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蕊 程文娟
摘 要: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是青少年积极发展的重要表现,能够有效促进其身心社德行全面健康发展,提升美好生活满足感。充分考虑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主体被制度约束、受环境促进、自主稳固的三阶段特征,构建以全面健康、积极发展为目标理念,以外部环境协同联动和个体“非自主--自主”螺旋式提升为内容体系,以全校性与全员性相结合、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长期性与反复性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与区别对待相结合、注重运动量-效关系为实施途径,以教学与实践保障、管理与反馈保障、研究与创新保障为实施保障的养成教育模式,旨在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提供理论参鉴。
关键词: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模式;协同联动;螺旋式提升
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是青少年学生自我决定的、受行为环境自主支持的、意向性自我调节(SOC策略)的体育健身行为,具有自觉、自愿、主动、自控的特征。此处的“健身”源自“全民健身”,是带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锻炼、体育活动的称谓,而非狭义的健身健美活动。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健身自主支持感、健身自我决定感、健身自主管理策略三个维度,分别体现联系感、自主性、效能感、能动性,是青少年积极发展的重要表现,对促进个体积极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养成教育重视个体行为的外在引导强化与内在体验整合过程,其模式是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养成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的理论图式和解释框架,包含养成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要素、互动机制、方法途径、实施保障等 。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本质上是一种在特定环境的教化与濡化下形成自主健身理性认知和良好行为的教育。研究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模式,有效激励青少年体育健身行为,并使青少年通过自主性、能动性的体育健身参与促进其身心社德行全面健康、积极发展,进而提升美好生活满足感,是新时代全民健身、健康教育及学校体育教育的责任。
一、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的目标理念
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以青少年全面健康、积极发展为目标理念,充分考虑其养成教育过程中主体被制度约束、受环境促进、自主稳固的三阶段特征,突出青少年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等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主张身体发展、心理发展、社会适应发展和道德发展的四维健康观,关注青少年群体特征及体育健身参与实际状况,关注学校、家庭、社会、政策等协同育人环境。
全面健康理念参照四维健康观,是指要关注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及道德上的完满状态。积极发展理念来源于积极青少年发展理论(Positive Youth Development,PYD),主张青少年发展的根本在于对“优势”的挖掘与培养,而不只是去探究“缺陷”的成因、症状和矫治,重视青少年内在的发展潜力和可塑性,将“优势”视为青少年发展的资源。影响其发展的因素分为外部资源和内部资源两部分,覆盖青少年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及道德各方面。其中,外部资源具有环境属性,能为青少年的有效发展提供互动平台和可以借鉴的成长经验;内部资源具有能力特性,是青少年自身拥有的禀赋、技能和优势,既是青少年发展的基础,又是青少年发展的结果 。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重视学生不同个体潜能的挖掘。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和体质状况,积极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体育教学方法与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规律的体育活动参与,努力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和机能,提高运动能力,达到体质健康标准,促进青少年的理性提升与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系
内容体系包括内容结构要素及要素间的互动机制。依据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和个体认知-行为理论,关注个体层面、社会层面、环境层面等养成教育的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国家政策、学校、社区、家庭等外部环境影响因素,同时考虑个体认知与行为的同步发展及其在“非自主-自主”螺旋促进式反复循环中的互动要素,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的内容体系由外部环境协同联动体系与个体“非自主-自主”螺旋式提升体系构成。青少年体育健身认知与行为在“非自主-自主”的螺旋促进式反复循环过程中,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约束、促进及保障,外部环境协同联动体系为个体“非自主-自主”螺旋式提升体系保驾护航。
