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存明 黄开宇 刘文忠
摘 要:侯外庐青年观植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深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伴随侯外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活动不断深化,始终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侯外庐青年观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包括青年使命观、青年学习观和青年培养观,其核心要义在于怎样培养青年、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以及青年如何通过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新时代青年要以侯外庐青年观为借鉴,加强自我修炼,知行结合,完成“自修修人的本分任务”;有强烈的使命感,做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继往开来,加强历史学习,以青年之力兴今日中国。
关键词:侯外庐青年观;历史发展;新时代;青年成长;启示
侯外庐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在理论学习、研究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青年观,并据此培养了大批青年学者。“百年风雨神州路,永记前驱播火功。” 虽然时代一直在变化,但侯外庐青年观的思想精华依然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对于指导当代青年确立人生理想、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均有所启示。
一、侯外庐青年观的形成
侯外庐多彩的人生经历促使他形成了丰富的青年观。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再到改革开放时期,侯外庐青年观经历了发轫、成熟、深化三个阶段。尽管侯外庐青年观在不同历史阶段分别以救国、兴国、强国为主题,但是这些不同的主题都有一个共同的线索,即爱国主义。
(一)以救国为起点,发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内忧外患当中,严重的民族危机激发了侯外庐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救国意识,作为一名青年,他不仅亲自参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在教学中解答青年疑问,在家国危机中思考青年的努力方向。
侯外庐自幼受旧学教育,“奠定了扎实的国学基础” ,后又在李大钊的影响下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崇高理想和马克思主义的远大理想为其青年观形成奠定了双重基础。五四时期,侯外庐在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期间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侯外庐多次在大学课堂上讲授民族革命统一战线课程,号召全民族共同抗日。1938年春,临汾失守前,侯外庐回到西安,并按照宣侠父的嘱托,“奋力写作抗日文章” ,发表于《救亡》《大团结》等刊物上。
以上经历促使侯外庐格外重视青年在抗战救国中的作用,因而他十分注重在教学中引导青年为抗战救国奋力拼搏。在临汾授课期间的学生郑志成写信给侯外庐请教统一战线问题,侯外庐写信回复并发表在《大团结》第九期上:“本问题所以有解答的必要,是因为志成君来函所言,已经成为求知青年‘各具己见互相争论的注意点了” 。随后在信中,侯外庐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向学生们解释为何不能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看作北伐统一战线的再版,帮助学生们纠正错误僵化的观点,引导青年正确认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意义。由此可见侯外庐对青年观点的重视与引导。同一年,侯外庐另写《青年对于抗战建国的任务》一文,其中指出中国青年“不但要了解中国民族解放的现实发展,而且要变革中国国际的地位,使成为独立自由的共和国” ,并向青年提出武装头脑、克服不平衡的社会条件、统一青年运动、克服工作的艰苦性等四项具体任务,还单独对文化青年的文化工作提出三点建议,鼓励青年“在压力方面要自负,在态度方面要自卑” 。
解放战争时期,侯外庐鼓励青年要不惧失败,不怕嘲笑,坚持美好的梦想并为之努力,“青年人信仰将来的光明,总比老年人顺应今日的黑暗,来的更有价值,青年人总信自己的前途岁月来日方长” 。
总之,这一时期侯外庐对于青年的期许与当时的时代环境息息相关,他的青年观点也主要从救国救民的革命实践出发,结合具体历史情况,引导青年为抗战救国而不懈奋斗,同时鼓励青年不骄不躁,不气不馁,踏实勤奋,敢于吃苦。这些经历和实践标志着侯外庐青年观的初步形成。
