活力与潜力。尽管如此,中国电影衍生产业仍面临诸多挑战,包括衍生品前置开发意识不足、国产电影IP常青树培育意识不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以及电影衍生产业链不完善等问题。展望未来,新时代电影衍生产业发展趋势将遵循点、线、面、体的拓展路径,通过影娱融合、影融生活、影映消费等新模式,如影随“行”,实现与消费者娱乐、消费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推动电影衍生产业互促共进。

【关键词】电影衍生品 电影衍生产业 高质量发展 趋势探究

项目信息:基于“北京大视听”品牌建设视角的新时代影视文化衍生产业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决策咨询重点项目)。

随着新时代电影产业欣欣向荣,电影衍生品逐渐成为电影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当前,我国电影盈利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赖票房和广告收入,这使得电影项目面临巨大的市场不确定性和风险性,“找钱难”成为制约我国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障碍之一。电影衍生品不仅能够助力电影宣发,还能为电影项目拓展收益渠道,进而降低电影的市场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使资本与电影双向信任、双向奔赴,还能辐射其他行业,促进拉动消费。如何推动我国电影衍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新征程上亟须解决的新课题,如何为电影产业注入新的动力,推动电影产业迈向新高度,是电影人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电影衍生产业发展现状

(一)宏观维度-PEST分析

1.政策扶持

近些年,国家有关部门不断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以“法”护航,推动我国电影衍生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国家电影局发布了《“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在第三点“建设高水平电影市场体系”中,明确提出要开发多层次多元化电影市场。“密切关注、准确把握全球电影产业及视听科技发展趋势,积极培育新型电影消费模式。进一步开发电视、信息网络、移动终端、家庭观赏等电影消费市场。促进电影衍生品开发及授权,推动电影与游戏、旅游等融合发展,扩大电影消费规模,增加电影业整体收益”[1];《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都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与电影有关的知识产权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开发电影形象产品等衍生产品; 2023年7月,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征求意见稿)》中与电影相关内容:“促进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应用:电影、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制作、发行、交易、播映、出版、衍生品开发、版权保护、监管及相关技术开发应用,互动视频、VR视频、沉浸式视频等高新视频开发和应用,超高清、云转播开发应用,高新视听产业基地(园区)建设。电影数字化服务和监管技术开发及应用。”[2]这表明,从版权保护到市场规范,从科技创新到产业升级,法律法规为我国电影衍生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保障。

2.经济复苏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3]。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218元,增长6. 3%。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796元,增長9. 2%。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904元,增长17. 6[4]。可见,未来我国居民人均文娱消费支出仍将持续增长,也意味着未来我国电影衍生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和市场空间广阔。随着国内经济回稳向好,我国电影消费市场也在持续回暖。据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 202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549. 15亿元,其中,国产影片票房460. 05亿元,占比83. 77%;城市院线观影人次12. 99亿[5]。2023年电影市场票房收入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85%,这一系列数据,彰显我国电影市场红红火火,电影产业强势复苏、活力迸发,电影高质量发展步伐稳健,特别是23年以来迎来了多个“最强档”,如最强暑假档、最强春节档,票房人次场次均创历史新高。这样可喜的成绩,不仅仅彰显出电影产业的强大韧性与活力,更体现出国产电影与观众实现“双向奔赴”。

3.社会潮流文化

从北京冬奥会期间的“一墩难求”,到一夜之间火爆全网的肯德基“六一儿童节”可达鸭玩具,再到《流浪地球2》电影周边众筹破亿,以及各类跨界联名产品刷爆无数人的朋友圈……这些现象都体现出优质IP的强大魅力和市场号召力。新中式、国风、街头、二次元等潮流文化正日益塑造消费新趋势,迅速点燃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成为年轻人追捧的潮流热点。他们追求与这些产品之间建立情感上的链接和文化上的共鸣,显著提升了对相关衍生品的情感及购买动机,从而有效增强了购买转化率。此外,“爱屋及乌”效应概括了年轻人普遍的消费行为模式,即消费者因对某一文化符号的喜爱而对其相关产品也产生积极的接受态度。这一消费新趋势不仅促进了电影衍生产品的市场接受度,也加深了电影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为市场营销和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视角。

