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幸福观回击“内卷”“躺平”现象的逻辑阐释与理路探析

2024-06-01 16:11常佳琪连灵
北京青年研究 2024年3期
关键词:内卷躺平

常佳琪 连灵

摘要:近年来,“内卷”“躺平”现象在大规模社会热议中逐步衍化为部分青年的生存哲学,对其价值观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为及时遏制“内卷”“躺平”现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需深入剖析形成原因及潜在风险。依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分析发现,“躺平”青年更倾向于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内卷”青年更倾向于满足生理、安全、社交和尊重的需要,唯有“奋斗”青年致力于高层次自我实现需要的获得与满足。可见,以理想信念、劳动创造、斗争精神及责任意识为核心内容的奋斗幸福观能够对青年“内卷”“躺平”现象起到有效的匡正作用,助力青年自觉将“内卷”“躺平”逐步升华为“奋斗”。基于此,青年应以奋斗幸福观作为解决其价值问题的基本遵循,通过熔铸奋斗幸福信念、锻造奋斗幸福本领、勇担奋斗幸福使命来摆脱“内卷”“躺平”困扰,在奋斗中收获真实而持久的幸福。

关键词:奋斗幸福观;“内卷”;“躺平”;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内卷”“躺平”等网络流行词语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频繁出现在当代青年群体的日常交流中。从“卷王”到“卷不动”、从“身躺心不平”到“我躺平了,我怕谁”等话语方式的流变,不仅颇具形象性地描摹出部分青年的生活图景,也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其价值取向及心理需要。已有研究表明,此类文化符号强势抢占了青年的注意力、扰乱了青年的思考力,呈现出愈演愈烈的态势——其正逐步衍变为部分青年的生存哲学,而且对中国青年奋斗精神形成了一定冲击 。有鉴于此,为了对当代青年进行积极有效的价值引领与匡正,有必要对“内卷”“躺平”这类亚文化进行深入分析与思考。

“内卷”一词,初见于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一书,原指事物向内演变且内部变得越来越精细复杂,但对于外界未产生较大影响 。经过多种形态的演化后,“内卷”被拓展至农业生产领域并引入我国,指农民因面临人口增长的压力而不得不持续增加劳动投入,但劳动的边际报酬却未随着劳动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形成了相对减少的无奈局面,是一种“有增长无发展”的恶性发展方式。此后,随着网络媒体上各种图片、表情包、短视频等符号的迅速发酵与广泛传播。当前出现在人们日常语境中的“内卷”多用作“内卷化”,是指同行间竞相付出更多努力以争夺有限资源,导致个体“收益努力比”下降的现象,又被视作努力的“通货膨胀” 。辩证来看,在合适的“卷”度下“内卷”,有助于促进事物的发展并体现社会活力。然则,在当前社会高速运转与加速转型的趋势下,人们的“卷”度正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而逐渐超出合理范围。因此,人们往往感到即使付出了大量精力却依然收效甚微,发觉付出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发展。

“躺平”出现于“内卷”这一母题之后,是为了应对“内卷”困境以及在奋斗受阻时进行自我心理调适的行为选择,近两年在网络话语体系中迅速出圈并成为新的文化符号。“躺平”滥觞于一篇名为《躺平即是正义》的网络文章,一经出现便与众多青年网民产生了情感共振,并获得了强烈的价值认同。从字面上理解,“躺平”是一副瘫倒在地的模样,当其作为人生态度时,指放弃拼命工作,退出各类竞争,主动降低生活欲望的一种消极逃避的社会现象 ,颇具特色地呈现出当下部分青年对“内卷”的无声反抗以及对“奋斗”的消极抵触。同时,这一现象不仅身着一层“虚无主义”面纱,消极色彩尤为强烈,也逐渐成为“现代犬儒主义”的化身与变种,呈现出鲜明的离经叛道性。经过网络媒体的助推和催化,加之更多个体被裹挟其中,“躺平”在“破窗效应”作用下逐渐衍化为部分青年的生存哲学。