(二)以兴国为目标,成熟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侯外庐先后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二所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等多种职务。在担任领导期间,他既关注青年人才的教育与培养,又向青年合作者无私地分享研究经验,在与青年的密切接触中,其青年观逐渐走向成熟。
1949年4月至1950年3月,侯外庐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第一任系主任。学校是培养青年大学生的摇篮,也是锻炼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场所。在侯外庐担任历史系主任期间,正值新中国成立前后这一重要的历史转折点,他为深入探索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的培养方法,扎实做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做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贡献。
一是关心青年学习和就业情况。上任初期,侯外庐就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届毕业生补习政治理论课,目的是为青年思想改造打好基础,同时为就业做准备。他不仅亲自讲授《社会发展史》和《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两门课程,而且邀请北平进步学者楚图南、王亚南、翦伯赞、邓初民等人在历史系开展专题讲座,后来又邀请白寿彝、马特、杨绍萱等人任专职教授,补充历史系师资力量。这些举措使“历史系教师阵容为之一新,开创了学术研究的风气,教学质量也逐步提高,同學们都非常高兴” 。1950年春季,为解决历史系毕业生教育实习问题,侯外庐认真研究和改革,对内总结提出“集体准备,老师指导,课后总结,错不再犯” 的十六字方针,对外向五三、华光两所中学的校领导人保证亲自组织教育实习工作,最终拓展除原附中以外的实习基地,锻炼了毕业生的教学本领,也改变了新中国成立前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教育实习走过场的负面形象。
二是尊重青年学生意见,切身实地为学生着想。为适应广大青年学生的进步要求,侯外庐推动历史系教学改革工作。他首先从改造教师入手,组织教师有计划地学习和应用马列主义;后又成立“中国通史教学小组”,提升教学质量;再开展师生共同参加的“教学总结座谈会”,“要求学生给教学小组和讲课教师提意见、提要求、提问题” ,还安排杨钊“把同学们的意见搜集起来,反映给政治理论的老师” ,从而引导师生互助、教学相长。通过座谈会,侯外庐发现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不足后,建立了教师在规定时间辅导学生的制度,并逐渐形成辅导课而固定下来,从而密切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三是鼓励青年教师进步。作为侯外庐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任职时的秘书,刘淑娟回忆,侯外庐肯定其热情的工作态度,但建议她要刻苦学习,并手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条幅赠之,以示鼓励。
调任西北大学后,侯外庐开展新校风、新学风和新研究风建设。一方面关怀“西北大学青年教师师德的培养与提高” ,提出“下水游泳法”,倡导青年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高业务水平、在科学研究中提高学术水平,从而为西北大学培养高水平青年师资。后来这些青年教师有的成为教学和科研方面的骨干和带头人,有的成为培养中国思想史博士研究生的导师。 另一方面,积极扶持青年学生成长,允许学生跨年级学习;同时指出要善于选拔“尖子”,因材施教,“把一般普遍教育与特殊英才教育结合起来” 。
侯外庐调任至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后,在学术研究方面,他一直与“诸青” 合作出版《中国思想通史》等著作,同时招收研究生卢钟锋、孟祥才、柯兆利、姜广辉、崔大华等人。据其学生陈谷嘉回忆,侯外庐“既在计划内招收研究生,同时也热心致力于业余的教育,对渴望求知的社会青年,几乎来者不拒,总是予以热心的指导” 。也正是这些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让侯外庐一直走在与青年交往的前沿,与不同背景、不同特点的青年系统交流,促使其形成了如何培养青年人才、如何指导青年学习等一系列观点。此外,侯外庐还通过撰写《在严格要求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等文章,分享自己的科研经验,呼吁青年认真工作,努力钻研,“对历史和现状的各个方面认真进行有系统的科学研究” ,同时也叮嘱青年放眼世界,及时吸收世界先进成果,切勿闭门造车。