4.科技创新

电影本质上是一种融合创意、科技与商业的文化艺术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影已突破传统媒介界限,整合成一个更为广阔的大电影产业,即所谓的大文娱产业,覆盖了电视、音像、互联网、计算机、游戏、出版和移动媒体等多个媒介。通过跨界、跨媒介融合,电影产业延展出更广泛的商业价值。数字化和流媒体技术的兴起极大地丰富了电影内容的多样性,并促进了其普及性,同时转变了观众的观影行为及内容传播机制。这些技术进步为电影衍生品的创新开发与市场扩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渠道。我国电影科技持续加强对前沿性、基础性、关键性技术的研发力度,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为电影衍生品带来了新的展示和互动形式,提升了用户体验,而且为电影衍生产业的创新和市场推广提供了更为现代的平台和商业模式,进一步推动了电影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产业升级。

(二)中观维度

1.产业环境

电影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领头羊,“电影产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并对其他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辐射面比一般产业要宽广得多。”[6]如图1所示,电影产业不仅自身经济价值显著,还能为其他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显著促进互联网、电视、出版、玩具、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构建起多元化、互动性强的产业生态。电影产业通过IP授权和异业合作,能够显著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电影通过IP授权,实现异业合作,显著拉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据国际授权业协会报告显示,尽管受到疫情、国际形势等影响,近年,全球授权商品和服务销售额整体仍保持稳定增长。该报告中上榜的84家授权商中,全球TOP84授权商的零售总额为2734亿美元,迪士尼以617亿美元位列榜首[7],其中有将近一半是依托于影视娱乐、动漫游戏等内容。迪士尼、华纳兄弟、NBC环球、宝可梦等行业巨头依托于强大的IP储备和成熟的授权策略,实现销售业绩不断增长。近五年来,我国品牌授权商品的年度零售额与授权金稳中有增。据中国玩具和婴童用品协会统计, 2023年中国年度授权商品零售额为1401亿元,同比增长0. 8%; 2023年中国年度授权金为54. 7亿元,同比增长0. 9%[8],充分彰显了文化创意与实体经济双向赋能,引领文化消费新趋势,增长势头强劲。

2. Z世代画像

如图2所示,我国IP受众主力军与我国观影核心群体高度重合,即15-30岁, Z世代已成为主力消费军。“Z世代,又称为网生代、互联网世代,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消费群体。中国Z世代人群规模2. 8亿,约占我国人口的19%,是文娱内容消费、舆论发声的重要群体”[9],了解Z世代的文娱内容消费趋势和消费心理需求对我国电影衍生产业来说至关重要。Ta们在中文互联网及消费场域、文化等多方面都占据C位,如深受Z世代推崇的Taylor Swift最近的全球巡演带动经济达到50亿美元,俨然“行走的GDP”[10]。Z世代多为独生子女,成长于小家庭,拥有只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Ta们成长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受益于较为优越且和平的成长环境,能够轻松获取心仪的商品和文化产品。该群体在多元文化的熏陶下还展现出较高的文化适应性和包容性,這激发了Ta们对创意和新奇想法的探索。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促使Z世代突破地域限制,从传统地理社区转向虚拟社区,迅速聚集具有相同兴趣的社群、圈层。以上共同塑造了Z世代独特的性格特征,比如喜欢表达、崇尚自我、积极社交、多元包容、追求创新、重及时性以及重体验。这些特征在他们的消费行为和社交互动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满足精神需求逐渐成为消费者购买衍生品的主要目的”[11],他们追求产品既能满足情感链接和价值观碰撞,也会追求性价比。同时理性消费心理贯穿消费行为始终。