二、“内卷”“躺平”的形成原因及潜在风险

(一)“内卷”“躺平”何以发生:形成原因

1.“内卷”的形成原因

从客观层面看,首先,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个人欲望迅速膨胀与社会优质资源供给有限及分配不均的现实问题。为了争夺有限资源以及实现在社会流动中向上突围的利益诉求,当代青年不得不顶着巨大社会压力,涌向资源丰富的大城市,参与各领域的激烈竞争。其中,某些低效率、带有重复性的非理性竞争便是“内卷”的又一样态。其次,当社会不断按下发展快进键,紧张的竞争氛围也随之席卷而来。在这种极具“社会达尔文主义”特征的紧张氛围中,青年难免会产生担心被时代所抛弃的压力与焦虑,加之胜负欲与同辈压力的强力驱使,青年逐渐产生了“只接受向上的心态” 。此种焦虑的社会心态与非理性的“进取心”使得青年争先恐后地加入了“内卷”队伍。最后,由于资本逐利心切,往往通过营造各种非理性竞争的乱象,以精准“拿捏”青年的社会心态及各种心理需要,以致青年于无意中落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的陷阱。在此困局中的青年常因多元思潮的宰制而造成自身价值迷失,进而导致其社会心态与心理需要也逐渐随着各行业各领域的普遍焦虑“内卷”起来。

从主观层面看,一方面,当前青年之所以参与“内卷”,多是由于渴望实现向上流动与自身实力相对不足之间存在矛盾而严重缺乏安全感,从而心生焦虑。于是为了满足其内心的安全需要,青年不得不参与低效竞争,并不断在“内卷”中追求低水平的“精益求精”以实现内心慰藉。另一方面,由于“内卷”与“奋斗”都包含着“努力”这一共同要素,且二者在形式上存在一定共性。若青年未能区分“内卷”与“奋斗”的本质,则可能使自身奋斗行为发生错位,陷入只关注存量竞争而忽视增量创造的误区。这种情况下,青年极易因内在定力的缺失而丧失主观能动性,陷入迷茫、焦虑的虚空状态,并更倾向于只与周围人进行横向比较,而缺乏关注自我成长的历史性、发展性眼光,于是只能像陀螺一样,在自我鞭挞的死循环中无限内耗,无法实现实质性的突破与发展。

2.“躺平”的形成原因

其一,部分青年因在“内卷”中屡次受挫而感到奋斗乏力,常采取回撤性抵抗策略,于是只想“躺平”。当代“内卷”环境中,“下层通往上层的空间愈益狭窄、甚至堵塞,传统意义上的努力已难以实现生活的质变和阶层的跃升” ,部分青年在“内卷”受挫后,便选择从高强度的竞争场域中黯然撤退,回歸低欲望、慢节奏的“躺平”状态,以期从中获取对内心安全感的掌控以及逃避世俗期待的片刻欢愉。同时,当部分青年因现实困境而遭遇发展受阻时,或意识到即便辛苦付出也不一定达到预期的乐观状态时,内心则可能出现相对剥夺感。他们既无法满足社会要求、改变社会现状,又渴望保护自尊、疏解焦虑,便陷入了对生活怀有美好憧憬和当下自身综合能力相对不足的矛盾中。基于此,为了规避现实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并获得更多稳定性、安全感,“躺平”这一回撤性抵抗策略便于青年群体中呼之欲出了。

其二,部分青年无法正确处理吃苦与享乐的关系,常常将“躺平”的安逸与奋斗的艰辛相对立,于是甘愿“躺平”。当代青年的物质生活较以往更加充裕富足,精神需求与个人意识也随之得到觉醒与提升。与此同时,由于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多元不良思潮“趁虚而入”并在互联网的渲染下大行其道,部分以“个人本位”为导向的青年秉持着“自我中心”的狭隘利益观,于何时何地都以自我感受为重并强调及时行乐。他们为了追求瞬时的潇洒快意而选择逃避责任、远离奋斗,于是模糊了曾经的初心、目标,将眼下表浅且短暂的快乐视作真正的幸福,遂逐渐堕入无所事事、麻木不仁的价值虚空境地,并不断倾轧自己的发展空间、消磨个人潜力,只求在“躺平”中找寻自我放逐的“乐园”。

其三,部分青年因精神力量缺失,导致奋斗信念失焦、奋斗动力消磨而无力奋斗,于是只能“躺平”。在对“躺平”的归因分析中,思想层面的原因——精神力量的缺失最为关键。“躺平”青年往往因内心力量不足、心理韧性不强、精神层面匮乏,而缺乏清晰的目标、强大的信念、崇高的生命意义,因而难以在成长过程中攻坚克难。在奋斗过程中,他们一经受挫便打起“退堂鼓”,或者干脆安于现状、消极认命。因此,“躺平”青年总是在个人的主观偏见中,通过否定奋斗意义来尝试为自己碌碌无为的“躺平”行为寻找借口,仿佛患上了以精神饥渴为特征的“空心病”。此外,由于部分青年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生活丰盈而富足,从未有过物质短缺的经历,加之缺少积极的价值引导与文化引领,未能从小树立起坚定信念与崇高理想,便想当然认为无须奋斗也同样能够过上美好生活,进而在优渥的生活环境中无限沉溺,直至泯灭了本应具备的奋斗精神。