(一)外部环境协同联动体系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环境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外部环境协同联动体系即政府/政策-社会/社区-学校-家庭协同联动体系(如图1),其结构要素与互动机制如下。
1.结构要素
(1)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国家开展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工作的重要工具,是学校、社区等部门举行体育健身活动的行动指南,不仅为体育健身活动组织指明具体目标、提出具体要求,还为各级部门开展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政策规范和保障,使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工作有序向前推进。国家政策的贯彻落实有利于加强青少年的体育锻炼行为养成 ,国家、各级主管部门、学校应贯彻落实各种相关政策,特别是“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个小时体育活动时间” ,强化青少年体育健身参与的奖励机制的促进性、活动参与的强制性、体育成绩与评奖评优升学之间的关联性、奖罚制度对体育教师的激励性 等,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提供政策保障。
(2)学校环境
学校是青少年接受教育培养的主要场所,学校场地器材设施、体育教学环境、校园体育健身氛围、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等是影响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的主要学校因素。学校体育教育是自主健身行为养成的重要途径,体育教育工作者应扮演体育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发挥课上引导、课下影响的作用,在日常体育教学过程中加大培养青少年自主健身的观念,让青少年学生能够学有所用,学會科学、有效的健身,鼓励自我体验、自我创新。尽力促使青少年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享受体育,在体育活动实践中养成自主健身行为。学校应注重在挖掘现有场地的使用潜力基础上,力争改善和增设场地、设施;加大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力度,斟酌选择使用教材、将规定教学内容与增设区域传统体育内容有机结合,同时注重充分调动发挥体育教师在各方面的积极作用;此外,应注重积极引导体育竞赛的开展,发挥体育俱乐部健身导向的促进作用,创设良好健身氛围 。
(3)社区环境
社区是青少年在非授课期间进行健身活动的主要场所。社区的引导支持体现在组织管理、场地资金、宣传教育 、体育健身活动组织等社区硬件与软件建设方面。从组织管理来看,社区的引导支持需要专门的文体站或体育指导中心、健全的体育管理体制、专门分管体育工作的领导、专门的体育领导机构及社会体育指导员;从场地建设来看,场地资金是保障,要加大社区健身场地建设,尤其是社区内青少年健身器材场地建设,划拨专门资金经费,提供良好的健身环境。同时,在宣传教育方面,社区需要有专门的宣传中心、职责分明的宣传管理制度、熟悉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工作人员等,通过将教育服务、知识服务、宣传服务融于一体,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提供引导支持;在健身活动开展方面,社区应做好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的组织者,联合家长,充分利用本社区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有利条件及社区文化,创建能体现本社区特色的青少年体育健身项目,适时、适量举行社区内与社区间的体育比赛活动,为青少年非在校期间参与体育健身活动提供机会。
(4)家庭环境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对青少年优秀品质和良好健身行为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家长的作风习惯、是非观念以及家庭经济水平等,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认知与行为。相关研究的半结构式访谈结果显示,家长的支持是影响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形成的重要因素 ,家庭支持体现在其所处经济水平、政治立场、是非观念、作风行为等方面,使青少年在家庭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体现一种柔性的教育关爱方式。
综上,公共政策、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及家庭环境共同构成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外部环境影响因素。根据国内学者对锻炼行为生态学模型的研究,一般将直接影响个体行为的微观系统分为学校、家庭维度,中间系统则体现在学校、家庭维度的相互作用上,社区、家长工作场所是外围系统的主要内容,政策环境代表宏观系统 。本研究认为,随着中国社区的建设和发展,社区与家庭的联系日益密切,中间系统还应包括社区与家庭维度的相互作用。
2.互动机制
外部环境协同联动体系中,学校和社区分别代表微观系统和外围系统,是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的主要实施场所。公共政策从目标、规范等方面指导、引领学校和社区实施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活动,并提供保障;家庭作为连接学校和社区的纽带,配合学校与社区,在感情、物资等方面提供支持,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养成创造良好家庭环境。
(1)学校和社区是主要实施场所
学校和社区是实施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两大主要场所。学校是实施青少年学生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的主体,保障青少年在授课期间的体育健身活动开展,并为青少年自主健身提供指导和规划,承担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体质的基本任务。社区作为学校的补充机构,在健身场地、器材设备、健康活动、健身指导等方面为青少年学生提供支持,为青少年学生非授课期间提供健身活动机会,确保其在脱离学校环境后也能够继续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2)公共政策给予方向引领和制度保障