(三)微观维度

1.优质国产IP数量质量双提升

近些年,我国电影市场涌现出诸多国产优质电影IP系列,如“小破球”系列、“熊出没”系列、“唐探宇宙”系列、“我和我的”系列、“封神”三部曲等,这些系列都取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丰收。电影企业正逐渐认识到电影IP所蕴含的显著的品牌价值、长尾效应和市场号召力, IP品牌长线运营意识正不断增强。同时,观众对国产IP电影的呼吁和需求亦在日益增加。IP运营是长期积累的持续过程,需要不断供给新内容延续热度,除了开发系列电影、衍生剧集,电影衍生品的市场赋能同样关键,这样才能维系电影IP恒久生命线,增强观众对电影IP品牌的认知和忠诚度,激发其消费意愿,进而推动中国电影衍生品销售额持续增长。如: 2023年春节期间,《流浪地球2》电影衍生品在“造点新货”平台正式上线,仅9天众筹额就已经突破1亿元,创造了电影周边销售的新纪录[12]。流浪地球三部系列电影与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共同延长了“小破球”的IP热度和生命周期。

2.电影衍生品类形态多样化

我国电影衍生品类形态从相对单一向多样化拓展,涵盖了实体产品、生活产品、数字视听产品以及实景娱乐等多种形式。这种多样化不仅丰富了电影衍生市场供应,满足消费者差异化与多样化需求,有效建立情感链接,形成品牌认同与忠诚度,而且还增强了电影IP影响力、号召力,并开辟了品牌升级、商品溢价、新用户触达、产品差异化等多元化增值新路径。实体商品作为电影衍生品的基础,包括玩具、服饰、饰品、文具和家居用品等。随着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产品如院线电影流媒体播映、衍生剧集、网络电影、电子音乐、游戏和电子书等,已成为电影衍生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受到Z世代青睐。同时,生活用品通过将电影元素融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如电影主题餐厅、酒店和研学旅行等,进一步拓宽了电影衍生品的市场应用场景。

3.销售渠道线上线下一体化

当前,我国电影衍生市场主要有四种销售渠道:一是在线票务平台,如猫眼的周边商城,通过在线票务平台和社交媒体等资源的线上相互引流,为消费者提供便捷的在线购买体验;二是院线私域App,如万达影城App的万达星选商城,采用O2O模式,结合线上院线自有App平台与线下影院售卖专区,通过线上线下引流实现资源配置优化,提升用户消费的体验感和转化率;三是电商平台,例如商家通过入驻如天猫等电商平台,利用其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成熟的物流体系,拓宽销售渠道,增强市场覆盖;四是线下实体店/快闪店,如北京环球度假区自营商城,通过提供具有时效性的实体购物体验,加强与消费者的直接互动,从而增强购物体验和品牌忠诚度,进一步提升转化率。

4.海外IP“走进来与引进来”

上述提到,未来我国居民人均文娱消费支出仍将持续增长,也意味着未来我国电影衍生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和市场空间广阔,这吸引了众多海外IP版权方的密切关注,他们将中国市场视为关键的战略市场和增长引擎,如迪斯尼、环球影城先后落地上海和北京,亚洲首个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项目官宣落户上海长兴岛,展示了海外IP版权方看好我国电影衍生市场的前景。在加速“走进来”的同时,海外IP也在积极推进本土化战略,通过深入研究我国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通过深度挖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潜力,加强本土化运营,为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提供既符合中国语境又具有充满新鲜感和吸引力的电影衍生产品,如孩之宝玩具公司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用中国古老技艺———失蜡铸铜法,打造变形金刚系列的铜艺术品[13]。同时,我国企业,如阿里鱼,也在积极引入全球优质IP,以丰富我国授权市场的供给,为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从而推动中国IP消费品和体验的多样化发展,例如2023年阿里鱼积极引入三丽鸥旗下26个人气角色,获得在中国大陆制造及销售商品的独家授权[14]。通过“走进来”与“引进来”的齐头并进,海外IP不断深化本土化合作,融入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加快我国市场布局,进一步拓展了我国电影衍生市场规模。

二、优化我国电影衍生产业营商环境

近年间,我国电影衍生产业在增强电影产业综合竞争力、扩大电影影响力、激发产业创新与升级、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以及培育电影消费新增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与美国、日本等成熟的电影衍生产业相比,中国电影衍生市场当前仍处于发展阶段,通过找准优化我国电影衍生产业营商环境的切入点,有效突破瓶颈,有利于促进产业的健康繁荣发展。