(二)“内卷”“躺平”有何影响:潜在风险

当前,从日常语境的传播、使用以及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角度来看,“内卷”“躺平”多是以病态式奋斗观及消极人生态度的样态出现在大众视野中并广受诟病。经过互联网的泛化使用,“内卷”“躺平”逐渐衍化为青年生活状态的二元对立 ,置身其中的青年常常落入发展受挫的境遇。

1.“内卷”的潜在风险

首先,“内卷”倾向于表面或形式上的精益求精,往往造成“投入收益比”下降并阻碍实质性的创新发展。由于“内卷”的目标并不指向发展和创新,而是在缺少创新的环境中,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重复进行冗余性的“精雕细刻”,以便在竞争中争取相对的优势位置,其泛化必然会淹没竞争带来的“实质创新” 。也就是说,“内卷”中的人们视野较为封闭,其之所以愿意投入大量成本,并非为了提升自己,而是企图“踢开”他人。当代“功绩社会” 中的人们便是“内卷”现象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在“剧场效应”作用下,每个人看似都在努力奋斗,实则却因迫于竞争和被淘汰的压力而不得不“搏命”,不惜对自身进行剥削和压榨,进而发生人的自我异化。此种“内卷”行为充分彰显了鲜明的量化原则与逐利逻辑,反映出“内卷”以量化为导向并且引导青年只重视“量”的累加而忽视“质”的飞跃。如此,既会造成时间、精力、物力、财力等各种成本的浪费,以致“投入收益比”显著下降,还可能导致青年无法提升真才实学、实现实质性的创新发展。

其次,“内卷”在各方面对当代青年提出了更高要求,致使其在功利性导向下,加剧精神内耗甚至罹患“精神内伤”。在“内卷”这一结构性困境中,每个人都在日渐攀升的社会要求下相互碾压,不断重复着“卷”与“被卷”的低效行为。同时,社会衡量成功的标准也随着社会要求的提高,逐渐呈现出颇具功利性与效益性的特征。这就使得“内卷”青年迫于现实压力而“不得不”更加急功近利,进而在“内卷”过程中,过度重视结果的成败而轻视奋斗过程的价值。此外,社会标准的隐性提高与功利性的显现,在潜移默化中要求青年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这一功利性导向与严苛要求的高压下,“内卷”青年不仅会加剧精神内耗,出现“自我精细化、过密化发展后的懈怠” ,同时其成长过程中的容错率也必然有所下降,导致成功观狭隘化以及奋斗观的扭曲错位,以至于在非理性、不健康的奋斗认知中罹患“精神内伤”。

最后,“内卷”的过程感受或最终结果不佳,招致部分青年对竞争进行不当描绘,以“奋斗无用论”的错误观念对奋斗进行质疑和泼脏。由于“内卷”多以竞争形式出现,程度较为激烈且覆盖范围广,不少人会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以被动、盲从的状态参与其中。同时,“内卷”更加强调“竞争的相似性和同质性” ,增加了青年对于同类型事项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致使其努力的“边际效益递减”。有鉴于此,该过程及结果往往差强人意,常为参与者带来感受不佳和收效甚微的体验。于是部分青年习惯以主观偏见作为评价标准,在将“内卷”等同于竞争的同时,对竞争进行污名化处理,且具有引导人们全然否定竞争意义的倾向。同时,又以“奋斗无用论”对奋斗进行质疑与泼脏,妄图一边否定奋斗意义,一边颠覆传统主流价值,以博取更多价值认同。

2.“躺平”的潜在风险

于个体而言,“躺平”使部分青年遭受精神支柱瓦解、价值尺度紊乱、奋斗方向迷失的重创。“躺平”青年由于缺乏强大的意志力和心理韧性,一旦奋斗受挫便轻易“退而求其次”,以低欲望作为无力感与“空心病”暂时的庇护和即刻的解药。这样的悲观心境不但会导致其自我效能感下降,还会使青年对生活产生强烈的无意义感和无价值感,使本应饱含热血、激情洋溢的青年身上出现不合时宜的萎靡和消沉,对于个人理想、人生价值的实现毫无裨益。此外,当“躺平”成为一种习惯时,则可能诱使青年催生出“奋斗意义虚无”的消极心理。这就使得他们不仅在思想层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事物保持消极应付和莫衷一是的态度,在行动层面批判社会公序、抨击奋斗精神、逃避社会责任,并在悲观主义的导向下渐渐迷失奋斗方向,与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目标渐行渐远。