这一时期,侯外庐从新的国情出发,从自身实践活动出发,以兴国为目标,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工作,希望青年快速成长,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早日实现国家复兴。这些丰富的实践经历和研究心得也标志着侯外庐青年观的基本成熟。
(三)以强国为方向,深化于改革开放时期
1978年改革开放后,年逾古稀的侯外庐对于青年人才,尤其是社会科学人才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多篇讲话中强调青年人才的重要性,并多维度论述培养方法。
改革开放解放了思想,青年们思想更加活跃。为了引导青年助力文化强国建设,侯外庐发表《实事求是,搞好史学研究工作》《学术研究与“百家争鸣”》《怎样造就社会科学人才》《我是怎样研究中国思想史的》等文章,号召社会科学工作者“齐心协力,把我国的历史科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分享自己对青年人才的培养心得,提出要“热处理”青年提出的问题、注意青年的“生长点”等具体建议;强调教学相长,师生之间可以互相评阅作品、互相批评等实事求是的学风。同时,侯外庐通过发表《重视人才培养 促进哲学史研究工作》一文,详细论述了培养青年的多种途径,如依靠大学培养专业人才、专家带徒弟、通过刊物来培养青年人才等等。 这些观点与当时倡导思想解放的社会思潮不无关系,但也正是在这段时间,侯外庐将其对青年成才的思考继续深化,从社会、培养者、青年自身等不同方面加以论述,致力于为社会主义事业造就强大的青年研究队伍。
这一时期,侯外庐以强国为方向,努力为社会科学人才的培养和梯队建设贡献力量,尤其强调着力建设社会科学强国人才,其中饱含着他的毕生智慧和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切关怀,也标志着侯外庐青年观的持续深化。
二、侯外庐青年观的内涵
侯外庐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及对学术实践、教育实践经历的反思,共同作用而形成其青年观。因此,他的青年观内涵丰富,包含青年使命观、青年学习观、青年培养观,主要内容是号召社会各主体合力培养具有使命感、责任感的青年,同时强调青年要通过学习开展自我教育,自己培养自己。
(一)青年使命观
侯外庐从时代要求出发,分析不同时代青年的特质,指出青年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在不同历史时期结合时代主题变迁,对于青年的使命意识做出有针对性的阐述。
1.青年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青年是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然而很多青年人却找不到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继而也没有使命意识,得过且过,随波逐流。侯外庐通过对青年作用的考察,提出青年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
抗日战争时期,青年致力于救亡图存,保护华夏文明。侯外庐认为,中国青年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文化内容,有“进步的世界观,发展的社会实践经验” 等特质,并给予青年的地位极高的评价:“青年对于民族解放的实践斗争,曾提供出时代转变的决定要素(如‘一二·九)” ,继而指出青年的任务在于继往开来,“发挥更大的努力,把继承财产保卫起来,乘积起来,备下一时代的青年享受和发扬”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各方面事业百废待兴,需要更多青年人才来参与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侯外庐一方面团结青年做系统的中国思想史学术研究,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致力于文化事业;一方面教育青年“不僅要成为史学家,还应成为社会活动家” ,鼓励青年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改革开放后,解放思想成为热潮,青年是最具创新能力的人群。侯外庐在多次讲话中积极引导青年广泛涉猎书籍,发挥创造力,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展研究工作。
总的来说,侯外庐深刻思考青年与时代的关系,认为时代的发展必然包含现实的内容,做一个时代青年,要承担时代使命,把握时代精神,解决时代赋予青年的不同课题。同时,他也将希望寄予青年,肯定青年的实践活动,鼓励青年承担时代使命,认为“青年把握着现实,使必然的时代,造就成自由的时代” 。
2.青年要与社会良性互动