(一)增强衍生品前置开发意识

“在中国,电影票房仍然是主要收入,电影衍生品的整体占比不到7%。日本和美国市场电影票房和衍生品的比例已经达到4∶6或者3∶7,票房只占电影产业链的一小部分。”[15]这种显著的差异导致投资者对我国电影衍生品的市场表现和盈利能力持谨慎观望态度,削弱了投资者的热情,进而阻塞资本流入。由于缺乏资本助力,电影衍生品的开发往往被视为电影市场表现成功的“附加收益”,而非电影创制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导致电影衍生品开发过程与电影创制过程无法双方同步、相互赋能。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开发策略,忽视了衍生品在整个电影生命周期中的重要价值,使电影衍生品往往在电影上映后仓促上马,导致衍生品推出滞后,错过利用电影上映初期热度吸引消费者的黄金期。加之,由于缺乏协同合作机制,电影制片团队与衍生品开发团队之间的沟通渠道阻塞,信息传递滞后,影响产品开发效率,无法确保衍生品特质与电影核心特性保持一致性,难以有效满足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需求。

(二)培育国产电影IP品牌常青树

近几年,我国电影市场孕育了一批“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社会与市场”双元效益兼具的电影IP系列。然而,与好莱坞的“星球大战”“漫威宇宙”“哈利波特”等系列相比时,国产电影IP在市场影响力、号召力和生命力上仍存在明显差距。我国电影公司在电影IP开发策略上大多仍采用“一锤子买卖”,缺乏全面性和前瞻性的规划,电影IP长期运营和跨媒介开发意识仍然匮乏。以短期市场热点为导向的开发策略虽能迅速带动票房和衍生品销售,但由于缺乏电影IP“常青树”品牌的支撑,使得维持电影IP热度的市场动力难以持续。虽然在电影上映初期能吸引消费者买单,但随着电影热度“降温”,衍生品销售也随之减少。这一现象反映出我国电影衍生市场对电影热度的依赖性,以及在构建有市场号召力、强生命力的国产电影IP品牌、培养消费者忠诚度和黏性等方面的不足。以《捉妖记2》为例,其角色胡巴的衍生品在电影上映初期销售火爆,但随着电影热度的减退,衍生品的市场表现也随之下滑[16]。

(三)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近年来,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成效显著,特别是在电影产业领域。国家层面和相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法律法规,如2023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出《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服务 推动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司法建议书》,并发布8个电影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并为电影知识产权保护的规范提供范本。这些措施大大提高了侵权行为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成本,增强了执法力度,但盗版侵权问题依旧是一个严峻挑战。盗版侵权的挑战主要源于三个方面:首先,消费者对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不足;其次,电影IP授权链条不清晰或未经授权擅自使用等屡屡发生;再者,侵权行为的查处难度大,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问题共同导致了盗版伪劣电影衍生品的泛滥,“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仍有发生。盗版产品以低价吸引消费者,迅速抢占市场份额,而正版产品因较高的生产和运营成本,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此外,盗版伪劣产品的質量低劣,不仅引起消费者不满,还损害了电影IP的品牌声誉。

(四)健全完善电影衍生产业链

找准优化电影衍生产业营商环境切入点,需在法律法规体系的完善与执行下打通堵点,解决难点、痛点,健全完善电影衍生产业链。如图3所示,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是电影衍生人才培养与储备,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培养具有艺术思维、产业思维和管理思维的电影衍生“通才,多面手”。进一步地,应强化国产IP“常青树”品牌培育意识,做大做强国产电影IP品牌集群。同时,组建专业团队/部门负责版权的开发、授权与管理,并进行市场调研、负责产品定位和营销策略的制定。此外,建立高效协同合作机制,确保电影制片与衍生品开发团队在创意、设计、生产和营销等环节的紧密配合,以及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在生产制造上高标准、严要求,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衍生品在材质、工艺和设计上达到标准要求。铺设多元化多层次化的销售渠道,线上线下一体化,拓宽销售范围,打通消费者与电影衍生品的最后一公里;利用电影上映的热度,配合电影营销策略,提高衍生品的市场曝光度和销售量。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如7天无理由退换货等,以增强消费者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通过持续的品牌推广和维护,建立并保持消费者对品牌的正面印象。电影衍生产业链各个环节的健全与完善,将有助于提升电影衍生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三、我国电影衍生产业发展趋势探究