于社会而言,“躺平”的蔓延会瓦解社会中原有的积极因子,营造消极怠惰的社会氛围,阻碍奋斗精神的弘扬与践行。“躺平”作为与社会主流价值取向截然相反的“丧文化”之一,极易促成逃避退缩、焦虑怠惰等消极态度在社会中蔓延,以致整个社会都充斥着負能量的情绪。身处“躺平文化”大肆盛行的社会,青年时常浸淫在麻木、顺从的环境中且难以独善其身,同时由于其模仿与复制的低难度性,“躺平”极易从个人的消极态度衍变为群体性迷茫,其传播与渲染必然会侵蚀并消泯社会中原本存在的积极成分。人们消极被动的价值观念、行为选择日渐甚嚣尘上,招致当下社会风气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所倡导的奋斗精神相去甚远,甚至可能引发部分青年对奋斗精神等主流价值的抵触情绪,以致其主导地位因受到“躺平”等亚文化的冲击而变得岌岌可危,进而严重阻碍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于国家而言,“躺平”的泛化导致国家发展遭受掣肘,将严重阻碍我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向外看,当前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竞争激烈;向内看,我国正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实现民族复兴的愿望空前强烈。在这个关键历史时期,更需要举国上下都保持积极进取、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以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挑起自身历史使命。然而,“躺平”青年随波逐流、无所追求的社会心态与退缩懈怠、消极抵抗的思想本质同社会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其鼓吹的狭隘利益观无疑将使国家的发展受到钳制。由是观之,“躺平”的流行蔓延势必会成为严重阻碍我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铰链。

三、奋斗幸福观回击“内卷”“躺平”的逻辑阐释

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奋斗与幸福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不仅道出了奋斗之于幸福的重要意义,还对青年价值引领具有重大现实启示。奋斗幸福观作为新时代青年追求幸福的科学指南,与“内卷”“躺平”在价值观念上呈现出鲜明差别,能够引导青年主动将“内卷”“躺平”等扭曲错位的生存哲学朝向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流价值转化,并助力青年在奋斗中获得更有深度的幸福体验。

(一)“奋斗”与“内卷”“躺平”差别的理论分析

人一旦有了内在需要便会形成动机,有了动机才能引发行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动机着眼,对人的需要进行了从低级到高级的分类与排序,并启迪人们在社会环境约束下,拥有不同需要的人有着不同的价值观,也会赋予生活不同的内涵与价值。

“奋斗”是主体在主观能动性作用下做出的理性选择,“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最大化的过程,意味着毫无保留的努力、體现着一往无前的勇气、创造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也就是说,选择“奋斗”即意味着人们对自己的人生能够有更多自主的掌控感。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看,如果仅赋予“奋斗”以满足生理、安全等低层次意义,那么青年所付出的努力即仅能停留在维持低层次的基本需要,难以激发青年实现发展、成就自我的活力。相反,由于自我价值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人们对于如何评估自我价值以及如何维护自我价值表示十分重视 。当青年通过“奋斗”得到了社会认可与自我发展的机会,他们便能从中确证自我、实现自我、收获自我,感受到生命意义与自我价值,从而由衷迸发出更加强烈的奋斗激情。可见,“奋斗”位于需要层次系统中的高级阶层,是青年在追求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基本需要的基础之上,趋向坚强真实的个性与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的必经之路。

然则,部分青年之所以成为“内卷者”而非“奋斗者”,主要因其身陷高度耗能的动态陷阱中难以抽身,不得不放弃一些对生活的掌控感,或仅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获取个人利益,而并非真正出于实现自我的主动选择。由于“内卷”的目标是“拔尖”,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是没有任何瑕疵,也不冒任何风险,所以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外,“内卷”青年还渴望获得安全需要。其往往因秩序、结构的变动或混乱而萌生焦虑、不知所措,继而在安全感缺乏的情况下盲从大众、参与“内卷”。同时,“内卷”青年也会因为与众人步调不一致而惧怕成为旁人眼中的他者,进而担心难以获取“群体归属”“身份共鸣”的蔽护以及与他人处于同一阵营的踏实感,即社交需要,于是不得不加入“内卷大军”的队伍。此外,部分“内卷”青年在竞争中只关注能否在当前与他人的差量对比中获胜,并渴望获得他人对自己能力、地位、价值的认可与赏识。因此,他们不仅对自我有较高的要求,而且对他人的尊重也有所期待,即渴望获得尊重的需要。可以看出,“内卷”青年的需要尚且停留在安全、社交以及尊重等基本需要阶层,且最高仅能基本满足尊重的需要。