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是青年承担使命的历史维度,而与社会良性互动则是青年承担使命的价值向度。侯外庐认为,“青年的时代与时代的青年的统一,便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青年承担时代使命,要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规律,更重要的是为社会服务,承担社会责任,实现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青年承担的使命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不同阶段,他们所承担的使命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是要为社会服务的。侯外庐赞赏五四时期的青年知识分子,认为他们“不但善于对旧的腐朽会去控诉,去痛哭,去憎恨,以至于参加战斗,而且能和人民呼吸一致,能以历史变革作为己任,威武不屈,坚贞不移,贡献他的一‘灵魂工程师的责任” 。全面抗战爆发后,侯外庐认为,青年既要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又要互相带动、彼此教育。他提到,文化青年要教育和唤起落后工农青年,工农青年要反过来教育、影响文化青年,二者团结协作,进而达到“3+2>5”的工作效果,共同承担抗战建国的社会责任。新中国成立后,侯外庐长期在教育界工作。他指出,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青年人才应当积极承担推动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重任,“关心历史研究对现实的密切联系” ,“在深刻研究的基础上不断向社会提供新的科研成果” 。他认为这是科学社会工作者应尽的社会责任,并且强调“做研究工作不是为了个人的名利,而是为我们祖国贡献力量” 。1948年,他发出“中国新文化的前途是光明的,路就要被我们这一代踏出来的” 豪言壮语;1977年,他仍然要求科研工作者“把古代文化的民主性精华提炼出来,作为无产阶级新文化的养料,从而引导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向前看” 。可以说,青年的发展方向与社会的脉动息息相关,青年承担使命的表现之一正是同社会良性互动,为社会创造价值。
总之,侯外庐认为,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需要对其加以正确引导,培养强烈的使命意识和担当意识,与时代同行,为社会服务。
(二)青年学习观
青年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习对青年的知识储备和素质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侯外庐幼时即上私塾学习国学,后又至山西学堂、北京、巴黎求学;回国后又在多所学校任教,主持学校建设,培养研究生。因此,侯外庐对怎样学习和怎样做研究有独到见解。这些见解构成其青年学习观的具体内容。
1.学贵自得,亦贵自省
在青年学习观方面,侯外庐首先强调“学贵自得,亦贵自省”。自得强调的是推陈出新的勇气,自省则反映的是自我批判的精神。
一方面,侯外庐认为青年学习应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发掘新观点。侯外庐在《我是怎样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一文中强调,“如果一个学者不敢言前人之所不言,为前人之所不为,因循守旧而无所作为,是不可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的” 。之所以说学贵自得,正是因为青年在学习上不可固步自封,而是要大胆创新,推进科学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侯外庐虽然重视学习研究的独立自得,但也“绝不轻薄地抹煞前人的成就” ,反而强调要在汲取前人智慧结晶的基础上加以发展。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侯外庐就教导张岂之等几位年轻助手“我们不但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则,而且要在自己所从事研究的领域内加以发展;研究的成果应当被看成是对这种发展的一种贡献” 。同时,他还支持年轻的工作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跟随着有经验有学问的专家从事工作” 。他认为这样可以帮助青年少走弯路,尽快成长。
另一方面,青年也要对学习成果多加反省,虚心接受批评,并加以修正。青年学习成果有所创新固然值得鼓励,但不能孤芳自赏,而要经常检点得失,予以修正。青年除了聆听学术教育以汲取他人观点之外,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执行自我批判,“唯砥砺自学虚心求教,深自省察,方期有所成” 。需要注意的是,侯外庐的学习观充满辩证思想,他虽然强调青年学习贵在自省,同时要虚心接受批评从而愈加进步,但也提醒青年对于研究成果“绝不应轻易作自我否定” 。
2.锲而不舍,韧性追求
在把握好既勇于创新,又能不断自我反省的学习精神之后,青年如果要学有所成,就要做到锲而不舍,韧性追求。
首先,青年应当锲而不舍,勇攀学习高峰。据侯外庐的研究生黄宣民回忆,侯外庐常常勉励青年人,科学上没有平坦大道可走,必须勇于攀登,“不断追求新的、更高的目标” 。吴光報考侯外庐的研究生时,侯外庐认为青年人很有希望,鼓励他要多读些书,立大志、明大德,坚持不懈,方能获得研究成果。