(一)电影衍生产业点、线、面、体的拓展路径逻辑

按照电影行业一点两面三体的运行规律[17],电影衍生产业从狭义到广义,也有着类似的点、线、面、体的拓展路径逻辑。电影衍生品产业发展是一个多维度、系统化的拓展路径,从电影内容出发点延伸到纵向跨媒介延伸线,再拓展至横向异业合作拓展面,最终构成一个立体化电影衍生产业生态。

1.点:即电影内容出发点。电影衍生品以电影内容为核心,围绕电影的人物、故事、世界观、场景、道具等核心元素进行开发设计。

2.线:即纵向跨媒介延伸线。跨媒介是指通过多种媒介平台传递和扩展故事内容或品牌信息的传播策略。电影后产品主要是指电影成片内容在院线下档后,通过转让播映版权,而在电视、网络、DVD、蓝光等介质中传播。[18]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电影品牌意识不断增强,电影跨媒介内容开发也随之更加深入,电影后产品时间窗得以纵向延展,产生续集、前传、衍生剧集、纪录片等“后产品”;通过版权授权、开发及管理,围绕电影核心元素设计出包括海报、服装、玩具、图书等在内的实体商品,这些商品直接反映电影特色,早先以辅助电影宣发为主,后逐渐意识到其所蕴含的巨大经济价值,从而构成电影衍生品类的基础。电影后产品和电影实体商品不仅延长了电影的生命周期,也拓展了盈利渠道。

3.面:即横向异业合作拓展面:随着电影产业的辐射力不断增强,进一步向更广泛的异业领域拓展,如电影主题餐厅等餐饮业,电影主题轮船、电影主题乐园、电影研学之旅等旅游业。这些产业拥有独立的市场和消费群体,与电影内容形成互补。通过跨界联名,电影授权方与合作品牌共享资源,将电影核心元素与自身产品进行有机结合,实现“1+1>2”的合作效果,实现互利共赢。跨界合作不仅为电影IP注入新生命力,也让合作方通过IP合作实现品牌升级、商品溢价、新用户触达、产品差异化等多元化增值目标,帮助品牌破圈、焕新、提升品牌形象。

4.体:即立体化电影衍生产业生态。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加之技术革新、资本助力以及政策支持的共同作用,电影衍生产业已逐步形成一个多维、协同、可持续的立体化生态系统。该生态通过多维度、多渠道、多形式的整合与创新,构建一个全面、协同、可持续的电影衍生品发展环境,不仅包括传统的实体商品,也扩展至数字内容、实景娱乐、跨界合作以及虚拟互动体验等新兴领域。这种生态不仅包括传统的实体商品,还涵盖了数字内容、实景娱乐、跨界合作、虚拟互动体验等多个层面。同时,它为电影产业丰富了盈利渠道,延长了电影知识产权(IP)的市场生命周期,通过情感链接和共鸣,增强了IP的品牌价值,扩大了电影文化的影响力,进一步巩固电影作为文化产业的领头羊地位,完善了电影产业链,降低了电影市场风险并助推电影产业提质升级和创新发展。