“奋斗”与“躺平”则具有更加显而易见的实质性差别。部分青年在高压生活下选择“躺平”,往往伴随着需求的最低化。其在消费主义横行的“高欲望”社会中受到了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为了挣脱资本的支配与裹挟,便不得不“压抑欲望和需求来保护自己,仅仅维持最低层次的生理和安全需要” 。不难发现,“躺平”青年习惯于采取将自己边缘化甚至自我矮化的行为逃离现实奋斗,并且往往果断拒绝涉足一切充满未知性、挑战性的活动,宁可驻足于安全的“舒适区”,也要远离失去控制的“风险地带”。他们之所以更愿意躲在一个充满秩序感的环境中寻求安定,让渡一部分对生活的自主选择,是因为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生活环境中,他们更渴望通过规避现实中的混乱、失控等不确定性因素,来获取更多的稳定性、依赖性、保护性,从而得到更多对安全感的掌控。譬如,“躺平”可以让青年暂时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中,并尽可能避免“内卷”中沉没成本的投入。当然,他们在让渡自主选择的同时,自然也让渡并豁免了一部分责任,从而能够获得更加安稳的心理感受。此外,“躺平”青年即使表面上过着安逸闲适的生活,但内心深处仍潜藏着深深的焦虑情绪。他们消极享乐,善于用自欺欺人的方式佯装沉浸在自己构建的“乌托邦”中,但这样的行为却丝毫不能抚慰其内心真切的空虚与不安。不仅如此,他们的空虚感、焦虑感越强烈,就越会对安全需要怀有更加执着且强烈的追求,且难以实现需要层次的阶层超越。显然,“躺平”青年的心理特性更倾向于追求低层次安全需要的满足。

由是观之,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奋斗”与“内卷”“躺平”分别位于需要层次系统中的不同阶层并有着本质差别:“躺平”青年一味追求安全、舒适,虽然获得了暂时的慰藉与松弛感,但缺失了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和姿态,弱化了自身行动力和执行力,自然也难以获得浑然忘我的高峰体验。可见,“躺平”更倾向于满足最低层次的生理、安全需要,非但无法为青年充分挖掘潜力提供有效的动力支撑,更无助于青年实现个人理想、收获人生价值。对于“内卷”来说,因其对现实具有一定反抗精神,具备一定行动力,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内卷”青年所追求的需要层次高于“躺平”青年,基本达到了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的层次,但仍局限于生理、安全、社交、尊重等基本需要的满足,难以使人们获得更高层次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前两者不同,“奋斗”以追求高层次自我实现需要获得满足为目标,致力于个体潜力的发掘与理想抱负的实现,对青年实现自我价值以及成长成才具有良性的促进作用。是故,青年应在明确“奋斗”与“内卷”“躺平”的本质差别并廓清三者边界的同时,自觉将“内卷”“躺平”逐步升华为“奋斗”并成长为新时代奋斗青年(见图1)。

(二)奋斗幸福观对“内卷”“躺平”现象的匡正

如前所述,“奋斗”对应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最高阶层,致力于青年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与“内卷”“躺平”现象有着本质差别。因此,以“奋斗”为核心要素的奋斗幸福观作为新时代青年追求幸福的行动指南,理应能够对“内卷”“躺平”现象起到有效的匡正作用。

第一,理想信念作为奋斗幸福之首要向度,引领青年以坚定意志远离“内卷”“躺平”。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理想信念是一种长远的目标和宏伟的可实现愿景 ,其作为奋斗的原动力、人生的定盘星,为青年健全自我人格、实现自身价值指明前行道路,以免误入“内卷”“躺平”困境。如果没有理想信念,奋斗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理,青年一旦缺失了“精神之钙”,便极易受到形形色色社会思潮的冲击与左右,使自身价值追求发生扭曲,以致其在应对现实与审思人生价值时出现空虚和迷茫。怀揣坚定的理想信念,脚下便有了根,心中便有了力量,才能朝着奋斗幸福的目标行稳致远。对于青年来说,培育理想信念无异于为自己在奋斗途中撑起一把保护伞,以抵御多元消极思潮的入侵。唯有将崇高且坚定的理想信念扎根心中,奋斗才能保持正确航向,自我实现的真正幸福才更可能得以实现。