其次,青年应当坚持不懈,韧性追求学习成果。学习是人生永恒的课题,侯外庐认为,“任何一项科学研究工作都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需要长期认真地从事” 。例如在研究中国古代史时,“就必须钻一下牛角尖” 。同时他还强调,青年要长期学习,进而积累知识和经验;要付出大量劳动,培植出熟练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要反复锻炼技巧,韧性钻研,这样才能使研究工作“永远具有青春的活力而不致僵化”? 。
最后,青年也应当做好“往下窜”的思想准备,即在学习研究低谷时要更加潜心钻研,深入挖掘学术成果。1980年,侯外庐在纪念郭沫若同志诞辰九十周年会议的发言中,肯定了一些刚刚参加研究工作的青年刻苦用功、努力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面貌,同时也告诫青年长期钻研没有结果而心生挫败感时,要“窜到深谷的绝底里去探索”? ,在更加深入的层次上寻找新发现。
“韧的追求”一词是侯外庐对自己学术生涯的自我解说,这也可以看作他对青年殷切期望的注解。青年要想有所成就,就要做到韧性追求,既能锲而不舍,摘取学术成果,又能不怕失败,从头开始。
3.博采众长,重视实践
前两个方面的青年学习观都是从学习态度上论述的,而在学习方法上,侯外庐认为青年要博采众长,重视实践。
一方面,侯外庐多次强调,青年学习的内容一定要丰富多彩,纵通古今,横贯中西。1962年12月,侯外庐为中共中央高级党校1961年班讲课时说到:“若只是一个人关着门研究学问,而不去了解国内、外的情况和倾向,就必然脱离实际、脱离理论战线上的斗争。这是书呆子的读书方法。” 1985年,侯外庐在《坐集千古之智》一文中再次告诫当代青年,要注重当今世界一切重要的学术流派,取其所长,弃其所短,“固步自封,闭关自守,都是会妨碍学术发展的” 。由此可见,侯外庐十分重视“贯通”的学习方法。
另一方面,青年要多学习,善于学习,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侯外庐认为,“青年的学习,固然要以人类所產生的一切知识来丰富自己,然而更主要的还是在于面对着新的现实,改造自己的生活” 。因此,侯外庐格外重视青年的智力和体力教育。他谈到:“智力与劳力平分春色,相互渗透,将为智力与劳力合一、预扫障碍之路,这不是人类幸福的一大建树么?” 因而,青年的学习既要重视智力知识,更需要结合实践活动,学以致用,知行结合。
总之,侯外庐认为,青年应当热爱学习、善于学习、知行结合。在学习心态上,青年应当有既能自得又能自省的开放包容态度;在工作态度上,青年应当有锲而不舍,韧性追求的斗志;在学习方法上,青年应当博采众长,重视实践。
(三)青年培养观
侯外庐一生都很重视青年的培养工作,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也深深牵挂国家青年人才培养事业,并表达殷切的希望,“我深深期望也深深相信,我国的思想史、哲学史的著作之林,将来会出现凌云的杰构” 。侯外庐致力于中国学术研究事业和教育事业,对如何培养青年亦有自己的经验与方法,这些组成其关于培养青年人才的观点,明确了青年人才特别是科研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
1.教学相长,互相启发:发掘青年人才“生长点”
首先,培养青年要尊重青年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侯外庐认为,“对于青年要注意他的‘生长点,发挥他的长处” 。所谓“生长点”,即是每个青年独特的长处和优势。在与“诸青”的学术合作中,侯外庐充分发掘并运用每一位青年学者的所长:“岂之哲学基础扎实,归纳力强;学勤博闻强记,熟悉典籍;杨超理论素养突出;林英思想敏锐,有一定深度;兆武兼通世界近现代史,博识中外群籍” 。再如,侯外庐自述曾经把一个失业的社会青年培养成长为有真才实学的青年专家, 正是找到了其“生长点”。
其次,培养青年要“热处理”。所谓“热处理”,就是对于青年要多加鼓励表扬,热情帮助。“青年同志拿来一篇文章,要给予具体指导,指出其可取之处,然后鼓励他进一步写好,要使他有信心,充分发扬他的积极性,不是给他泼冷水。” 张岂之也回忆道,“我从来没有发现过外庐先生因为师生间对某些学术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而责备我们或向我们发脾气,从来没有过” 。反而在编写《中国思想通史》时,即使稿子不能用,“他也不全盘否定,而是挑出可取之处,总结经验教训,进行鼓励” 。
最后,培养青年要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启发。青年热情洋溢,具有创新精神,师者则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扎实的学术功底。侯外庐在西北大学时就倡导“师生互助,教学相长”的新学风。在后来的研究生教育中,侯外庐提出“师生之间也可以辩论” ;在学术研究上,“我和我的合作者可以互相改稿,没有顾虑,即或是青年同志,只要他们对我的稿子提出了意见,我总是虚心考虑,将不妥之处反复修改” 。除了师生互相启发,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诸青”各有所长,张岂之坦言“我从其他中青年同志那里也学到不少东西” 。侯外庐的学生步近智第一次正式发表的论文也是经过三位青年一起参与讨论,修改定稿,最后成功发表的。 侯外庐以身作则,这种互相改稿、教学相长的培养方法不仅锻炼了青年学者,也经过传承发扬,成为侯外庐学派的重要特点之一。
2.“在水中学习游泳”:从实践中培养青年人才