(二)电影衍生产业发展的更新迭代

在电影衍生产业点、线、面、体的这一拓展路径逻辑的指导下,电影衍生产业的更新迭代可总结为1. 0至4. 0的四种消费形态,每个阶段都对应着不同的产品类型和消费者需求。电影衍生1. 0即传统实体产品,通过版权授权、开发及管理,设计出包括基于电影内容的海报、玩具、服装和图书等。这些产品满足了消费者对于实用性和收藏性的需求,是电影衍生品类的基础形态;电影衍生2. 0即文娱联动产品,内容(IP授权)驱动跨媒介融合发展,形成由影视、动漫、互联网、游戏、戏剧、出版、音乐等多个媒介实现了联动,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文娱大产业,有效满足消费者的多维度、交互式体验需求;电影衍生3. 0即异业合作产品,通过跨界联名,将电影IP核心元素与合作品牌的产品特性进行融合,双方能够共同开发出具有协同效应的新产品或服务,不仅增强了原有IP的市场影响力,而且提升了合作品牌的产品价值,从而在双方之间创造出超越单一合作效果的增量价值。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及产业发展,电影衍生品也开始向体验型产品发展,如基于电影主题开发的主题乐园、电影小镇、影视基地等影旅项目,有效满足消费者的社交、娱乐体验和收藏需求;电影衍生4. 0即虚拟现实交互产品,通过新质生产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技术等)提供全感官、沉浸式体验消费,有效满足消费者的沉浸式、高参与感的体验需求。这四层消费形态,不仅均满足了消费者对电影的情感链接和体验价值的延伸,而且各自带来了独特的价值,最终构成了一个由传统实体产品、文娱联动产品、异业合作产品和虚拟现实交互产品共同组成的立體化电影衍生产业生态,推动电影衍生产业的互促共进和持续性高质量发展。

(三)新时代电影衍生产业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电影衍生产业的现状、识别优化产业营商环境的切入点,在电影衍生产业点、线、面、体的拓展路径逻辑指导下,可以预见,电影衍生1.0—4.0的四种消费形态正与消费者的娱乐、消费和日常生活场景相融合,在新质生产力的赋能下,形成了影娱融合、影融生活、影映消费的新模式。

1.影娱融合

随着技术革新,电影衍生产业正在历经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它不仅改变了观众的消费体验,还重新定义了电影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方式。利用裸眼3D、全息投影等技术,电影场景得以在现实空间中再现,通过LED屏和多感官特效(如风、雾、香味等),观众的感官体验被大大增强,观众可以“走进”电影,体验到仿佛置身于电影世界中的感觉,从而获得更加真实和全面的全感官体验。观众不再仅仅是被动的观看者,而是变成了故事的推动者。通过选择不同的路径或与电影角色互动,观众不仅能影响故事的走向,还能扮演电影中的角色或与角色进行直接交流,这种角色扮演和互动体验加深了观众对电影情节的理解和对角色的情感链接,进而自愿成为“自来水”,在社媒上分享自己独特的娱乐体验,为潜在消费者“安利”他们来参与颇具仪式感的娱乐“朝圣”。

2.影融生活

根据电影中的角色、元素和道具设计出一系列生活用品,如服饰、家居装饰、厨房用品、家用电器等,这些产品不仅有实用性,还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通过使用这些与电影相关的日常用品,消费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不断重温电影带来的感动和乐趣,唤起消费者对电影情节的美好回忆和情感体验,加深与电影角色的情感共鸣。利用AR (增强现实)、VR (虚拟现实)、MR (混合现实)等前沿技术,将电影中的世界融入现实生活,如用户佩戴AR眼镜可以在自己的客厅与电影角色互动,或在VR设备上体验电影中的冒险旅程。科技创新不仅能够再现电影场景,还能够创造出基于电影的全新生活场景。例如,通过智能家居系统,用户可以模拟电影中的环境,如调整灯光和音乐,营造出电影中的氛围。生活场景能够有效满足仪式感和社交属性的需求,而科技扩展了交互和电影空间的可能性。影融生活不仅仅是将电影元素融于生活用品及场景中,更是通过科技创新,将电影的影响力辐射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电影成为观众生活的一部分。

3.影映消費

电影IP通过异业合作,与不同品牌跨界联名,融入不同的消费场景,实现“1+1>2”的合作效果,实现互利共赢。这不仅为电影IP注入新生命力,提高新用户触达率,扩大了电影IP的辐射范围和市场影响力,也让合作方实现品牌破圈、焕新、提升品牌形象,商品溢价,产品差异化等多元增值目标。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前沿科技赋能,将电影元素融入消费场景中,例如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分析和消费者行为预测,为联名产品研发和市场精准定位提供支持,物联网技术则优化了生产和销售流程,提高了效率和响应速度。这些技术的综合应用,使得电影IP与品牌合作方的跨界合作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市场变化,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