第二,劳动创造作为奋斗幸福之源头活水,助力青年以实际行动克服精神“肌无力”。“奋斗幸福感来源于奋斗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 ,也就是说,劳动创造是奋斗的本质与必然途径,幸福感的获得必须通过劳动创造来实现。在劳动创造的过程中,人们利用双手生产出满足吃穿住行的生活资料,为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同时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为自己与他人带来享受和满足,以及其他场合无法体验到的幸福” ,从而感受并增强主体的内在力量。此外,在劳动创造中生产的产品既能为他人提供方便、满足他者需求,也能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与他人建立一种彼此依存的社会关系。人们将他人的满足与幸福同自己的劳动连接在一起,便能由此感受自我价值的实现,从而收获更高层次的幸福。这种高层次的幸福感便与“内卷”“躺平”带来的焦虑、空虚形成了鲜明对比。从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视角看,劳动创造的过程有助于推动青年不断开发创造力、提高自觉性,并通过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为青年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保障与动力。如此,劳动创造超越了主观想象的层面,立足于现实又超越现实,不但为青年克服精神“肌无力”提供能量与解药,更能使青年感受到主体内在力量的升华,助力其在揭示幸福归因的同时收获真正的幸福。

第三,斗争精神作为奋斗幸福之内在动力,鼓舞青年以坚韧定力抑制“内卷”“躺平”的干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斗争”一词,要求全党同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斗争精神体现着强大的心理韧性,是不可战胜的精神力量和奋斗定力。“内卷”“躺平”青年的心理韧性是个体保护性与风险因素相互博弈的过程 。在现实中,青年难免会遇到各种思想或现实中的“险滩”“难题”“坚冰”,若缺失了斗争精神这一坚韧定力,不但内心将失去平衡,行动上也不免出现偏移,以致无法在这场个人与现实的博弈中获胜。斗争精神鼓舞青年在身处逆境时,既要摆正心态,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和直面当下的不顺,也要驰而不息地提高自己的耐挫力、抗压力及自身实力,以平稳度过艰难时期;即使遭受挫败也要勇于再次尝试,以迎挑战、抗打压的勇气与韧劲和“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来” 的担当与气魄,冲破奋斗途中的一切阻碍,迎来人们所追求与向往的高峰体验。只有坚持发扬斗争精神,青年才能不断增强内驱力和定力以避开现实生活中的“拦路虎”“绊脚石”,并在进行价值匡正的同时,塑造自立自强的人格、不断升华人生价值,为获得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滋生本质力量。

第四,责任意识作为奋斗幸福之崇高牵引力,要求青年以价值自觉抵御消极思潮的侵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他态度鲜明地回答了新时代青年究竟“为何而奋斗”“因何而幸福”的问题,蕴涵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坚定的人民立场,也启示青年应以高度的责任意识作为崇高牵引力而顽强奋斗。责任意识之所以是青年成長成才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缘于这里的责任不仅是指对个人、家庭的责任,更是对人民、国家的担当。当青年拥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时,便相当于拥有了一身坚实的精神盔甲。一经披上盔甲,他们便拥有了与不良社会思潮相抗衡的正能量。同时,在责任使命、价值自觉的召唤与引领下,青年能够将履行个人责任使命的价值自觉转化为自觉行动,主动将个人成长成才纳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战略中。在积极践行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的同时,逐步实现自我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获得真实而持久的幸福。

四、摆脱“内卷”“躺平”困扰的奋斗幸福理路

不可否认,在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和社会压力与日俱增的共同作用下,当代青年极易陷入“内卷”“躺平”困境。对此,青年应始终坚持以奋斗幸福观为引领,通过熔铸奋斗幸福信念、锻造奋斗幸福本领、勇挑奋斗幸福使命来摆脱“内卷”“躺平”的羁绊,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奋斗青年。

(一)走出“内卷”“躺平”思维怪圈,熔铸奋斗幸福信念

“内卷”“躺平”现象让部分青年出现奋斗自觉缺失、奋斗意识薄弱等问题,让一些久居“内卷”“躺平”思维怪圈的青年在价值层面出现严重偏差。对此,青年若要满足自我实现的需要、收获真正的幸福,首先便需熔铸起崇高且坚毅的奋斗幸福信念。

一方面,要充分向内探索,主动涵养奋斗自觉。奋斗自觉是熔铸奋斗幸福信念的必要条件,也是青年价值观念、道德品质、自我人格塑造及完善的基本前提。涵养奋斗自觉意味着青年需要对自身责任具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有效措施与方法将其推进;也意味着青年需要在主流价值的引领下,于思想层面进行自我革命,让科学理性思想始终在头脑中占据上风。同时,互联网上的观点良莠不齐,对青年在思想、价值层面的冲击异常强烈。青年在面对多元价值观念时,要学会并善于进行逻辑思考,培养判断是非及理性审视、客观分析各类信息的能力,并形塑相对独立的人格,以自觉规避网络上各种消极舆论的蛊惑,抵制盲目跟随潮流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青年应始终在奋斗幸福观的价值引领下,形成奋斗幸福思想自觉,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这个属于奋斗者的新时代,只有主动涵养奋斗自觉,并在奋斗中不断扩展有助于自身全面发展的经验,才能够抵御“内卷”“躺平”等亚文化猛烈冲击,进而提升个人价值,收获真正的幸福。