公共政策对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发展做出整体规划,明确学校体育的地位、任务及目的,从政策制度上规范和保障学校与社区充分发挥各自的组织功能,在政策目标的引领指挥下开展体育活动,保证青少年学生在课上及课下的体育活动参与都能得到支持。
(3)家庭提供配合支持
家庭作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表现最稳定、作用最持久、影响最深刻的环境,除了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学校与社区开展相关健身活动的配合支持。家、校、社区协同联动,在公共政策的指导下,共同提升青少年对健身活动参与的认知水平,深入挖掘青少年的体育兴趣,促进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最终形成积极的体育健身习惯。
(二)“非自主--自主”螺旋式提升体系
“认知-行为”是认知主体依据自身的认知心理及周围环境,为达到某种需求而做出的行为过程 。认知是行为产生的中介,这些作为中介的认知会受到外部刺激的广泛控制 。在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非自主-自主”螺旋式提升体系(见图2)中,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以行为个体的“非自主性认知--健身参与--自主性认知”的内部互动作为中介,且受到外部刺激要素和个体人口统计学要素的调节控制。即,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以青少年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认知由“非自主--自主”的螺旋式提升为载体,实现其循环提升的主要手段是反复的体育健身活动参与,同时受外部刺激要素及个體人口统计学要素的影响,其结构要素与互动机制如下。
1.内部作用要素及其互动机制
(1)自主性认知
自主性认知是个体“非自主-自主”螺旋式提升体系的核心要素,处于自主健身行为的近端,是自主健身行为养成的关键因素。根据已有研究成果,认知往往先于情绪或行为出现 ,并且决定着情绪和行为的产生,同时,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也可以影响认知的改变 。认知与情绪及行为的这种相互作用关系,表现在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上,可以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即对体育健身活动正确的认知观念产生积极的情绪和行为,而积极的情绪和行为又为原来的认知观念提供证据,使其更加巩固。随着这种良性循环的不断运转,个体的认知水平逐步提高,认知观念不断内化,最终形成自主性认知。
(2)非自主性认知
认知自主性(cognitive autonomy)是一种不需要寻求他人同意或依从他人愿望,基于个人原则独立地思考,做决策并不断求知探索的特质 。根据认知自主性的概念,非自主性认知是受他人观点的影响,或受他人强行施加给个体的认知。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青少年学生最初是在学校制度及相关政策约束下被动参与体育健身活动,被动参与情况下形成的体育健身活动认知大多为非自主性认知。也就是说,处于非自主性认知的青少年在自主健身行为养成过程的早期多处于一种被动约束状态,需要个体不断地接受行为(体育参与)强化,才有可能形成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自主性认知。
(3)体育健身参与水平
非自主性认知在行为外化、整合内化为自主性认知的过程中,受体育健身参与水平(行为刺激)的不断深化并巩固,其中体育健身频率、健身时间、健身强度及健身项目影响个体自主性认知的形成。参照“运动量-效”关系(见图3),针对个体的不同需求,既可以要求体育健身活动达到一定强度,也可以通过降低健身强度而延长健身时间达到“量”的积累。青少年在产生健身“效”果所要求的“量”的不断积累的过程中,个体内部认知逐渐内化整合,由非自主性健身认知内化为自主性健身认知,继而养成自主健身行为;另一方面,随着个体知识的积累、心智的成熟及经验的丰富,再加上外部环境的变化,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对个体健身环境支持的加强,個体非自主性认知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直接内化,转化为自主性认知,进而养成自主健身行为。
2.外部作用要素及其互动机制
(1)外部刺激要素
体育作为社会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配合发展,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着体育的发展水平。一个地区的经济水平是体育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发展、人均GDP、个体家庭经济条件的水平直接制约着人们的体育需求及消费水平。体育场地建设水平、体育公共预算支出等水平决定了体育发展的规模,从而决定着对民众进行体育参与的场地支持及氛围支持。在这些外部刺激要素的共同作用下,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消费意识及体育支出行为也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同样也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体育健身意识及消费意识。另一方面,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消费意识不强也会降低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支持力度,进而影响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