四、结语

电影衍生品作为电影产业链必不可少的一环,不仅丰富了电影的盈利来源,也扩大了电影品牌的延伸。本文通过全面分析新时代电影衍生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当前产业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展望未来,新时代电影衍生产业发展趋势将继续沿着点、线、面、体的拓展路径,通过影娱融合、影融生活、影映消费等新模式,实现与消费者的娱乐、消费和日常生活场景的深度融合,助推产业的互促共进和持续性高质量发展。随着科技的创新应用和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实现“电影衍生、无限可能、如影随形、未来可期”。

注释

[1]国家电影局.《“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EB/ OL]. https: / / www. chinafilm. gov. cn/ xxgk/ gztz/202111/ t20211109_ 1453. html, 2021-11-5.

[2]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EB/ OL]. https: / / www. gov. cn/ lianbo/ bumen/202307/ content_ 6893707. htm, 2023-7-25.

[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引领中国经济大船乘风破浪持续前行[EB/ OL]. http: / / cpc. people. com. cn/ n1/2023/ 1214/ c64387-40138538. html, 2023-12-14.

[4]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 OL]. https: / / www. stats. gov. cn/ sj/ zxfb/202402/ t20240228_ 1947915. html, 2024-2-29.

[5]人民日报.2023年电影总票房549.15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国产影片票房460.05亿元,占比83.77% [EB/ OL]. http: / / paper. people. com. cn/ rmrb/ html/2024 - 01/ 02/ nw. D110000renmrb_ 20240102_ 5-01. htm, 2024-1-2.

[6]支菲娜.中国电影工业体系的构建及政策研究[J].现代电影技术, 2019 (08): 49-51.

[7] LICENSING INTERNATIONAL. 2023 Global Licensing Industry Study [ EB/ OL]. https: / / licensinginternational. org/ get-survey/ , 2023-8-29.

[8] CLE中国授权展.2024中国品牌授权行业发展白皮书[EB/ OL]. http: / / www. chinalicensingexpo. com/ exponews/ 2062. html, 2024-3-28.

[9]艺恩数据.“Z世代”文娱内容消费研究[EB/ OL]. https: / / mp. weixin. qq. com/ s/ j7-mf3r0BzUvUbB6tFTtwg? poc_ token = HOyzLGajCBW5N2ia6jBZ0EEMd PzdhJlPwc dpj8hU, 2021-10-11.

[10]环球时报.从“斯威夫特经济学”看美国Z世代消费观[EB/ OL]. https: / / baijiahao. baidu. com/ s? id = 1785296 125601894376&wfr=spider&for=pc, 2023-12-15.

[11]中国电影报.让衍生品成为连接电影、影迷和城市的纽带[EB/ OL]. http: / / chinafilmnews. cn/ Html/2023-04-19/11508. html, 2023-4-19.

[12]新京报.《流浪地球2》周边9天众筹1. 18亿,数字背后意义更大[EB/ OL]. https: / / baijiahao. baidu. com/ s? id = 1758589754358895776&wfr = spider&for = pc, 2023-2-23.

[13] CLE中国授权展.立足本土化创新,孩之宝深挖中国授权市场[EB/ OL]. https: / / mp. weixin. qq. com/ s/ lztX3VLLWQp2Apcgp6MVVw, 2019-10-17.

[14]北京商报.阿里鱼与三丽鸥达成授权合作,海外优质IP加速拥抱中国市场[EB/ OL]. https: / / baijiahao. baidu. com/ s? id = 1738783119117287484&wfr = spider&for=pc, 2022-7-19.

[15]澎湃新闻.千亿实业巨头加持、爆款剧托底。影视衍生品市场新大门已开启[EB/ OL] https: / / www. thepaper. cn/ newsDetail_ forward_ 22079670, 2023-2-25.

[16]北京日报.国产电影衍生品花式圈粉,档期一过热度即散尴尬[EB/ OL]. https: / / www. cqcb. com/ entertainment/2018-03-07/715647. html, 2018-3-7.

[17]张琦.面对强国,打造东方美学特质的电影工业化体系[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 33 (1): 7-10.

[18]王沁沁,张宏.衍生的商机—电影衍生品的市场透析[J]. 当代电影, 2011 (10): 118-121.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