另一方面,要不断向外探索,积极提升奋斗意识。树立奋斗意识并获得持续提升,有助于锚定奋斗幸福信念并使之日益坚定。面对“内卷”“躺平”现象的冲击与挑战,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应对其消极影响,需要依靠榜样的力量以及良性竞争、砥砺奋斗的良好氛围。青年应以身边有理想、肯奋斗的同学、朋友为榜样,向值得敬重和效仿的时代楷模、先进代表、社会精英学习。要在这些榜样人物的崇高风范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下,感悟其对生活的精神信仰、对事业的坚守执着、对价值的不懈追求,并在充分汲取他们的精神力量和总结奋斗经验的同时,实现自身思想境界、道德情操以及能力水平的逐步提升,从而不断提升奋斗意识、坚定奋斗信念。在校园中,可以通过榜样力量进班级、进宿舍、进课题组等方式充分发挥“替代性经验”的作用,帮助青年在相互交流、友好互助的良好氛围中实现共同进步,在相互比拼、力争上游的良性竞争中增强奋斗意识。若青年纷纷向自己崇拜的榜样看齐奋进,也能够为该群体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竞争氛围提供奋斗基调。

(二)应对“内卷”“躺平”危害隐忧,锻造奋斗幸福本领

当代青年要想收获真实而持久的幸福,不仅需要树立起坚定的奋斗幸福信念来锚定奋斗航向,更要有高超的奋斗幸福本领为驶向幸福彼岸铺路架桥。为了从容应对“内卷”“躺平”现象及其消极影响,青年需要积极参与学习、实践并进行创新以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从而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并开辟适合自身成长成才的奋进道路。

其一,要在矢志学习中增长学识才干、打牢人生发展的基本功。青年精力充沛、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正处于成长和探索的黄金期,最重要的任务便是通过勤奋学习来丰富学识、增长才干。作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青年一代,尤其是“内卷”“躺平”青年不可在这一重要阶段掉队。当代青年要以孜孜不倦、如饥似渴的态度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学懂弄通的基础上内化于心,并将其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与责任义务。同时,青年将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贡献力量,努力学习掌握同做好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知识,也是青年成人成才、担当作为的重要一环。这就要求青年提高学习的专注度与紧迫感,在心无旁骛的求知问学与时不我待的奋发努力中提高人文素养、锤炼个人品格,以个人勤奋刻苦的学习态度与行动回应时代寄予自己的希望与使命。

其二,要在投身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提升专业技能。为了应对“内卷”“躺平”现象的危害隐忧,青年不仅要通过理论学习进行思想、价值形塑,更要依托不断的社会实践加以检验和巩固。对此,积极投身实践活动亦应成为青年充分发挥潜能、实现自我的必要前提。在日常生活中,青年应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在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中强化实践本领。要把学用结合、知行统一作为理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善于将理论知识躬行于平日的生活实践,真正在火热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此外,更要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积极投身多样的、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实践的熔炉中接受磨砺锻打,敢于尝试、不断积累并持之以恒,将学问和见识相结合,不断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

其三,要在开拓创新中激发思维活力、挖掘发展潜能。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第一动力” 。当前,社会最关注、欣赏且需要的便是主动求变、注重探索、求真务实的人才。在新时代,青年的发展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创新是青年各方面能力提升的目标与方向。广大青年应重视创新的价值,充分开发创新潜能、调动发展活力并努力成长为创新型人才,进而由内而外打破“内卷”“躺平”的现实困境。首先,广大青年应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并不断推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生活中要勤于动脑,注重培养发散性思维,拒绝以表面功夫的勤奋遮蔽实际的“思维懒惰”;要学会独立思考、树立批判精神,敢于提出新思路、解决新问题,在思维的开拓与延伸中遵循创新规律、形成创新理念、提高创新本领。其次,在当前严峻的国内外发展局势下,青年应懂得结合个人特点、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差异化竞争,避免观念从众、行为趋同的现象。可以根据自身优势以及发展目标进行灵活转轨,在新赛道上打造核心竞争力,从而参与高效竞争,避免无效“内卷”或消极“躺平”。最后,更要在创新创造中树立信心、坚定意志。青年应在科学思维的引领下,大胆设想,审慎思考,“既奇思妙想、‘无中生有,努力追求原始创新,又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善于进行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不断激发创新性活力、汇聚创造性力量。