青少年是处在一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群体,其自主健身行为除受学校、社区、家庭等与青少年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还会受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体育财政支出等宏观系统刺激要素的制约和影响。锻炼行为生态模型认为,宏观系统环境变化所产生的压力只能通过其他的调节变量间接作用于个体锻炼行为 。因此,应充分重视政策(如体育公共服务预算支出、体育场地面积等)、学校(学业压力、教师教学风格魅力等)、社区(如人均GDP等)、家庭(如家庭经济条件等)和自然(如地形地貌等)等外部刺激因素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的影响。相关部门应充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青少年对体育健身活动需求水平,做到体育相关投入的精准供给。准确衡量学校、社区在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下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做出的贡献率,有针对性地提高体育师资素养,提高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投入水平。合理提高大型广场、市民活动中心及其他公共场所的体育健身器材设备的投入及维护,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提供有利的外围条件。
(2)人口统计学要素
人口统计学主要关注个体层面的性别、年龄和年级等影响要素。任何行为都反映出行为主体的某些特征,行为也受主体的制约,主体所具有的特征直接影响行为的发生、发展和保持 。根据Bandura三元交互作用理论,不仅人的信念、行为反应习惯、认知能力、期待等发展变化是社会环境影响的结果,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的主体特征也会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形成个体的外部环境。表现在人们通常以不同的方式对待不同性别、年龄、种族、身材特征的人。具体来说,个体的这些生理意义的主体特征,往往能引发与其交往的人的不同反应 ,如人们对女生的要求一般是温柔、体贴等词汇,而对男生的要求一般用坚强、刚毅等词汇,这是基于人的生理差异,不同性别角色认知产生不同性别价值观。同时,家庭、学校及社会对不同性别的个体行为产生不同期待及相应的行为规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少年的行为倾向,使男女生在体育健身活动参与中产生很大差异 。
自主健身行为的行为主体是人。充分考虑个体层面性别、年龄、身材特征等人口统计学要素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的影响作用,将有助于相关部门对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培养进行科学有效的干预,有力促进个体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认知由非自主性向自主性转化,最终养成自主健身行为。
三、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的实施途径
(一)全校性与全员性相结合
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注重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积极发展,是教育中“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的对象不是指某一类人,或某一个群体,而是包括整个在学籍的普通中学生及大学生。学校应将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策略中,要有具体的养成要求,并且将其要求逐级逐层细化。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的执行工作,不是某一部分也绝非单个体育工作者的专属工作,而是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职责,需要体育教师和相关学科教师共同努力。青少年并不只有校园生活,在其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个体、学校、家庭、社会、政府联动协同,发挥全校育人、全员育人的群体功能。
(二)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是项复杂的工程。养成教育过程中,首先应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充分考虑其不同成长阶段所需要的健身强度、频度、时间持续等的不同,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制定青少年健身活动计划,采用科学的标准进行评价,并且要兼顾身体发展需要及兴趣,用青少年乐于接受的方式传授健身运动技能、培育健康理念,使健康认知及健身价值效果内化为青少年认知结构的一部分,形成自主健身行为的内部动机。其次要注重协调青少年身心健康与其他素质之间相互促进、平衡发展的关系,注重青少年个体与其家庭、学校、社会等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是各方关系协同作用、行为个体与周围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应注意目标、标准与方法的统一,提供稳定的环境,形成系统合力促进其全面健康,积极发展。
(三)长期性与反复性相结合
人的全面发展伴随着个体的身体心智的不断成长逐步发展,人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主健身行为养成作为健身习惯养成的前摄阶段,贯穿于青少年整个教育阶段,包括大学阶段。类似于习惯,自主健身行为的养成也建立在体育健身参与时间与参与量积累的基础上,需要个体在长期的健身活动参与中反复实践才能完成。对于健身技能的掌握,更是一个反复学习、训练、纠正、熟练、提高的过程。自主健身行为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融入个体的日常行为中,是随着青少年成长形成的一种人格特质。养成教育过程中,需要进行长期的、反复地强化刺激。随着健身活动参与次数的增多,个体健身技能不断提升,健身认知水平随之提高,积极体验不断累积,健身需求进一步多元化,如此循环往复,最终完成健身行为与健身认知的自主化。自主健身行为养成需要长期与反复的后天训练教育培养。