所谓“在水中学习游泳”,就是要在实践活动中使青年快速成长起来。抗战时期,侯外庐号召青年参与到统一战线的实践中去,“使勇往直前向建国的路上迈进” ,让青年在革命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本领。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各行各业都在摸索中前进,急需青年人才振兴民族文化,提高国家影响力。基于此,时任西北大学校长的侯外庐探索出“在水中学习游泳”的培养途径。据张岂之回忆,1952年他到西北大学时,侯外庐让他两三周后给法律系学生讲逻辑学课程。侯外庐在门外听完课后,提出缺点,使其进步。
调任到历史研究所工作后,侯外庐亦对青年们放手,根据青年的实际能力,布置相关的课题任务。有时除了青年原始承担的课题之外,他还会增加新的任务,有的甚至需要青年重新拿起另一个课题研究。在编写《中国思想通史》第四卷时,侯外庐将全卷二十七章中十三章的工作量分给“诸青”,将自己对主要人物思想体系的研究结论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们,除定下每一章的构架、格局和论点之外,其余部分都是由青年学者“去发挥自己领悟理论,驾驭材料的能力,去发表自己的观点甚至创见” 。李学勤回忆,初到历史所时,“侯先生不仅要求我们做校对,而且要对书中内容,从材料到论点,尽可能提出意见” ? 。杨超则在当时“隋唐佛教”研究还不太多的情况下,翻阅大量佛教典籍,经过艰苦劳动,最终完成这一部分的编写任务。? 张岂之也谈到,在这样的锻炼下,“通过边学边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收获很大” 。
1963年9月,侯外庐公开招考并录取了第一位研究生卢钟锋。据其回忆,侯外庐不仅注重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也重视研究生的基本训练,即理论思维和论文写作的基本训练。在写作能力方面,侯外庐要求研究生一要认真做好读书笔记;二是出题目写短文以检验实践能力;三是参加研究室的科研工作。这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为他“后来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终生受用” 。侯外庐放手让青年们发挥各自的专长,但他一直也为青年把关。“以前,我对青年同志写的文章,初稿、二稿,一直到清样,我都要看过,培养一个青年不那么容易,是要花一番苦心和热心的” 。“水中游泳法”的效果已被实践证明,西北大学的青年教师、“诸青”张岂之、李学勤等人正是在此方法鞭策下迅速成长为国之栋梁。
3.学如积薪,后来居上:重视青年科研人才梯队建设
任何科学研究事业的突破,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开拓。侯外庐十分重视科研人才梯队建设。
1959年,侯外庐针对步近智等青年编书失败的事情,首先专门为他们列一个读书计划,要求他们用一年多的时间埋头苦读,打好理论研究的基础;其次又请何兆武讲解西方思想史,让张岂之、林英给他们上逻辑课, 通过这种师兄弟间传递研究经验的方式,促进后辈成长。除了这种学派内部师生间、前后辈的带动外,侯外庐在晚年也根据自己的培养经验,对人才梯队建设提出以下两方面具体建议。
一方面,要平等对待青年科研人才的研究成果。改革开放后,社会科学战线增加了很多年轻的新生力量,对于学术上发言权的問题,侯外庐在《学术研究与“百家争鸣”》一文中谈到“不论青年,还是中年、老年,都要刻苦钻研,努力取得成果,才能有学术上的发言权” 。侯外庐提倡不以资历论英雄,发言权不在于年龄大小,而在于有没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有没有真才实学。
另一方面,要给予青年科研人才展示的舞台。1981年,侯外庐赞誉《中国哲学》杂志自第七辑开始开辟“青年习作”栏,能够使广大青年研究工作者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研究心得,认为“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创举,对于研究人才的加速培养将大有裨益” 。在培养青年科研人才时,侯外庐也强调要“注意培养尖子,不能搞平均主义” ,要“建立研究室的工作层次” ,用尖子生带动其他人。这种良性竞争可以促进科研人才后来居上。侯外庐通过这种传递研究经验、提供青年展示机会的方式,完善了科研人才梯队建设,效果显著。
三、侯外庐青年观对新时代青年成长的启示
培养青年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不同主体同向发力,但最重要的是青年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我修炼。侯外庐青年观对新时代青年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内的青年端正人生态度、树立人生目标、实现人生价值仍然具有启示意义。新时代青年要持续学习,武装自己的头脑;要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发挥青年作用;要自信自强,加强历史学习,知古鉴今,开创中华民族新的历史。
(一)青年要知行结合,完成“自修修人的本分任务”
青年成长成才离不开社会环境和教育,但最终还是要依靠自身的内在动力。“自修修人的本分任务” ,就是说青年要在发展中自我教育、自我批评、自我提升。那么,当代青年应当怎样“自修修人”呢?