(三)突破“内卷”“躺平”价值困境,勇挑奋斗幸福使命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大叙事的召唤与动员下,当代青年不仅要提升个人能力,更需要提升格局、拓宽胸怀,自觉将个人与社会、國家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在担当使命中实现奋斗幸福。

其一,要正确看待自身与社会的关系,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结合。部分青年由于长期笼罩于“精致利己主义”之下,无法走出“内卷”“躺平”的价值困境,更无法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出的“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便始终认为一切发展仅为满足自我感受、体现自我价值,将一切付出看作提升个人社会地位与日常生活水平的跳板。在需要层次系统中,随着需要层次的提升,人们与他人及社会的联系也愈加紧密,所获得的幸福层次也相应愈发复杂和高级。只有身处一个个现实的、具体的场景中,才能充分感受个人是寓于社会中的“现实的人”;只有将个人价值寓于社会价值之中,才能实现二者的双向互动、相得益彰。因此,为了突破狭隘观念并收获更高水平的幸福感,当代青年应在充分感知个人与社会千丝万缕的联系中,挣脱物欲与虚荣的枷锁,挣脱自私狭隘的小格局,将个人融入集体、个人价值统一于社会价值,点燃奉献热情,鼓足奋斗动力,创造奋斗幸福。譬如,青年可以在扎根基层、投身一线的无私付出中体悟责任担当;在不懈奋斗、拼搏奉献的砥砺前行实现人生价值;在“奉献社会、服务他人”的辛勤劳动中丰富生命意义……

其二,要涵养家国情怀、开拓国际视野,实现个人使命与国家战略有机统一。一方面,广大青年作为新时代的生力军,应将视野放得更加高远,既要读懂国内大局与世界变局,也要找准我国当前的历史坐标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基础获得在价值层面对自身历史使命的科学认知。立足强国复兴的关键历史时期,针对部分青年因受“内卷”“躺平”狭隘格局的限制,只顾个人发展前景而将国家民族前途命运抛之脑后的可悲现状,应通过合理解读宏大叙事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助力青年在实现个人与祖国双向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完成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体验。因此,青年既要充分利用新时代的历史舞台大显身手、实现抱负,更要准确认识到随着时代的进步,国家发展也对其提出了相对更高的标准与要求,应随着国家发展大势的变化对自我发展目标与方式进行适时调整。另一方面,身处“世界大变局”时期,开拓国际视野也尤为重要。青年不仅要秉持高度的民族自信,更要放眼世界、积极践行“拿来主义”,广泛、大胆汲取世界文明精髓,不断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也要正确解读与阐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际意义,自觉用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共同命运与前景,同各国青年一道为世界发展注入崭新活力。总之,当代青年应牢牢把握个人“小我”与国家“大我”之间的紧密关系,在明晰个人历史使命与国家发展战略密切相连的同时,时刻以胸怀“国之大者”为出发点,不断加强使命担当的主体意识,切勿在“内卷”“躺平”的冲击下迷失方向、丧失动力、背弃使命。

The Logic Explanation and Rational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Involution” and “Lying Flat” in the Struggle and Happiness View

——An Analytical Perspective based on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Chang Jiaqi  Lian Ling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involution” and “lying flat”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the survival philosophy of some young people in the large-scale social heated debate, which has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ir values. In order to curb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the “involution” and “lying flat” phenomenon in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deeply analyze the formation reasons and potential risks. According to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it is found that “lying flat” youth are more inclined to meet the needs of physiology and security, “involution” youth are more inclined to meet the needs of physiology, security, social contact and respect, and only “struggle” youth are committed to obtaining and satisfying the needs of high-level self-realization.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oncept of struggle and happiness with ideals and beliefs, labor creation, struggle spirit and responsibility consciousness as the core content can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correcting the phenomenon of “involution” and “lying flat” of young people, and help young people consciously gradually sublimate “involution” and “lying flat” into “struggle”. Based on this, young people should take the concept of struggle and happiness as the basic follow to solve their value problems, through casting the belief of struggle and happiness, forging the ability of struggle and happiness, and bravely carrying the mission of struggle and happiness to get rid of the trouble of “involution” and “lying flat”, and gain real and lasting happiness in the struggle.

Key words:the struggle and happiness view; “involution”; “lying flat”; 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責任编辑纪秋发

猜你喜欢
内卷躺平
不要让“躺平”心态蔓延
安全100分也不能躺平
莫陷内卷空焦虑,有益努力最可取
让“躺平式”干部站起来
躺平 花香自来
躺平,都能更好的起飞
那些躺平的人,究竟经历了什么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摆脱内卷焦虑,你只需要做这一件事
内卷不是便利贴,别在矫情中用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