(四)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是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养成教育过程中,要注重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包括体育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及体育活动社团的引导、支持作用,又要充分调动青少年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能力。自主健身行为养成的初级阶段即制度约束阶段,青少年个体通常是被动健身,体育工作者的教育工作主要处于主导地位,需要采取措施激励青少年加入健身活动中来,比如,根据国家的相关政策及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计划,充分利用制度效力;努力提高体育工作者自身的技能水平与教育管理能力,做好體育课堂及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指导体育社团开展丰富的健身活动,注意实用性与趣味性的结合,激发参与兴趣,初步建立健身意识;等等。随着健身参与水平的提高,行为个体的运动技能、体育健身知识水平及认知水平都得到提高和发展,有了自我教育管理能力,进入环境促进阶段和自主稳固阶段,此阶段需要加强青少年自我教育培养。学生只有把教育者提出的要求变成自我要求,并付诸实践时,教育目的才能真正实现。体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以体育社团为载体,经常性地组织学生亲身参与一些体育健身展示或竞赛活动,给学生提供展示体育健身能力与健身成果的平台,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完成自主健身行为的自我认识、自我要求、自我监督、自我评价,使之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主动地持续参与体育健身活动。
(五)因材施教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的主场在学校体育,因材施教与区别对待是体育课堂教学的重要原则之一。青少年的家庭生活方式、性格行为习惯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各个学龄阶段,青少年学生的形体、体能、兴趣爱好等身心发育发展状况,以及掌握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方法、技术、技能等,既有其共同特点,又表现出个体差异。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分组教学,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内容设计 ,教授的知识内容、案例分析等都应有所不同,安排的其他教育活动也应进行分类指导帮助,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坚持因材施教与区别对待相结合。
(六)注重运动量-效关系
量-效关系是指不同运动参数与健康参数之间存在着某种特定的联系,其中“量”指运动负荷,主要是运动量、运动强度;“效”指运动所产生的健康效应 。当运动量达到一定水平时,其健康指标才会获得一定的效果 。已有研究结果证明,在运动量和预防与控制某些疾病之间存在着量-效关系(如图3),曲线关系表明,不同水平的运动量所达成的效果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日常健身活动而言,尽管活动时间不固定,强度也不相同,活动量较难确定,但参照已有研究可以确定,当运动达到一定量的时候确实存在健康效应。对于健身参与初期缺乏运动的青少年着重强调运动量,即可以在参加轻度运动的同时通过延长运动时间达到健身目的 ;随着健身参与频率的增加,有运动经验的青少年可在中等强度的基础上进行运动以达成健身目标。处于不同运动水平的青少年可在其身体能够承受的运动量范围内,达成健身效果。
四、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的实施保障
(一)教学与实践保障
学校应该按照国家制定的青少年各项体质标准要求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明确其行为规范,进而约束、协调、规范青少年的行为,督促青少年达到体质健康基本标准。在遵守国家体质标准的前提下,根据学校特色制定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体质健康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并纳入青少年必修课程,全员覆盖,要求青少年在校期间必须完成相应课时,各项体育项目检测达到规定的标准。在教学方式上要更加灵活,将情景教学、趣味游戏教学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使青少年在体育课堂上既学到体育技能知识,又能够强健体质、舒畅心情,达到身心共同发展的目的。另外,开展形式各样的运动会、户外拓展训练等体育教育活动,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二)管理与反馈保障
目前相关部门对学校的体育管理工作还不完善,受应试教育影响,一些学校的工作一切围绕高考/中考服务,使得体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体育纳入中考是政府部门为了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而实施的重要保障措施,但在现实中,体育中考也成了应试教育下的速成品,仅在体育中考前一段时间进行突击,随着中考的结束,体育活动也相应停止,严重违背了实施体育中考的初衷。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该建立稳定的组织运行机构及完善的监督制度,配备必要的专兼职人员,对学校体育开展工作定期摸查、及时反馈。建立普查-反馈、跟踪-反馈、控制-反馈的立体工作机制,发挥学校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各项规定,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解决。
(三)研究与创新保障