首先,要“武装自己的头脑” 。一是用正确的理论武装自己。“侯先生非常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运用” ,在其学术研究和培养青年方面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此,当代青年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同各种错误思潮和意识形态进行坚决的斗争;同时要学习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用本土化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二是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侯外庐向青年强调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并传授了具体的学习方法,也明确了学习的最终目标,即青年的学习要“与人民结合,为人民工作,向人民学习” 。新时代青年要在侯外庐青年学习观的启发下持续学习。要广泛学习世界上先进的文化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要在学习中形成独立自得的成果并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的检验和他人的批判下,认真修改,使之接近真理。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在学习中螺旋式前进,抵达思想的高峰。
其次,要学习“活的”教育知识。 “活的教育知识”就是指从生活实践中获得进步的智慧,从行动中获得反馈进而指导青年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实践出真知,“青年的意识的进步会和生活的进步结合起来” 。这就要求青年不怕难、肯吃苦,敢于尝试、敢于创新。如前所述,侯外庐也正是这样要求他的青年合作者和学生的,以至于张岂之、李学勤等人都在整理文献资料、撰写思想史论文方面日益精进,最终成长为我国著名学者。同时,青年从生活实践中学习,要注意不怕失败,要有重新开始的勇气。青年从经过实践检验而失败的结果上汲取经验和教训,再加以改正,力求从新的方向获得成功,即侯外庐所言的青年要做好“往下窜”的准备。
(二)青年要有使命感,做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时代给予了青年以高度的文化意识与进步的实践经验,然而同时亦对于青年无情地提出更艰巨的课题,让中国每一个青年拿自己的血肉和精神来写作,光大青年的时代。” 为应对新时代向青年提出的课题,青年应当具有强烈的使命意识,将个人与社会结合起来,承担时代使命。
首先,青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为承担使命铸牢思想基础。“没有革命的理论,即没有革命的正确行动。” 当代青年既要树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又要树立爱国主义的理想信念。在新中国成立前,侯外庐号召青年励志救国,共同抗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呼吁青年在学习和实践中快速成长为国家急需的人才;改革开放后,他无私分享自己的研究经验、教育方法,以期为青年成长再奉余热。可以说,贯穿侯外庐青年观形成过程的一条线索,就是对国家的热爱之情。青年应当借鉴侯外庐青年观的思想主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始终为国家事业服务,为人民服务。广大青年,特别是文化青年要把研究工作与社会责任统一起来, 将个人融入千千万万人民群众中,一起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其次,青年要“克服中国社会不平衡的社会条件” ,为承担使命找准奋斗方向。在抗日战争时期,侯外庐号召青年要克服城乡青年运动的不平衡、文化青年和工农青年政治觉醒程度的不平衡。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处正是青年们大有可为、大展身手的地方。例如,在建设物质文明方面,青年可以通过西部计划、大学生村官选拔等方式到边疆、农村地区,助力当地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在建设精神文明方面,青年应当以身作则,弘扬优良家风、学风、校风,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文化事业。
总之,青年要敢于承担使命,用行动践行使命意识。新时代赋予青年新的历史使命,广大青年“一方面承继着过去文化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宝贵食粮与财产,他方面继承人的任务却在于继往开来” 。时代的荣耀属于当代青年,时代的使命亦赋予当代青年。青年应以爱国主义为坐标,以切实行动为实践路径,以解决社会急难愁盼问题为努力方向,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中去,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汇聚青春力量,点亮强国梦想。
(三)青年要继往开来,加强历史学习
侯外庐作为“史学五老”之一,对学习和研究历史的经验极为丰富,曾专门讲授自己研究历史的经验,分享自己对于历史研究的看法和观点。习近平总书记亦有言:“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强调“五史”教育。这有利于青年总结经验教训,珍惜幸福生活,继而承前启后,创造新的历史。因此,当代青年应当在侯外庐青年观的启发下持续深入加强历史学习。
首先,要多掌握历史资料,补充基本知识,拓宽知识面。“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 青年要感悟中华民族历史的强大生命力,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学习,加强中华儿女的身份认同,坚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提高文化自信。同时,学习历史时要增强审查和辨别能力,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觉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评价历史人物。但是要注意,这并不意味着“把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当成抽象的公式和套语,去任意剪裁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也不是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去代替对于历史实际的具体研究” 。此外,青年也要加强对世界历史的学习,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化,进而“使世界进步文化中国化” 。
其次,青年学习历史要“注重学习和研究政治经济学” 。侯外庐认为,政治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基础科学,在其史学著作中也体现了此种观念,即“思想史研究应以社会史为基础” 。他研究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时,从社会基础出发研究社会史变迁,探索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貌,注重从时代背景探究人物的思想变化,这也是侯外庐学派的一大研究特色。就当代青年而言,仍然要加强对政治经济学的学习,力求掌握政治经济学原理,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出发,由生产关系的变化探求社会矛盾的变动,再探索思想的变化。这有助于青年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而帮助青年把握历史规律,顺应历史趋势,掌握历史主动,更好发挥个人的历史作用。
最后,青年学习历史还要注意“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向历史学习并不是要复古旧制,而是学史增智,推陈出新。因此,青年在学习历史时要有开放的胸怀,对于学习历史过程产生的体会和观点,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而是要独立思考,反复琢磨,广泛查阅资料,获得独立自得的研究成果。
结语
侯外庐从自身实践出发,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逐渐形成其青年观的具体内容,即青年要承担时代使命与社会责任;要在学习中做到自得与自省,博采百家所长以丰富自身;要韧性追求,通过切身实践活动检验学习成果;教师、学校、社会等不同主体要合力培养青年人才。侯外庐青年觀经过实践检验,是难得的历史智慧结晶。因此,新时代青年仍然需要以侯外庐青年观为参考和指导,努力学习科学理论知识、文化知识,从实践中汲取智慧,完成“自修修人的本分任务”;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爱国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加强历史学习,学史力行,担当新的历史使命,用历史智慧解决时代难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力量。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HouWailus Youth View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Youth Growth in the New Era
Cui Cunming Huang Kaiyu Liu Wenzhong
Abstract:HouWailus view of youth is rooted i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deeply influenced by Marxism, which has been deepened along with HouWailus practical activities in the period of the New Democratic Revolution, the period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period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has always been based on patriotism as the main line. HouWailus view of youth has rich connotations, including youth mission view, youth learning view and youth cultivation view, its core meaning lies in how to cultivate youth, what kind of youth to cultivate and how to cultivate the skills of youth through learning. In the new era, young people should take HouWailus youth view as a reference, strengthen self-cultivation, combine knowledge and practice, and complete “the duty of self-cultivation”, have a strong sense of mission to achieve the “unity of individuals and society”; carry forward the past and open up the future, strengthen the study of history, and revitalize todays China with the power of youth.
Key words:HouWailus youth view; historical development; new era; the growth of young people; implication
责任编辑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