学校根据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学生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汇总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召开经验交流,总结养成教育开展的经验与有效方法,为进一步促进学生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工作提供保障。有条件的学校应定期设立相关课题,提供必要的科研经费,调动全体教师关心学生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工作,开展各项专题研究,全面探究青少年参与健身的动机及影响因素,充分了解周围环境资源能够为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提供哪些支持。随着研究与实践的深入,不断创新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途径和方法,从而保障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养成教育过程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五、小结
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模式以全面健康、积极发展为目标理念,以外部环境协同联动和个体“非自主-自主”螺旋式提升为内容体系,以全校性与全员性相结合、系统性与科学性相结合、长期性与反复性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因材施教与区别对待相结合、注重运动量-效关系为实施途径,以教学与实践保障、管理与反馈保障、研究与创新保障为实施保障。
外部环境协同联动体系的结构要素及要素间互动机制:学校和社区是体育教育的主要实施场所,学校为主体,社区为补充,分别从微观和外围系统为青少年体育健身参与提供机会与保障;公共政策作为宏观系统,从目标、规范等方面指导、引领学校和社区实施体育教育活动,并提供保障;家庭作为联系学校与社区的纽带,为学校及社区体育教育提供配合和支持。在公共政策的指导下,家、校、社区协同互动,共同提升青少年对体育健身活动的认知水平及体育兴趣,帮助青少年养成自主健身行为。
个体“非自主-自主”螺旋式提升体系的结构要素及要素间互动机制:以行为个体的“非自主性认知--自主性认知”的内部作用为中介,且非自主性认知到自主性认知的过程中又受到体育参与水平(行为因素)的刺激强化,整个认知-行为过程受到人口统计学要素和外部刺激要素的调节与控制。人口统计学要素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年级等要素,外部刺激要素包括政策、学校、社区、家庭和自然等要素。青少年自主健身行为养成教育过程中,要兼顾青少年对健身认知的自主性及健身行为的自主性,实现健身认知自主基础上的健身行为自主,以青少年对体育健身活动认知的“非自主-自主”螺旋式提升为载体,实现其循环提升的主要手段是反复的体育健身活动参与,同时要注重个体人口统计学要素及外部刺激要素的调节作用,合理协调各方面相关影响因素,共同促进自主健身行为的养成。
Study on the Formative Education Mode of Teenagers Autonomous Fitness Behavior
Fang Rui Cheng Wenjuan
Abstract:Teenagers autonomous fitness behavior is an important manifestation of teenagers' positive development,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ir all-round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morality, and enhance their satisfaction with a better life. Fully considering the three-s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bject being constrained by the system, being promoted by the environment, and being independent and stable in the process of the cultivation and education of adolescents ' independent fitness behavior, the goal concept of comprehensive health and positive development is constructed, and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coordination and individual "non-autonomy--autonomy" spiral promotion are taken as the content system. The combination of school-wide and full-staff, systematic and scientific, long-term and repetitive, education and self-education, teaching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and differential treatment, and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ercise volume and effect are the implementation ways. The nurturance education model with teaching and practice guarantee, management and feedback guarantee,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guarantee as the implementation guarantee aim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the nurturance education of teenagers ' independent fitness behavior.
Key words:teenager; autonomous fitness behavior; formative education mode; collaborative linkage; spiral promotion
責任编辑李建英